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收黄河南收江

出自:清代·丘逢甲《放歌次实甫将别岭南韵》

拼音:[běi,bèi][shōu][huáng][hé][nán,nā][shōu][jiāng]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平

仙不在菖蒲涧,佛不在风幡堂。
劳君打包出东林、骑鹤离武昌。
与君携手南极旁,坐看东海恶潮撼乐浪、西峤战云连点苍。
地下斗麒麟,天上笯凤凰。
有矢不得射贪狼,有弓不得挂扶桑。
三十六军尽女子,军中之气安得扬?乘轩三百人,济济何跄跄?江南李花河北杨,天下方歌妩媚娘。
瓮头揭取六一泥,放出北斗斟天浆。
上天谁禦蛟龙车?渡海谁驾鼋鼍梁?地下主者媪不翁,天上主者刘而张。
烈烈蚩尤魂,持头欲咋古帝轩辕黄。
千秋万岁心徒伤,横来小者侯而大者王。
乃今置之祝融汪,古月不凉今月凉。
不生不死,百草何用神农尝?长剑玉珥鸣琳琅,北收黄河南收江,乾坤纳纳一钵藏。
筮亦不能短,龟亦不能长。
赤手捧出日月双,九头之纪重纪天地人三皇。
北不尽幽燕,南不尽荆扬。
呼取天孙为织裳、牵牛为服箱。
胡为乃与下界虮虱徬徨重徬徨。
古来颜回为素臣、仲尼为素王。
华衮斧钺,笔削终日忙。
有天仅倚杵,压头头不昂。
丈夫动辄计万世,毕竟几人遗臭与流芳。
麟乎麟乎逢鲁圉,凤兮凤兮趋楚狂。
僬侥之民不自小,乃与龙伯大人之国相颉颃。
天欲无三光,地欲无五常。
世间狐貉瞰人尽,更遣虎豹来九阊。
与君相逢今日竟何日,非苏非李落日吟河梁。
三万六千椰酒觞,饱有荔枝饥槟榔。
三生一穗沉水香,死不用青蝇吊仲翔,生不用金鸡下夜郎。
罗浮仙蝴蝶,作茧供衣裳。
香溪之水春可航,朱明洞天径未荒。
送君此去吾亦隐,四百三十二君待我开草堂。
麻姑、玉女、梅花、美人尽列侍,人间无此温柔乡。
噫嘻乎嗟哉!白云乡是温柔乡。

查看原文

注释

【黄河】中国第二大河。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七省区,注入渤海。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万多平方千米。天然径流量570多亿立方米。年均含沙量377千克/立方米(陕县站),年均输沙量16亿吨,均居世界大河之首。90%的泥沙来自中游黄土高原。下游泥沙淤积,成为“悬河”(即“地上河”),历史上经常决口泛滥,并发生重要改道二十六次。1955年起进行大规模综合治理和开发,在上中游除进行水土保持工作外,还兴建了三门峡、青铜峡、刘家峡、龙羊峡等水利工程。
【河南】1.指黄河以南地区。具体所指范围广狭有异。 2.秦汉时代称今河套以南地区。 3.省名,别称豫。省会郑州市。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北】

北【子集下】【匕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綳入聲。《說文》乖也。从二人相背。《徐曰》乖者,相背違也。《史記·魯仲連傳》士無反北之心。《玉篇》方名。《史記·天官書》北方水,太隂之精,主冬,曰壬癸。《前漢·律歷志》太隂者北方。北,伏也。陽氣伏于下,于時爲冬。

《廣韻》奔也。《史記·管仲傳》吾三戰三北。

《集韻》補妹切《韻會》蒲妹切,音背。《集韻》違也。《正韻》分異也。《書·舜典》分北三苗。《註》分其頑梗,使背離也。

【收】

收【卯集下】【攴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㧃《唐韻》式周切《集韻》尸周切,音荍。《說文》捕也。《五經文字》作収,訛。《詩·大雅》此宜無罪,女反收之。《傳》收,拘收也。

《詩·周頌》我其收之。《傳》收,聚也。

《禮·玉藻》有事則收之。《疏》當有事之時,則收斂之。

《左傳·襄二十七年》何以恤我,我其收之。《註》收,取也。

《戰國策》秦可以少割而收害也。《註》收,猶息也。

《博雅》收,振也。《中庸》振河海而不洩。《朱傳》振,收也。

車軫也。《詩·秦風》小戎俴收。《傳》收,軫也。

夏冠名。《儀禮·士冠禮》周弁,殷冔,夏收。《註》收,言所以收斂髮也。

神名。《禮·月令》其神蓐收。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舒救切,音狩。獲多也。《禮·月令》農事備收。《釋文》收,如字,又守又反。

《易·井卦》井收勿幕。《疏》凡物可收成者,則謂之收。《朱子·本義》收,汲取也。詩救反,又如字。

【黄】

黃【亥集下】【黃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皇。《說文》地之色也。《玉篇》中央色也。《易·坤卦》黃裳元吉。象曰:黃裳元吉,文在中也。《文言》君子黃中通理。

《史記·天官書》日月五星所行之道曰黃道。

山名。《前漢·東方朔傳》北至池陽,西至黃山。

黃河。《爾雅·釋水》河出崑崙虛,色白,所渠幷千七百,一川色黃。

地名。《春秋·哀十四年》公會晉侯及吳子于黃池。《註》陳留封丘縣南有黃亭。

國名。《左傳·桓八年》楚子合諸侯于沈鹿,黃隨不會。《註》黃國,今弋陽縣。

州名。古邾國,漢西陵縣,隋黃州。

縣名。《前漢·地理志》黃縣屬東萊郡,內黃屬魏郡,外黃屬留郡。《註》縣有黃溝澤,故名。師古曰:惠公敗宋師于黃,杜預以爲外黃縣東有黃城,卽此地。

中黃,天子內藏。《後漢·桓帝紀》建和元年,芝生於黃藏府。

官名。《杜氏通典》乗黃令,晉官,主乗輿金根車。《又》晉以后,給事黃門侍郞,散騎常侍,俱屬門下省,稱曰黃散。

老人曰黃髮。《禮·曲禮》君子式黃髮。《疏》人初老則髮白,太老則髮黃。《爾雅·釋詁》黃髮齯齒鮐背耈老,壽也。《疏》壽考之通稱。

小兒曰黃口。《淮南子·汜論訓》古之伐國,不殺黃口。《高誘註》黃口,幼也。《唐開元志》凡男女始生爲黃,四歲爲小,十六爲丁,六十爲老。每歲一造計帖,三年一造戸籍,卽今之黃冊也。

翠黃,飛黃,馬名。《淮南子·覽冥訓》靑龍進駕,飛黃伏皁。《詩·魯頌》有驪有黃。《註》黃騂曰黃。

鵹黃,鳥名。《爾雅·釋鳥倉庚註》卽鵹黃也。

黃目,卣罍類。《禮·郊特牲》黃目,鬱氣之上尊也。黃者,中也。目者,氣之淸明者也。

大黃,弩名。《太公·六韜》陷堅敗强敵,用大黃連弩。《史記·李廣傳》以大黃射其裨將。

大黃,地黃,硫黃,雄黃,雌黃,藥名。

流黃,綵也。《古詩》少婦織流黃。《廣雅》作留黃。

會稽竹簟供御,亦號流黃。《唐詩》珍簟冷流黃。

《正字通》貼黃,卽古引黃。唐制,詔勑有更改,以紙貼黃,其表章略舉事目,見於前封皮者,謂之引黃。后世卽以引黃爲貼黃,不用黃紙。

倉黃,急遽失措貌。《風土記》大雪被南越,犬皆倉黃吠噬。

《玉篇》馬病色也。《爾雅·釋詁》虺隤,黃病也。《註》皆人病之通名,而說者便以爲馬病。《詩·周南》我馬虺隤。

【河】

河【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乎哥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音何。水名。《說文》水出敦煌塞外崑崙山,發源注海。《春秋·說題辭》河之爲言荷也。荷精分佈,懷隂引度也。《釋名》河,下也。隨地下處而通流也。《前漢·西域傳》河有兩源,一出蔥嶺,一出于闐。于闐在南山下,其河北流,與蔥嶺河合,東注蒲昌海,潛行地下。南出於積石,爲中國河云。《書·禹貢》導河積石,至于龍門。《爾雅·釋水》河出崑崙,色白,所渠幷千七百一川,色黃,百里一小曲,千里一曲一直。

九河。《書·禹貢》九河旣道。《傳》九河,徒駭一,太史二,馬頰三,覆釜四,胡蘇五,六,絜七,鉤盤八,鬲津九。

三河,謂河南,河北,河東也。《後漢·光武紀》三河未澄,四關重擾。

《小學紺珠》以黃河,析支河,湟中河爲三河。

兩河,謂東河,西河也。《爾雅·釋地》兩河閒曰冀州。

州名。《廣輿記》古西羌地,秦漢屬隴西,唐曰河州,明置河州衞。

梗河。星名。《甘氏星經》梗河三星,在大角帝座北。

銀河,天河也。

《趙崇絢雞肋》道家以目爲銀河。

酒器也。《乾子》裴鈞大宴有銀河,受一斗。

淘河,鳥名。見《爾雅·釋鳥註》。

姓,明河淸,長沙人。字从月从㢲作。

【南】

南【子集下】【十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那含切,音男。《說文》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徐曰》南方主化育,故曰主枝任也。《前漢·律歷志》太陽者,南方。南,任也。陽氣任養物,於時爲夏。《白虎通》八月之律,謂之南呂何。南者,任也。言陽氣尚有任生薺麥也。

樂名。《詩·小雅》以雅以南。《韻會》南亦雅樂名,猶九夏也,南夏皆文明之方,故名南。周南召南,亦樂名。

姓。《韻會》魯大夫南遺。《宋書·律志》班左並馳,董南齊轡。

雙南,金也。《范仲淹金在鎔賦》英華旣發,雙南之價彌高。鼓鑄未停,百鍊之功可待。

《翻譯名義》合掌作禮曰和南。《淳化帖衞夫人書》衞和南。

《韻補》叶尼心切,音寧。《詩·邶風》遠送于南。沈重讀。《陸雲·喜霽賦》朱明啓,凱風自南,復火正之舊司,黜后土于重隂。

【江】

江【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集韻》《韻會》古雙切,音杠。水名。《風俗通·山澤篇》江者,貢也。出珍物,可貢獻也。《釋名》江,共也。小江流入其中,所公共也。《說文》水出蜀湔氏徼外岷山,入海。《書·禹貢》岷山導江。《家語》夫江始於岷山,其源可以濫觴。及其至江津也,不舫舟,不避風雨,不可以涉。

《書·禹貢》三江旣入。《韋昭國語註》吳松江,錢塘江,浦陽江。《郭璞·山海經註》岷山,大江水所出。崍山,南江水所出。崌山,北江水所出。南江,北江,皆東流注於大江。《庾闡·揚都賦註》松江,東北行七十里得三江口,東北入海爲婁江,東南入海爲東江,幷松江爲三。《前漢·地理志註》三江,謂北江、中江、南江。

九江,在荆州。《書·禹貢》九江孔殷。《正義》江以南,水無大小,俗人皆呼爲江。

州名。春秋時爲吳楚地,秦爲九江郡,晉爲潯陽郡,卽古江州。《地理通釋》漢九江郡,本在江北,而今所謂江州者,實武昌郡之柴桑縣。後以江北之潯陽幷柴桑而立郡,又自江北徙治江南,以故江南得有潯陽之名。後又因潯陽而攺爲江州,實非古江州地也。

姓。本伯益之後,爵封于江,後以國爲氏。

星名。《史記·天官書》天潢旁江星。江星動,人涉水。

帝江,神鳥。出天山,識歌舞。見《山海經》。

《韻補》叶古紅切,音公。《楚辭·九章》將運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去終古之所居兮,今逍遙而來東。今滇語呼江爲公。

名江魚爲公魚。

相关诗句
白云乡是温柔乡 噫嘻乎嗟哉 人间无此温柔乡 麻姑、玉女、梅花、美人尽列侍 四百三十二君待我开草堂 送君此去吾亦隐 朱明洞天径未荒 香溪之水春可航 作茧供衣裳 罗浮仙蝴蝶 生不用金鸡下夜郎 死不用青蝇吊仲翔 三生一穗沉水香 饱有荔枝饥槟榔 三万六千椰酒觞 非苏非李落日吟河梁 与君相逢今日竟何日 更遣虎豹来九阊 世间狐貉瞰人尽 地欲无五常 天欲无三光 乃与龙伯大人之国相颉颃 僬侥之民不自小 凤兮凤兮趋楚狂 麟乎麟乎逢鲁圉 毕竟几人遗臭与流芳 丈夫动辄计万世 压头头不昂 有天仅倚杵 笔削终日忙 华衮斧钺 古来颜回为素臣、仲尼为素王 胡为乃与下界虮虱徬徨重徬徨 呼取天孙为织裳、牵牛为服箱 南不尽荆扬 北不尽幽燕 九头之纪重纪天地人三皇 赤手捧出日月双 龟亦不能长 筮亦不能短 乾坤纳纳一钵藏 北收黄河南收江 长剑玉珥鸣琳琅 百草何用神农尝 不生不死 古月不凉今月凉 乃今置之祝融汪 横来小者侯而大者王 千秋万岁心徒伤 持头欲咋古帝轩辕黄 烈烈蚩尤魂 天上主者刘而张 地下主者媪不翁 渡海谁驾鼋鼍梁 上天谁禦蛟龙车 放出北斗斟天浆 瓮头揭取六一泥 天下方歌妩媚娘 江南李花河北杨 济济何跄跄 乘轩三百人 军中之气安得扬 三十六军尽女子 有弓不得挂扶桑 有矢不得射贪狼 天上笯凤凰 地下斗麒麟 坐看东海恶潮撼乐浪、西峤战云连点苍 与君携手南极旁 劳君打包出东林、骑鹤离武昌 佛不在风幡堂 仙不在菖蒲涧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