扰扰红尘地

出自:明代·邓云霄《寄友人读书西山野寺》

拼音:[rǎo][rǎo][hóng,gōng][chén][dì,de]

平仄:仄仄平平仄

扰扰红尘地,思君在翠微。
游人不到处,幽鸟亦忘机。
碧草摇书带,秋风脆芰衣。
竹窗休早掩,时有白云归。

查看原文

注释

【扰扰】纷乱貌;烦乱貌。
【红尘】指繁华的社会。泛指人世间:看破~。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扰】

扰【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玉篇》于救切,音宥。福也。◎按《說文》音繞。《說文》煩也。《廣韻》亂也。《書·胤征》俶擾天紀。《前漢·曹參傳》以齊獄市爲寄,愼勿擾也。

馴也,順也,安也。《書·臯陶謨》擾而毅。《註》馴擾而果毅。

《周官》司徒掌邦敎,敷五典,擾兆民。《周禮·地官·大司徒》以佐王安擾邦國。《註》擾亦安也。言饒衍之。

《夏官·職方氏》河南曰豫州,其畜宜六擾。《註》馬牛羊豕犬雞。《疏》六擾,與爾雅六畜,周禮六牲,一也。《左傳·昭二十九年》董父實甚好龍,乃擾畜龍。《疏》順龍所欲而畜養之。

《集韻》《韻會》《正韻》如招切,音饒。義同擽。《周禮·六擾釋文》徐邈,劉昌宗讀饒。《前漢·高帝紀贊》劉累學擾龍。《註》師古又讀饒。

《集韻》乃老切,音惱。亦煩也。

叶忍九切,柔上聲。《李尤平樂觀賦》飛丸躍劒,沸渭回擾。巴渝隈一,踰眉相受。本从。

。(擾)

【红】

紅【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戸公切《集韻》《韻會》《正韻》胡公切,音洪。《說文》帛赤白色。《釋名》紅,絳也。白色之似絳者。《論語》紅紫不以爲褻服。《疏》紅,南方閒色。

地名。《左傳·昭八年》大蒐于紅。《註》紅,魯地。

草名。《爾雅·釋草》紅,蘢古。《註》俗呼紅草爲蘢鼓,語轉耳。

《集韻》沽紅切《正韻》古紅切,音公。與功通。《史記·文帝紀》服大紅十五日,小紅十四日。《註》服虔曰:當言大功、小功。

與工通。《前漢·酈食其傳》紅女下機。《註》師古曰:紅,讀曰工。

《集韻》古巷切,音降。絳或作紅。《前漢·外戚恩澤侯表》孝平二十二人,有紅侯。《註》師古曰:疑紅字當爲絳。劉攽曰:今有紅縣,音降。紅亦有降音。

【尘】

尘【寅集上】【小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字彙補》古文塵字。註詳土部十一畫。(塵)〔古文〕。埃也。《爾雅·釋詁》久也。謂塵垢稽久也。《詩·小雅》無將大車,祗自塵兮。《後漢·班固傳》風伯淸塵。《拾遺記》石虎起樓四十丈,異香爲屑,風起則揚之,名芳塵。《嶺南表異錄》犀角爲簪梳,塵不著髮,名辟塵犀。

淫視爲遊塵,見《穀梁序疏》。

明窻塵,丹砂,藥名。《李白·草創大還詩》髣髴明窻塵。

《梵書·圓覺經》根塵虛妄。《註》根塵,六根之塵,謂眼、耳、鼻、舌、心、意。

《列仙傳》麻姑謂王方平曰:見東海三變爲桑田,今將行復揚塵乎。

姓,見《統譜》。

叶直連切,音廛。《班彪·北征賦》忽進路以息節兮,飮予馬兮洹泉。朝露漸予冠蓋兮,衣晻藹而蒙塵。

【地】

地【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埊列也。《白虎通》地者,易也。言養萬物懷任交易變化也。《釋名》地,底也,其體底下,載萬物也。《易·說卦傳》坤爲地。《內經》岐伯曰:地爲人之下,太虛之中。黃帝曰:馮乎。曰:大氣舉之。《周禮·地官》土訓掌道地圖,以詔地事,道地慝,以辨地物,而原其生,以詔地求。《博物志》地以名山爲輔佐,石爲之骨,川爲之脈,艸木爲之毛,土爲之肉。

第也,但也。《前漢·丙吉傳》西曹地忍之。

叶徒何切,音沱。《屈原·橘頌》閉目自愼,終不失過兮。秉德無私,參天地兮。《揚雄·羽獵賦》鳥不及飛,獸不得過,軍驚師駭,刮野埽地。○按吳棫收地入箇韻,音隋,則過可如字讀,沱隋亦平去閒耳。本作坔。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