建侯之常

出自:魏晋·无名氏《安世房中歌》

拼音:[jiàn][hóu,hòu][zhī][cháng]

平仄:仄平平平

大孝备矣。
休德昭清。
高张四县。
乐充宫庭。
芬树羽林。
云景杳冥。
金支秀华。
庶旄翠旌。
七始华始。
肃倡和声。
神来晏娭。
庶几是听。
粥粥音送。
细齐人情。
忽乘青玄。
熙事备成。
清思眑眑。
经纬冥冥。
我定历数。
人告其心。
敕身齐戒。
施教申申。
乃立祖庙。
敬明尊亲。
大矣孝熙。
四极爰轃。
王侯秉德。
其邻翼翼。
显明昭式。
清明鬯矣。
皇帝孝德。
竟全大功。
抚安四极。
海内有奸。
纷乱东北。
诏抚成饰。
武臣承德。
行乐交逆。
箫丂群慝。
肃为济哉。
盖定燕国。
大海荡荡水所归。
高贤愉愉民所怀。
大山崔。
百卉殖。
民何贵。
贵有德。
安其所。
乐终产。
乐终产。
世继绪。
飞龙秋。
游上天。
高贤愉。
乐民人。
丰草葽。
女罗施。
善何如。
谁能回。
大莫大。
成教德。
长莫长。
被无极。
雷震震。
电耀耀。
明德乡。
治本约。
治本约。
泽弘大。
加被宠。
咸相保。
德施大。
世曼寿。
都荔遂芳。
窅寙桂华。
孝奏天仪。
若日月光。
乘玄四龙。
回驰北行。
羽旄殷盛。
芬哉芒芒。
孝道随世。
我署文章。
冯冯翼翼。
承天之则。
吾易久远。
烛明四极。
慈惠所爱。
美若休德。
杳杳冥审。
克绰永福。
硙硙即即。
师象山则。
鸣呼孝哉。
案抚戎国。
蛮夷竭欢。
象来致福。
兼临是爱。
终无兵革。
嘉荐芳矣。
告灵飨矣。
告灵既飨。
德音孔臧。
惟德之臧。
建侯之常
承保天休。
令问不忘。
皇皇鸿明。
荡侯休德。
嘉承天和。
伊乐厥福。
在乐不荒。
惟民之则。
浚则师德。
下民咸殖。
令问在旧。
孔容翼翼。
孔容之常。
承帝之明。
下民之乐。
子孙保光。
承顺温良。
受帝之光。
嘉荐令芳。
寿考不忘。
承帝明德。
师象山则。
云施称民。
永受厥福。
承容之常。
承帝之明。
下民安乐。
万寿无疆。

查看原文

注释

【建侯】封立诸侯;封侯建国;立功封侯。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建】

建【寅集下】【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集韻》《韻會》居萬切,犍去聲。《說文》立朝律也。《書·洪範》建用皇極。

《玉篇》豎立也。《韻會》置也。《易·比卦》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

《廣韻》木名。在弱水,直上百仞,無枝。

星名。《禮·月令》仲春之月,旦建星中。《註》建星在斗上。《史記·天官書》建星者,旗也。《註》建六星在斗北,臨黃道,天之都關也。

州名。《韻會》本吳建安郡,唐立建州。

姓。《廣韻》楚王子建之後。《前漢·元后傳》有建公。

《集韻》《韻會》紀偃切,犍上聲。《集韻》覆也。《史記·高帝紀》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註》居高屋而翻瓴水,言向下之勢易也。

與鍵通。《禮·樂記》倒載干戈,包之以虎皮,名之曰建櫜。《註》建,讀爲鍵。

【侯】

侯【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後平聲。《爾雅•釋詁》公侯,君也。

五等爵之次曰侯。《書•禹貢》五百里侯服。《孔氏曰》侯,而服事。

《史記•秦始皇紀》倫侯。《註》爵於列侯,無封邑者。倫,類也。

侯,射布也。方十尺曰侯,四尺曰鵠。《儀禮•鄕射禮》天子熊侯白質,諸侯麋侯赤質。大夫布侯,畫以虎豹,士布侯,畫以鹿豕。《註》此所謂獸侯也。

美也。《詩•鄭風》洵直且侯。

發語辭。與惟維同意。《爾雅•釋詁》伊維,侯也。《詩•小雅》侯誰在矣。

《大雅》侯于周服。

《周禮•春官》肆師侯禳。《疏》侯者,迎善祥。禳者,禳去殃氣。

姓。魏侯嬴。

屈侯,夏侯,柏侯,侯岡,俱複姓。

侯莫,三字姓。

《諡法》執應八方曰侯。

與兮通。亦語辭。《史記•樂書》高祖過沛,詩三侯之章。《索隱曰》沛詩有三兮,故曰三侯詩。卽大風歌。兮侯古韻通。

通作何。《呂覽•觀表篇》今侯渫過而弗辭。《司馬相如•封禪頌》君乎君乎,侯不邁哉。《註》侯,何也。《說文》本作矦。从人从厂。象張布之狀,矢在其下。鄭司農曰:方十尺曰矦,四尺曰鵠。◎按射侯,古作矦。《漢書》多作矦。从矢取射義,射之有侯,所以中否,明工拙也。古者以射選賢,射中者獲封爵,故因謂之諸侯。

《蘇子瞻•新渠詩》渠成如神,民始不知。問誰爲之,邦君趙侯。侯叶支韻。

【之】

之【子集上】【丿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㞢《唐韻》《正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音枝。《說文》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玉篇》是也,適也,往也。《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䰟氣,則無不之也。

於也。《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辟焉。《註》之,適也。《朱傳》猶於也。

語助辭。《書·金縢》禮亦宜之。《禮·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

此也。《詩·周南》之子于歸。《註》之子,是子也。

變也。《易傳》辭也者,各指其所之。《孫奕示兒編》之字訓變,左傳,遇觀之否。言觀變爲否也。

至也。《詩·鄘風》之死矢靡他。

遺也。《揚子·法言》或問孔子,知其道之不用也。則載而惡乎之。曰:之後世君子。《註》言行道者貴乎及身,乃載以遺後世。

姓。出《姓苑》。

《郝敬讀書通》凡言之者,物有所指,事有所屬,地有所往,連屬之辭也。通作旃。《詩·唐風》舍旃舍旃。

《魏風》上愼旃哉。與之同。通作至。往彼曰之,到此曰至,音義互通。

《韻補》叶職流切,音周。《楚辭·九章》呂望屠於朝歌兮,甯戚歌而飯牛。不逢堯舜與桓繆兮,世孰云而知之。叶上牛下求。《周伯琦曰》古人因物制字。如之本芝草,乎本吁氣,焉本鳶,後人借爲助語,助語之用旣多,反爲所奪,又制字以別之,乃有芝字吁字鳶字。

【常】

常【寅集中】【巾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市羊切《集韻》《韻會》辰羊切,久長之功,於是夏而歌之。《朱傳》謂君臣父子之常道。

五常。《書·舜典愼徽五典傳》五典,五常之敎,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五品傳》五品,謂五常。《疏》此事可常行,乃爲五常耳。

神名。《荀子·九家易》兌爲常,西方之神也。

地名。《詩·魯頌》居常與許。《傳》常許,魯南鄙西鄙也。

州名。《隋書·地理志》毗陵郡平置常州。

山名。《前漢·地理志》常山郡。《註》恆山在西,避漢文帝諱,故改曰常山。

水名。《史記·夏本紀》常衞旣從。《註》常水,出常山上曲陽縣。《書·禹貢》作恆。

旂名。《周禮·春官》司常掌九旗之物名,日月爲常。《又》王建大常。《釋名》日月爲常。謂畫日月於其端,天子所建,言常明也。

常服。《詩·小雅》載是常服。《傳》日月爲常服,戎服也。

《廣韻》倍尋曰常。

車戟名。《釋名》車戟曰常,長丈六尺,車上所持也。八尺曰尋,倍尋曰常,故曰常也。

木名。《爾雅·釋木》常棣。《註》關西棣樹,子如櫻桃,可食。《詩·小雅》彼爾維何,維常之華。

姓。《廣韻》出河內。《前漢·常惠傳》惠,太原人,甘露中爲右將軍。

與裳同。《說文》下帬也。《徐鉉曰》下直而垂,象巾,故从巾。今文作裳。

相关诗句
万寿无疆 下民安乐 承帝之明 承容之常 永受厥福 云施称民 师象山则 承帝明德 寿考不忘 嘉荐令芳 受帝之光 承顺温良 子孙保光 下民之乐 承帝之明 孔容之常 孔容翼翼 令问在旧 下民咸殖 浚则师德 惟民之则 在乐不荒 伊乐厥福 嘉承天和 荡侯休德 皇皇鸿明 令问不忘 承保天休 建侯之常 惟德之臧 德音孔臧 告灵既飨 告灵飨矣 嘉荐芳矣 终无兵革 兼临是爱 象来致福 蛮夷竭欢 案抚戎国 鸣呼孝哉 师象山则 硙硙即即 克绰永福 杳杳冥审 美若休德 慈惠所爱 烛明四极 吾易久远 承天之则 冯冯翼翼 我署文章 孝道随世 芬哉芒芒 羽旄殷盛 回驰北行 乘玄四龙 若日月光 孝奏天仪 窅寙桂华 都荔遂芳 世曼寿 德施大 咸相保 加被宠 泽弘大 治本约 治本约 明德乡 电耀耀 雷震震 被无极 长莫长 成教德 大莫大 谁能回 善何如 女罗施 丰草葽 乐民人 高贤愉 游上天 飞龙秋 世继绪 乐终产 乐终产 安其所 贵有德 民何贵 百卉殖 大山崔 高贤愉愉民所怀 大海荡荡水所归 盖定燕国 肃为济哉 箫丂群慝 行乐交逆 武臣承德 诏抚成饰 纷乱东北 海内有奸 抚安四极 竟全大功 皇帝孝德 清明鬯矣 显明昭式 其邻翼翼 王侯秉德 四极爰轃 大矣孝熙 敬明尊亲 乃立祖庙 施教申申 敕身齐戒 人告其心 我定历数 经纬冥冥 清思眑眑 熙事备成 忽乘青玄 细齐人情 粥粥音送 庶几是听 神来晏娭 肃倡和声 七始华始 庶旄翠旌 金支秀华 云景杳冥 芬树羽林 乐充宫庭 高张四县 休德昭清 大孝备矣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