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昏滫瀡旷莫展

出自:明代·谢士元《归省不允情见乎辞》

拼音:[chén][hūn][xiǔ][suǐ][kuàng][mò,mù][zhǎn]

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

寒檐乾鹊声楂楂,银缸晱晱夜吐花。
客中见此讶欲仆,谓今抗疏当还家。
岂知时事有龃龉,归期却误东陵瓜。
吾家南维八千里,无诸古国天之涯。
梨关入云建溪险,惊蛇水势逾三巴。
微茫亲舍在其下,白云故故飞来遮。
堂中双亲逾半百,白发种种纷鬖髿。
虞渊谽谺逼归日,鲁戈虞剑劳腾拿。
晨昏滫瀡旷莫展,愧彼反哺城头鸦。
以兹盱睢若蒙瞀,乡心历乱如棼麻。
退公对案不能食,空有饤饾兼罗阇。
寒宵寂寂耿无寐,愁闻掺掺谯楼挝。
霜风入帘砭肌骨,拥衾起坐盘僧跏。
忆从充赋齿上士,八年逼侧游京华。
儿曹尚未厌糠籺,宁绣鞶帨矜纷奢。
追思辛螫悼前监,俛就新懦惩杯蛇。
我道未夷且宜尔,任渠阁阁喧春蛙。
一分宽民素所念,况忍作俑王涯茶。
河漘伐檀致深意,微吟喁噞还咨嗟。
天恩穰穰等覆帱,三载幸见崇褒嘉。
疏慵顾此窃自庆,贤劳鞅掌宁矜誇。
方今求贤感寤寐,鹿鸣宠遇张吾罝。
怀瑾握瑜奋侧陋,曳裾戛佩鸣冲牙。
栋梁明堂总杞梓,骖服大路惟骊騧。
追踪无为戒丛惰,宴乐有酒歌鲿鲨。
仁恩岂惟育䎀狨,亦见茁彼春田葭。
群贤戮力治功懋,光被四表无幽遐。
辟彼三光丽霄汉,顾我荣爝何须加。
曾闻至孝格穹昊,大庖萐莆今生芽。
又闻归省有常典,此典辰告非云赊。
我今上请理固当,乃尔反覆非命邪。

查看原文

注释

【晨昏】早上和晚上:常做夜班令人感觉晨昏颠倒,早晚不分|晨昏随侍在侧。
【滫瀡】1.亦作"滫?"。 2.古时调和食物的一种方法。用植物淀粉拌和食物,使柔软滑爽。 3.指柔滑爽口的食物。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晨】

晨【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音辰。《說文》曟,或省作晨。房星爲民田時者。《周語》農祥晨正。《註》晨正謂立春之日,晨中於午也。

《廣韻》食鄰切《集韻》乗人切,音神。《說文》作䢅,早昧爽也。从臼从辰。辰,時也。《九經字樣》䢅,隷省作晨。《爾雅·釋詁》晨,早也。《釋名》晨,伸也。旦而日光復伸見也。《玉篇》明也。《周禮·秋官·司寤氏》禦晨行者。

《集韻》慈鄰切,音秦。關中語也。

《集韻》鷐通作晨。《爾雅·釋鳥》晨風,鸇。《註》鷂屬。《詩·秦風》鴥彼晨風。

《韻補》叶時連切。《陸機·挽歌》側聽隂溝涌,臥觀天井懸。廣宵何寥廓,大暮安可晨。

【昏】

昏【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呼昆切,音閽。《說文》日冥也。从日、氐省。氐者,下也。一曰民聲。《爾雅·釋詁》昏,代也。《註》代,明也。《疏》日入後二刻半爲昏,昏來則明往,故云代明。《釋名》昏,損也,陽精損減也。《周禮·秋官·司寤氏註》日入三刻爲昏,不盡三刻爲明。《淮南子·天文訓》日至虞淵,是謂黃昏。至於蒙谷,是謂定昏。

《詩·邶風》宴爾新昏。《儀禮·士昏禮註》士娶妻之禮,以昏爲期,因而名焉。必以昏者,陽往而隂來,日入三商爲昏。

《左傳·昭二十五年》昏媾、姻亞。《註》妻父曰昏,重昏爲媾,婚父曰姻,兩婿相謂曰亞。

《書·益稷》下民昏墊。《傳》昏瞀墊溺。

《書·盤庚》不昏作勞。《傳》昏,彊也。

《書·牧誓》昏棄厥肆祀弗答。《傳》昏,亂也。《疏》昏閽於事必亂,故昏爲亂也。

《左傳·昭十九年》札瘥夭昏。《註》未名曰昏。《疏》子生三月父名之。未名之曰昏,謂未三月而死也。

《集韻》呼困切,音。暗也。亦姓。

《韻補》叶許云切。《曹大家ɡū·東征賦》悵容與而久住兮,忘日夕而將昏。到長垣之境界,察農野之居民。

叶許懸切。《馬融·廣成頌》子野聽聳,離朱目眩。隷首策亂,陳子籌昏。

【滫】

滫【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思酒切《集韻》《韻會》《正韻》息有切,音醙。《說文》久泔也。淅米汁。《禮·內則》滫瀡以滑之。《註》滫,泔也。

溲也。秦人謂溲曰滫。《史記·三王世家》蘭根與白芷,漸之滫中。

《唐韻》息流切《集韻》思流切,音脩。

《集韻》疎鳩切,音搜。

息救切,音秀。義同。

【瀡】

瀡【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6画

《廣韻》《集韻》思累切《韻會》《正韻》息委切,音髓。《玉篇》滑也。《禮·內則》滫瀡以滑之。《註》齊人滑曰瀡。

《集韻》髓隨切。義同。

【旷】

曠【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5画

〔古文〕苦謗切,音壙。《說文》明也。《後漢·竇融傳》則曠若發曚。《註》曠,明也。

《書·臯陶謨》無曠庶官。《傳》曠,空也。《前漢·賈山傳》曠日十年。《註》師古曰:曠,空也,廢也。《劉楨·贈五官中郞將詩》彌曠十餘旬。《註》《倉頡篇》曰:曠,疎曠也。

《博雅》曠,遠也。曠曠,大也。《篇海》久也,豁也。《廣韻》又姓。

【莫】

莫【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音寞。《韻會》無也,勿也,不可也。《易·繫辭》莫之與,則傷之者至矣。

定也。《詩·大雅》監觀四方,求民之莫。

謀也。《詩·小雅》秩秩大猷,聖人莫之。

《博雅》强也。《論語》文莫吾猶人也。《晉書·欒肇·論語駁曰》燕齊謂勉强爲文莫。《揚子·方言》侔莫,强也,凡勞而相勉謂之侔莫。《淮南子·謬稱訓》猶未之莫與。《註》莫,勉之也。

削也。《管子·制分篇》屠牛垣,朝解九牛而刀可莫鐵。

《博雅》莫莫,茂也。《詩·周南》維葉莫莫。《註》莫莫,茂密之貌。

《莊子·逍遙遊》廣莫之野。《註》莫,大也。

姓。《通志·氏族略》卽幕氏省文。漢有富人莫氏,見《游俠傳》。唐有比部員外郎莫藏用。

《史記·夏本紀註》五湖之一有莫湖。

與瘼通。《詩·小雅》莫此下民。

與幕通。《史記·李廣傳》莫府省約文書籍事。

《說文》莫故切。同暮。《易·夬卦》莫夜有戎。

菜也。《詩·魏風》彼汾沮洳,言采其莫。《註》音暮。《陸璣疏》莫,莖大如箸,赤節,節一葉,似柳葉,厚而長,有毛刺,今人繅以取繭緒。其味酢而滑,始生可以爲羹,又可生食。五方通謂之酸迷,冀州人謂之乾絳,河、汾之閒謂之莫。

通膜。《禮·內則》去其皽。《註》皽謂皮肉之上魄莫也。

《韻會》莫白切,音陌。靜也。《詩·小雅》君婦莫莫。《註》言淸靜而敬至也。《左傳·昭二十八年》德正應和曰莫。

《唐韻古音》平聲,音謨。《漢書》註引《詩》聖人莫之作謨。《直音》作。

【展】

展【寅集上】【尸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㠭《集韻》《韻會》《正韻》省聲。隸作展。《爾雅·釋言》展,適也。《註》得自申展適意也。一曰誠也。《詩·鄘風》展如之人兮。《小雅》展也大成。《揚子·方言》荆吳淮汭之閒,謂信曰展。

舒也,開也。《儀禮·聘禮》有司展羣幣以告。《疏》展,也。

《周禮·天官》展其功緒。《註》展,猶錄也。

《書·旅獒》分寶玉于伯叔之國,時庸展親。《註》使益厚其親也。

《廣韻》整也,審也,視也。《周禮·春官·肆師》大祭祀,展犧牲。《註》展,省閱也。

姓。魯大夫展禽,展喜。

叶諸延切,音旃。《詩·鄘風》瑳兮瑳兮,其之展也。叶下顏媛。《註》展與襢通。

叶章忍切,音軫。《張衡·西京賦》五都貨殖,旣遷旣引。商旅聯槅,隱隱展展。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