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星为铓雪作镡

出自:明代·区大相《琴剑篇》

拼音:[qiū][xīng][wéi,wèi][máng][xuě][zuò][xín]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匣中有剑囊有琴,美人昔赠双南金。
琴是峄阳之古桐,凝烟拂雾高冈岑。
百鸟过之徊翔而不敢下,丹穴之禽经此留遗音。
剑是昆吾切玉之劲铁,秋星为铓雪作镡
才动金环神鬼泣,未离宝匣蛟龙吟。
一从轩辕战涿野,崩云挥日光华夏。
一从有虞奏南薰,卿云白雪流雰雰。
感君赠我意,我行双佩之。
风烟万里不自保,行藏千古宁须疑。
一片清霜吐莲锷,七弦流水含金徽。
剑以待风胡,琴以待钟期。
世间听曲皆里耳,谁能为我辨雄雌。
近闻塞上风尘起,胡骑纷纷渡辽水。
又闻帝室赓明良,正风合雅从古始。
吾将拭我青萍,拂我缘绮。
三战为君渫胡血,再鼓为君洗俗耳。
行令四海无妖氛,还坐清风竹林里。

查看原文

注释

【秋星】1.秋夜的星辰。 2.指马额上的白毛。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秋】

秋【午集下】【禾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鰌。金行之時。《爾雅·釋天》秋爲白藏。《註》氣白而收藏也。《釋名》秋,就也,言萬物就成也。

繒也,繒迫品物使時成也。

《說文》禾穀熟也。《禮·月令》孟夏麥秋至。《澔曰》秋者,百穀成熟之期,此於時雖夏,於麥則秋,故云麥秋。《書·盤庚》乃亦有秋。

《禮·鄕飮酒義》西方者秋。秋,愁也。愁之以時,察守義者也。《註》愁讀爲揫,斂也。察嚴殺之貌。《春秋·繁露》秋之言猶湫也。湫者,憂悲狀也。

九月爲三秋。《詩·王風》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四秋。《管子·輕重乙篇》歲有四秋,而分有四時。故曰:農事且作,請以什伍農夫賦耜鐵。此謂春之秋。大夏且至,絲纊之所作,此謂夏之秋。大秋成,五穀之所會,此謂秋之秋。大冬營室中,女事紡績緝縷之所作,此謂冬之秋。

《廣韻藻》竹秋,三月也。蘭秋,七月也。

秋秋,馬騰驤貌。《前漢·禮樂志》飛龍秋游上天。

《揚雄·羽獵賦》秋秋蹌蹌入西園。《荀子·解蔽篇》鳳凰秋秋。《註》秋秋,猶蹌蹌。謂舞也。

春秋,魯史名。

大長秋,皇后官名。《前漢·百官表》景帝更將行爲大長秋。《師古註》將行,秦官名。秋者,收成之時,長者,恆久之義。

姓。

七遙切,音鍫。《揚雄賦》秋秋蹌蹌。蕭該讀。

《荀子·解蔽篇》鳳凰秋秋,其翼若干,其音若簫。秋與簫爲韻。

楚俱切,音蒭。《水南翰記》北方老嫗八九十歲,齒落更生者,能於夜出,食人嬰兒,名秋姑。秋讀如蒭酒之蒭。

【星】

星【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腥。《說文》萬物之精,上爲列星。从晶生聲。一曰象形。从口。古口復注中,故與日同。《釋名》星,散也,列位布散也。《書·堯典》曆象日月星辰。《傳》星,四方中星。

《洪範》五紀,四曰星辰。《傳》二十八宿迭見,以敘節氣。《又》庶民惟星,星有好風,星有好雨。《傳》星,民象,箕星好風,畢星好雨。《史記·天官書》星者,金之散氣。《註》五星五行之精,衆星列布,體生於地,精成於天,列居錯行,各有所屬。在野象物,在朝象官,在人象事。《前漢·天文志》經星常宿中外官,凡百七十八名,積數七百八十三星,皆有州國官宮物類之象。《淮南子·天文訓》日月之淫氣精者爲星辰。

星星,猶點點也。《謝靈運詩》星星白髮垂。

草名。戴星、文星、流星,皆穀精草別名。《本草綱目》此草生穀田中,莖頭小白花,點點如亂星。

姓。《廣韻》《羊氏家傳》曰:南陽太守羊續,娶濟北星重女。

【为】

爲【巳集中】【爪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潙。《說文》母猴也。其爲禽好爪。爪母猴象也。下腹爲母猴形。王育曰:爪象形也。

《爾雅·釋言》作,造,爲也。《書·益稷》予欲宣力四方汝爲。《洪範》有猷有爲有守。

治也。《晉語》疾不可爲也。《註》爲,治也。

使也。《魯語》其爲後世昭前之令聞也。《註》爲,猶使也。

語詞。《前漢·武帝紀》何但亡匿幕北寒苦之地爲。

姓。《廣韻》風俗通云:漢有南郡太守爲昆。《韻會》魯昭公子公爲之後。

《廣韻》《集韻》《韻會》于僞切,音䧦。《廣韻》助也。《增韻》所以也,緣也,被也,護也,與也。《書·咸有一德》臣爲上爲德,爲下爲民。《釋文》爲上爲下之爲,于僞反。徐云:四爲字皆于僞反。

《多士》惟我下民秉爲。《詩·大雅》福祿來爲。《箋》爲,猶助也。《釋文》于僞反,協句如字。

叶吾何切,音莪。《詩·王風》有兔爰爰,雉離于羅。我生之初,尙無爲。我生之後,逢此百罹,尙寐無吪。

【铓】

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集韻》《韻會》武方切《正韻》無方切,。

《正韻》謨郞切,音茫。義同。

【雪】

雪【戌集中】【雨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集韻》相絕切《韻會》《正韻》蘇絕切,音㡜。《說文》本作䨮。凝雨。《元命包》隂凝爲雪。《釋名》雪,綏也。水下遇寒氣而凝,綏綏然下也。《埤雅》雪六出而成華,言凡草木華五出,雪華獨六出,隂之成數也。《詩·邶風》雨雪其雱。

《廣韻》除也。《韻會》洗也。《莊子·知北遊》澡雪而精神。《戰國策》得賢士與共國,以雪先王之恥,孤之願也。

《廣韻》拭也。《家語》以黍雪桃。《史記·酈食其傳》沛公遽雪足杖矛,曰:延客入。

小雪、大雪,名。見《後漢·律曆志》。

山名。《後漢·明帝紀註》天山卽祈連山。一名雪山。

陽春白雪,古曲名。

姓。《正字通》明洪武中巡雪霽。

【作】

作【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胙臧入聲。興起也。《易·乾卦》聖人作而萬物覩。《書·堯典》平秩東作。

振也。《書·康誥》作新民。

造也。《禮·樂記》作者之謂聖。《詩·鄘風》定之方中,作于楚宮。

爲也。《詩·鄭風》敝予又改作兮。

始也。《詩·魯頌》思馬斯作。

坐作。《周禮·夏官》大司馬敎坐作進退之節。

將作,秦官名。《前漢·百官表》秩二千石,掌宮室。

作猶斮也。《禮·內則》魚曰作之。《註》謂削其鱗。

汨作,逸書篇名。

姓。漢涿郡太守作顯。

與詛同。怨謗也。《詩·大雅》侯作侯祝。

《集韻》《韻會》《正韻》子賀切,音佐。《後漢·廉范傳》廉叔度,來何暮,不禁火,民夜作,昔無襦,今五袴。《韓愈詩》非閣復非船,可居兼可過。君去問方橋,方橋如此作。今方音作讀佐。俗用做。

《韻補》叶總古切,音阻。《韓愈·處州孔子廟》惟此廟學,鄴侯所作。厥初庳下,神不以宇。

叶子悉切,音卽。《擊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琳·客難》太王築室,百堵俱作。西伯營臺,功不浹日。

【镡】

鐔【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徐林切《集韻》《韻會》《正韻》徐心切,音尋。《說文》劒鼻也。《徐鍇曰》劒鼻,人握處之下也。《正韻》三蒼云:劒口。

劒環。司馬彪云:劒珥。《戰國策》無鉤竿鐔蒙須之便。《註》鐔,劒珥鼻也。

《前漢·韓延壽傳》鑄作刀劒鉤鐔。《註》鐔,似劒而小。

縣名。《前漢·地理志》牂牁郡鐔封縣。

姓。漢豫州刺史鐔顯。

《廣韻》夷針切《集韻》餘針切,兼尋淫二音讀。

《廣韻》《正韻》徒含切《集韻》《韻會》徒南切,音覃。《張衡·東京賦》底柱輟流,鐔以大岯。《註》言大岯險,同劒口也。鐔,徒南反。

縣名。《前漢·地理志》武陵郡鐔成縣。《註》鐔音譚。《淮南子·人閒訓》一軍塞鐔城之嶺。《註》鐔城,在武陵西南,接鬰林郡。

《後漢·寵傳》寵到顯用良吏王渙鐔顯等,以爲心腹。《註》鐔,徒南反。《正字通》姓有潭尋二音,漢鐔政,明鐔鑑,一讀尋,一讀潭。

《類篇》徒感切,潭上聲。劒口也。《莊子·說劒篇》周宋爲鐔。《註》鐔,徒感反。劒口也。

《集韻》尋浸切,音蕈。刀本。

達各切,音鐸。劒珥。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