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苍苍梅水碧

出自:清代·丘逢甲《南汉敬州修慧寺千佛铁塔歌》

拼音:[méi][shān][cāng][cāng][méi][shuǐ][bì]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五金之用铁为广,惜哉竟付降王长。
上供铸柱下铸床,更铸贪痴佞佛想。
有铁不遣铸五兵,又不铸器资民生。
峨峨两塔奉敕造,民间观者如风倾。
梅水东来避灾地,上有先朝修慧寺。
眼中突兀窣堵波,不惜乌金铸文字。
谁欤铭者工祝词,贤劫千佛森威仪。
皇图欲仗佛力固,安知天降香孩儿。
一铁围山一世界,劫火中烧万法坏。
巍然此塔九百年,相轮夜转罡风快。
岂惟牛角难长延,眼看宋蹶元明颠。
敬州遗事共谁说,塔端铃语缺不圆。
塔铸何时岁乙丑,有大力者负以走。
十五乙丑塔乃倾,敢信佛缘能不朽。
自从象教嗟中衰,中分净土参耶回。
竞假天堂地狱说,乘虚与佛争东来。
东来明星张国燄,炮雨枪云铁飞舰。
天经唪罢万灵噤,海旂飐处千官谄。
与之抗者谈真空,白莲万朵开魔风。
谁云此獠有佛性,妖腾怪踔巾何红?此亦当今一张角,满地黄花乱曾作。
国成谁秉邪召邪,聚铁群惊铸此错。
黄金台边铁血殷,六龙西幸趋函关。
麻鞋何日见天子?小臣足茧哀荒山。
梅山苍苍梅水碧,雄心陶写付金石。
眼駴残铁南汉年,古锈斑斓铁花积。
当时铸者知何人,寺荒塔坏朝屡新。
小南强花空供养,即今诸佛无完身。
铁不得用铁之辱,海风夜啸蛟涎浊。
神州莽莽将陆沉,诸天应下金仙哭。
谓佛不灵佛傥灵,睡狮一吼狞而醒。
破敌神兵退六甲,开山力士驱五丁。
五岭雄奇积煤铁,矿政未修民曷殖!地不爱宝资中兴,会须富国兼强国。
吾国平等存佛心,纷纷种教休交侵。
行看手铸新世界,采山有诏需南金。
人天同庆回末劫,王气宁容霸气杂。
神力永镇阎浮提,何须四万八千塔?

查看原文

注释

【梅山】1.山名。在今浙江省绍兴县境。传说为汉梅福隐处之一。 2.山名。在今浙江省奉化县境。相传为梅福赏游处。 3.山名。在今安徽省含山县境。山上多梅,传为曹操行军望梅止渴处。 4.山名。在今安徽省舒城县境。传说为梅福隐处之一。 5.山名。在今安徽省东至县境。 6.山名。在湖南省新化县﹑安化县间。在新化者称上梅山,在安化者称下梅山。 7.山名。在安徽省金寨县。1956年在这里建成梅山水库。 8.特指扬州梅花岭。上有明史可法衣冠冢。
【苍苍】1.深青色。 2.指天。 3.茂盛;众多。 4.灰白色。 5.茫无边际。 6.迷茫。
【水碧】玉之一种。系水晶一类的矿物,又名碧玉。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梅】

梅【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說文》枏也。《爾雅·釋木》梅,枏。《陸璣·條梅疏》似豫章大木也。

《書·說命》若作和羹,爾惟鹽梅。《禮·內則》梅諸。《名物疏》陸璣所釋有條有梅,自是枏木似豫章者。豫章,大樹可以爲棺舟者也。和羹之梅,籩實之乾䕩,似杏實酢者也。

《爾雅·釋木》時,英梅。《註》雀梅。

《爾雅·釋木》朹檕梅。《註》狀如梅,子赤色似小柰,可食。

《埤雅》江、湘、兩浙四五月閒梅欲黃落,則水潤土溽,蒸鬱成雨,謂之梅雨。《四時纂要》閩人以立夏後逢庚入梅,芒種後逢壬出梅。

楊梅,果名。《越郡志》會稽楊梅爲天下之奇。

梅梅,猶昧昧,居喪之容也。《禮·玉藻》視容瞿瞿梅梅。

州名,屬廣東。《南宋·地理志》改敬州爲梅州。

姓。《廣韻》出汝南。漢梅福、梅鋗。

《集韻》毋罪切,音浼。亦姓也。槑字原从二杲作。

【山】

山【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所閒切《集韻》《韻會》師閒切《正韻》師姦切,起之形。《釋名》山,產也。產萬物者也。《易·說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書·禹貢》奠高山大川。《爾雅·釋山》河南華,河西嶽,河東岱,河北恆,江南衡,《周禮》謂之鎮。《鄭註》鎮名山安地德者也。

《山海經》山分東西南北中五經。南則自蜀中西南至吳越諸山界。西則自華隂嶓冢以至崑崙積石諸山,今隴西甘肅玉門外,其地也。北則自狐岐大行以至王屋孟門諸山,是禹貢冀雍兩州之境也。東則自泰岱姑射沿海諸境,則禹貢靑州齊魯之地也。見《讀山海經語》。

連山,古易名。《周禮·春官》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註》似山之出內氣也。

姓。古烈山氏之後。

公山,複姓。

《集韻》《韻會》所旃切,音仙《詩·小雅》幽幽南山。叶上干,干音堅。

《孔子·丘陵歌》喟然迴慮,題彼泰山。鬱確其高,梁甫迴連。○按山在刪韻,古轉聲寒刪先通,則非止叶音矣。

叶疏臻切,音甡。《班固·東都賦》吐燄生風,欱野歕山。叶下振。《正字通》本部與土阜石三部通者,互見。

【苍】

蒼【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古文〕音倉。《說文》草色也。《易·說卦傳》震爲蒼筤竹。《臨川吳氏註》蒼,深靑色。《詩·王風》悠悠蒼天。《禮·玉藻》大夫佩水蒼玉。《疏》似水之蒼而雜有文。

《博雅》茂也。《書·益稷篇》至于海隅蒼生。《傳》蒼蒼然生草木。

老也。《詩·秦風》蒹葭蒼蒼。《釋文》物老之狀。

《前漢·陳勝傳》蒼頭。《註》士卒靑帛巾。

《綱目集覽》蒼黃,急遽貌。

姓。《通志·氏族略》蒼氏。《註》《風俗通》云:八愷,蒼舒之後。

《韻會》采朗切,倉上聲。莽蒼,寒狀。一曰近郊之色。《莊子·逍遙遊》適莽蒼者,三飡而反。《唐書·韋述傳》蒼卒犇逼。《白居易詩》寒銷春蒼茫。亦作倉。《禮·月令》駕倉龍,服倉玉。《史記·蕭望之傳》倉頭廬兒。《直音》作蒼。蒼字从艸作。

【水】

水【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正韻》式軌切《集韻》《韻會》數軌切,流,中有微陽之氣也。《徐鉉曰》衆屈爲水,至柔,能攻堅,故一其內也。《釋名》水,準也,準平物也。《白虎通》水位在北方。北方者,隂氣,在黃泉之下,任養萬物。水之爲言濡也。《書·洪範》五行,一曰水。《又》水曰潤下。《正義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五行之體,水最微,爲一。火漸著,爲二。木形實,爲三。金體固,爲四。土質大,爲五。《易·乾卦》水流濕。《說卦》坎爲水。《管子·水地篇》水者,地之血氣,如筋脉之通流者也。《淮南子·天文訓》積隂之寒氣爲水。

六飮之一。《周禮·天官》漿人掌共王之六飮,水漿醴涼醫酏。

《禮·玉藻》五飮:上水、漿、酒、醴、酏。《註》上水,水爲上,餘次之。

《禮·曲禮》凡祭宗廟之禮,水曰淸滌。

明水,所以共祭祀。《周禮·秋官》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於日,以鑒取明水於月,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燭共明水。《註》鑒,鏡屬,取水者。世謂之方諸。

官名。《左傳·昭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紀,故爲水師而水名。

《前漢·律歷志》五聲,羽爲水。

天水,郡名,漢武帝所置。

中水,縣名,屬涿郡。應劭曰:易見《前漢·地理志》。

黑水,國名,卽韐。

露爲上池水。《史記·扁鵲傳》飮是以上池之水。《註》上池水,謂水未至地,蓋承取露及竹木上水以和藥。

姓。

《韻補》叶式類切,音墜。《劉楨·魯都賦》蘋藻漂於陽侯,芙蓉出於渚際。奮紅葩之熩熩,逸景燭於崖水。

叶呼委切,音毀。《李白·游高淳丹陽湖詩》龜游蓮葉上,鳥宿蘆花裏。少女棹輕舟,歌聲逐流水。

《韻補》音準。引《白虎通》水之爲言準也。○按準乃水之義,非水之音。蓋沿《周禮·考工記》鄭註,準讀爲水而誤。今不從。

【碧】

碧【午集下】【石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彼役切《集韻》兵役切《韻會》兵亦切,音筆。《說文》石之靑美者。《山海經》高山多靑碧。《郭註》亦玉類也。今會稽縣東山出碧。《班固·西都賦》珊瑚碧樹。《註》崐崘山有碧樹。《張衡·南都賦》綠碧紫英。《註》碧有縹碧,有綠碧。

《增韻》碧,深靑色。唐官制,八品九品服碧代靑也。

《韻會》竹書紀年:惠成王七年,雨碧於郢。

《度人經·碧落註》東方第一天有碧霞遍滿,是云碧落。

姓。明洪武中訓導碧潭。

相关诗句
何须四万八千塔 神力永镇阎浮提 王气宁容霸气杂 人天同庆回末劫 采山有诏需南金 行看手铸新世界 纷纷种教休交侵 吾国平等存佛心 会须富国兼强国 地不爱宝资中兴 矿政未修民曷殖 五岭雄奇积煤铁 开山力士驱五丁 破敌神兵退六甲 睡狮一吼狞而醒 谓佛不灵佛傥灵 诸天应下金仙哭 神州莽莽将陆沉 海风夜啸蛟涎浊 铁不得用铁之辱 即今诸佛无完身 小南强花空供养 寺荒塔坏朝屡新 当时铸者知何人 古锈斑斓铁花积 眼駴残铁南汉年 雄心陶写付金石 梅山苍苍梅水碧 小臣足茧哀荒山 麻鞋何日见天子 六龙西幸趋函关 黄金台边铁血殷 聚铁群惊铸此错 国成谁秉邪召邪 满地黄花乱曾作 此亦当今一张角 妖腾怪踔巾何红 谁云此獠有佛性 白莲万朵开魔风 与之抗者谈真空 海旂飐处千官谄 天经唪罢万灵噤 炮雨枪云铁飞舰 东来明星张国燄 乘虚与佛争东来 竞假天堂地狱说 中分净土参耶回 自从象教嗟中衰 敢信佛缘能不朽 十五乙丑塔乃倾 有大力者负以走 塔铸何时岁乙丑 塔端铃语缺不圆 敬州遗事共谁说 眼看宋蹶元明颠 岂惟牛角难长延 相轮夜转罡风快 巍然此塔九百年 劫火中烧万法坏 一铁围山一世界 安知天降香孩儿 皇图欲仗佛力固 贤劫千佛森威仪 谁欤铭者工祝词 不惜乌金铸文字 眼中突兀窣堵波 上有先朝修慧寺 梅水东来避灾地 民间观者如风倾 峨峨两塔奉敕造 又不铸器资民生 有铁不遣铸五兵 更铸贪痴佞佛想 上供铸柱下铸床 惜哉竟付降王长 五金之用铁为广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