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勇凌厉方无前

出自:清代·丘逢甲《次韵仙官七言古诗》

拼音:[shén][yǒng][líng][lì][fāng][wú][qián]

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

古皇手造今山川,云斤月斧劳诸仙。
群魔忽撼天枢颠,鸾惊尘骇纷翩跹。
乌藏兔匿难高悬,海水上没昆仑巅。
黑风滚滚吹腥膻,神州逼迫艰回旋。
微臣矢愿康逆邅,绿章排云奏九天。
上鼓雷鼓鞭电鞭,广乐未散钧天筵。
濛濛俯瞰齐州烟,末劫重转龙汉年。
赐臣玉策策万全,辅似仙力呼乔佺。
神勇凌厉方无前,赤县奠定黑海鲜。
万万蚁命苏颠连,群魔藉作驱除先。
虎熊狼豺供猎田,道高魔退完仙缘。
烧天劫火火不然,手持世界还圣贤,天枢八大仍高坚。
吁嗟乎!万灵感颂吾皇功德真无边。

查看原文

注释

【神勇】1.非凡的勇猛。 2.宋代军伍名。
【凌厉】迅猛;锋利:北风凌厉|攻势凌厉|笔势凌厉。
【无前】1.无在前者。谓向前无所阻。 2.前所未有。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神】

神【午集下】【示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晨。《說文》天神,引出萬物者也。《徐曰》申卽引也,天主降氣,以感萬物,故言引出萬物。

《皇極經世》天之神棲乎日,人之神棲乎目。

神明。《書·大禹謨》乃聖乃神。《孔傳》聖無所不通,神妙無方。《易·繫辭》隂陽不測之謂神。《王弼云》神也者,變化之極,妙萬物而爲言,不可以形詰。《孟子》聖而不可知之謂神。

鬼神。陽魂爲神,隂魄爲鬼。氣之伸者爲神,屈者爲鬼。

諡法。《史記》民無能名曰神。

姓。漢騎都尉神矅。

升人切,音伸。《張衡·東京賦》神荼副焉。《註》海中神名。神,音伸。荼,音舒。

叶時連切,音禪。《焦仲卿詩》念與世閒辭,千萬不復全。故作不良計,勿復怨鬼神。《班固·答賓戲》言通帝王,謀合聖神,殷說夢發於傅巖,周望兆動於渭濱。《註》神,叶時連切。濱,叶,下从旦。《禮·郊特牲》所以交於旦明之義。鄭康成云:旦當爲神,篆字之譌。《莊子》有旦宅而無情死,亦讀爲神。蓋昔之傳書者遺其上半,因譌爲旦耳。此說甚是,非旦可作神也。

【勇】

勇【子集下】【力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余隴切《集韻》《韻會》《正韻》尹竦切,音涌。《說文》氣也。一曰健也。从力,甬聲。《玉篇》果決也。《廣韻》猛也。《增韻》銳也,果敢也。《左傳·文二年》共用之謂勇。《論語》勇者不懼。《老子·道德經》慈故能勇,儉故能廣。

【凌】

凌【子集下】【冫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力膺切《集韻》《韻會》《正韻》離呈切,音陵。《廣韻》冰凌。《風俗通》積冰曰凌。《詩·豳風》三之日納于凌隂。《周禮·天官·凌人註》凌,冰室也。《前漢·高帝紀》未央宮凌室。《註》師古曰:凌室,藏冰之室。

《史記·秦始皇本紀》陵水經地。《註》陵作凌,猶歷也。

《前漢·揚雄傳》虎豹之凌遽。《註》師古曰:凌,戰慄也。

《集韻》《韻會》里孕切,陵去聲。冰也。

【厉】

厲【子集下】【厂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集韻》《韻會》力制切《正韻》力霽切,音例。《說文》旱石也。从厂,蠆省聲。《徐曰》旱石,麤悍石。《玉篇》磨石也。《詩·大雅》取厲取鍛。

磨也。《左傳·成十六年》秣馬厲兵。《荀子·性惡篇》鈍金必將待礱厲然後利。

《說文》嚴也。《論語》聽其言也厲。

《廣韻》烈也,猛也。《禮·表記》不厲而威。

《玉篇》危也。《易·乾卦》厲无咎。

《爾雅·釋詁》厲,作也。《註》穀梁傳曰:始厲樂矣。《疏》興作也。《方言》厲,,吳曰厲。

《玉篇》虐也。《孟子》厲民以自養也。

《玉篇》上也。《詩·衞風》在彼淇厲。《韻會》岸危處曰厲。

《詩·衞風》深則厲。《註》以衣涉水,由帶以上曰厲。

《周禮·秋官·司厲註》犯政爲惡曰厲。

《爾雅·釋天》月在戌曰厲。

《韻會》醜惡也。《莊子·天地篇》厲之人夜半生子,恐其似己。

《史記·嚴安傳》民不夭厲。《註》厲,病也。

《前漢·儒林傳》以厲賢才焉。《註》師古曰:厲,勸勉之也。

《息夫躬傳》鷹隼橫厲。《註》師古曰:厲,疾飛也。

《正韻》厲鬼。《左傳·昭七年》子產曰:鬼有所歸,乃不爲厲。

《正韻》鞶厲,帶重也。《左傳·桓二年》鞶厲斿纓。

姓。《廣韻》漢有魏郡太守厲溫。

《集韻》《正韻》落蓋切,音賴。《前漢·地理志》厲鄕,故厲國也。《註》師古曰:厲,讀曰賴。

《史記·范雎傳》漆身爲厲。《註》厲,音賴。言以漆塗身,而生瘡爲病癩。

《韻會》力孽切《正韻》良薛切,厲,歌聲淸越也。

【方】

方【卯集下】【方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船也。

《易·坤卦》六二直方大。《註》地體安靜,是其方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圜者中規,方者中矩。《淮南子·天文訓》天道曰圓,地道曰方。方者主幽,圓者主明。

《易·觀卦》君子以省方觀民設敎。《疏》省視萬方。《詩·大雅》監觀四方。《周禮·天官·冢宰》辨方正位。《註》別四方。《釋文》視日景,以別東西南北四方,使有分別也。《禮·內則》敎之數與方名。《註》方名,如東西也。

《易·未濟》君子以愼辨物居方。《疏》各居其方,皆得安其所。《詩·大雅》萬邦之方,下民之王。《箋》方,猶嚮也。《疏》諸言方者,皆謂居在他所,人嚮望之,故云:方,猶嚮也。

道也。《易·恆卦》君子以立不易方。《註》方,猶道也。《禮·樂記》樂行而民鄕方。《註》方,猶道也。

《易·復卦》后不省方。《註》方,猶事。《疏》不省視其方事也。

術也,法也。《易·繫辭》方以類聚。《疏》方謂法術性行。《左傳·昭二十九年》官修其方。《註》方,法術。

放也。《書·堯典》方命圯族。《釋文》方,放也。

有之也。《詩·召南》維鵲有巢,維鳩方之。《傳》方,有之也。

今也。《詩·秦風》方何爲期。《箋》方今以何時爲還期。《莊子·天地篇》方且本身而異形。《註》凡言方且者,言方將有所爲也。

穀始生未實也。《詩·小雅》旣方旣皁。《箋》方,房也。謂孚甲始生而未合時也。

倂也。《儀禮·鄕射禮》不方足。《註》方,猶倂也。

旁出也。《儀禮·大射禮》左右曰方。《註》方,旁出也。

板也。《儀禮·聘禮》不及百名,書於方。《註》方,板也。《禮·中庸》布在方策。《註》方,板也。策,也。

常也。《禮·檀弓》左右就養無方。《註》方,猶常也。

文也。《禮·樂記》變成方謂之音。《註》方,猶文章也。

義之宜也。《左傳·隱三年》臣聞愛子,敎之以義方。

《閔二年》授方任能。《註》方百事之宜也。

比方也。《論語》子貢方人。《何晏註》比方人也。

《博雅》方,大也,正也。

祭名。《詩·小雅》以社以方。《傳》迎四方氣於郊也。

地名。《詩·小雅》侵鎬及方。《註》鎬,方,皆北方地名。

姓。《詩·小雅》方叔涖止。《傳》方叔,卿士也。

官名。《周禮·夏官·司馬》職方氏,土方氏,懷方氏,合方氏,訓方氏,形方氏。《前漢·朱雲傳註》尚方,少府之屬官也,作供御器物。

醫方。《史記·扁鵲傳》乃悉取其禁方書,盡與扁鵲。《前漢·郊祀志》少君者,故深澤侯人主方。《註》侯家人主方藥也。

《廣韻》《集韻》符方切,音房。方與,縣名。《前漢·高帝紀》沛公攻胡陵方與。《註》音房預,屬山陽郡。

《集韻》蒲光切,音旁。彷或作方。《前漢·揚雄傳》方皇於西淸。《註》方皇,猶彷徨也。

文紡切。蝄或作方。《周禮·夏官·方相氏》敺方良。《註》方良,罔兩也。木石之怪夔罔兩。《張衡·東京賦》腦方良。《註》方良,草澤之神也。○按《說文》作蝄蜽。

《集韻》甫兩切,音倣。效也。

《韻補》叶膚容切《道藏·左夫人歌》騰躍雲景轅,浮觀霞上空。霄軿縱橫舞,紫蓋記靈方。

【无】

无【卯集下】【无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唐韻》武夫切,音巫。《說文》。王育說,天屈西北爲无。《易·乾卦》无咎。《釋文》无音無。易內皆作此字。《藝苑雄黃》无亦作亡。古皆用亡无,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無之無。詩、書、春秋、禮記、論語本用无字,變篆者變爲無,惟易、周禮盡用无。然論語亡而爲有,我獨亡,諸無字,蓋變隸時誤讀爲存亡之亡,故不改也。

《廣韻》莫胡切,音模。南无,出《釋典》。(無)〔古文〕而無傲。

《益稷》懋遷有無化居。

《爾雅·釋詁》虛無之閒也。《註》虛無皆有閒隙。《老子·道德經》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周子·太極圖說》無極而太極。

《禮·三年問》無易之道也。《註》無,猶不也。

縣名。《前漢·地理志》越巂郡會無縣。

姓。《正字通》漢無且明,無能。

《廣韻》漢複姓無庸無鉤,俱出自楚。

文無,藥名。《古今注》相別贈之以文無。文無,一名當歸。

《說文奇字作无。《玉篇》虛无也。周易無字俱作无。

《集韻》或作亡。《詩·衞風》何有何亡。

通作毋。書,無逸。《史記·魯世家》作毋逸。

通作毛。《後漢·馮衍傳》飢者毛食。《註》衍集:毛作無。今俗語猶然。或古亦通乎。《佩觿集》河朔謂無曰毛。《通雅》江楚廣東呼無曰毛。

《集韻》或作武。◎按禮器:詔侑武方。註:武當爲無,聲之誤也。鄭註:明言其誤。集韻合無,武爲一。非。《集韻》無或作橆。韻會,,尤非。

按讀書通云:通作勿莫末沒蔑微不曼瞀等字,或止義通,或止音近,實非一字也。讀書通誤。

梵言,南無呼那謨。那如拏之上聲,謨音如摩,猶云歸依也。

【前】

前【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歬音錢。《增韻》前,後之對。

進也。《廣韻》先也。

《禮·檀弓》我未之前聞也。《註》猶故也。

《儀禮·特牲》祝前主人降。《註》前猶導也。

《集韻》《韻會》《正韻》子淺切,湔上聲。《說文》齊斷也。俗作剪。

《正韻》淺黑色。《周禮·春官·巾車》木路前樊,鵠纓。《註》前,讀爲緇翦之翦。淺黑也。

《韻補》叶慈鄰切,淨平聲。《劉向·九歎》陸魁堆以蔽視兮,雲冥冥而暗前。山峻高以無垠兮,遂曾閎而廹身。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