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耿介

出自:元代·丘处机《月中仙 景金本作山居》

拼音:[tiān][rán][gěng][jiè]

平仄:平平仄仄

侧磬悬钟,慕巢由隐沦、活计萧索。天然耿介,爱一身孤僻,逍遥云壑。利名千种事,我心上、何曾挂着。幸遇清平世,诸军宴安,刀剑罢挥霍。民歌两穗之丰,教门兴我忘,三岛之约。来宾去友,递日常谷,骖鸾骑鹤。洞前无限景,异花秀、香风喷薄。更谢*源众,分餐助余长啸乐。

查看原文

注释

【天然】自然生成的;非人工造作的:天然造就|天然的石洞。
【耿介】〈书〉正直,不同于流俗:性情~ㄧ~之士。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天】

天【丑集下】【大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1画

〔古文〕腆平聲。《說文》顚也。至高在上,从一大也。《白虎通》鎭也,居高理下,爲物鎭也。《易·說卦》乾爲天。《禮·禮運》天秉陽,垂日星。荀子曰:天無實形,地之上至虛者皆天也。邵子曰:自然之外別無天。《程子遺書》天之蒼蒼,豈是天之形。視下亦復如是。《張子正蒙》天左旋,處其中者順之,少遲則反右矣。《朱子·語類》離騷有九天之說,諸家妄解云有九天。據某觀之,只是九重。蓋天運行有許多重數,裏面重數較軟,在外則漸硬,想到第九重成硬殻相似,那裏轉得愈緊矣。○按天形如卵白。細察卵白,其中之絪縕融密處確有七重,第八重白膜稍硬,最後九重便成硬殻。可見朱子體象造化之妙。今西洋曆說,天一層緩似一層,此七政退旋,所以有遲速也。

星名。《爾雅·釋天》天,根氐也。《周語》天根見而水涸。

古帝號。葛天氏,見《疏仡紀》。

神名。《山海經》形天與帝爭神,帝斷其首,乃以乳爲目,臍爲口,操干戚以舞。形一作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或作獸名,非。

地名。《蜀地志》蜀卭僰山後四野,無晴日,曰漏天。《杜甫詩》地近漏天終歲雨。

山名。《九州要記》凉州古武城有天山,黃帝受金液神丹于此。一曰在伊州。《註》天山,卽祁連山。

天,樂名。鈞天廣樂,見《史記·趙世家》。

署名。《唐六典》內閣惟祕書閣,宏壯曰木天。今翰林院稱木天署。

景天,草名。《陶弘景曰》以盆盛,置屋上,辟火灾。

髡》其人天且劓。

姓。漢長社令天高。見《姓苑》。○按先韻,古與眞文通,故天字皆从鐵因反。考之經史皆然,惟《易》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與庚靑通耳。《正字通》謂,至尊莫如天,天以下又莫如君父,字音必不可僭易攺叶,所論頗正大。,武后所造天字,似篆文天。

【然】

然【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如延切,音䔳。《說文》燒也。《註》徐鉉曰俗作燃。蓋后人增加。《孟子》若火之始然。《管子·弟子職》蒸閒容蒸,然者處下。《文劉績曰》古者,束薪蒸以爲燭。蒸,細薪也。稍寬其束,使其蒸閒可各容一蒸,以通火氣。

使已然者居下,未然者居上,則火易然也。《集韻》通作䕼。

《玉篇》許也,如是也。譍言也。《史記·張耳陳餘傳》此固趙國立名義不侵爲然諾者也。

《廣韻》語助。《禮·檀弓》歲旱,穆公召縣子而問然。《註》然之言焉也。

《廣韻》如也。《詩·邶風》惠然肯來。《禮·檀弓》貿貿然來。

承上接下語。《禮·曲禮》然後客坐。

《檀弓》然則盍行乎。《文王世子》然而衆知父子之道矣。

《禮·祭義》國人稱願,然曰:幸哉有子如此。《註》然猶而也。

果然,獸名。《周禮·春官·巾車》然。字註。

率然,蛇名。《孫子·九地篇》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

連然,縣名。《前漢·地理志》益州郡連然有鹽官。

燕然,山名。《前漢·匈奴傳》至速邪烏燕然山。

姓。《左傳》楚然丹。鄭然明。

叶而鄰切,音人。《劉向·列女贊》齊女傅母,防女未然,莊姜亦材,卒能脩身。《馬融·東巡頌》散齊卽畢,越翼良辰,棫槱增積,烈火燔然。

【耿】

耿【未集中】【耳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熲《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說文》耳著頰也。

《廣韻》耿介也。《馮衍·顯志賦》獨耿介而慕古兮。《徐敬業詩》少年負壯氣,耿介立衝冠。

《韻會》不安也。《詩·衞風》耿耿不寐。《傳》耿耿,猶儆儆也。錢氏曰:耿耿,小明,心有所存,不能忘之貌。

光也。《書·立政》以覲文王之耿光。

與炯通。《晉語》其光耿於民矣。《註》耿,猶炤也。

地名。《左傳·閔元年》滅耿,滅霍,滅魏。《註》平陽皮氏縣東南有耿鄕。《括地志》霍晉州霍邑縣,故耿城,今名耿倉城,在絳州龍門縣東南十二里,故耿國。

《山海經》耿山無草木,多水碧。

姓。漢耿弇,耿况。

《集韻》俱永切,音憬。光也。本作炅。

《集韻》涓熒切《韻會》古熒切,音扃。明白也。

與贏之類,是內形外聲。形聲之等有六也,附記於此。

【介】

介【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廣韻》古拜切《集韻》《韻會》《正韻》居拜切,音戒。際也。《易·繫辭》憂悔吝者存乎介。《傳》介謂辨別之端。《左傳·襄九年》介居二大國之閒。

助也。《詩·豳風》爲此春酒,以介眉壽。

大也。《詩·小雅》神之聽之,介爾景福。

《爾雅·釋詁》介,善也。

因也。《左傳·僖七年》求介于大國。

《文六年》介人之寵,非勇也。《史記·魯仲連傳》平原君曰:勝請爲紹介。《孔叢子·難訓》子上曰:士無介不見。

《揚子·方言》介,特也。物無耦曰特,獸無耦曰介。

小也。《揚子·法言》升東嶽而知衆山之峛崺也,况介丘乎。

閒厠也。古者主有,客有介。《禮·聘義》上公七介,侯伯五介,子男三介。

隔也。《左傳·昭二十年》晏子曰:偪介之關,暴征其私。《註》介,隔也。迫近國都之關。

貴介。《左傳·襄二十六年》王子圍,寡君之貴介弟也。

保介,農官之副。《詩·周頌》嗟嗟保介。

凡堅確不拔亦曰介。《易·豫卦》介于石。《孟子》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

介介,猶耿耿也。《後漢·馬援傳》介介獨惡是耳。

側畔也。《楚辭·九章》悲江介之遺風。

一夫曰一介。《左傳·襄八年》亦不使一介行李告于寡君。

兵甲也。《禮·曲禮》介冑則有不可犯之色。

水鱗甲亦曰鱗介。《禮·月令》孟冬之月,其蟲介。

《前漢五行志》春秋成公十六年雨木冰。或曰今之長老名木冰爲木介,介者甲兵象也。

國名。《春秋·僖二十九年》介葛盧來朝。《註》介,東夷國。葛盧,名。

姓。晉介之推。

與芥同。《前漢·元后傳》遇共王甚厚,不以往事爲纖介。

叶居吏切,音記。《馬融·長笛賦》激朗淸厲,隨光之介也。牢剌拂戾,諸賁之氣也。《說文》作爪,从人介于八之中。《正譌》爪,分畫也,限也。从人从八,分辨之義。別作个。詳丨部个字註。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