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缘白鹤能留驾

出自:明代·邓云霄《寿总宪袁聚霞翁八十一》

拼音:[fēi][yuán][bái][hè][néng,nài][liú][jià]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南极星连牛女近,东莱山涌渤溟长。
羊城昔号神仙窟,桂水今开翰墨场。
既邻勾漏烟云杪,又接罗浮紫翠旁。
水碧沙明相映秀,地灵人杰互呈祥。
崧岳降神来上界,岁星谪籍在南方。
霞标远纵天中步,蟾阙先攀月里香。
作宰和风吹麦秀,行春雊雉集柔桑。
露盈百里栽花满,云起双凫逼汉翔。
听讼棠阴思召伯,埋轮都下惮张纲。
骢散五花鸣玉勒,冠高一角耸神羊。
直气人传殿上虎,威声先走道旁狼。
回天大力垂青史,焚草高斋挂皂囊。
官有转移仍服豸,台分内外总飞霜。
辕门鼓角声偏壮,玉帐旌旗气倍扬。
挥斧将坛催插羽,提兵蛮部促擒王。
曾闻归燕巢林木,重见衣鸿足稻粱。
氛祲万山消瘴疠,妖星千里落锋铓。
吉甫文臣兼武备,伏波辟土更开疆。
荆楚藩篱撑半壁,滇黔衽席倚全匡。
军中韩范收犀甲,沼上夔龙待雁行。
屹屹擎天标玉柱,迢迢渡海架金梁。
谁云薏苡为怀宝?顿忆莼鲈返故乡。
侯印未酬班定远,丰碑空纪杜当阳。
囊俸只留田种福,籯金还置墨为庄。
诸郎各振青云翮,老子宜开绿野堂。
白发双吹鸣凤管,碧溪独敞卧龙冈。
种成花柳如韦曲,植就蘅兰类楚湘。
贺燕几回翔舞袖,迁莺百啭巧调簧。
翚飞杰阁遥侵汉,尘隔仙居若望洋。
半掩筠帘烟外榭,轻摇桂楫月中航。
烂柯对客频敲局,垂饵临溪或钓璜。
报道蒲轮征宿老,宜登枫陛辅新皇。
非缘白鹤能留驾,为厌红尘懒束装。
小草出山嗤孟浪,古松幽壑保贞刚。
时礼空王翻贝叶,静看仙箓检砂床。
香粳屡施斋僧饭,明水频供浴佛汤。
閒戴星冠裁月帔,更烧丹灶构瑶房。
熊经浩气随流转,龟息元神谨伏藏。
奼女黄婆供仆役,交梨火枣作糇粮。
金茎细咽三天露,石涧冥搜九节菖。
不向马鞍矜矍铄,任持鸠杖纵徜徉。
丹田默扇阴阳炭,银海长悬日月光。
举世趋炎何翕赫,闭关却扫自清凉。
眼空震旦三千界,年过磻溪八十强。
景属三春春正好,历逢六日日维良。
明堂新布青阳令,养老应分紫府浆。
牛酒赐餔欢乐岁,金鸡颁赦遍遐荒。
莱衣喜动家庭庆,嵩祝欣逢国祚昌。
寿祖已看三代具,弄孙未觉百年忙。
谢家宝树春逾茂,王氏高槐晚更芳。
纳履称觞皆剑佩,趋庭触目尽琳琅。
杯里影摇红琥珀,池中彩映紫鸳鸯。
长鲸泻酒谁能竭?大枣如瓜倘许尝。
南飞奏笛风偏细,北斗低檐夜未央。
醉把兕觥浮太白,好倾银汉入流黄。
双鹤能将三秀草,九仙仍献六铢裳。
华筵自足酬芳岁,新曲还应奏乐章。
下里惭予声轧茁,擅场有客韵琅锵。
丹砂服剩分鸡犬,芝盖持随跨凤凰。
愿向琼台称小史,共登员峤看桑沧。

查看原文

字义

【非】

非【戌集中】【非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甫微切《集韻》《韻會》匪微切,音飛。《說文》違也。从飛下翄,取其相背。《玉篇》不是也。《書·說命》無恥過作非。《易·繫辭》辨是與非。

《玉篇》下也。

《玉篇》隱也。

《增韻》訾也。《孝經·五章》非聖人者無法,非孝者無親。

《玉篇》責也。《前漢·魏相傳》使當世責人非我。

山名。《山海經》非山之首,其上多金玉。

姓。《風俗通》非子,伯益之後。

《集韻》《韻會》《正韻》尾切,音斐。《集韻》本作誹。謗也。《前漢·食貨志》不入言而腹非。《史記·平準書》作腹誹。

《鼂錯傳》非謗不治。《註》非,讀曰誹。

《韻會》方未切,音沸。本作誹。義同。

【缘】

緣【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以絹切《集韻》《韻會》余絹切,音願。《說文》衣純也。《禮·深衣》純袂緣,純邊,廣各寸半。《註》緣,緆也。《前漢·公孫弘傳》緣飾以儒術。《註》譬之於衣加純緣者。

《廣韻》與專切《集韻》余專切,音沿。《玉篇》因也。

循也。《孟子》猶緣木而求魚也。

順也。《莊子·養生主》緣督以爲經。

夤緣,連絡也。《韓愈·古意》靑壁無路難夤緣。

《廣韻》吐亂切。與褖同。《周禮·天官·內司服》緣衣。《註》此緣衣者,實作褖衣也。褖衣御于王之服,亦以燕居。

《韻補》叶余倫切,陸機思歸賦,以緣字叶雲。

【白】

白【午集中】【白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帛。《說文》西方色也。隂用事,物色白。从入合二,二隂數也。《釋名》啓也。如水啓時色也。《爾雅·釋天》秋爲白藏。《疏》秋之氣和,則色白而收藏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書繪之事,西方謂之白。《書·禹貢》冀州,厥土惟白壤。靑州,厥土白墳。

《禮·檀弓》殷人尚白。

《增韻》素也。潔也。《易·賁卦》白賁无咎。《註》其質素,不勞文飾也。

《說卦》巽爲白。《疏》風吹去塵,故潔白也。

明也。《禮·曾子問》當室之白。《註》謂西北隅得戸明者也。《荀子·正名篇》說不行,則白道而冥窮。《註》白道,謂明道也。《前漢·谷永傳》反除白罪。《註》罪之明白者,皆反而除之。

白屋,以茅覆屋也。《前漢·蕭望之傳》恐非周公相成王致白屋之意。

白衣,給官府趨走者。《前漢·兩龔傳》聞之白衣,戒君勿言也。

白徒,猶白身。《管子·乘馬篇》白徒三十人奉車兩。

白丁。《北史·李敏傳》周宣帝謂樂平公主曰:敏何官。對曰:一白丁耳。

白民。《魏書·食貨志》莊帝班入粟之制,白民輸五百石,聽依第出身。

白著。《唐書·劉晏傳》稅外橫取謂之白著。《春明退朝錄》世人謂酒酣爲白著。言刻薄之後人必顚沛,酩酊如飲者之著也。

《禮·玉藻》君衣狐白裘。《註》以狐之白毛皮爲裘也。

《爾雅·釋器》白金謂之銀。

《唐書·食貨志》隋末行五銖白錢。

《前漢·也。

《古今注》白筆,古珥筆,示君子有文武之備焉。

《字學淵源》飛白書,蔡邕見施堊帚而作。

星名。《博雅》太白謂之長庚。

旗名。《禮·明堂位》殷之大白。

罰爵名。《說苑》魏文侯與大夫飲,使公乘不仁爲觴政,曰:飲不釂者,浮以大白。

酒名。《禮·內則》酒淸白。《註》白事酒,昔酒也。色皆白,故以白名之。

稻曰白,黍曰黑。《周禮·天官·籩人》其實䵄蕡白黑。

馬名。《詩·秦風》有馬白顚。《疏》額有白毛,今之戴星馬也。

猛獸名。《汲冢周書》義渠以茲白。《註》茲白,一名駁,能食虎豹。

蟲名。《爾雅·釋蟲》蟫白魚。《註》衣書中蟲也。

《大戴禮》白鳥者,謂蚊蚋也。

草名。《前漢·西域傳》鄴善國多白草。

三白,正月雪也。《西北農諺》要宜麥,見三白。

五白,簙簺五木也。《宋玉·招魂》成梟而牟,呼五白些。

梵言一年爲一白。《傳燈錄》我止林閒,已經九白。

山名。《後漢·耿恭傳》竇固前擊白山,功冠三軍。《註》冬夏有雪,故名白山。《金史·禮志》有司言,長白山在興王之地,禮合尊崇。

水名。《桑欽水經》白水出朝陽縣西。

州名。《唐書·地理志》武德四年置白州,因博白溪而名。

海外有白民國。見《山海經》。

白狄,狄別名。見《春秋·成九年》。

戎類有六,一曰老白。見《風俗通》。

姓。黃帝後。《左傳》秦大夫白乙丙。

複姓。《史記·秦本紀》白冥氏,秦族。《潛夫論》吉白氏,莘姓後。

白楊提,代北三字姓。

《諡法》外內貞復曰白。

《玉篇》告語也。《正字通》下告上曰稟白。同輩述事義亦曰白。《前漢·高帝紀》上令周昌選趙壯士可令將者,白見四人。《後漢·鍾皓傳》鍾瑾常以李膺言白皓。

《唐書·宦者傳》宣宗時,諸道歲進閹兒,號私白。○按《說文》入聲有白部,去聲自部內亦載白字。在自部內者讀疾二切,曰此亦自字也。省自者,詞言之氣从鼻出,與口相助也。是告語之白讀自,西方之白讀帛,音義各別。許氏分爲二部。《玉篇》合而爲一,今从之。

《集韻》步化切,音杷。亦西方色也。

博陌切。與伯同。長也。一曰爵名。亦姓。《印藪》有白鸞氏。《註》卽伯字。

叶旁各切,音薄。《詩·小雅》裳裳者華,或黃或白。我覯之子,乘其四駱。

叶房密切,音弼。《蘇軾·寒食雨詩》暗中偸負去,夜半眞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古文自。疾二切。

【鹤】

鶴【亥集中】【鳥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下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曷各切,鶴也。古謂之仙禽,亦名露禽,或又謂之隂羽。《本草》鶴白色㿥㿥,故又名八公。《易·中孚》鳴鶴在隂,其子和之。《詩·小雅》鶴鳴于九臯,聲聞于天。《淮南子·說山訓》雞知將旦,鶴知夜半。《左傳·閔二年》衞懿公好鶴,鶴有乗軒者。

地名。《史記·衞世家註》鶴城在滑州匡城縣正南十五里。

《莊子·徐無鬼》君必無盛鶴列於麗譙之閒。《郭註》鶴列,陳兵也。

鶴膝,矛名。鶴之膝隆起,故吳矛骹大者爲鶴膝。

《逸雅》鋤,助也。齊人謂其頭曰鶴,似鶴頭也。

姓。鶴壽,見《金史》。

《正韻》與翯同。《詩·大雅》白鳥翯翯。《孟子》作鶴鶴。

叶胡沃切,音礐。《嵆康·琴賦》下逮謠俗,蔡氏五曲。王昭楚妃,千里別鶴。

【能】

能【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集韻》《正韻》奴登切,音儜。《說文》熊屬,足似鹿。能獸堅中,故稱。賢能而疆壯者稱能傑也。《徐曰》堅中,骨節實也。

《廣韻》善也。《增韻》勝任也。《書·大禹謨》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

《正字通》順習也。《詩·大雅》柔遠能邇。

《廣韻》奴來切《正韻》囊來切,音㾍。三足龞。《爾雅·釋魚》龞三足,能。《註》山海經,從山多三足龞,今陽羨縣君山池亦有之。

與台通。三能,星名。《史記·天官書》魁下六星,兩兩相比,名曰三能。《註》作三台。

《正字通》乃帶切,音柰。姓也。唐能延壽,能元皓,宋能迪。

與耐通。《前漢·晁錯傳》胡貊之人性能寒,揚粵之人性能暑。《註》能,讀曰耐。

《韻補》叶音尼。《屈原·離騷》紛吾旣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叶下佩,佩音皮。

叶音寧。《詩·小雅》各奏爾能。叶上湛,湛音沈。

叶音袽。《柳宗元·佩韋賦》歷九折而直犇兮,固摧轅而失途。遵大路而曲轍兮,又求達而不能。

【留】

留【午集上】【田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正字通》俗畱字。

【驾】

駕【亥集上】【馬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嫁。《說文》馬在軛中。

馭也。《禮·曲禮》君車將駕。《正字通》唐制,天子居曰衙,行曰駕。

車乗也。漢制,六駕屬車八十一乗。《後漢·輿服志》天子出有大駕,有法駕,有小駕。

別駕,官名。《通典》漢別駕,從事史一人,刺史行部別乗一乗傳車,故稱曰別駕。唐攺郡丞爲別駕,德宗時復省,今府通判是也。

具車馬曰駕。《前漢·高帝紀》詔賢士大夫能從我游者,郡守身勸爲之駕,遣詣丞相。

騰駕也。《揚子·法言》仲尼駕說者也。如將復駕其所說,莫若使諸儒金口而木舌。《註》仲尼乗行而贊述之。金口木舌,鐸也。言莫如使諸儒宣揚之也。

陵駕也。《左傳·昭元年》子木之信稱於諸侯,猶詐晉而駕焉。《註》駕猶陵也。

人名。《左傳》魯大夫榮駕鵞。

《集韻》居牙切,音嘉。義同。

叶古慕切,音故。《古逸詩·驪駒歌》驪駒在門,僕夫具存。驪駒在路,僕夫整駕。

相关诗句
共登员峤看桑沧 愿向琼台称小史 芝盖持随跨凤凰 丹砂服剩分鸡犬 擅场有客韵琅锵 下里惭予声轧茁 新曲还应奏乐章 华筵自足酬芳岁 九仙仍献六铢裳 双鹤能将三秀草 好倾银汉入流黄 醉把兕觥浮太白 北斗低檐夜未央 南飞奏笛风偏细 大枣如瓜倘许尝 长鲸泻酒谁能竭 池中彩映紫鸳鸯 杯里影摇红琥珀 趋庭触目尽琳琅 纳履称觞皆剑佩 王氏高槐晚更芳 谢家宝树春逾茂 弄孙未觉百年忙 寿祖已看三代具 嵩祝欣逢国祚昌 莱衣喜动家庭庆 金鸡颁赦遍遐荒 牛酒赐餔欢乐岁 养老应分紫府浆 明堂新布青阳令 历逢六日日维良 景属三春春正好 年过磻溪八十强 眼空震旦三千界 闭关却扫自清凉 举世趋炎何翕赫 银海长悬日月光 丹田默扇阴阳炭 任持鸠杖纵徜徉 不向马鞍矜矍铄 石涧冥搜九节菖 金茎细咽三天露 交梨火枣作糇粮 奼女黄婆供仆役 龟息元神谨伏藏 熊经浩气随流转 更烧丹灶构瑶房 閒戴星冠裁月帔 明水频供浴佛汤 香粳屡施斋僧饭 静看仙箓检砂床 时礼空王翻贝叶 古松幽壑保贞刚 小草出山嗤孟浪 为厌红尘懒束装 非缘白鹤能留驾 宜登枫陛辅新皇 报道蒲轮征宿老 垂饵临溪或钓璜 烂柯对客频敲局 轻摇桂楫月中航 半掩筠帘烟外榭 尘隔仙居若望洋 翚飞杰阁遥侵汉 迁莺百啭巧调簧 贺燕几回翔舞袖 植就蘅兰类楚湘 种成花柳如韦曲 碧溪独敞卧龙冈 白发双吹鸣凤管 老子宜开绿野堂 诸郎各振青云翮 籯金还置墨为庄 囊俸只留田种福 丰碑空纪杜当阳 侯印未酬班定远 顿忆莼鲈返故乡 谁云薏苡为怀宝 迢迢渡海架金梁 屹屹擎天标玉柱 沼上夔龙待雁行 军中韩范收犀甲 滇黔衽席倚全匡 荆楚藩篱撑半壁 伏波辟土更开疆 吉甫文臣兼武备 妖星千里落锋铓 氛祲万山消瘴疠 重见衣鸿足稻粱 曾闻归燕巢林木 提兵蛮部促擒王 挥斧将坛催插羽 玉帐旌旗气倍扬 辕门鼓角声偏壮 台分内外总飞霜 官有转移仍服豸 焚草高斋挂皂囊 回天大力垂青史 威声先走道旁狼 直气人传殿上虎 冠高一角耸神羊 骢散五花鸣玉勒 埋轮都下惮张纲 听讼棠阴思召伯 云起双凫逼汉翔 露盈百里栽花满 行春雊雉集柔桑 作宰和风吹麦秀 蟾阙先攀月里香 霞标远纵天中步 岁星谪籍在南方 崧岳降神来上界 地灵人杰互呈祥 水碧沙明相映秀 又接罗浮紫翠旁 既邻勾漏烟云杪 桂水今开翰墨场 羊城昔号神仙窟 东莱山涌渤溟长 南极星连牛女近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