跣足徒跄踉

出自:明代·邓云霄《六月苦旱祈祷得蔡敬夫社兄新诗读之冷然俄而风雨骤至赋排律以酬之》

拼音:[xiǎn][zú][tú][qiāng,qiàng][liáng,liàng]

平仄:仄平平平平

石燕不翻飞,士龙空怅望。
炎方连赤坂,火云列青嶂。
大块似煽炉,纤絺同挟纩。
有心诛旱魃,无计招云将。
虽云竭圭璧,转觉扬尘鞅。
跣足徒跄踉,散发难偃仰。
谁传白雪音,若挟玄夷浪。
展卷气萧森,满堂风震荡。
光怪绕电鞭,奔腾驱雷仗。
拔起四溟水,洗尽三伏瘴。
湘江争喧豗,衡岳入瀁漭。
青青禾稼悦,冉冉蘅兰畅。
农人罢桔槔,渔子鸣舷榜。
前脚挂村边,虹腰跨鹤上。
清凉骨始苏,抖擞神逾王。
庭除报早秋,栏杆开新酿。
击节复朗吟,中的惬素尚。
岂惟淘暑酷,兼以清宦况。
想君下彩笔,不啻携龙杖。
神鬼助杳冥,天地为宗匠。
将构喜雨亭,刻诗在屏障。

查看原文

注释

【跣足】1.赤脚;光着脚。 2.指光着的脚。
【跄踉】1.亦作"跄?"。 2.形容脚步不稳的样子。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跣】

跣【酉集中】【足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蘇典切,音銑。《說文》足親地也。《書·說命》若跣弗視地,厥足用傷。《禮·問喪》雞斯徒跣。《史記·蕭相國世家》入,徒跣謝。

《集韻》此演切,音淺。

鎖本切,音損。義同。

蕭前切,音先。蹁跣,旋行貌。一曰舞容。

與踐通。《前漢·文帝紀》自當給喪事服臨者皆無踐。《註》孟康曰:踐,跣也。晉灼曰:漢語作跣。跣,徒跣也。

【足】

足【酉集中】【足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疋音哫。《說文》人之足也。在下,从止口。《註》徐鍇曰:口象股脛之形。《釋名》足,續也,言續脛也。《易·說卦》震爲足。《疏》足能動用,故爲足也。《禮·玉藻》足容重。《註》舉欲遲也。

《廣韻》滿也,止也。《書·仲虺之誥》矧予之德,言足聽聞。《詩·小雅》旣霑旣足。《禮·學記》學然後知不足。《老子·道德經》知足不辱。

不可曰不我足。《吳語》天若棄吳,必許吾成而不吾足也。

草名。《爾雅·釋草》虃,百足。《註》音纖。

姓。《戰國策》足强。《註》韓人。

《廣韻》子句切《集韻》遵遇切《韻會》子遇切《正韻》將豫切,音沮。《論語》巧言令色足恭。《疏》足,成也。謂巧言令德以成其恭,取媚于人也。《朱傳》過也。《揚子·法言》足言足容,德之藻矣。

《管子·五行篇》春辟勿時,苗足本。《註》足,猶擁也。

《廣韻》添物也。《類篇》益也。《前漢·五行志》不待臣音,復讇而足。

《韻補》叶子悉切。《易林》欲飛無翼,鼎重折足。失其福利,包羞爲賊。

【徒】

徒【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步行也。《易·賁卦》舍車而徒。

步卒也。《詩·魯頌》公徒三萬。

《爾雅·釋訓》徒輦者也。《疏》會同田獵,人挽輦以徒行也。《詩·小雅》徒御不驚。

《玉篇》衆也。《書·仲虺之誥》實繁有徒。《前漢·東方朔傳》人至察,則無徒。

《廣韻》空也。《爾雅·釋訓》暴虎,徒搏也。《註》空手執也。

《廣雅》徒,袒也。《史記·張儀傳》秦人捐甲,徒裼以趨敵。

《正韻》但也。《孟子》徒善不足以爲政。

《廣韻》黨也。《張衡·思賦》朋精粹而爲徒。

弟子曰徒。《論語》非吾徒也。《後漢·鄭康成傳》扶風馬融,門徒四百餘人。

《廣韻》徒隷也。《周禮·天官》冢宰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疏》胥有才智爲什長,徒給使役,故一胥十徒。

司徒,官名。《書·舜典》汝作司徒。《周禮·地官·司徒疏》司徒,主衆徒也。

丹徒,縣名。《前漢·地理志》會稽郡有丹徒縣。《註》卽春秋云朱方也。《地志》秦望氣者言其地有王氣,始皇使赭衣徒三千鑿京峴山,以敗其勢,因名丹徒。

罪名。《唐書·有五,其三曰徒。徒者,奴也。蓋奴辱之,量其罪之輕重,有年數而捨。

申徒,登徒,司徒,複姓。《風俗通》申屠氏,隨音改爲申徒氏,夏有申徒狄。《宋玉·好色賦序》大夫登徒子,侍於楚王。《註》登徒,姓也。《姓譜》舜嘗爲堯司徒,支孫氏焉。

叶唐何切,音駝。《道藏歌》運役自然氣,於是息三徒。一暢萬劫感,慶賀西王那。

【跄】

蹌【酉集中】【足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七羊切《集韻》《韻會》《正韻》千羊切,音鏘。《說文》動也。《爾雅·釋訓》蹌蹌,動也。《註》恐動趨步。《詩·齊風》巧趨蹌兮。《傳》蹌,巧趨貌。

《大雅》蹌蹌濟濟。《箋》士大夫之威儀也。《禮·曲禮》士蹌蹌。《釋文》蹌,本又作鶬,或作鏘。

《書·益稷》鳥獸蹌蹌。《釋文》舞貌。

《集韻》七亮切。與蹡同。走也。

【踉】

踉【酉集中】【足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集韻》《韻會》呂張切《正韻》龍章切,音良。跳踉也。《莊子·秋水篇》跳踉乎井幹之上。

《廣韻》魯當切《集韻》盧當切,音郞。《玉篇》踉䠙,欲行貌。《類篇》行遽貌。

《集韻》郞宕切,音浪。義同。

《廣韻》力讓切,音亮。踉蹡,行不迅也。《潘岳·射雉賦》踉蹡而徐來。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