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牌制毁奏权珰

出自:清代·丘逢甲《十用前韵 其一》

拼音:[tiě][pái][zhì][huǐ][zòu][quán][dāng]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一笑当时果灭洋,红巾白帽满朝堂。
花门首出中兴将,米贼兼封异姓王。
铜版令严诛异教,铁牌制毁奏权珰
可怜刻木牵丝拙,袍笏空登傀儡场。

查看原文

注释

【铁牌】1.一种响器。古时僧人凌晨敲击﹐用以报晓。 2.犹铁榜。
【权珰】有权势的宦官。珰,古代宦者的冠饰,因以代称宦官。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铁】

鐵【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3画

〔古文〕銕䥫《唐韻》天結切《集韻》《韻會》《正韻》他結切,天入聲。《說文》黑金也。《書·禹貢》厥貢璆鐵銀鏤砮磬。《史記·貨殖傳》邯鄲郭縱以冶鐵成業,蜀卓氏之先趙人也。用冶鐵富魯人,曹邴氏亦然。《江淹·銅劒讚序》古以銅爲兵,至於秦時,攻爭紛亂,兵革互興,銅旣不克給,故以鐵足之。

黃鐵,銅也。《書·呂·其罰百鍰傳》鍰,黃鐵也。《疏》古者金銀銅鐵,總號爲金,此傳言黃鐵,舜典傳言黃金,皆是今之銅也。古人贖罪,悉皆用銅,而傳或稱黃金,或言黃鐵,謂銅爲金爲鐵耳。

《禮·月令》孟冬駕鐵驪。《註》鐵驪,色如鐵。《詩·秦風》駟鐵孔阜。《傳》鐵驪也。《疏》鐵者,言其黑色如鐵。◎按今集註作驖。

地名。《春秋·哀二年》戰于鐵。《註》鐵,衞地,在戚城南。

水名。《山海經》敝鐵之水出焉。

獸名。《神異經》南方有獸,名曰齧鐵,大如水牛,色如漆,食鐵,飮水,其糞可作兵器,其利如鋼。

書名。《前漢·藝文志》桓寬鹽鐵論六十篇。

姓。《正字通》宋鐵南仲,明鐵鉉。

《廣韻》複姓。赫連勃勃,攺其支庶爲鐵伐氏,云庶朕宗族,剛銳如鐵,皆堪伐人。

《集韻》徒結切,音耊。利鐵也。

【牌】

牌【巳集中】【片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薄佳切《集韻》《韻會》蒲街切,。《玉篇》牌牓。《博雅》簧牌,籍也。《周禮·天官·職幣以書楬之註》楬之若今時爲書,以著其幣。《疏》謂府別各爲一牌,書知善惡價數多少,謂之楬。

《廣韻》《正韻》步皆切《集韻》蒲皆切,音排。義同。《正韻》標牌,俗呼盾爲牌。

《正字通》牙牌,今戲具。俗傳宣和二年設,高宗時詔頒行天下,謂之骨牌,如博塞格五之類。

【制】

制【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征例切,音製。《說文》裁也。

《增韻》正也,御也,檢也,造也。

《廣韻》禁制也。

《前漢·高帝紀》太后臨朝稱制。《註》師古曰:天子之言曰制書,謂爲制度之命也。

成法曰制。《左傳·隱元年》今京不度,非制也。

《禮·曲禮》士死制。《註》制謂君命,士受命致死也。

《禮·禮器》大廟之內敬矣,君親制祭。《註》朝踐進血之時,君自斷制牲肝,洗于鬱鬯,祭神于室也。

邑名。《左傳·隱元年》制,巖邑也。

叶音哲。《崔駰·達旨》隂陽始分,天地初制。皇綱云敘,帝紀乃設。

《韻會》浙或作制。江名,在東陽。《莊子·外物篇》自制河以東。

【毁】

毀【辰集下】【殳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音燬。《說文》缺也。一曰壞也。《易·繫辭》乾坤毀,則無以見易。《詩·豳風》無毀我室。

訾也。《論語》誰毀誰譽。

去也。《禮·儒行》毀方而瓦合。《鄭註》去已之大圭角,下與小人合也。

折也。《戰國策》王不搆趙。趙不以毀搆。《註》搆,合其戰也。毀,折也。不收趙,趙不能以毀折之兵獨與秦戰。

占歲法,金穰,水毀,木飢,火旱。見《史記·貨殖傳》。

禱祈除殃曰毀。《周禮·地官·牧人》凡外祭毀事用尨。《註》謂副辜禳毀除殃咎之屬。

哀毀。《禮·曲禮》居喪之禮,毀瘠不形。《正義》毀瘠,羸瘠也,形骨露也。居喪許羸瘦,不許骨露見也。

五十不致毀,六十不毀。《孝經·喪親章》毀不滅性。

小兒去齒曰毀。《白虎通》男八歲毀齒,女七歲毀齒。

《廣韻》《集韻》《韻會》况僞切,音齂。義同。

叶後五切,音戸。《易林》臏詐龎子,夷竈盡毀。兵休卒發,矢至如雨。

叶暄規切,音墮。《揚子·太經》減其疾不至危也,瀏漣之減生根毀也。《韻會》毛氏曰:凡成敗之毀,上聲,《莊子》其成也毀也之類是也。非自壞而隳毀之則去聲,《孟子》毀其宗廟之類是也。惡聲令聞之毀譽則毀上聲,譽去聲,《孟子》不虞之譽求全之毀是也。忌其人而毀之,媚其人而譽之,則毀去聲,譽平聲,《論語》誰毀誰譽之類是也。然《論語》譽字有音,毀字無音,經史子中成毀之毀,與隳毀之毀皆無音,姑從通用。讀書點校者,不可不知。

【奏】

奏【丑集下】【大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切,諏去聲。進也,薦也。《書·舜典》敷奏以言。《詩·小雅》以奏膚公。

樂一更端曰奏,故九成謂之九奏。《周禮·春官》九奏乃終,謂之九成。《詩·小雅》樂具入奏。《禮·樂記》節奏合以成文。《註》節謂曲節,奏謂動作。《漢書》作族。《嚴安傳》調五聲,使有節族。

類。《晉法》召王公以一尺奏,王公以下用一尺版。

人臣言事章疏曰奏。《前漢·汲黯傳》上嘗坐武帳,黯前奏事。

與腠通。《儀禮·公食大夫禮》載體進奏。《註》奏,謂牲體皮膚之理也。

與輳湊通。《前漢·成帝紀》帝帥羣臣,橫大河,奏汾隂。

叶則古切,音珇。《詩·大雅》予曰有奔奏。叶下侮。本作从屮。屮,上進之義。今通作奏。

【权】

權【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8画

《唐韻》巨員切《集韻》《韻會》《正韻》逵員切,音拳。《玉篇》稱錘也。《前漢·律歷志》孔子陳後王之法,曰謹權量。量多少者不失圭撮,權輕重者不失黍絫。

經權。《易·繫辭》巽以行權。《註》權,反經而合道者也。

平也。《禮·王制》原父子之情,立君臣之義以權之。

權謀。《左傳·宣十二年》中權後勁。《杜註》中軍制謀,精兵爲殿。

權柄。《莊子·天運篇》親權者不能與人柄。

《爾雅·釋詁》權輿,始也。《詩·秦風》于嗟乎,不承權輿。

攝官曰權。《鼠璞》權字唐始用之。韓愈權知國子博士,三歲爲眞。

國名。亦姓。《左傳·莊十八年》楚武王克權。《韻會》楚鬭緡尹權,後因爲氏。

與爟通。烽火也。《前漢·郊祀志》上宿郊見通權火。

與顴通,兩頰也。《前漢·高帝紀·隆準註》頰權,準也。《曹植·洛神賦》靨輔承權。

《說文》權,黃華木也。《爾雅·釋草》權,黃華。《六書故云》以草釋木,似誤。○按《爾雅》木槿,木也,列之于草。殆未可泥。

《集韻》古玩切,音貫。木叢生也。

【珰】

璫【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都郞切,音當。《說文》華飾也。

《廣韻》耳珠。《集韻》充耳也。《古詩·爲焦仲卿妻作》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璫。

《前漢·宦者傳》秦漢中常侍參用士人冠,皆銀璫左貂。明帝攺金璫右貂,悉用奄人爲之。《後漢·輿服志》中常侍冠加黃金璫,附蟬爲文,貂尾爲飾。

璧璫。《前漢·司馬相如傳》華榱璧璫。《師古註》璧璫以玉爲椽頭。當卽所謂璇題,玉題者也。一曰以玉飾瓦之當也。《文選·班固·西都賦》裁金璧以飾璫。《註》璫,椽頭飾也。

金琅璫,鈴鐸也。《杜甫詩》夜深殿突兀,風動金琅璫。《正韻》亦作鋃鐺。

丁璫,玉佩聲。《詩緝》玉佩鳴丁璫。《韻會》一作丁當。一作丁東。

琅璫,鎖也。詳琅字註。

草名。《詩·周南·采采卷耳疏》卷耳如婦人耳中璫。今或謂之耳璫。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