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草塞垣长

出自:明代·邓云霄《哭谭永明山人排律一百韵》

拼音:[bái][cǎo][sāi,sài,sè][yuán][cháng,zhǎng]

平仄:平仄平平平

有美粤东杰,英英溟海旁。
精分朱鸟翮,星映少微光。
秀骨鹤胎瘦,雄心剑气翔。
青云期早达,白眼纵佯狂。
蹴鞠斗鸡道,挥槌结客场。
诗才泉倒峡,侠节柏凌霜。
兴到题鹦鹉,豪来典鹔鹴。
闭门田是砚,隐几墨为庄。
献玉足犹在,续貂心自伤。
长怀湖海志,摆脱利名缰。
赤骥嘶风去,苍鹰拍汉飏。
片言堪授璧,千里不赍粮。
名岳孤筇度,洪川一苇航。
探奇摇彩笔,得句满奚囊。
到处推词伯,名家与雁行。
忘年多少府,倒屣有中郎。
望阙能披胆,忧时罢举觞。
寸毫排仗马,一疏叫天阊。
谁信牵萝客,还能补衮裳。
鸳班皆吐舌,凤鸟已鸣阳。
直节斗山重,高风兰蕙香。
声名如入洛,都雅似游梁。
平揖将军第,閒过上相堂。
拍肩呼许史,半醉骂金张。
裘马三河少,银鞍七宝装。
常酣平乐酒,见惯杜韦娘。
绛灌妒才子,终军出朔方。
青牛沙漠远,白草塞垣长
笑入元戎幕,眼空胡虏乡。
丛谈开武库,叱吒落欃枪。
尽踏三边险,还交六郡良。
勒名思窦宪,市骏泣归王。
失路非流落,穷途倍激昂。
风尘催燕颔,星斗动鱼肠。
弹铗歌偏苦,移山志愈刚。
北风才转毂,南国又鸣榔。
买赋争张宴,扬金忽满筐。
朝朝鲸吸海,夜夜凤求凰。
妙舞风前柳,新声陌上桑。
携云石城女,侍寝邯郸娼。
已赠汉皋佩,还摇洛浦珰。
绮罗迷建业,花月醉维扬。
买笑春方好,寻芳夜未央。
香尘飞利屣,响屧绕长廊。
酒向锡山载,钩从虎阜藏。
湖山留丽藻,珠翠斗新妆。
奇士逢张旭,名园有辟疆。
西湖邀锦缆,秋水下钱塘。
倚棹严滩石,垂纶粤海艎。
缠头金尽散,搔首鬓将苍。
松菊今安在,田园叹已荒。
门前罗鸟雀,机上怨糟糠。
尘满扬雄宅,蓬深仲蔚房。
瓶空无菽粟,箧剩只缥缃。
司马先生叶,词宗学士杨。
怜才时把臂,赈匮每分张。
管鲍交偏永,芝兰味不忘。
寒炉回昔暖,枯木暂时芳。
二老从朝露,孤灯啼夜螀。
袁安徒卧雪,灵辄孰贻浆。
向日金盈橐,今朝鹿在隍。
捉襟时见肘,剜肉不医疮。
土锉烟常冷,绳枢月自凉。
天边看紫气,夜半拭乾将。
曲巷门悬席,閒园屋绕篁。
有时收橡栗,多恨倚筼筜。
诗兴越精进,襟期未可量。
观涛频弄艇,濯足屡歌沧。
星汉笼笔底,乾坤入眼眶。
火攻屈贾垒,水灌曹刘墙。
历尽一生蹇,还成百炼钢。
华文珠烨烨,高韵玉琅琅。
惟我同风调,文君共颉颃。
论心常对酒,谈艺夜连床。
古雅思前汉,纤卑陋晚唐。
相期持格力,切戒露锋铓。
诗工穷里得,道誉困中彰。
壁立人偏乐,囊空世自忙。
千秋称独擅,九折亦何妨。
敏捷敲铜钵,遐搜叩石仓。
缅馀趋仕路,不暇理篇章。
望远云低雁,相思月落梁。
人方怜范叔,客不到临邛。
古谊胶投漆,交情桂杂姜。
馀曾归里闬,君自曳□裆。
陆贾金堪赠,王高藿共尝。
感时心尚赤,阅世发全黄。
隐迹留东郭,仙踪遽北邙。
别离殊恍惚,生死竟微茫。
石椁空埋骨,沙溪岂钓璜。
谁求封禅草,忍视贮经箱。
帷幕澹无影,人琴总已亡。
藏舟山寂寂,闻笛泪浪浪。
宿草连松桧,平林走鹿獐。
山魈来踯躅,木魅亦踉跄。
蜀国鹃犹哭,辽东鹤可望。
浮生真石火,达士等彭殇。
梦去人为蝶,归来石是羊。
还疑挂剑处,堪拟卧龙冈。
漫作招魂赋,羁人在楚湘。

查看原文

注释

【白草】1.牧草。干熟时呈白色﹐故名。 2.草名。 3.地名。
【塞垣】1.本指汉代为抵御鲜卑所设的边塞。后亦指长城;边关城墙。 2.指北方边境地带。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白】

白【午集中】【白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帛。《說文》西方色也。隂用事,物色白。从入合二,二隂數也。《釋名》啓也。如水啓時色也。《爾雅·釋天》秋爲白藏。《疏》秋之氣和,則色白而收藏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書繪之事,西方謂之白。《書·禹貢》冀州,厥土惟白壤。靑州,厥土白墳。

《禮·檀弓》殷人尚白。

《增韻》素也。潔也。《易·賁卦》白賁无咎。《註》其質素,不勞文飾也。

《說卦》巽爲白。《疏》風吹去塵,故潔白也。

明也。《禮·曾子問》當室之白。《註》謂西北隅得戸明者也。《荀子·正名篇》說不行,則白道而冥窮。《註》白道,謂明道也。《前漢·谷永傳》反除白罪。《註》罪之明白者,皆反而除之。

白屋,以茅覆屋也。《前漢·蕭望之傳》恐非周公相成王致白屋之意。

白衣,給官府趨走者。《前漢·兩龔傳》聞之白衣,戒君勿言也。

白徒,猶白身。《管子·乘馬篇》白徒三十人奉車兩。

白丁。《北史·李敏傳》周宣帝謂樂平公主曰:敏何官。對曰:一白丁耳。

白民。《魏書·食貨志》莊帝班入粟之制,白民輸五百石,聽依第出身。

白著。《唐書·劉晏傳》稅外橫取謂之白著。《春明退朝錄》世人謂酒酣爲白著。言刻薄之後人必顚沛,酩酊如飲者之著也。

《禮·玉藻》君衣狐白裘。《註》以狐之白毛皮爲裘也。

《爾雅·釋器》白金謂之銀。

《唐書·食貨志》隋末行五銖白錢。

《前漢·也。

《古今注》白筆,古珥筆,示君子有文武之備焉。

《字學淵源》飛白書,蔡邕見施堊帚而作。

星名。《博雅》太白謂之長庚。

旗名。《禮·明堂位》殷之大白。

罰爵名。《說苑》魏文侯與大夫飲,使公乘不仁爲觴政,曰:飲不釂者,浮以大白。

酒名。《禮·內則》酒淸白。《註》白事酒,昔酒也。色皆白,故以白名之。

稻曰白,黍曰黑。《周禮·天官·籩人》其實䵄蕡白黑。

馬名。《詩·秦風》有馬白顚。《疏》額有白毛,今之戴星馬也。

猛獸名。《汲冢周書》義渠以茲白。《註》茲白,一名駁,能食虎豹。

蟲名。《爾雅·釋蟲》蟫白魚。《註》衣書中蟲也。

《大戴禮》白鳥者,謂蚊蚋也。

草名。《前漢·西域傳》鄴善國多白草。

三白,正月雪也。《西北農諺》要宜麥,見三白。

五白,簙簺五木也。《宋玉·招魂》成梟而牟,呼五白些。

梵言一年爲一白。《傳燈錄》我止林閒,已經九白。

山名。《後漢·耿恭傳》竇固前擊白山,功冠三軍。《註》冬夏有雪,故名白山。《金史·禮志》有司言,長白山在興王之地,禮合尊崇。

水名。《桑欽水經》白水出朝陽縣西。

州名。《唐書·地理志》武德四年置白州,因博白溪而名。

海外有白民國。見《山海經》。

白狄,狄別名。見《春秋·成九年》。

戎類有六,一曰老白。見《風俗通》。

姓。黃帝後。《左傳》秦大夫白乙丙。

複姓。《史記·秦本紀》白冥氏,秦族。《潛夫論》吉白氏,莘姓後。

白楊提,代北三字姓。

《諡法》外內貞復曰白。

《玉篇》告語也。《正字通》下告上曰稟白。同輩述事義亦曰白。《前漢·高帝紀》上令周昌選趙壯士可令將者,白見四人。《後漢·鍾皓傳》鍾瑾常以李膺言白皓。

《唐書·宦者傳》宣宗時,諸道歲進閹兒,號私白。○按《說文》入聲有白部,去聲自部內亦載白字。在自部內者讀疾二切,曰此亦自字也。省自者,詞言之氣从鼻出,與口相助也。是告語之白讀自,西方之白讀帛,音義各別。許氏分爲二部。《玉篇》合而爲一,今从之。

《集韻》步化切,音杷。亦西方色也。

博陌切。與伯同。長也。一曰爵名。亦姓。《印藪》有白鸞氏。《註》卽伯字。

叶旁各切,音薄。《詩·小雅》裳裳者華,或黃或白。我覯之子,乘其四駱。

叶房密切,音弼。《蘇軾·寒食雨詩》暗中偸負去,夜半眞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古文自。疾二切。

【草】

草【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屮《唐韻》采老切《集韻》在早切《韻會》《正韻》采早切,音懆。《說文》作艸,百卉也。經典相承作草。《書·禹貢》厥草惟繇。《詩·小雅》在彼豐草。《禮·祭統》草艾則墨,未發秋政,則民弗敢草也。《註》草艾,謂艾取草也。《論衡》地性生草,山性生木。《大戴禮·易本命》食草者善走而愚。

《史記·陳丞相世家》惡草具進。《註》草,粗也。

《篇海》苟其禮也。《疏》草次,猶造次也。

《詩·小雅》勞人草草。《傳》草草,勞心也。

《易·屯卦》天造草昧。《疏》言天造萬物于草創之始。

《前漢·淮南王傳》常召司馬相如等視草廼遣。《註》謂爲文之草藳。《百官志註》一曹有六人,主作文書起草。《後漢·寵傳》蕭何草律。

《魏志·衞覬傳》覬好古文,隷、草無所不善。

姓。《正字通》草中。

《韻補》脞五切,徂上聲。《徐幹·齊都賦》焚梗林,燎圃草。

此苟切,凑上聲。《邊讓·章華賦》攜西子之弱腕兮,援毛嬙之素肘。形便纖以嬋娟兮,若流風之靡草。

《說文》自保切,音皁。草斗,櫟實也,一曰橡斗子。《徐鉉曰》今俗以此爲艸木之艸,別作皁字,爲黑色之皁。案櫟實可染白爲黑,故曰草,通用。今俗書或从白从十,或从白从七,皆無意義。

【塞】

塞【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蘇則切《集韻》《韻會》《正韻》悉則切,音㥶。塡也,隔也。《禮·月令》孟冬,天地不通,閉塞成冬。《又》謹關梁,塞徯徑,季春開通道路,無有障塞。

充也,滿也。《書·舜典》溫恭允塞。《詩·鄘風》秉心塞淵。

國之阨險曰塞。《史記·蘇秦傳》秦四塞之國,披山帶渭。《後漢·杜篤傳》城池百尺,扼塞要害。

月在辛曰塞,見《爾雅·釋天》。

塞塞,不安貌,見《博雅》。

伊蒲塞,卽優婆塞。《後漢·楚王英傳》以助伊蒲塞桑門之饌。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先代切,音賽。邊界也。《禮·月令》孟冬備邊境,完要塞。

九塞。《淮南子·地形訓》九塞,太汾,澠阨荆阮方城,殽阪,井陘,令疵,句注,居庸。《註》太汾在晉,澠阨殽阪皆在弘農郡,荆阮方城皆在楚,井陘在常山,令疵在遼西,句注在鴈門隂館,居庸在上谷阻陽之東。

紫塞。《古今注》秦築長城,土色皆紫,因名。

博塞,戲具也。《莊子·騈拇篇》問穀何事,則博塞以遊。

姓。

與賽同。《前漢·郊祀志》冬塞禱祈。本作。

【垣】

垣【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曰垣,高曰墉牆也。《釋名》援也。人所依阻,以爲援衞也。《詩·大雅》大師維垣。《左傳·襄三十一年》子產盡壤其館之垣,而納車馬焉。

星有上中下三垣。《史記·天官書》上垣太微宮垣十星,東垣北上相,名左掖門,西垣北上將,名右掖門。《唐書·權德輿傳》左右掖垣,承天子誥命,中垣紫微宮垣十五星,左右掖與太微垣同。《湘山野錄》藝祖居潛日,爲趙普飮,居席左。搏怒曰:紫微垣一小星,居上次,可乎。斥之,使居帝右。下垣天市宮垣二十二星。《癸辛雜誌》揚州分野,正値天市垣,所以人多好市。

古邑名。《一統志》垣卽周召分陝處,宋攺曰垣曲。

東垣,秦縣。《史記·高帝紀》代相豨反,帝親征,豨將以東垣降,因攺曰眞定。

玉名。《騈雅》嬰垣,美玉。《山海經》羭次之山,其陽多嬰垣之玉。

姓。漢西河太守垣恭。

《集韻》胡官切,音桓。義同。亦作。

《易林》噂噂所言,莫如我垣。歡嘉堅固,可以長安。◎按言垣本元韻,安字宜叶音鴛。《正字通》垣攺音延,安音煙,則言字錯入先韻矣。

叶夷然切,音延。《劉楨·贈徐幹詩》誰謂相去遠,隔此西掖垣。拘限淸切禁,中情無由宣。

【长】

長【戌集上】【長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镸音場。《增韻》短之對也。《孟子》今交九尺四寸以長。《前漢·田橫傳》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久也。《詩·商頌》濬哲維商,長發其祥。《箋》長,猶久也。《老子·道德經》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遠也。《詩·魯頌》順彼長道,屈此羣醜。《箋》長,遠也。《古詩》道路阻且長。

常也。《陶潛·歸去來辭》門雖設而長關。《李商隱詩》風雲長爲護儲胥。

大也。《世說新語補》願乗長風,破萬里浪。

善也。《晉書·樂廣傳》論人必先稱其所長。《唐書·韓琬傳》文藝優長。

《博雅》長,挾也。

《吳語》孤敢不順從君命,長弟許諾。《註》長弟,猶云先後也。

星名。《博雅》太白謂之長庚。《詩·小雅》東有啓明,西有長庚。《傳》日旦出,謂明星爲啓明。日旣入,謂明星爲長庚。

宮名。《班固·西都賦》北彌明光而亙長樂。《謝朓·怨情詩》掖庭聘絕國,長門失歡宴。《註》長門,漢皇后所居。

地名。《玉海》長安,本關中地,西漢建都于此,後因謂天子所都爲長安。

山名。《說林》公見東陽長山,曰:何其坦迤。《金史·禮志》有司言,長白山在興王之地,禮合尊崇。

國名。《山海經》有鹽長之國。

獸名。《山海經》有獸焉,其狀如禺,而四耳,其名長右。

草名。《爾雅·釋草》長楚,銚芅。《疏》長楚,一名銚芅。

姓。《左傳·僖二十八年》甯子先長牂守門。《註》長牂,衞大夫。

仲長,複姓。

長乗,神名。《山海經·郭璞贊》九德之氣,是生長乗。人狀犳尾,其神則凝。妙物自潛,世無得稱。

《韻會》《正韻》展兩切,音掌。孟也。《易·乾卦》元者,善之長也。《疏》元爲施生之宗,故言元者善之長也。《戰國策》君長齊奚以薛爲。《註》長,雄長之長。

齒高也。《書·伊訓》立愛惟親,立敬惟長。《禮·曲禮》年長以倍,則父事之。十年以長,則兄事之。五年以長,則肩隨之。

位高也。《書·益稷》外薄四海,咸建五長。《傳》言至海諸侯五國,立賢者一人爲方伯,謂之五長,以相統治。《釋文》五長,衆官之長。

《周禮·天官·大宰》乃施則于都鄙,而建其長。《註》長謂公卿大夫,王子弟之食采邑者。

進也。《易·泰卦》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

生長也。《孟子》苟得其養,無物不長。

長養之也。《前漢·董仲舒傳》陽常居大夏,而以生育養長爲事。

《詩·大雅》克明克類,克長克君。《箋》敎誨不倦曰長。

官名。《左傳·襄十一年》秦庶長鮑庶長武帥師伐晉,以救鄭。《註》庶長,秦爵也。

縣名。《左傳·襄十八年》夏,晉人執衞行人石買于長子。《註》長子縣,屬上黨郡。

《集韻》《韻會》《正韻》直亮切,音仗。《集韻》度長短曰長。

《集韻》餘也。《正韻》多也,宂也,剩也。《論語》長一身有半。《世說新語》平生無長物。《陸機·文賦》故無取乎宂長。

《正韻》知亮切,音障。增盛也。《韓愈詩》得時方長王。

相关诗句
羁人在楚湘 漫作招魂赋 堪拟卧龙冈 还疑挂剑处 归来石是羊 梦去人为蝶 达士等彭殇 浮生真石火 辽东鹤可望 蜀国鹃犹哭 木魅亦踉跄 山魈来踯躅 平林走鹿獐 宿草连松桧 闻笛泪浪浪 藏舟山寂寂 人琴总已亡 帷幕澹无影 忍视贮经箱 谁求封禅草 沙溪岂钓璜 石椁空埋骨 生死竟微茫 别离殊恍惚 仙踪遽北邙 隐迹留东郭 阅世发全黄 感时心尚赤 王高藿共尝 陆贾金堪赠 君自曳□裆 馀曾归里闬 交情桂杂姜 古谊胶投漆 客不到临邛 人方怜范叔 相思月落梁 望远云低雁 不暇理篇章 缅馀趋仕路 遐搜叩石仓 敏捷敲铜钵 九折亦何妨 千秋称独擅 囊空世自忙 壁立人偏乐 道誉困中彰 诗工穷里得 切戒露锋铓 相期持格力 纤卑陋晚唐 古雅思前汉 谈艺夜连床 论心常对酒 文君共颉颃 惟我同风调 高韵玉琅琅 华文珠烨烨 还成百炼钢 历尽一生蹇 水灌曹刘墙 火攻屈贾垒 乾坤入眼眶 星汉笼笔底 濯足屡歌沧 观涛频弄艇 襟期未可量 诗兴越精进 多恨倚筼筜 有时收橡栗 閒园屋绕篁 曲巷门悬席 夜半拭乾将 天边看紫气 绳枢月自凉 土锉烟常冷 剜肉不医疮 捉襟时见肘 今朝鹿在隍 向日金盈橐 灵辄孰贻浆 袁安徒卧雪 孤灯啼夜螀 二老从朝露 枯木暂时芳 寒炉回昔暖 芝兰味不忘 管鲍交偏永 赈匮每分张 怜才时把臂 词宗学士杨 司马先生叶 箧剩只缥缃 瓶空无菽粟 蓬深仲蔚房 尘满扬雄宅 机上怨糟糠 门前罗鸟雀 田园叹已荒 松菊今安在 搔首鬓将苍 缠头金尽散 垂纶粤海艎 倚棹严滩石 秋水下钱塘 西湖邀锦缆 名园有辟疆 奇士逢张旭 珠翠斗新妆 湖山留丽藻 钩从虎阜藏 酒向锡山载 响屧绕长廊 香尘飞利屣 寻芳夜未央 买笑春方好 花月醉维扬 绮罗迷建业 还摇洛浦珰 已赠汉皋佩 侍寝邯郸娼 携云石城女 新声陌上桑 妙舞风前柳 夜夜凤求凰 朝朝鲸吸海 扬金忽满筐 买赋争张宴 南国又鸣榔 北风才转毂 移山志愈刚 弹铗歌偏苦 星斗动鱼肠 风尘催燕颔 穷途倍激昂 失路非流落 市骏泣归王 勒名思窦宪 还交六郡良 尽踏三边险 叱吒落欃枪 丛谈开武库 眼空胡虏乡 笑入元戎幕 白草塞垣长 青牛沙漠远 终军出朔方 绛灌妒才子 见惯杜韦娘 常酣平乐酒 银鞍七宝装 裘马三河少 半醉骂金张 拍肩呼许史 閒过上相堂 平揖将军第 都雅似游梁 声名如入洛 高风兰蕙香 直节斗山重 凤鸟已鸣阳 鸳班皆吐舌 还能补衮裳 谁信牵萝客 一疏叫天阊 寸毫排仗马 忧时罢举觞 望阙能披胆 倒屣有中郎 忘年多少府 名家与雁行 到处推词伯 得句满奚囊 探奇摇彩笔 洪川一苇航 名岳孤筇度 千里不赍粮 片言堪授璧 苍鹰拍汉飏 赤骥嘶风去 摆脱利名缰 长怀湖海志 续貂心自伤 献玉足犹在 隐几墨为庄 闭门田是砚 豪来典鹔鹴 兴到题鹦鹉 侠节柏凌霜 诗才泉倒峡 挥槌结客场 蹴鞠斗鸡道 白眼纵佯狂 青云期早达 雄心剑气翔 秀骨鹤胎瘦 星映少微光 精分朱鸟翮 英英溟海旁 有美粤东杰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