媚林麓兮返照

出自:明代·区大相《九望 其九 望西樵》

拼音:[mèi][lín][lù][xī][fǎn][zhào]

平仄:仄平仄平仄仄

山崛起兮海湄,复回薄兮云际。
见千里兮平皋,挹四郊兮芳霭。
出厚地兮百盘,挂青天兮片黛。
溪谷兮多姿,朝昏兮殊态。
日出兮䆗窱,波泛兮容裔。
灵穴兮吟风,幽林兮积翠。
曾结庐兮几客,横荒涂兮千载。
披阴阜兮吐霞,升阳崖兮迎旭。
忽云中兮鸡犬,更天边兮乔木。
巅积水兮可艇,涧连村兮比屋。
交远皋兮茶烟,若有人兮卉服。
幸不游兮豺虎,差可方兮麋鹿。
媚林麓兮返照,喧阶除兮乱瀑。
飞瀑下兮湿云,径凝烟兮不分。
鸾鸿归兮山响,菌桂发兮林芬。
灌尧韭兮九节,挺仙使兮一群。
三山渺兮难即,十洲恍兮空闻。
岂若近兮几席,况乃接兮榆枌。
山中人兮来何迟,抚云松兮望所思。
岁复岁兮不可待,年复年兮滞还期。
秋风歇兮蕙若,春雨长兮蕨薇。
胡长违兮涧户,永阒寂兮岩扉。
命芝童兮翳芝盖,邀桂父兮扬桂旂。
誓永绝兮氛垢,从天路兮薄言归。

查看原文

注释

【林麓】犹山林。
【返照】同‘反照 ’。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媚】

媚【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明祕切,音郿。《說文》說也。

諧也,諂也,蠱也。《書·囧命》便辟側媚。《史記·佞幸傳》非獨女以色媚,士宦亦有之。《吳志》虞翻曰:自恨骨體不媚。

愛也,親順也。《詩·大雅》媚兹一人。《唐書·魏徵傳》太宗曰:人言魏徵舉動疎慢,我見其嫵媚。

地名。《左傳·定九年》齊侯致禚媚杏于衞。《註》三邑皆齊西界。

叶武悲切,音眉。《韓愈·永貞行》狐鳴梟噪爭署置,䁑睒跳踉相嫵媚。《註》䁑睒,獸狂視貌。時順宗病瘖,王伾王叔文用事。憲宗立,攺元永貞。本作。

【林】

林【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力尋切《集韻》《韻會》犂針切《正韻》犂沈切,音臨。《說文》平土有叢木曰林。徐曰:叢木,故从二木。平土,故二木齊。《詩·小雅》依彼平林。

野外謂之林。《詩·周南》施于中林。

山木曰林。《穀梁傳·僖十四年》林屬于山爲麓。

《周禮·地官·林衡註》竹木曰林,水衡曰衡。

《爾雅·釋詁》林,君也。

盛貌。《詩·小雅》有壬有林。

林鐘,律名。《禮·月令》季夏之月律中林鐘。《周禮》作函鐘。

羽林,星名。應劭曰:天有羽林,大將軍之星也。林喩若林木,羽翼,鷙擊之意,故以名武官。《前漢·宣帝紀》取從軍死事者之子,養爲羽林軍,號羽林孤兒。

綠林,荆州山名。《後漢·劉元傳》諸亡命集于綠林。

姓。《姓譜》殷比干後,避難長林山,因氏。

平王世子林開之後,望出南安。○按《說文》林自爲部,棼、楚等字从之,今倂入。

【麓】

麓【亥集下】【鹿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㯟《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盧谷切,音祿。《釋名》山足曰麓。麓,陸也。言水流順陸,燥也。《周禮·地官·林衡》掌巡林麓之禁令而平其守。《註》平林麓之大小及所生者,竹木生平地曰林,山足曰麓。《詩·大雅》瞻彼旱麓。《傳》旱,山名。麓,山足也。

《說文》麓,守山林吏也。

錄也。《書·舜典》納于大麓,烈風雷雨弗迷。《傳》納舜使大錄萬幾之政。《註》亦曰山足。

與鹿通。《春秋·僖十四年》沙鹿崩。《穀梁傳》林屬於山爲鹿。

叶錄直切,音力。《易林》被服文德,升入大麓,四門雍肅,登受大福。福,音逼。

【兮】

兮【子集下】【八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胡雞切《集韻》《韻會》《正韻》弦雞切,音奚。《說文》語有所稽也。从丂八,象氣越丂也。《徐曰》爲有稽考,未便言之。言兮則語當駐,駐則氣越丂也。《增韻》歌辭也。

通作猗。《書·秦誓》斷斷猗,大學引作兮。《莊子·大宗師》我猶爲人猗。

與侯通。《史記·樂書》高祖過沛,詩三侯之章。《註》索隱曰:沛詩有三兮,故曰三侯,卽大風歌。《韻會》歐陽氏曰:俗作〈丷下丅〉。

【返】

返【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甫遠切《集韻》《韻會》府遠切,音反。《說文》還也。《玉篇》復也。《前漢·董仲舒傳》返之于天。《註》謂還歸之也。

《伍被傳》往者不返。《註》言不復來也。

叶補臠切,音扁。《秦嘉詩》遣車迎子還,空去復空返。憂來如循環,匪席不可卷。

叶孚絢切,翻去聲。《張衡·西京賦》重閨幽闥,轉相逾延。望䆗窱以徑庭,眇不知其所返。延讀去聲。《韻會》通作反。

【照】

照【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之少切《集韻》《韻會》《正韻》之笑切,音詔。《說文》本作㷖。《增韻》明所燭也。《易·離卦》大人以繼明照于四方。《書·泰誓》若日月之照臨。

《正字通》北齊劉縚兄弟,父名照,一生不作照字,惟依火旁作炤。《廣韻》同炤。《集韻》或省作昭。唐武后作曌。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