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蓟攀髯愁祲孛

出自:明代·陈邦彦《次答大参区几蘧先生》

拼音:[yàn,yān][jì][pān][rán][chóu][jìn][bèi]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不道狂胡俄犯阙,浪传繻葛亦能军。
中原半已成鱼烂,草野宁当恋鹿群。
燕蓟攀髯愁祲孛,秦淮扈跸盛风云。
安危此日资元老,蚤应蒲车翼圣君。

查看原文

注释

【攀髯】传说黄帝铸鼎于荆山下﹐鼎成﹐有龙下迎﹐黄帝乘之升天﹐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馀小臣不得上龙身﹐乃持龙髯﹐而龙髯拔落﹐并堕黄帝之弓。百姓遂抱其弓与龙髯而号哭。事见《史记.封禅书》。后用为追随皇帝或哀悼皇帝去世的典故。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燕】

燕【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於甸切《集韻》《韻會》《正韻》伊甸切,。古人重言之。《詩·邶風》燕燕于飛。《玉篇》俗作鷰。《集韻》亦作䴏。

《禮·學記》燕朋逆其師,燕辟廢其學。《註》燕,猶褻也。

與醼通。《廣韻》醼飮,古無酉,今通用。《詩·小雅》我有旨酒,嘉賔式燕以敖。《儀禮》燕禮第六。

《集韻》與宴通。安也,息也。《易·中孚》初九虞吉,有他不燕。《疏》燕,安也。《詩·小雅》悉率左右,以燕天子。《傳》以安待天子。《又》或燕燕居息。《傳》燕燕,安息貌。《齊語》昔聖王之處士也,使就閒燕。《註》閒燕,猶淸淨也。

《廣韻》烏前切《集韻》《韻會》因蓮切《正韻》因肩切,音煙。《玉篇》國名。《爾雅·釋地》燕曰幽州。《詩·大雅》溥彼韓城,燕師所完。《朱傳》燕召公之國。◎按鄭箋云:燕,安也。讀去聲。今从朱傳。

《左傳·隱五年》衞人以燕師伐鄭。《註》南燕國今東郡燕縣。《疏》燕有二國,一稱北燕,故此註言南燕,以別之。世本燕國姞姓。地理志:東郡燕縣南燕國姞姓,黃帝之後也。

姓。《廣韻》邵公奭封燕,爲秦所滅,子孫以國爲氏。漢有燕倉。〇按史記仲尼弟子傳:燕伋字思。是春秋時,卽有燕姓也。

《集韻》於殄切,音蝘。本作宴。引爾雅宴宴,居息也。〇按爾雅疏引小雅北山,或燕燕居息。考爾雅釋文及北山釋文,俱無作上聲讀者,惟大雅韓奕:韓姞燕譽。釋文云:燕,于遍反。

於顯反。可証燕之有上聲也。

【蓟】

薊【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古誼切《集韻》《正韻》吉詣切,音計。《說文》芺也。《爾雅·釋草》芺,薊。《疏》薊生山中者名朮,其生平地而肥大於衆者名楊枹薊,今呼爲馬薊。

地名。《禮·樂記》封黃帝之後于薊。《註》今涿郡薊縣。

姓。《神仙傳》薊子訓,齊人。《五經文字》从角者譌。葪。

【攀】

攀【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5画

《唐韻》普班切《集韻》《韻會》《正韻》披班切,盼平聲。引也。《晉語》攀輦卽利而舍。

自下援上也。《莊子·馬蹄篇》鳥鵲之巢,可攀援而闚。《崔駰·達旨》攀台階闚紫闥。或作扳。亦作。

【髯】

髯【亥集上】【髟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5画

《正字通》俗髥字。

【愁】

愁【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士尤切《集韻》《韻會》《正韻》鋤尤切,音㵞。《說文》憂也。从心秋聲。《廣韻》悲也。《增韻》慮也。

《正韻》卽由切,音揫。《禮·鄕飮酒義》秋心爲言愁也。《註》愁讀爲揫。

《集韻》將由切。與楢同。《說文》楢,聚也。或作愁。

《集韻》財勞切,音曹。揚雄有畔牢愁。

叶士交切,音巢。《道藏歌》椿齡會足衰,劫往豈足遼。虛刀揮至空,鄙滯五神愁。或書作。

【祲】

祲【午集下】【示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子心切《集韻》《韻會》咨林切,音駸。《說文》精氣感祥。

日旁氣。《左傳·昭十五年》吾見赤黑之祲。《註》祲,妖氛也。《疏》隂陽氣相侵,漸成祥者。《周禮·春官》眡祲掌十輝之法。一曰祲。《疏》祲,隂陽氣相侵。赤雲爲陽,黑雲爲隂。

盛也。《班固·東都賦》天官景從,祲威盛容。《註》祲,亦盛也。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子鴆切,音浸。

《集韻》七稔切,音寢。義同。

祲祥,地名。《春秋·昭十一年》盟于祲祥。《音義》七林反。

【孛】

孛【寅集上】【子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蒲味切《廣韻》《集韻》《韻會》蒲昧切《正韻》步昧切,然。別作浡,方未切。

人色變也,从子。《徐曰》人色孛然壯盛,似草木之茂,引《論語》色孛如也。今作勃,薄沒切。

彗星也。《左傳·昭十七年》冬,有星孛於大辰西及漢。《申須曰》彗,所以除舊布新也。或作茀,敷勿切。《穀梁傳》孛之爲言猶茀也,隱蔽不見也。

姓。○按孛字,《廣韻》有蒲昧、蒲沒二切。《集韻》有方未、蒲昧、薄沒、敷勿四切。訓義錯出。今依《廣韻》《韻會》以蒲昧切爲正音,而以各音分註於每條下。

《正譌》借爲違悖字。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