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山何处望

出自:唐代·钱《江行无题一百首》

拼音:[gù][shān][hé,hē,hè][chǔ,chù][wàng]

平仄:仄平平仄仄

倾酒向涟漪,乘流欲去时。
寸心同尺璧,投此报冯夷。
江曲全萦楚,云飞半自秦。
岘山回首望,如别故乡人。
浦烟含夜色,冷日转秋旻。
自有沈碑在,清光不照人。
楚岸云空合,楚城人不来。
只今谁善舞,莫恨废章台。
行背青山郭,吟当白露秋。
风流无屈宋,空咏古荆州。
晚来渔父喜,网重欲收迟。
恐有长江使,金钱愿赎龟。
去指龙沙路,徒悬象阙心。
夜凉无远梦,不为偶闻砧。
雾云疏有叶,雨浪细无花。
稳放扁舟去,江天自有涯。
好日当秋半,层波动旅肠。
已行千里外,谁与共秋光。
润色非东里,官曹更建章。
宦游难自定,来唤棹船郎。
夜江清未晓,徒惜月光沉。
不是因行乐,堪伤老大心。
翳日多乔木,维舟取束薪。
静听江叟语,尽是厌兵人。
箭漏日初短,汀烟草未衰。
雨馀虽更绿,不是采蘋时。
山雨夜来涨,喜鱼跳满江。
岸沙平欲尽,垂蓼入船窗。
渚边新雁下,舟上独凄凉。
俱是南来客,怜君缀一行。
云密连江暗,风斜著物鸣。
一杯真战将,笑尔作愁兵。
柳拂斜开路,篱边数户村。
可能还有意,不掩向江门。
不识相如渴,徒吟子美诗。
江清惟独看,心外更谁知。
牵路沿江狭,沙崩岸不平。
尽知行处险,谁肯载时轻。
憔悴异灵均,非谗作逐臣。
如逢渔父问,未是独醒人。
水含秋夜静,云带夕阳高。
诗癖非吾病,何妨吮短豪。
带舟维古岸,还似阻西陵。
箕伯无多怒,回头讵不能。
秋云久无雨,江燕社犹飞。
却笑舟中客,今年未得归。
帆翅初张处,云鹏怒翼同。
莫愁千里路,自有到来风。
佳节虽逢菊,浮生正似萍。
故山何处望,荒岸小长亭。
月下江流静,村荒人语稀。
鹭鸳虽有伴,仍共影双飞。
斗转月未落,舟行夜已深。
有村知不远,风便数声砧。
棹惊沙鸟迅,飞溅夕阳波。
不顾鱼多处,应防一目罗

查看原文

注释

【故山】旧山。喻家乡。
【何处】哪里,什么地方。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故】

故【卯集下】【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暮切,音顧。《說文》使爲之也。《註》徐鍇曰:故使之也。

《廣韻》事也。《易·繫辭》是故知幽明之故。《疏》故,謂事也。

《廣韻》舊也。《易·雜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周禮·天官·大宰》以八統詔王馭萬民,二曰敬故。《註》不慢舊也。

《書·大禹謨》。

《禮·曲禮·疏》故者,承上起下之語。

《禮·檀弓》非有大故,不宿於外。《註》大故,謂喪憂。

《前漢·藝文志》魯故二十五卷。《註》師古曰:故者,通其指義也。今流俗毛詩,攺故訓傳爲詁字,失眞。

《前漢·蘇武傳》前以降及物故,凡隨武還者九人。《註》師古曰:物故,謂死也。言其同於鬼物而故也。

《荀子·王霸篇》不隆本行,不敬舊法,而好詐故。《註》故,巧也。

《韻補》叶攻乎切,辜也。《賈誼·弔屈原文》般紛紛其離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歷九州而相其君兮,何必懷此都也。○按《史記》故作辜。

叶果五切。《東方朔·客難》悉力慕之,困於衣食,或失門戸,使蘇秦,張儀與僕生於今之世,曾不得掌故。《說文》从攴作故。故字原从攴作。

【山】

山【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所閒切《集韻》《韻會》師閒切《正韻》師姦切,起之形。《釋名》山,產也。產萬物者也。《易·說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書·禹貢》奠高山大川。《爾雅·釋山》河南華,河西嶽,河東岱,河北恆,江南衡,《周禮》謂之鎮。《鄭註》鎮名山安地德者也。

《山海經》山分東西南北中五經。南則自蜀中西南至吳越諸山界。西則自華隂嶓冢以至崑崙積石諸山,今隴西甘肅玉門外,其地也。北則自狐岐大行以至王屋孟門諸山,是禹貢冀雍兩州之境也。東則自泰岱姑射沿海諸境,則禹貢靑州齊魯之地也。見《讀山海經語》。

連山,古易名。《周禮·春官》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註》似山之出內氣也。

姓。古烈山氏之後。

公山,複姓。

《集韻》《韻會》所旃切,音仙《詩·小雅》幽幽南山。叶上干,干音堅。

《孔子·丘陵歌》喟然迴慮,題彼泰山。鬱確其高,梁甫迴連。○按山在刪韻,古轉聲寒刪先通,則非止叶音矣。

叶疏臻切,音甡。《班固·東都賦》吐燄生風,欱野歕山。叶下振。《正字通》本部與土阜石三部通者,互見。

【何】

何【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胡歌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賀平聲。曷也,奚也,孰也,詰詞也。《書·臯陶謨》禹曰何。《詩·小雅》夜如何其。

誰何。猶言莫敢如何也。《賈誼·過秦論》利兵而誰何。

未多時曰無何,亦曰無幾何。《史記·曹參傳》居無何,使者果召參。

《前漢·袁盎傳》南方濕,君能日飮,無何,可免禍也。《註》無何,言更無餘事也。

《南史·西域傳》西域呼帽爲突何。

《古今樂錄》羊無夷伊那何,皆曲調之遺聲。

國名。《隋書》西域有何國。

姓。

娙何,漢女官名,秩比二千石。

《集韻》《正韻》下可切,賀上聲。同荷。儋也,負也。《易·噬嗑》何校滅耳。《詩·曹風》何戈與祋。《小雅》何簑何笠。《商頌》百祿是何。

通訶。《前漢·賈誼傳》大譴大何。《註》譴,責也。何,詰問也。

【处】

處【申集中】【虍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昌與切《集韻》《正韻》敞呂切,音杵。《玉篇》居也。《詩·王風》莫或遑處。

止也。《詩·召南》其後也處。《廣韻》留也,息也,定也。

居室也。《詩·大雅》于時處處。

歸也。《左傳·襄四年》民有寢廟,獸有茂草,各有攸處。

分別也。《晉書·杜預傳》處分旣定,乃啓請伐吳之期。

制也。《晉書·食貨志》人閒巧僞滋多,雖處以嚴,而不能禁也。

姓。《前漢·藝文志》《處子》九篇。《師古註》《史記》云:趙有處子。《廣韻》《風俗通》云:漢有北海太守處興。

州名。《一統志》晉屬永嘉郡,隋置處州。

《廣韻》讀去聲,昌據切。所也。《詩·邶風》爰居爰處,爰喪其馬。《魯語》五三次。《註》次,處也。三處,野、朝、市也。

《集韻》居御切。通據。人名,齊有梁丘處。

通杵。《公羊傳·僖十二年》侯處臼卒。《註》《左傳》作杵臼。《說文》作処。《廣韻》俗作䖏。

【望】

望【辰集上】【月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說文》出亡在外,望其還也。从亡,朢省聲。《釋名》望,惘也,視遠惘惘也。《詩·邶風》瞻望弗及。

《詩·大雅》令聞令望。《疏》爲人所觀望。

《孟子》望望然去之。《趙岐註》慚愧之貌也。《朱傳》去而不顧之貌。

《博雅》覗也。《韻會》爲人所仰曰望。

責望。

怨望。

祭名。《書·舜典》望于山川。《傳》皆一時望祭之。《公羊傳·僖三十一年》望者何,望祭也。

《廣韻》《集韻》《韻會》武方切《正韻》無方切,音亡。義同。《詩·小雅》萬夫所望。《釋文》協韻音亡。

《釋名》月滿之名也。月大十六日,小十五日。日在東,月在西,遙在望也。《易·小畜》月幾望。《左傳·桓三年疏》月體無光,待日照而光生,半照卽爲弦,全照乃成望。《韻會》从壬,譌从王。《說文》日月之望作朢,瞻望之望作望。今通作望,而古文制字之義遂亡。

相关诗句
应防一目 不顾鱼多处 飞溅夕阳波 棹惊沙鸟迅 风便数声砧 有村知不远 舟行夜已深 斗转月未落 仍共影双飞 鹭鸳虽有伴 村荒人语稀 月下江流静 荒岸小长亭 故山何处望 浮生正似萍 佳节虽逢菊 自有到来风 莫愁千里路 云鹏怒翼同 帆翅初张处 今年未得归 却笑舟中客 江燕社犹飞 秋云久无雨 回头讵不能 箕伯无多怒 还似阻西陵 带舟维古岸 何妨吮短豪 诗癖非吾病 云带夕阳高 水含秋夜静 未是独醒人 如逢渔父问 非谗作逐臣 憔悴异灵均 谁肯载时轻 尽知行处险 沙崩岸不平 牵路沿江狭 心外更谁知 江清惟独看 徒吟子美诗 不识相如渴 不掩向江门 可能还有意 篱边数户村 柳拂斜开路 笑尔作愁兵 一杯真战将 风斜著物鸣 云密连江暗 怜君缀一行 俱是南来客 舟上独凄凉 渚边新雁下 垂蓼入船窗 岸沙平欲尽 喜鱼跳满江 山雨夜来涨 不是采蘋时 雨馀虽更绿 汀烟草未衰 箭漏日初短 尽是厌兵人 静听江叟语 维舟取束薪 翳日多乔木 堪伤老大心 不是因行乐 徒惜月光沉 夜江清未晓 来唤棹船郎 宦游难自定 官曹更建章 润色非东里 谁与共秋光 已行千里外 层波动旅肠 好日当秋半 江天自有涯 稳放扁舟去 雨浪细无花 雾云疏有叶 不为偶闻砧 夜凉无远梦 徒悬象阙心 去指龙沙路 金钱愿赎龟 恐有长江使 网重欲收迟 晚来渔父喜 空咏古荆州 风流无屈宋 吟当白露秋 行背青山郭 莫恨废章台 只今谁善舞 楚城人不来 楚岸云空合 清光不照人 自有沈碑在 冷日转秋旻 浦烟含夜色 如别故乡人 岘山回首望 云飞半自秦 江曲全萦楚 投此报冯夷 寸心同尺璧 乘流欲去时 倾酒向涟漪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