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径篁争出

出自:清代·张洵佳《自三峰至兴福》

拼音:[chuān][jìng][huáng][zhēng][chū]

平仄:平仄平平平

兴福今重到,唐时寺有名。
泉声幽涧滑,山色晚霞明。
穿径篁争出,窥人鸟一鸣。
野僧癯似鹤,相揖淡忘情。

查看原文

字义

【穿】

穿【午集下】【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昌緣切,音川。《說文》通也,穴也。《詩·召南》誰謂䑕無牙,何以穿我屋。《前漢·食貨志》彭吳穿穢貊,朝鮮置滄海郡。《註》本皆荒梗,始開通之,故言穿。

《增韻》委曲入也,鑽也,鑿也。《前漢·溝洫志》穿渠漑田。

《廣韻》孔也。《史記·鄧通傳》孝文夢欲上天,有一黃頭郞從後推之,上顧見其衣裻帶後穿。《後漢·耿恭傳》衣屨穿決。

國名。《爾雅·釋地八狄疏》六曰穿胷。

《本草》百穿,蜂房也。

《拾遺記》江東謂正月二十日爲天穿日,用紅縷繫餅置屋上,謂之補天穿。

《廣韻》尺絹切《集韻》《韻會》《正韻》樞絹切,音釧。貫也。《前漢·司馬遷傳》貫穿經傳。

叶樞倫切,音春。《揚雄·長楊賦》逮至聖文,隨風乗流,方垂意於至寧,躬服節儉,綈衣不敝,革鞜不穿,大厦不居,木器無文。《註》寧,讀近寅。穿,樞倫切。

《韻會小補》於權切,音淵。火起貌。

【径】

徑【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集韻》古定切《韻會》《正韻》吉定切,音徑。《說文》步道也。《徐鍇曰》道不容車,故曰步道。《玉篇》小路也。《易·說卦傳》艮爲山,爲徑路。《疏》徯徑,細小狹路。《周禮·地官·遂人》夫閒有遂,遂上有徑。《註》徑容牛馬。《疏》徑不容車軌,而容牛馬及人之步徑。《禮·月令》審端徑術。《三輔決錄》蔣詡舍中三徑,唯羊仲求仲從之游。

《廣雅》徑,袤也。《禮·曲禮》送喪不由徑。《註》徑,邪路也。

疾也,直也。《史記·大宛傳》張騫曰:今使大夏,從羌中險,從蜀宜徑。《註》如淳曰:徑,疾也。《唐書·盧藏用傳》仕宦之捷徑。

直波也。《爾雅·釋水》直波爲徑。《註》言徑涏。

《集韻》徑,直也。《禮·檀弓》有直情而徑行者。

猶行也。《左傳·僖二十五年》晉趙衰以壺飱從徑,餒而弗食。

《集韻》堅靈切,音經。行過也。《史記·高祖紀》高祖被酒,夜徑澤中。

《韻會》通作俓。《史記·司馬相如傳》俓峻赴險。

與竟通。《史記·淳于髡傳》不過一斗,徑醉矣。

【篁】

篁【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光切,音皇。竹名。《竹譜》篁竹堅而促節,體圓而質堅,皮白如霜粉,大者宜作船,細者爲笛。《筍譜》篁筍,八月生,皮黑紫色,其心實。

竹田也。《史記·樂毅傳》薊丘之植,植于汶篁。《註》徐廣曰:竹田曰篁。《楚辭·九歌》余處幽篁兮終不見天。《註》篁,竹叢也。

【争】

爭【巳集中】【爪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二手而曳之,爭之道也。《廣韻》競也。《書·大禹謨》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爭功。

《玉篇》諫也。

訟也。《增韻》理也,辨也。《禮·曲禮》分爭辨訟,非禮不決。

姓。《正字通》印藪有爭不識,爭同。

《集韻》側逬切,箏去聲。義同。

《廣韻》本作諍,諫諍也,止也。《孝經·諫諍章》天子有爭臣七人。《韻會》俗作争,非。

【出】

出【子集下】【凵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赤律切《集韻》《韻會》《正韻》尺律切,春入聲。《說文》進也。《廣韻》見也,遠也。《增韻》出入也,吐也,寫也。

生也。《爾雅·釋訓》男子謂姊妹之子爲出。《左傳·成十三年》康公,我之自出。《註》秦康公,晉之甥也。

《周禮·秋官·大司》其不能改而出圜土者殺。《註》出謂越獄逃亡也。

《增韻》斥也。《正韻》亦作黜絀。

《唐韻》《集韻》《韻會》尺類切《正韻》蚩瑞切,推去聲。自中而外也。

《正韻》凡物自出,則入聲。非自出而出之,則去聲。然亦有互用者。

叶尺僞切,吹去聲。《詩·小雅》匪舌是出,維躬是瘁。

叶敕律切,音黜。《馬融·圍棋賦》熒惑窘乏兮無令詐出,深念遠慮兮勝乃可必。

《韻補》叶側劣切,音茁。《曹植·卞后誄》詳惟聖善,岐嶷秀出。德配姜嫄,不忝先哲。

叶赤知切,音侈。《穆天子傳·西王母謠》白雲在天,丘陵自出。道里悠遠,山川閒之。

叶赤至切,音熾。《楚辭·九章》竊快在其中心兮,揚厥憑而不竢。芳與澤其雜糅兮,羌芳華自中出。《靈樞經》男內女外,堅拒勿出。謹守勿內,是謂得氣。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