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石火雷轰

出自:清代·陈肇兴《感事述怀五排百韵,寄家雪洲兼鹿港香邻诸友》

拼音:[liè,liě][shí,dàn][huǒ][léi][hōng]

平仄:仄平仄平平

寂寞空山里,频年贼未平。
何人堪寄恨,有客许陈情。
潇洒韬钤略,从容车笠盟。
几回劳手札,每度讯来伻。
健笔高题凤,雄才妙赋鹦。
忧时先赠策,感旧忆班荆。
鹿洞春风煖,鹅湖化雨晴。
应、刘欣并世,崔、白况同庚。
我愧渊源薄,君兼器量宏。
神童推李泌,师学重桓荣。
敏捷诗千首,汪洋水一泓。
论文谈娓娓,剪烛漏丁丁。
骥足原空冀,鳌头屡占黉。
骚场树旗鼓,艺苑奏竽笙。
早负风流目,常持月旦评。
词华凌老辈,姓氏冠群英。
鹰隼终腾上,麒麟会贡京。
记同千日酒,共宴五侯鲭。
学士鸬鹚杓,仙家虎兕觥。
春盘登佛果,秋榼荐霜橙。
历历交游在,匆匆岁月更。
那堪今契阔,还问昔通亨。
江、浙犹徵卒,潢池忽弄兵。
地中吹鼓角,天上动金精。
攘攘黄巾著,纷纷白马迎。
探丸搜保社,仰屋索笼。
籯校尉金争摸,蚩尤雾忽横。
算缗鞭倚顿,飞槊掷孩婴。
此际萑苻盛,全家子女惊。
出门长惘惘,挈眷复怦怦。
路逐羊肠转,装教马革盛。
提携数书卷,跋涉万山程。
母老呼舆载,儿啼掩口绷。
烧空烽焰乱,裂石火雷轰
似狗家初破,如鱼鼎欲烹。
命真微比虱,用幸免为牲。
邂逅询宗族,苍黄就父兄。
卸肩行李寄,入梦鼓鼙萦。
舂赁梁鸿庑,灯移韩愈檠。
菜畦分半亩,茅屋构三楹。
冷淡山藷饭,咸酸藜藿羹。
米餐红粒稻,瓜摘绿匏棚。
打熟邻贻枣,尝新野送樱。
消閒临晋帖,遣闷拨秦筝。
自念鸿嗷泽,曾歌鹿食苹。
经纶怀郁郁,言行矢硁硁。
吞炭伺尸赵,求锥誓报嬴。
万金酬士死,只手把天擎。
杀运非难挽,孤衷不易明。
流离才北路,侵略遍东瀛。
各据藩篱壮,相看面目狞。
假威狐反覆,倒噬獍䞴趟。
日日防追捕,村村布网纮。
忧来频祝死,逃去惯藏名。
乍过东西武,旋登大小坪。
角中斗蛮触,意外值蛟鲸。
八口悲为鳖,三春怕听莺。
沙虫仍故垒,风鹤过新正。
虞集眠难稳,灵均放益清。
苦将王命论,劝与圣人氓。
险阻尝方尽,艰难计又成。
牧羊招卜式,屠狗觅荆卿。
感激根忠孝,连环仗战争。
一身浑是胆,众志遂成城。
夜草陈琳檄,朝抛仲子缨。
挺从抽棘制,田共荷戈耕。
不料功名际,由来祸患并。
世人皆欲杀,吾道本艰贞。
饮血重交戟,飞书再建旌。
丹心争一寸,白发任千茎。
验鼻诛王簿,扬鞭逐祖生。
两年消浩劫,百战示先声。
捣穴空蝼蚁,焚林走鹿麖。
伫看收剧孟,直可族庞萌。
黑闼擒于党,黄巢戮以甥。
妖星随箭落,猛虎下车撄。
况尔参帷幄,当今仰国桢。
运筹高管、乐,投笔得韩、彭。
王俭芙蓉府,条侯细柳营。
众芳虽落寞,松树自峥嵘。
乐府氍毹唱,饶歌敕勒赓。
遥知书露布,定许赋从征。
夫子方当路,迂儒幸不坑。
风尘谁物色,瓦釜竞雷鸣。
薄俗惂淫甚,么魔恶贯盈。
武夫多不法,文士例相轻。
咄咄书殷浩,悠悠厌祢衡。
田园皆荡析,台榭已全倾。
贫极抛乡井,饥来卖鼎枪。
产空前日破,棋是别人赢。
科第成风汉,衣冠变老伧。
呼冤多杜宇,医妒少鸧鹒。
赠缟惭悬磬,投桃愧报琼。
敢吟一千字,为表寸忱诚。
颜色梁间认,肝肠笔下呈。
向阳葵脉脉,求友鸟嘤嘤。
河鲤期烧尾,繇龙望点睛。
愿言崇竹帛,早晚扫欃枪。

查看原文

注释

【石火】以石敲击,迸发出的火花。其闪现极为短暂。
【火雷】雷电。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裂】

裂【申集下】【衣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正韻》良辥切《集韻》力蘖切《韻會》力辥切,音列。《說文》繒餘。《徐曰》裁剪之餘也。

《廣韻》襞裂,破也。《禮·內則》衣裳䘺裂,紉箴請補綴。《晏子·雜下篇》女子而男其飾者,裂其衣,斷其帶。

滅裂。《莊子·則陽篇》治民焉,勿滅裂。

《韻會》力制切,音例。與厲通。《禮·內則註》鞶,小囊,盛帨巾者,男用韋,女用繒,有緣飾之,則是鞶裂與。《疏》案傳作鞶厲,古時通爲一字。

人名。《春秋·隱二年》紀裂繻來逆女。《說文》作。

【石】

石【午集下】【石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碩。《增韻》山骨也。《釋名》山體曰石。《易·說卦傳》艮爲山,爲小石。《楊泉物理論》土精爲石,石氣之核也。氣之生石,猶人筋絡之生爪牙也。《春秋·說題詞》石,隂中之陽,陽中之隂,隂精補陽,故山含石。

樂器,八音之一。《書·益稷》擊石拊石。《註》石,磬也。

樂聲不發揚亦曰石。《周禮·春官·典同》厚聲石。《註》鐘太厚則如石,叩之無聲。

堅也。《前漢·揚雄傳》石畫之臣。《師古註》言堅固如石。亦作碩。

星亦稱石。《左傳·僖十六年》隕石于宋五,隕星也。

量名。十斗曰石。《前漢·食貨志》夫治田百畮,歲收畮一石半,爲粟百五十石。

官祿秩數稱石。《師古曰》漢制,三公號稱萬石,以下遞減至百石。

粗布皮革之數亦稱爲石。《唐書·張弘靖傳》汝輩挽兩石弓,不如識一丁字。

水亦稱石。《水經注》河水濁,淸澄一石水六斗泥。

酒亦稱石。《史記·滑稽傳》臣飲一斗亦醉,一石亦醉。

衡名。百二十斤爲石。《書·五子之歌》關石和鈞。《註》三十斤爲鈞,四鈞爲石。《禮·月令》仲春鈞衡石。《前漢·律歷志》石者,大也,權之大者。

州名。《廣韻》秦伐趙取離石,周因邑以名州。

姓。《左傳》衞大夫石碏。

複姓。孔子弟子有石作蜀。

叶常義切,音嗜。《宋玉·高唐賦》勢薄岸而相擊兮,隘交引而却會。崪中怒而特高兮,若浮海而望碣石。

叶石若切,音杓。《楚辭·惜誓》方世俗之幽昬兮,眩白黑之美惡。放山淵之龜玉兮,相與貴夫礫石。

《招魂》長人千仞,惟魂是索些。十日代出,流金礫石些。

叶七各切,音錯。《郭璞·爾雅贊》鰒似蛤,有鱗無殻。一面附石,細孔雜雜,或七或八。

【火】

火【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者,化也,隨也,陽氣用事萬物變隨也。《古史考》燧人氏初作火。《書·洪範》五行,一曰水,二曰火。

星名。《書·堯典》日永星火。《傳》火,蒼龍之中星。

大火,鶉火,辰次之名。

《禮·王制》昆蟲未蟄,不以火田。《前漢·成帝紀》火耕水耨。

《周禮·夏官·司爟》變國火以救時疾。《註》春取楡柳之火,夏取棗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論語》鑽燧改火。

盛陽曰炎火。《詩·小雅》田祖有神,秉畀炎火。《傳》炎火,盛陽也。《箋》螟螣之屬,盛陽氣嬴則生之。明君爲政,田祖之神不受此害,持之付與炎火,使自消亡。

官名。《左傳·昭十七年》炎帝氏以火紀,故爲火師,而火名。《疏》春官爲大火。夏官爲鶉火,秋官爲西火,冬官爲北火,中官爲中火。

《春秋·宣十六年》成周宣榭火。《左傳》人火也。凡火,人火曰火,天火曰災。

《南史·齊武帝紀》魏地謠言,赤火南流,有沙門從北齎此火至,色赤而微,云以療疾貴賤爭取之,多得其驗,咸云聖火。

《唐書·兵志》府兵,十人爲火,火有長。彍騎,十人爲火,五火爲團。《通典·兵制》五人爲烈,烈有頭目,二烈爲火,立火子,五火爲隊。

《司馬法》人人正正,辭辭火火。《註》言一火與一火猶人人殊之人人也。卽俗謂火伴。《古木蘭詩》出門看火伴。

人身有火。《本草綱目》心藏神爲君火。包絡爲相火。

隂火,海中鹽氣所生。凡海水遇隂晦,波如然火,有月卽不復見。《木華·海賦》隂火潛然。

山名。《山海經》崑崙之丘,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

《正字通》陸游曰:火山軍,其地鋤深,則有烈燄,不妨耕種。

井名。《左思·蜀都賦》火井沈熒於幽泉。《註》火井,在臨邛縣。欲出其火,先以家火投之,須臾隆隆如雷聲,焰出通天,光輝十里,以筒盛接,有光無灰。

寒火。《抱朴子·地眞篇》南海蕭丘,火春生秋滅。生木小,焦黑。

火傳。《莊子·養生主》指窮放爲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南方有食火之國,其人能食火炭。

《爾雅·釋魚》十龜,一曰火龜。《疏》龜生火中者。

火䑕。《山海經》火山國,其山雖霖,雨火常燃,火中白䑕,時出山邊求食,人捕得之,以毛作布,名火澣布。

姓。《明紀事本末》火濟,從諸葛亮南征孟獲有功,封羅甸國王。《正字通》洪武時,翰林火原潔。

《廣東通志》古人一年四時改火。今瓊州西鄕音謂一年爲一火,火音微。東鄕人謂一年爲喜,或爲之化,乃喜之變音。

叶虎洧切《詩·豳風》七月流火,八月萑葦。◎按唐韻正:火,古音毀,轉聲則爲喜,故灰字从火得聲。而左傳襄三十年:或叫于宋太廟,曰:譆譆出出,鳥鳴于亳社。如曰譆譆,則爲火之徵也。是直以爲火當讀作毀,非止叶音矣。

叶後五切。《韓愈·元和聖德詩》施令酬功,急疾如火。天地中閒,莫不順序。

叶虎何切。《莊子·外物篇》利害相摩生火寔多,衆人焚和,月固不勝火。《韻會小補》今人謂兔岐脣曰火。蓋古音也。《集韻》或作灬。

【雷】

雷【戌集中】【雨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罍。《說文》本作靁。隂陽薄動靁雨生物者也。从雨畾聲。象回轉形。《易·說卦》震爲雷。《禮·月令》仲春,雷乃發聲。

《禮·曲禮》毋雷同。《註》雷之發聲,物無不同時應者。人之言當各由已,不當然也。

《司馬相如·大人賦》左冥而右黔雷。《註》黔雷,黔嬴也。天上造化神名。

《周禮·地官·鼓人》以雷鼓鼓神祀。《註》雷鼓,八面鼓也。

《韻會》雷門,會稽城門,有大鼓,聲聞百里。《前漢·王尊傳》毋持布鼓過雷門。

《南部新書》胡琴,大曰大忽雷,小曰小忽雷。

山名。《書·禹貢》壷口雷首。《疏》雷首,在河東蒲坂縣南。

澤名。《書·禹貢》雷夏旣澤。《傳》雷夏,澤名。

漢侯國名。在東海。見《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

外國名。《前漢·西域傳》無雷國王冶盧城。

州名。《韻會》在廣西,其山爲雷所震,水流爲江。唐置雷州。

姓也。《前漢·淮南王安傳》郞中雷被。

音纍。《楚辭·九歌》駕龍輈兮乗雷,載雲旗兮委蛇。《晉語》靑陽。方雷氏之甥也。《註》方雷,西陵氏之姓。黃帝娶於西陵氏之子,曰纍祖,實生靑陽。雷纍同。○按晉語註,雷有纍音,非止叶音也。

《集韻》魯水切,音壘。推石下也。

《集韻》盧對切,音類。本作礧。或作壘礌檑。《埤蒼》推石自高而下也。《周禮·秋官·職金註》槍雷,椎椁之屬。《釋文》劉音誄。沈云:當爲礌,郞對反。《前漢·鼂錯傳·具藺石註》如淳曰:藺石,城上雷石。師古曰:雷,來內反。

《正字通》擊鼓曰雷。《古樂府》官家出遊雷大鼓。

【轰】

轟【酉集下】【車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4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呼宏切,音橫。《說文》羣車聲也。

《廣韻》《集韻》呼逬切《正韻》呼孟切,橫去聲。義同。

叶呼光切,音荒。《韓愈詩》。《集韻》或作輷。

相关诗句
早晚扫欃枪 愿言崇竹帛 繇龙望点睛 河鲤期烧尾 求友鸟嘤嘤 向阳葵脉脉 肝肠笔下呈 颜色梁间认 为表寸忱诚 敢吟一千字 投桃愧报琼 赠缟惭悬磬 医妒少鸧鹒 呼冤多杜宇 衣冠变老伧 科第成风汉 棋是别人赢 产空前日破 饥来卖鼎枪 贫极抛乡井 台榭已全倾 田园皆荡析 悠悠厌祢衡 咄咄书殷浩 文士例相轻 武夫多不法 么魔恶贯盈 薄俗惂淫甚 瓦釜竞雷鸣 风尘谁物色 迂儒幸不坑 夫子方当路 定许赋从征 遥知书露布 饶歌敕勒赓 乐府氍毹唱 松树自峥嵘 众芳虽落寞 条侯细柳营 王俭芙蓉府 投笔得韩、彭 运筹高管、乐 当今仰国桢 况尔参帷幄 猛虎下车撄 妖星随箭落 黄巢戮以甥 黑闼擒于党 直可族庞萌 伫看收剧孟 焚林走鹿麖 捣穴空蝼蚁 百战示先声 两年消浩劫 扬鞭逐祖生 验鼻诛王簿 白发任千茎 丹心争一寸 飞书再建旌 饮血重交戟 吾道本艰贞 世人皆欲杀 由来祸患并 不料功名际 田共荷戈耕 挺从抽棘制 朝抛仲子缨 夜草陈琳檄 众志遂成城 一身浑是胆 连环仗战争 感激根忠孝 屠狗觅荆卿 牧羊招卜式 艰难计又成 险阻尝方尽 劝与圣人氓 苦将王命论 灵均放益清 虞集眠难稳 风鹤过新正 沙虫仍故垒 三春怕听莺 八口悲为鳖 意外值蛟鲸 角中斗蛮触 旋登大小坪 乍过东西武 逃去惯藏名 忧来频祝死 村村布网纮 日日防追捕 倒噬獍䞴趟 假威狐反覆 相看面目狞 各据藩篱壮 侵略遍东瀛 流离才北路 孤衷不易明 杀运非难挽 只手把天擎 万金酬士死 求锥誓报嬴 吞炭伺尸赵 言行矢硁硁 经纶怀郁郁 曾歌鹿食苹 自念鸿嗷泽 遣闷拨秦筝 消閒临晋帖 尝新野送樱 打熟邻贻枣 瓜摘绿匏棚 米餐红粒稻 咸酸藜藿羹 冷淡山藷饭 茅屋构三楹 菜畦分半亩 灯移韩愈檠 舂赁梁鸿庑 入梦鼓鼙萦 卸肩行李寄 苍黄就父兄 邂逅询宗族 用幸免为牲 命真微比虱 如鱼鼎欲烹 似狗家初破 裂石火雷轰 烧空烽焰乱 儿啼掩口绷 母老呼舆载 跋涉万山程 提携数书卷 装教马革盛 路逐羊肠转 挈眷复怦怦 出门长惘惘 全家子女惊 此际萑苻盛 飞槊掷孩婴 算缗鞭倚顿 蚩尤雾忽横 籯校尉金争摸 仰屋索笼 探丸搜保社 纷纷白马迎 攘攘黄巾著 天上动金精 地中吹鼓角 潢池忽弄兵 江、浙犹徵卒 还问昔通亨 那堪今契阔 匆匆岁月更 历历交游在 秋榼荐霜橙 春盘登佛果 仙家虎兕觥 学士鸬鹚杓 共宴五侯鲭 记同千日酒 麒麟会贡京 鹰隼终腾上 姓氏冠群英 词华凌老辈 常持月旦评 早负风流目 艺苑奏竽笙 骚场树旗鼓 鳌头屡占黉 骥足原空冀 剪烛漏丁丁 论文谈娓娓 汪洋水一泓 敏捷诗千首 师学重桓荣 神童推李泌 君兼器量宏 我愧渊源薄 崔、白况同庚 应、刘欣并世 鹅湖化雨晴 鹿洞春风煖 感旧忆班荆 忧时先赠策 雄才妙赋鹦 健笔高题凤 每度讯来伻 几回劳手札 从容车笠盟 潇洒韬钤略 有客许陈情 何人堪寄恨 频年贼未平 寂寞空山里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