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柳暗诗楼

出自:宋代·吴惟信《赠广淳破衣 其一》

拼音:[yān][liǔ][àn][shī][lóu]

平仄:平仄仄平平

禅教不能收,辞山谒贵流。
雨花闲定石,烟柳暗诗楼
借得房逃暑,沽来酒制愁。
狂豪疑贾阆,长发未梳头。

查看原文

注释

【烟柳】1.亦作"烟柳"。 2.烟雾笼罩的柳林。亦泛指柳林﹑柳树。
【柳暗】1.亦作"柳闇"。 2.谓柳树叶茂荫浓。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烟】

烟【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烏前切《集韻》《韻會》因蓮切《正韻》因肩切,音燕。《說文》本作煙。詳煙字註。《荀子·富國篇》鳧雁若烟海。

《廣韻》於眞切《集韻》《正韻》伊眞切,音燕。《說文》火气也。《周禮·秋官·蟈氏》以其煙被之。

姓。見《字彙》。

於眞切,音因。《周禮·春官·大宗伯註》禋之言煙也。周人尚臭,煙氣之臭聞者。《註》煙音因。《柳宗元·祭从兄文》留連遊歡,涉月彌旬,夜。

【柳】

柳【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丣力九切,留上聲。《說文》小楊也。本作桺。从木丣聲。《埤雅》柔脆易生,與楊同類。縱橫顚倒植之皆生。

柳谷,日入處。《書·堯典》宅西曰昧谷。徐廣云:柳谷。《宋祁筆記》古文卯本柳字,後借爲辰卯之卯。北本別字,後借爲西北之北。虞翻笑鄭元不識古文,以卯爲昧,訓北曰:北,猶別也。

星名。《爾雅·釋天》咮謂之柳。

車也。服虔曰:東郡謂廣轍車爲柳。李奇曰:大牛車爲柳。鄧展曰:喪車爲柳。

《爾雅·釋樂》宮謂之重,商謂之敏,角謂之經,徵謂之迭,羽謂之柳。

侯國名。《前漢·地理志》屬渤海郡。

姓。《姓譜》魯子展之後,食邑于柳,遂以爲氏。○按楊柳一物二種,《毛詩》分而言之者,《齊風》折柳樊圃,《陳風》東門之楊是也。合而言之者,《小雅》楊柳依依是也。《本草》云:楊枝硬而揚起,故謂之楊。柳枝弱而垂流,故謂之柳。《正字通》據古詩南楊北有柳分爲二,非。

【暗】

暗【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集韻》《韻會》烏紺切。音闇。《說文》日無光也。《玉篇》不明也。

《博雅》深也。《揚雄·甘泉賦》稍暗暗而靚深。《註》暗暗,深空之貌。

《集韻》鄔感切,音黤。義同。

《韻補》叶伊甸切。《歐陽修·送胡學士詩》都門春漸動,柳色綠將暗。挂帆千里風,水闊江灩灩。

【诗】

詩【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始平聲。《說文》志也。《釋名》之也,志之所之也。《書·舜典》詩言志。《傳》心之所之謂之志。心有所之,必形于言,故曰詩言志。《詩·國風·關雎序》在心爲志,發言爲詩。《前漢·藝文志》誦其言,謂之詩。《舊唐書·經籍志》詩以紀興衰誦歡。

六詩。《周禮·春官·大師》敎六詩。《疏》按詩上下惟有風雅頌是詩之名也。三者之中有比賦興,故總謂之六詩。《鄭康成·六藝論》詩,絃歌諷諭之聲也。朱子曰:風雅頌,聲樂部分之名。賦比興,則所以制作風雅頌之體也。

樂章也。《荀子·勸學篇》詩者,中聲之所止也。《註》詩謂樂章,所以節聲音,至乎中而止,不使流淫也。

《類篇》承也,持也。《禮·內則》國君世子生三日,卜士負之,吉者宿齊,朝服寢門外,詩負之。《註》詩之言承也。《疏》《詩含神霧》云:詩者,持也。以手維持,則承奉之義,謂以手承下而抱負之。

姓。《後漢·南蠻傳》詩索,交阯朱䳒人。

《字彙補》讀作誅。《荀子·王制篇》修憲令,審詩商。《註》詩商,當爲誅賞。《樂論篇》作審誅賞。

【楼】

樓【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落侯切《集韻》《韻會》郞侯切《正韻》盧侯切,音婁。《說文》重屋也。《爾雅·釋宮》四方而高曰臺,狹而脩曲曰樓。《釋名》樓謂牖戸之閒有射孔,樓樓然也。

偵敵之車曰飛樓,亦曰樓車。《六韜·軍略篇》視城中則有飛樓。《左傳·宣十五年》解揚登諸樓車,呼宋人而告之。

岑樓,山之銳嶺。《孟子》方寸之木,可使高於岑樓。

譙樓,城樓也。《前漢·陳勝傳》戰譙門中。

謂之戍樓。《儲光羲·送別詩》寒雲隱戍樓。

樓蘭,國名。見《前漢·昭帝紀》。

《爾雅·釋詁》樓,聚也。

《爾雅·釋草》果臝之實栝樓。《註》齊人呼爲天瓜。

道家以兩肩爲玉樓。《蘇軾·雪詩》凍合玉樓寒起粟。

姓。《姓苑》望出東陽,周封少康之裔爲東樓公,子孫因氏焉。

叶凌如切,音閭。《古·日出東南隅行》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名爲羅敷。

離樓,衆木交加之貌。《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嶔崟離樓。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