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未全瀎泧

出自:近现代·黄侃《摄山纪游诗十首 其九 二徐题名》

拼音:[xìng][wèi][quán][miè,mò][yuè,sà]

平仄:仄仄平仄仄

江碑出重摹,王记嗟久缺。
唐宗擘窠书,何人妄镌锲。
东海有双鸾,题名留嵽嵲。
苔藓虽斑璘,幸未全瀎泧
篆法超斯冰,毫芒示真诀。
不但洨长书,收拾存埻臬。
山灵长护持,毋令閟嵓穴。

查看原文

注释

【瀎泧】1.摩娑,手抚摩。 2.借指抚慰。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幸】

幸【寅集下】【干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㚔。吉而免凶也。《前漢·高帝紀》願大王以幸天下。《註》晉灼曰:臣民被其德,以爲徼倖也。師古曰:幸者,可慶倖也。故福善之事皆稱爲幸。

《小爾雅》非分而得曰幸。《增韻》非所當得而得,與不可免而免曰幸。《論語》罔之生也,幸而免。《中庸》小人行險以徼幸。《晉語》德不純,而福祿至,謂之幸。《荀子·富國篇》朝無幸位,民無幸生。

冀也。《禮·檀弓》幸而至於旦。《註》幸,覬也。

《玉篇》幸天子所至也。《蔡邕·獨斷》天子車駕所至,見令長三老官屬,親臨軒作樂,賜以食帛,民爵有級,或賜田租,故謂之幸。

《玉篇》幸,御所親愛也。《前漢·佞幸傳》但以媚貴幸。

姓。《萬姓統譜》望出鴈門,晉有幸靈。唐有幸南容,貞元中進士。宋有幸元龍,嘉泰初進士。

《韻補》古叶散。《易林》疾貧望幸,使伯行販。《韻會》或作字原作夭下糸。

【未】

未【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無沸切,音味。《說文》未,味也。六月,百果滋味已具,五行木老於未,象木重枝葉之形。《爾雅·釋天》太歲在未曰協洽。《禮·月令註》季夏者,斗建未之辰也。

《前漢·律歷志》昧薆於未。《釋名》未,昧也。日中則昃,向幽昧也。

《玉篇》未猶不也,未有不,卽有也。

未央,複姓。見《李淳風·乙巳占》。

【全】

全【子集下】【入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泉。《說文》完也。《玉篇》具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玉人之事,天子用全。《註》純用玉也。

姓。《韻會》吳有大司馬全琮。

《韻會》州名。漢零陵郡,晉置全州。

【瀎】

瀎【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5画

《廣韻》莫撥切《集韻》莫葛切,音末。《說文》拭滅貌。一曰塗也。《揚子·方言》淨巾謂之瀎布。

《廣韻》《集韻》莫結切,音蔑。瀎潏,疾流貌。《張衡·南都賦》沒滑瀎潏。

【泧】

泧【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集韻》王伐切,音越。大水貌。《郭璞·江賦》潰濩泧漷。《註》皆水勢相激涌之貌。

《廣韻》《集韻》許月切,音䬂。義同。

《廣韻》《集韻》呼括切,音豁。《說文》瀎泧也。

《博雅》泧泧,流也。

《集韻》桑葛切,音薩。義同。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