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期艾艾讷言辞

出自:明代·邓云霄《卖拙歌》

拼音:[qī,jī][qī,jī][ài,yì][ài,yì][nè][yán][cí]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西园公,真奇绝,不愿乞巧偏乞拙。
七夕铺张香粉筵,低头拜向天孙说。
天孙玉梭织七襄,霞丝虹线组天章。
园公胸藏锦绣肠,天工人巧相低昂。
歌中丽藻驱韩柳,东坡辩舌钟王手。
金石盈篇节奏鸣,龙蛇落纸纵横走。
人生最苦不知足,何须用拙为貂续。
天孙无拙可与君,憨生有拙君不闻。
昔年怀宝骄白眼,此日索价高青云。
园公问我拙数目,我拙三万六千斛。
一口一斛用未尽,到今堆积还充屋。
包裹何曾藉智囊,收藏正合居愚谷。
我言拙状君莫笑,一个铁锤无孔窍。
兀兀腾腾蠢性资,期期艾艾讷言辞
无书徒鼓便便腹,失韵空吟浅浅诗。
曾事支离称小友,更尊溟涬作严师。
吟诗作赋终何用,镇日推敲费拈弄。
残稿宜将酒瓮覆,寄人莫倩椰瓢送。
壮年作宦少因依,晚岁回车失路归。
本期击水鹏同运,岂料迎风鹢退飞。
归来偃卧长林下,夜逢醉尉还惊怕。
如病如狂不自知,呼牛呼马从人骂。
自怜年纪未衰颓,何事冰心若冷灰。
七日凭谁凿混沌,千金无药治痴呆。
怀藏此拙向谁卖,难折药资还酒债。
卖货须寻识货人,一时惟有园公在。
五车载拙向园公,不须白镪兼青铜。
将我一团真懵懂,换公一副绣心胸。
园公咄咄频摇手,君家奇拙兼百丑。
君且怀藏自享用,更付子孙长世守。
园公乞拙只问天,如君人拙不值钱。
君且为鸠我为鹊,有巢各自相安眠。
我闻园公言,自嗤还自疑。
春蚕死茧里,织妇无完衣。
离离栎树荫百亩,斧斤不到凌云枝。
世间拙处亦有用,园公园公,好听村婆说春梦。

查看原文

注释

【期期】1.口吃结巴貌。 2.真挚恳切貌。
【讷言】言谈迟钝。
【言辞】1.说话或写文章时所用的词句。 2.言论。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期】

期【辰集上】【月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渠之切,音其。《說文》會也。《易·歸妹》歸妹愆期。

《書·大禹謨》耄期倦于勤。《禮·曲禮》百年曰期頤。《註》期,猶要也。

《書·大禹謨》期于予治。《傳》期,當也,當于治體。

《前漢·路溫舒傳》刻木爲吏,期不對。《註》期,必也。

《莊子·庚桑楚》志乎期費。《註》期,卒也。費,耗也。

《莊子·寓言篇》無經緯本末以期年耆者,是非先也。《註》期,待也。

《玉篇》時也,契約也。《廣韻》信也,限也。

《爾雅·釋宮》八達謂之崇期。《註》四道交出。

口吃。《史記·周昌傳》臣期期知其不可。

《集韻》居之切,音姬。朞,亦書作期。《易·繫辭》凡三百有六十當期之日。

《左傳·昭二十三年》叔孫旦而立期焉。《註》從旦至莫爲期。《釋文》期,本又作朞。

《韻補》叶渠尤切。《班婕妤·自悼賦》奉供養於東宮兮,托長信之末流。共灑埽於帷幄兮,永終死以爲期。

叶巨椅切。《漢·淳于長夏承皇祖,天挺應期。佐時理物,紹從先軌。

【艾】

艾【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五蓋切《集韻》《韻會》《正韻》牛蓋切,音礙。《玉篇》蕭也。《詩·王風》彼采艾兮。《傳》艾,所以療疾。《急就篇註》艾,一名冰臺,一名醫草。《博物志》削冰令圓,舉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得火,故號冰臺。《本草註》醫家用灸百病,故曰灸草。

《博雅》老也。《禮·曲禮》五十曰艾,服官政。《疏》髮蒼白,色如艾也。《揚子·方言》東齊、魯、衞之閒,凡尊老謂之艾人。《爾雅·釋詁》艾,歷也。《註》長者多更歷。

《爾雅·釋詁》艾,相也。《疏》謂相視也。

美好也。《孟子》知好色則慕少艾。

養也。《詩·小雅》保艾爾後。

止也。《左傳·哀二年》憂未艾也。《註》未絕也。

報也。《周語》樹于有禮,艾人必豐。

《史記·歷書》橫艾淹茂。《索隱》橫艾,壬也。

山名。《春秋·隱六年》公會齊侯,盟于艾。《註》泰山牟縣東南有艾山。

亭名。《水經注》甘陵故淸河直東二十里有艾亭。

姓。《通志·氏族略》春秋大夫艾孔之後。

《正韻》倪制切,音刈。芟也。《詩·周頌》奄觀銍艾。《穀梁傳·莊二十八年》一年不艾而百姓飢。《註》艾,穫也。

與乂通,治也。《前漢·郊祀志》天下艾安。

《張衡·東京賦》齊騰驤而沛艾。《註》沛艾,作姿容貌也。《五經文字》从义,訛。《集韻》或作㘷。㘷字原从。

【讷】

訥【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內骨切《集韻》《韻會》《正韻》奴骨切,嫩入聲。《說文》言難也。《玉篇》遲鈍也。《廣韻》謇訥也。《論語》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關尹子·九藥篇》窮天下之辯者,不在辯而在訥。

木名。《本草釋名》盧會,一名訥會。

《集韻》或作呐。《史記·李將軍傳》廣訥口少言。《漢書》作呐。師古曰:呐亦訥字。

《集韻》亦作詘。《前漢·曹參傳》訥於文辭。《史記》作詘。

《集韻》張滑切,音鵽。言不辯也。

《韻會小補》叶諾悅切,音涅。《老子·道德經》大巧若拙,大辯若訥。《正字通》通作㕯。《字彙補》籀文作。

【言】

言【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註》譌言惑衆也。《論語》寢不言。《註》自言曰言。《史記·商君傳》貌言華也,至言實也,苦言藥也,甘言疾也。《唐書·徐伯彥傳》言者,德之柄也,行之主也,身之文也。

辭章也。《書·洪範》五事,一曰貌,二曰言。《疏》言者,道其語有辭章也。《禮·曲禮》士載言。《註》言,謂會同要盟之辭。

一句爲一言。《左傳·定四年》趙子曰:夫子語我九言。《論語》一言以蔽之。

一字爲一言。《戰國策》臣請三言而已矣,曰海大魚。《前漢·東方朔傳》凡臣朔固已誦四十四萬言。

猶議也。《屈原·離騷》初旣與余成言兮,後悔遁而有他。

號令也。《周語》有不祀則修言。

助語辭。《易·師卦》田有禽利執言。《註》語辭也。

《爾雅·釋詁》言,我也。《詩·周南》言告師氏。《傳》言,我也。師,女師也。

《博雅》問也。《周禮·春官》冢人:及葬,言鸞車象人。《註》言問其不如法度者。

《廣雅》從也。

《釋名》委也。

言言,高大貌。《詩·大雅》崇墉言言。《註》高大也。

簫名。《爾雅·釋樂》大簫謂之言。《註》編二十三管,長尺四寸。《韻會》或作䇾。

官名。《書·舜典》命汝作納言,夙夜出納朕命,惟允。《傳》納言,喉舌之官。《唐書·高祖紀》攺納言爲侍中。

幘名。《後漢·輿服志》幘者,賾也。尚書賾收,方三寸,名曰納言,示以忠正,顯近職也。

地名。《詩·國風》出宿于干,飮餞于言。《傳》適衞所經之地也。

山名。《隋書·地理志》郉州內丘縣有千言山。

《山海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

州、縣名。《宋史·劉翊傳》有言州。《魏書·地形志》有萬言縣。

人言,砒石別名。《本草綱目》砒出信州,故隱信字爲人言。

姓。《潛夫論》桓叔之後有言氏,韓後姬姓也。

複姓。《潛夫論》魯之公族有子言氏。

《正韻》夷然切,音延。義同。

《集韻》牛堰切,音。訟也。

《集韻》《正韻》魚巾切,音銀。和敬貌。《禮·玉藻》二爵而言言斯。《註》言言,與誾誾同,意氣和悅貌。《集韻》亦作訢。

叶眞韻。《韓愈·孔戣墓銘》白而長身,寡笑與言,其尚類也,莫之與倫。

叶五剛切,音昂。《詩·商頌》鬷假無言。叶上羹平,下爭彊。羹音郞,平音旁,爭音章。

叶五姦切,音顏。《古詩》四座且莫諠,願聽歌一言。請說銅爐器,崔嵬象南山。

叶魚戰切,音彥。《楊修·節遊賦》迴旋詳觀,目周意倦。御子方舟,載笑載言。《說文》本作,古上字,言出於舌上也。

【辞】

辞【未集下】【舌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正韻》詳兹切,音詞。俗辭字。《佩觿集》曰:辭亂从舌,其蕪累有如此者,然循用旣久,今亦不廢。《正字通》俗辭字。《佩觿集》辭、亂从舌,其蕪累有如此者。乱。(辭)〔古文〕音詞。辭說也。《易·乾卦》修辭立其誠。《書·畢命》辭尚體要。

《說文》訟辭也。《周禮·秋官·小司》明淸于單辭,罔不中聽獄之兩辭。《疏》單辭謂一人獨言也,兩辭謂兩人競理也。

與辤同。《正韻》卻不受也。《書·大禹謨》稽首固辭。《中庸》爵祿可辭也。

謝也。《前漢·韓王信傳》溫顏遜辭。

別去也。《楚辭·九歌》入不言兮出不辭。

相关诗句
好听村婆说春梦 园公园公 世间拙处亦有用 斧斤不到凌云枝 离离栎树荫百亩 织妇无完衣 春蚕死茧里 自嗤还自疑 我闻园公言 有巢各自相安眠 君且为鸠我为鹊 如君人拙不值钱 园公乞拙只问天 更付子孙长世守 君且怀藏自享用 君家奇拙兼百丑 园公咄咄频摇手 换公一副绣心胸 将我一团真懵懂 不须白镪兼青铜 五车载拙向园公 一时惟有园公在 卖货须寻识货人 难折药资还酒债 怀藏此拙向谁卖 千金无药治痴呆 七日凭谁凿混沌 何事冰心若冷灰 自怜年纪未衰颓 呼牛呼马从人骂 如病如狂不自知 夜逢醉尉还惊怕 归来偃卧长林下 岂料迎风鹢退飞 本期击水鹏同运 晚岁回车失路归 壮年作宦少因依 寄人莫倩椰瓢送 残稿宜将酒瓮覆 镇日推敲费拈弄 吟诗作赋终何用 更尊溟涬作严师 曾事支离称小友 失韵空吟浅浅诗 无书徒鼓便便腹 期期艾艾讷言辞 兀兀腾腾蠢性资 一个铁锤无孔窍 我言拙状君莫笑 收藏正合居愚谷 包裹何曾藉智囊 到今堆积还充屋 一口一斛用未尽 我拙三万六千斛 园公问我拙数目 此日索价高青云 昔年怀宝骄白眼 憨生有拙君不闻 天孙无拙可与君 何须用拙为貂续 人生最苦不知足 龙蛇落纸纵横走 金石盈篇节奏鸣 东坡辩舌钟王手 歌中丽藻驱韩柳 天工人巧相低昂 园公胸藏锦绣肠 霞丝虹线组天章 天孙玉梭织七襄 低头拜向天孙说 七夕铺张香粉筵 不愿乞巧偏乞拙 真奇绝 西园公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