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寒骤

出自:近现代·黄侃《莺啼序 秋感用梦窗韵》

拼音:[qiào][hán][zhòu]

平仄:仄平仄

层阴傍楼散晚,悄梧飘暗户。
闭孤馆词客哀时,正愁年华垂暮。
旧山外西风换绿。
残蝉警响天涯树。
但衰杨,憔悴牵丝,更无飞絮。
酌酒登楼,病眼眺远,渐高城隐雾。
峭寒骤,枫落吴江,短书谁寄鱼素。
倚危栏荒砧韵急,乱烟织离愁千缕。
好斜阳,仍满汀洲,已输鸥鹭。
清秋燕子,信宿渔人,祇今尚倦旅。
独自感百年身世,岁晚途远,似弈长安,手翻云雨。
觚棱望断,风飙期误。
徒闻东海栽黄竹。
甚蓬莱浅碧舟难渡。
鲸鳞水涸。
昆池漫觅胡僧,浩劫尽剩灰土。
燕歌送别,楚曲招魂,早泪痕渍苧。
待检点防身长剑,诉想凄箫,醒后微吟,醉来狂舞。
遥情付与。
南征单雁,苍梧云暗沈旧恨,又华年瑶瑟惊弦柱。
飘零空老雄心,故国迢迢,梦能到否。

查看原文

注释

【峭寒】料峭的寒意。形容微寒。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峭】

峭【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集韻》七肖切,音俏。山峻拔峭絕也。《集韻》嶮也。《淮南子·繆稱訓》岸峭者必阤。

《謝靈運·過始寧墅詩》巖峭嶺稠疊。

急也,嚴厲也。《前漢·鼂錯傳》錯爲人峭直刻深。《正字通》通作陗。

【寒】

寒【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从人在宀下,从茻薦覆之,下有仌。仌,水也。隸省作寒。《釋名》寒,捍也。捍,格也。《玉篇》冬時也。《易·繫辭》日月運行,一寒一暑。《書·洪範》庶徴曰燠,曰寒。《傳》煥以長物,寒以成物。

司寒,水神。《左傳·昭四年》黑牡秬黍,以享司寒。《註》司寒,元冥,水神也。

《周語》火見而淸風戒寒。《荀悅·申鑒》下有寒民,則上不具服。

窮窘也。《史記·范睢傳》范叔一寒至此哉。《宋史·同甫傳》畸人寒士皆賴之。

國名,在北海,平壽縣東寒亭。《史記·夏本紀》伯明氏之讒子寒浞封國。

姓。漢博士寒朗。

叶胡田切,音賢。《楚辭·天問》何所冬暖,何所夏寒。焉有石林,何獸能言。

叶側鄰切,音眞。《歐陽修·答韓子華詩》俊乂沈下位,惡去善乃伸。家至與戸到,飽饑而衣寒。

【骤】

驟【亥集上】【馬部】康熙筆画:24画部外筆画:14画

《廣韻》鉏祐切《集韻》《韻會》《正韻》鉏救切,音縐。《玉篇》奔也。《說文》馬疾步也。《詩·小雅》載驟駸駸。《註》小曰馳,不馳而小疾曰驟。

凡疾速曰驟。

數也。《左傳·襄十一年》晉能驟來。《註》晉以諸之師,更番而出,故能數來。

《集韻》才候切,音㔌。義同。

叶逡須切,音趨。《淮南子·原道訓》縱志舒節,以馳大區,可以步而步,可以驟而驟。

叶縱遇切,疽去聲。《桓麟七說》輪不暇轉,足不及驟。騰虛踰浮,瞥若飆霧。本作。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