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然恭俭文景姿

出自:清代·夏孙桐《朱旭辰以道光五年缙绅录属题邵伯絅用其先德半岩庐集中顺治缙绅录诗韵先成因次其韵》

拼音:[yuān][rán][gōng][jiǎn][wén][jǐng,yǐng][zī]

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

朱君持示旧官录,道光朝事吾颇知。
宣皇初政勤宵旰,渊然恭俭文景姿
歙县秉钧称一德,墨守文法无敢畸。
当时京师播谣谚,松倒鹦叫鹊跳枝。
旧相托戴或留去,仪徵一老天南垂。
老成分陕孙与蒋,岂不共济期雍熙。
儒臣从容谏臣直,人循绳尺爱羽仪。
惜哉厝薪祸潜伏,肉食无谋识者嗤。
花门酿乱由吏黩,嚄唶诸将犹振威。
河漕交困鹾纲坏,当者城火殃及池。
济宁宝坻相继败,安化辣手真嶷嶷。
海运票盐救时计,弹章求备纷彤墀。
海疆锁钥维岭峤,使相贪庸轻远夷。
毒烟漏卮耗中国,奷民篝火呼神祠。
鸿胪抗疏定禁令,奉行无状奈有司。
侯官才略冠当世,一击不中遂颠危。
忽和忽战不暇择,天潢联翩弃旄麾。
坐令当宁拊髀叹,不见乾嘉节制师。
穆琦耆伊相表里,城下谨奉插血匜。
藩篱已撤户牖撼,亡国朕兆其在兹。
雨云翻覆到朝籍,崇祯之案元祐碑。
此中一一名氏见,怀忠辨奸犹可追。
昔贤题咏顺治册,咸恨生不与同时。
呜呼,成康穆宣已悬隔,今日同作黄虞思。

查看原文

注释

【恭俭】1.恭谨谦逊。 2.恭谨俭约。
【文景】西汉文帝与景帝的并称。两帝相继﹐社会比较安定富裕﹐史称"文景之治"。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渊】

淵【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說文》回水也。从水,象形。左右岸也,中象水貌。《管子·度地篇》水出地而不流者,命曰淵。

深也。《詩·衞風》秉心塞淵。

潭名。《水經注》伊水東爲淵潭。

淵淵,鼓聲。《詩·小雅》伐鼓淵淵。

姓。世本有齊大夫淵㰬。

《集韻》一均切,音蜵。亦深也。

【然】

然【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如延切,音䔳。《說文》燒也。《註》徐鉉曰俗作燃。蓋后人增加。《孟子》若火之始然。《管子·弟子職》蒸閒容蒸,然者處下。《文劉績曰》古者,束薪蒸以爲燭。蒸,細薪也。稍寬其束,使其蒸閒可各容一蒸,以通火氣。

使已然者居下,未然者居上,則火易然也。《集韻》通作䕼。

《玉篇》許也,如是也。譍言也。《史記·張耳陳餘傳》此固趙國立名義不侵爲然諾者也。

《廣韻》語助。《禮·檀弓》歲旱,穆公召縣子而問然。《註》然之言焉也。

《廣韻》如也。《詩·邶風》惠然肯來。《禮·檀弓》貿貿然來。

承上接下語。《禮·曲禮》然後客坐。

《檀弓》然則盍行乎。《文王世子》然而衆知父子之道矣。

《禮·祭義》國人稱願,然曰:幸哉有子如此。《註》然猶而也。

果然,獸名。《周禮·春官·巾車》然。字註。

率然,蛇名。《孫子·九地篇》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

連然,縣名。《前漢·地理志》益州郡連然有鹽官。

燕然,山名。《前漢·匈奴傳》至速邪烏燕然山。

姓。《左傳》楚然丹。鄭然明。

叶而鄰切,音人。《劉向·列女贊》齊女傅母,防女未然,莊姜亦材,卒能脩身。《馬融·東巡頌》散齊卽畢,越翼良辰,棫槱增積,烈火燔然。

【恭】

恭【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九容切《集韻》居容切,音供。《說文》肅也。《書·洪範》貌曰恭。《禮·曲禮》君子恭敬,撙節退讓以明禮。《疏》在貌爲恭,在心爲敬。貌多心少爲恭,心多貌少爲敬。

《禮·玉藻》手容恭。《註》高且正也。

《論語》溫良恭儉讓。《疏》和從不逆謂之恭。

《周語》夙夜恭也。《註》夙夜敬事曰恭。《釋名》恭,拱也,自拱持也。亦言供給事人也。

《書·太甲》接下思恭。《禮·少儀》賔客主恭。《註》以不驕慢爲恭。

奉也。《書·甘誓》今予惟恭行天之罰。《傳》恭,奉也。

《諡法》正德美容,敬順事上曰恭。

州名。梁州地,唐置恭州。

姓。晉恭世子之後,以諡爲姓。

通作共。《詩·大雅》虔共爾位。《註》恭字古與共通。《左傳·僖二十七年》杞不共也。《註》本作恭。亦通作龔。《書·泰誓》恭行天罰。或作龔。

叶區王切,音匡。《道藏歌》太虛感靈會,命我生成章。天神普欣悅,一切稽首恭。本作。从心。共聲。今作恭。

【俭】

儉【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3画

〔古文〕巨險切,箝上聲。《說文》約也。《禮·檀弓》國奢示之以儉,國儉示之以禮。

《王制》祭,豐年不奢,凶年不儉。《左傳·莊二十四年》儉德之共也。

少也,歲歉也。

姓。

《正韻》詰念切,箝去聲。義同。

與險同。《荀子·富國篇》下疑俗儉。《註》儉讀爲險。

【文】

文【卯集下】【文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無分切,音紋。《說文》錯畫也。《玉篇》文章也。《釋名》文者,會集衆綵,以成錦繡。合集衆字,以成辭義,如文繡然也。《易·繫辭》物相雜,故曰文。《周禮·天官·典絲》供其絲纊組文之物。《註》畫繪之事,靑與赤謂之文。《禮·樂記》五色成文而不亂。

《尚書序》古者伏犧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疏》文,文字也。《說文》序》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卽謂之字。《古今通論》倉頡造書,形立謂之文,聲具謂之字。

《易·乾卦文言疏》文謂文飾。

《易·坤卦》文在中也。《疏》通達文理。《史記·禮書》貴本之謂文,親用之謂理。兩者合而成文,以歸太一,是謂太隆。

《書·堯典》欽明文思安安。《疏》發舉則有文謀。

《禮·禮器》先王之立禮也,有本有文。忠信,禮之本也。義理,禮之文也。《史記·樂書》禮自外作,故文。《註》文猶動,禮肅人貌。貌在外,故云動。

《禮·樂記》禮減而進,以進爲文。樂盈而反,以反爲文。《註》文,猶美也,善也。

《左傳·僖二十三年》吾不如衰之文也。《註》有文辭也。

《前漢·酷吏傳》司馬安之文法。《註》以文法傷害人也。《又》按其獄皆文致不可得反。《註》言其文案整密也。

姓。《前漢·循吏傳》文翁,廬江舒人也。

《史記·諡法》經緯天地曰文,道德博聞曰文,勤學好問曰文,慈惠愛民曰文,愍民惠禮曰文,錫民爵位曰文。

獸名。《山海經》放臯之山有獸焉,其狀如蜂,岐尾,反舌,善呼,曰文文。

《集韻》文運切,音問。《論語》小人之過也,必文。《朱傳》文,飾之也,去聲。

眉貧切,音珉。飾也。《禮·玉藻》大夫以魚須文竹,劉昌宗讀。

《韻補》叶微勻切。《崔駰·達旨》摛以皇質,雕以唐文。六合怡怡,比屋爲仁。《張衡·西京賦》都邑游俠,張趙之倫。齊志無忌,擬跡田文。

叶無沿切。《蔡洪棊賦》畫路表界,白質朱文。典直有正,方而不圓。

【景】

景【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正韻》居影切《集韻》《韻會》舉影切,音警。《說文》光也。《釋文》景,境也。明所照處有境限也。

《爾雅·釋詁》景,大也。《詩·小雅》以介景福。《箋》受大福也。

《詩·小雅》景行行止。《箋》景,明也。

《詩·小雅》景行。《朱傳》大道也。

《博雅》景景,白也。《篇海》韶也。

像也,慕也,仰也。

《詩·鄘風》景山與京。《傳》景山,大山。

山名。《詩·商頌》景員維河。《朱傳》景,山名,商所都也。

衣也。《儀禮·士昏禮》婦乗以几,姆加景。《註》景之制如明衣,加之以爲行道禦塵,令衣鮮明也。景亦明也。

星名。《史記·天官書》天晴而見景星。景星者,德星也。

風名。《史記·律書》景風居南方。景者,言陽氣道竟。

姓。景差,見《史記·屈原傳》。

《廣韻》《正韻》於丙切《集韻》於境切,音影。物之隂影也。《詩·邶風》汎汎其景。《疏》汎汎然見其影之去往而不辨。《周禮·地官·大司徒》以土圭之灋測土深,正日景。《釋文》景本或作影。《佩觽》形景爲影,本乎稚川。

《韻補》叶舉兩切。《夏侯湛·抵疑》黎苗之樂函夏,若遊形之招惠景。叶上響。

【姿】

姿【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卽夷切《集韻》《韻會》《正韻》津私切,音咨。《說文》態也。《唐書·太宗紀》太宗生四歲,有書生見之,曰:龍鳳之姿。《後魏·宋弁傳》聲姿淸亮。

《集韻》資四切,音恣。媚也。《韓愈詩》羲之俗書媿姿媚。《歐陽氏曰》性姿,天姿,與資義同。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