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纷藻带烟拖

出自:清代·敦敏《复斋宗叔邀同敬亭寅圃饮酒赏雪余因事未往即用敬亭同复斋寅圃城南酒楼原韵却寄》

拼音:[xuě][huā][fēn][zǎo][dài][yān][tuō]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门巷萧条掩薜萝,雪花纷藻带烟拖
疏慵分拟袁安卧,宴赏遥怜太傅歌。
南阮酒狂应洒落,西园诗思近如何?梅花他日礼台路,肯共奚囊策蹇过?

查看原文

注释

【雪花】1.亦作"雪华"。 2.空中飘下的雪﹐形状像花﹐故名。 3.用雪雕塑成的花状物。 4.某些白色物的代称。(1)白色的花。唐高正臣《晦日置酒林亭》诗:"柳翠含烟叶,梅芳带雪花。"唐白居易《题州北路旁老柳树》诗:"雪花零碎逐年减,烟叶稀疏随分新。"唐温庭筠《杏花》诗:"红花初绽雪花繁,重迭高低满小园。"(2)白色的鸟。宋司马光《鹭鸶》诗:"遥望孤飞下秋水,雪花一片落晴天。"(3)水花。宋范成大《初泛潇湘》诗:"六浆齐飞急下滩,碧琉璃上雪花翻。"宋方岳《观鱼》诗:"湘竿击水雪花飞,鸬鹚没入春溪肥。"(4)米。宋范成大《田家留客行》:"木臼新舂雪花白,急炊香饭来看客。" 5.名茶名。泡后﹐茶水表面有一层白色泡沫﹐故称。 6.指白银。 7.一种白面和油包沙糖的点心。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雪】

雪【戌集中】【雨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集韻》相絕切《韻會》《正韻》蘇絕切,音㡜。《說文》本作䨮。凝雨。《元命包》隂凝爲雪。《釋名》雪,綏也。水下遇寒氣而凝,綏綏然下也。《埤雅》雪六出而成華,言凡草木華五出,雪華獨六出,隂之成數也。《詩·邶風》雨雪其雱。

《廣韻》除也。《韻會》洗也。《莊子·知北遊》澡雪而精神。《戰國策》得賢士與共國,以雪先王之恥,孤之願也。

《廣韻》拭也。《家語》以黍雪桃。《史記·酈食其傳》沛公遽雪足杖矛,曰:延客入。

小雪、大雪,名。見《後漢·律曆志》。

山名。《後漢·明帝紀註》天山卽祈連山。一名雪山。

陽春白雪,古曲名。

姓。《正字通》明洪武中巡雪霽。

【花】

花【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蘤《唐韻》《集韻》《正韻》呼瓜切,音譁。《正字通》草木之葩也。《歐陽修·花品序》洛陽人稱花曰某花某花,稱牡丹則直曰花。

地名。《廣州志》南海縣有花田。

姓。唐有花驚定。《杜甫詩》成都猛將有花卿。《通志·氏族略》宋有尚書郞花尹。

《韻補》音訶。《棗據詩》延首觀神州,廻晴盻曲阿。芳林挺修榦,一歲再三花。《說文》本作華。榮也。从艸,象華葉垂敷之形,亏象蔕萼也。《唐韻古音》按花字,自南北朝以上不見于書,晉以下書中閒用花字,或是後人攺易。唯《後漢書·李諧·述身賦》曰:樹先春而動色,草迎歲而發花。

云:肆雕章之腴旨,咀文藝之英華。花字與華用。而五經、諸子、楚辭、先秦、兩漢之書,皆古文相傳,凡華字未有攺爲花者。考太武帝始光二年三月初造新字千餘,頒之遠近,以爲楷式,如花字之比,得非造于魏晉以下之新字乎。

【纷】

紛【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府文切《集韻》《韻會》《正韻》敷文切,音芬。《說文》馬尾韜也。《玉篇》亂也,緩也。

《博雅》紛紛,衆也。

喜也。《易·卦》用史巫紛若吉。《釋文》紛,衆也,喜也。一云盛也。《前漢·禮樂志》羽旄紛紛。《註》紛紛言其多。

《書·顧命》筍席紛純。《疏》紛如綬,有文而狹者也。

《禮·內則》左佩紛帨。《註》紛帨,拭物之佩巾也。

《揚雄·羽獵賦》靑雲爲紛。《註》紛,旗旒也。

《集韻》符分切,音汾。紛縕,亂貌。

《韻補》叶孚焉切。《孫楚·雪賦》豐隆灑雪,交錯翻紛。膏澤偃液,普潤中田。

【藻】

藻【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6画

《唐韻》《韻會》子皓切,音早。《說文》水草也。《詩·召南》于以采藻。《箋》藻之言澡也。《陸璣云》生水底。

《班固·東都賦》鋪鴻藻。《陸機·文賦序》故作《文賦》,以述先士之盛藻。《註》《孔安國·尚書傳》曰:藻,水草之有文者,以喻文焉。

《後漢·劉陶傳》武旅有鳧藻之士。《註》鳧得水藻,言喜悅也。

《韻會》今屋上覆橑,謂之藻井。《風俗通》宮室象東井,刻荷蔆水草,所以厭火也。《張衡·西京賦》蒂倒茄于藻井。

藻藉,所以薦玉者。詳藉字註。

姓。《正字通》南北朝有藻重。

《集韻》側絞切,音爪。義同,或作薻、。

【带】

帶【寅集中】【巾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當蓋切,音㯂。《說文》紳也。男子搫帶,婦人帶絲,象繫佩之形。佩必有巾,故帶从巾。《徐鉉曰》卌,其帶上連屬固結處。《釋名》帶,蔕也。著於衣,如物之繫蔕也。《易·訟卦》或錫之鞶帶。《疏》鞶帶大帶也。《禮·玉藻》凡帶有率,無箴功。《疏》謂其帶旣襌,亦以箴緶緝其側,但繂襵之,無別裨飾之箴功。

《揚子·方言》厲謂之帶。《註》小爾雅,帶之垂者曰厲。《詩·小雅》垂帶而厲。

佩也。《禮·月令》帶以弓䪅。

《揚子·方言》行也。《註》隨人行也。

蟲名。《莊子·齊物論》螂蛆甘帶。

書帶,草名。《三齊記》鄭康成山下生草,大如䪥,葉長一尺餘,土人名康成書帶草。

姓。《賈誼·過秦論》帶佗。

叶音蒂。《楚辭·九歌》荷衣兮蕙帶,儵而來兮忽而逝。夕宿兮帝鄉,誰須兮雲之際。

【烟】

烟【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烏前切《集韻》《韻會》因蓮切《正韻》因肩切,音燕。《說文》本作煙。詳煙字註。《荀子·富國篇》鳧雁若烟海。

《廣韻》於眞切《集韻》《正韻》伊眞切,音燕。《說文》火气也。《周禮·秋官·蟈氏》以其煙被之。

姓。見《字彙》。

於眞切,音因。《周禮·春官·大宗伯註》禋之言煙也。周人尚臭,煙氣之臭聞者。《註》煙音因。《柳宗元·祭从兄文》留連遊歡,涉月彌旬,夜。

【拖】

拖【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同拕。《班固·西都賦》挾師豹,拖熊螭。《註》拖,曳也。讀平聲。

《禮·少儀》僕者負良綏,申之面,拖諸幦。《疏》拖,猶擲也。亦引也。綏申於面前而引之,可置車幦上也。《論語》加朝服拖紳。《司馬相如·上林賦》宛虹拖於楯軒。《註》拖謂申加於上也。讀上聲或去聲。

《廣韻》《集韻》吐邏切。牽車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