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瘦环肥各有姿

出自:近现代·黄假我《和陈起凤言怀原韵》

拼音:[yàn,yān][shòu][huán][féi][gè,gě][yǒu,yòu][zī]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燕瘦环肥各有姿,一尊难定大尊师。
因缘且看三生石,风味还怀四皓芝。
洛下只今吟拥鼻,长安终古说敲棋。
何如高士无多累,除却苍生百不知。

查看原文

注释

【环肥】唐玄宗贵妃杨玉环体胖而貌美,因以"环肥"指体态丰满的美女。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燕】

燕【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於甸切《集韻》《韻會》《正韻》伊甸切,。古人重言之。《詩·邶風》燕燕于飛。《玉篇》俗作鷰。《集韻》亦作䴏。

《禮·學記》燕朋逆其師,燕辟廢其學。《註》燕,猶褻也。

與醼通。《廣韻》醼飮,古無酉,今通用。《詩·小雅》我有旨酒,嘉賔式燕以敖。《儀禮》燕禮第六。

《集韻》與宴通。安也,息也。《易·中孚》初九虞吉,有他不燕。《疏》燕,安也。《詩·小雅》悉率左右,以燕天子。《傳》以安待天子。《又》或燕燕居息。《傳》燕燕,安息貌。《齊語》昔聖王之處士也,使就閒燕。《註》閒燕,猶淸淨也。

《廣韻》烏前切《集韻》《韻會》因蓮切《正韻》因肩切,音煙。《玉篇》國名。《爾雅·釋地》燕曰幽州。《詩·大雅》溥彼韓城,燕師所完。《朱傳》燕召公之國。◎按鄭箋云:燕,安也。讀去聲。今从朱傳。

《左傳·隱五年》衞人以燕師伐鄭。《註》南燕國今東郡燕縣。《疏》燕有二國,一稱北燕,故此註言南燕,以別之。世本燕國姞姓。地理志:東郡燕縣南燕國姞姓,黃帝之後也。

姓。《廣韻》邵公奭封燕,爲秦所滅,子孫以國爲氏。漢有燕倉。〇按史記仲尼弟子傳:燕伋字思。是春秋時,卽有燕姓也。

《集韻》於殄切,音蝘。本作宴。引爾雅宴宴,居息也。〇按爾雅疏引小雅北山,或燕燕居息。考爾雅釋文及北山釋文,俱無作上聲讀者,惟大雅韓奕:韓姞燕譽。釋文云:燕,于遍反。

於顯反。可証燕之有上聲也。

【瘦】

瘦【午集中】【疒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所祐切《集韻》《韻會》《正韻》所救切。。臞也。

《集韻》疎鳩切,音經》山殺瘦。

【环】

環【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戸關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關切,音還。《說文》璧屬也。《玉篇》玉環。《爾雅·釋器》肉好若一謂之環。《註》邊孔適等。《禮·經解》行步則有環佩之聲。《註》環取其無窮。

《玉篇》繞也。《正韻》回繞也。《禮·雜記》小斂環絰。《疏》環絰是周回纏繞之名。《周禮·冬官考工記》環涂七軌。《註》故書環或作轘,環涂謂環城之道。

《周禮·春官·樂師》環拜以鐘鼓爲節。《註》環,猶旋也。

《儀禮·士喪禮》布巾環幅不鑿。《註》環幅廣袤等也。

《釋名》刀本曰環,形似環也。

《詩·秦風》游環脅驅。《傳》游環,靷環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良鼓瑕如積環。《疏》瑕與環皆謂漆之文理。

姓。《史記·田敬仲世家》環淵之徒七十六人。《註》楚人孟子傳云:環淵著書上下篇。《五音集韻》古有楚賢者環淵,後有環齊,撰要略一部。

人名。《左傳·襄十四年》今余命女環。《註》齊靈公名。《戰國策》楚王問於范環。《釋文》環,史作蠉。

官名。《左傳·文元年》且掌環列之尹。《註》宮衞之官。《周禮·夏官》環人掌致師,察軍慝,環四方之故。《註》巡察內外,若環之相循不窮。致師,謂犯敵以誘其出。軍慝,謂敵懷詐潛入我師也。四方有兵戎之故,則環繞而巡之。

器名。《揚子·方言》㯂,宋魏楚江淮之閒謂之繯。或謂之環。《註》㯂,絲蠶簿橫也。

水名。《山海經》泰山環水出焉。

州名。《韻會》古朔方鳴沙之地,隋置環州,以大河環曲名焉。

廣南化外,唐開生獠,置環州。

《韻會》環玉,國名。

環狗,海外國名。《山海經》環狗,其爲人,獸首人身。

通作圜。《周禮·冬官考工記》畫繢火以圜。《註》圜形似火,如半環然。

通作瑗。《前漢·五行志》宮門銅瑗。

《集韻》《韻會》《正韻》胡慣切,音患。《集韻》卻也。《周禮·夏官》環人。劉昌宗讀。

《韻會》繞也,周迴也。《前漢·高帝紀》守濮陽環水。《註》環,音宦,決水以自環守爲固也。

《項羽傳》故因環封之三縣。《註》繞南皮三縣以封之。環音宦。

《韻補》叶胡涓切,音懸。《馬融·廣成頌》棲鳳鳥於高梧,宿麒麟於西園。納僬僥之珍羽,受王母之白環。

叶胡玩切,音換。《班固·西都賦》徇以離宮別寢,承以崇臺閒館。煥若列宿,紫宮是環。

叶熒絹切,音眩。《王延壽·魯靈光殿賦》連閣承宮,馳道周環。陽榭外望,高樓飛觀。長途升降,軒檻曼延。延音衍去聲。

【肥】

肥【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符非切,音腓。《說文》多肉也。从肉从卪,會意。《徐曰》肉不可過多,故从卪寓戒。《禮·禮運》安之以樂,而不達于順,猶食而弗肥也。

《博雅》肥,盛也。

《廣韻》肥腯。《蔡邕·獨斷》凡祭宗廟禮,牲之別名,豚曰腯肥。《詩·小雅》旣有肥牡,以速諸舅。《左傳·桓六年》博碩肥腯。

田有肥瘠。《書·禹貢厥田惟中中傳》田之高下肥瘠。九州之中爲第五。

馬亦稱肥。《前漢·食貨志》冠蓋相望,乗堅策肥。

饒裕也。《易·遯卦》上九肥遯。《疏》肥,饒裕也。

幡名。《吳語》建肥胡。《註》肥胡,幡名。

鳥名。《山海經》英山有鳥焉,其名曰肥遺。

蛇名。《山海經》太華之山有蛇焉,名曰肥,皆毒蟲也。

水之初出同流者名肥。《爾雅·釋水》歸異出同流,肥。《疏》謂小水支分歸入大海則異,其泉源初出,則同流者名肥。

水名。《詩·衞風》我思肥泉。《疏》肥泉,是衞水也。

地名。《前漢·地理志》合肥。《註》屬九江郡。應劭曰:夏水出父城東南,至此與淮合,故曰合肥。

縣名。《史記·高祖功臣年表》肥如侯蔡寅。《註》肥如,縣名,屬遼西。

國名。《左傳·昭十二年》秋八月壬午滅肥。《註》肥,白狄也。

姓。《史記·趙世家》先問先王貴臣肥義。

人名。季康子名肥。見《左傳·哀三年》。

《集韻》補美切,音秕。薄也。《列子·黃帝篇》口所偏肥,晉國黜之。《註》薄也。

水名。肥者,通作淝。《詩·衞風》我思肥泉。《釋文》肥,或作淝。

【各】

各【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古洛切《集韻》剛鶴切《韻會》《正韻》葛鶴切,音閣。《說文》異辭也。从口从夂。夂者,有行而止之不相聽也。《書·湯誥》各守爾典,以承天休。

屠各,北方種落名。《後漢·公孫瓚傳》瓚子續爲屠各所殺。

《字彙補》借作部落之落,見諸葛銅鐺。

《字彙補》引沈括筆談云:又借作洛。《石鼓文》大車出各。

【有】

有【辰集上】【月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唐韻》云久切《集韻》《韻會》《正韻》云九切,音友。《說文》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九經字樣》有,从月。从冃,譌。

《玉篇》不無也。《易·大有疏》能大所有。

《繫辭》富有之謂大業。

《詩·商頌》奄有九有。《傳》九有,九州也。

《左傳·桓三年》有年。《註》五穀皆熟書有年。

《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質也,寀也。

姓。《論語》有子。《註》孔子弟子有若。

《集韻》尤救切。與又通。《書·堯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詩·邶風》不日有曀。《註》有,又也。

《韻補》叶羽軌切。《前漢·敘傳》文豔用寡,子虛烏有。寄言淫麗,託風終始。

叶演女切。《徐幹·齊都賦》主人盛饗,期盡所有。三酒旣醇,五齊惟醹。

【姿】

姿【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卽夷切《集韻》《韻會》《正韻》津私切,音咨。《說文》態也。《唐書·太宗紀》太宗生四歲,有書生見之,曰:龍鳳之姿。《後魏·宋弁傳》聲姿淸亮。

《集韻》資四切,音恣。媚也。《韓愈詩》羲之俗書媿姿媚。《歐陽氏曰》性姿,天姿,與資義同。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