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首问丹梯

出自:明代·区大相《晚霁玉峡驿望玉笥山》

拼音:[jiǎo,jiáo][shǒu][wèn][dān][tī]

平仄:平仄仄平平

峡束江流窄,山欹堞影低。
玉梁沉宿雾,金涧落晴霓。
水鸟窥鱼下,林猿摘果啼。
灵峰不可到,矫首问丹梯

查看原文

注释

【矫首】1.昂首;抬头。 2.昂昂然自得貌。
【丹梯】1.红色的台阶。亦喻仕进之路。 2.指高入云霄的山峰。 3.指寻仙访道之路。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矫】

矯【午集中】【矢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居夭切《集韻》《韻會》舉夭切,驕上聲。《說文》揉箭箝也。《搏雅》直也。《禮·部韻略》揉曲爲矯。《易·說卦》坎爲矯輮。《疏》使曲者直爲矯,使直者曲爲輮。《史記·平津侯傳》矯矢累弦。《註》正曲使直也。《前漢·成帝詔》民彌惰怠,將何以矯之。《註》矯,正也。《劉勰·新論》搒檠者,矯不正也。

《玉篇》詐也,擅也。《類篇》妄也。《字彙》託也。通作撟。《書·呂》奪攘矯虔。《前漢·高帝詔》作撟虔。《註》稱詐爲矯,强取爲虔。《左傳·昭二十六年》矯誣先王。《史記·汲黯傳》矯制持節,發河南倉廩,以振貧民。《前漢·高帝紀》羽矯殺卿子冠軍。《註》托懷王命而殺之也。《大戴禮》非其事而居之,矯也。

《爾雅·釋訓》矯矯,勇也。《博雅》武也。《詩·魯頌》矯矯虎臣。《周頌》作蹻蹻。《註》武貌。

强也。《禮·中庸》强哉矯。《荀子·臣道篇》作撟然剛折。《註》强貌。

《類篇》舉也。《陶潛·歸去來辭》時矯首而遐觀。《揚雄·甘泉賦》作撟首。

《博雅》飛也。《孫綽·遊天台山賦》整輕翮而思矯。《揚子·方言》作䎗。

姓。《風俗通》晉大夫矯父之後,前漢右將軍矯望,後漢逸民矯愼。矯,一作蟜。

《韻會》嬌廟切,驕去聲。與撟同。

詐也。

强亢貌。

高舉貌。本《毛氏韻增》。

《集韻》《韻會》居妖切,音驕。矢躍出也。《神異東荒經》東王公與玉女投壷,每投千二百矢矯。

矯矯,高舉貌。《前漢·敘傳》賈生矯矯,弱冠登朝。《師古曰》合韻音驕。

《字彙補》其嬌切,音橋。亦姓也。《史記·仲尼弟子傳》江東人矯子庸疵。《註》矯,音橋。師古云:矯疵,字子庸。與撟蹻蟜通。《正韻》作同橋,非。

【首】

首【戌集下】【首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一曰䭫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註》稽首,拜頭至地也。頓首,拜頭叩地也。空首,拜頭至手,所謂拜手也。

元首,君也。《書·益稷》元首起哉。

《廣韻》始也。《公羊傳·隱六年》春秋雖無事,首時過則書。《註》首,始也。時,四時也。過,歷也。春以正月爲始,夏以四月爲始,秋以七月爲始,冬以十月爲始。

《揚子·方言》人之初生謂之首。

魁帥也。《禮·檀弓》毋爲戎首,不亦善乎。《註》爲兵主來攻伐曰戎首。

標表也。《禮·閒傳》苴惡貌也。所以首其內,而見諸外也。《集說》首者,標表之義,蓋顯示其內心之哀痛于外也。

要領也。《書·秦誓》予誓告汝羣言之首。《傳》衆言之本要。

《左傳·僖十五年》秦獲晉侯以歸,大夫反首拔舍從之。《註》反首,謂頭髮下垂。

《左傳·成十六年》塞井於軍中,而疏行首。《註》疏行首者,當陣前決開營壘爲戰道。

《禮·曲禮》進劒者左首。《疏》首,劒拊環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廬人》五分其晉圍,去一以爲首圍。《註》首,殳上鐏也。

貍首,樂章名。《周禮·春官·樂師》凡射,諸侯以貍首爲節。

《禮·檀弓》貍首之斑然。《註》木文之華。

官名。《史記·犀首傳》犀首者,魏之隂晉人也。名衍,姓公孫氏。《註》司馬彪曰:若今虎牙將軍。

山名。《書·禹貢》壺口雷首。《疏》在河東蒲坂縣南,一名首山。左傳宣二年,宣子田於首山,卽此。

邑名。《春秋·僖五年》會王世子於首止。《註》衞地,留襄邑縣,東南有首鄕。《公羊傳》作首戴。

《左傳·昭二十八年》韓固爲馬首大夫。《註》今壽陽縣。

牛首,鄭邑,見《左傳·桓十四年》。

刳首,晉地,見《左傳·文七年》。

國名。《山海經》有三首國。

咳首,八蠻之一,見《風俗通》。

馬名。《爾雅·釋獸》馬四蹢皆白,首。《註》蹢,蹄也。四蹄白者名首。俗呼爲踏雪馬。

《禮·月令》首種不入。《註》首種謂稷。《疏》百穀稷先種,故云。

豕首,茢甄別名。見《爾雅·釋草》。

姓。《正字通》明弘治汀州推官首德仁。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及告人罪,曰首。《前漢·文三王傳》驕嫚不首。《註》不首,謂不伏其罪也。首,失救反。

服也。《後漢·西域傳》雖有降首,曾莫懲革。《註》首,猶服也,音式救反。

頭向也。《禮·玉藻》君子之居恆當戸,寢恆東首。《註》首,生氣也。《釋文》首,手又反。

《戰國策》以秦之疆首之者。《註》言以兵向之。

叶詩紙切,音始。《揚子·太經》凍登赤天,隂作首也。虛羸踦踦,擅無已也。

叶賞語切,音黍。《班固·述高帝贊》神母告符,朱旗廼舉。粵蹈秦郊,嬰來稽首。

叶舂御切,音恕。《晉書·樂志鼓吹曲》征遼東,敵失據。威靈邁日域,公孫旣授首。

【问】

問【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聞去聲。《說文》訊也。《書·仲虺之誥》好問則裕。《詩·邶風》問我諸姑,遂及伯姊。

《爾雅·釋言》聘問也。《儀禮·聘禮》小聘曰問。《周禮·春官·大宗伯》時聘曰問。

《秋官·大行人》閒問以諭諸侯之志。《又》凡諸侯之邦交,歲相問也。

《正字通》古謂遺曰問。《詩·鄭風》雜佩以問之。《傳》問,遺也。《禮·曲禮》凡以苞苴簞笥問人者。《左傳·哀二十六年》衛侯使以弓問子貢。

訊罪曰問。《詩·魯頌》淑問如臯陶。《註》淑,善。問,訊囚也。

命也。《左傳·莊八年》期戍,公問不至。《註》問,命也。

姓。《廣韻》今襄州有之。《正字通》明問智,成化貢士。

《正韻》與聞同,聲問也。《詩·大雅》宣昭義問。《又》亦不隕厥問。

【丹】

丹【子集上】【丶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音單。赤色丹砂也。《書·禹貢》礪砥砮丹。《山海經》丹以赤爲主,黑白皆丹之類。《陶弘景曰》卽朱砂也。

道家以烹鼎金石爲外丹,吐故納新爲內丹。《黃庭經》九轉八瓊丹。《註》八者:朱砂,雄黃,空靑,硫黃,雲母,戎鹽,硝石,雌黃也。

《博物志》和氣相感,則陵出黑丹。仁主壽昌,民延壽命,天下太平。

以朱色塗物曰丹。《揚雄·解嘲》朱丹其轂。

容美曰渥丹。《詩·秦風》顏如渥丹。

赤心無僞曰丹。《謝朓詩》旣秉丹石心,寧流素絲涕。

姓。漢丹玉,宋丹山,明丹衷。

丹陽,郡名。漢武帝攺鄣郡爲丹陽郡。晉武帝分立宣城,毗陵二郡。

州名。本赤翟地,元魏置汾州,後改丹州。

《崔豹古今註》丹徼,南方徼,色赤,故稱丹徼,爲南方之極也。

丹丹,國名。見《南史》。

《山海經》鳳凰產于丹穴。

竊丹,鳥名。爲九鳳之一。

牡丹,花名。《本草》一名鼠姑。

木丹,梔子花別名。紫丹,茈草別名。

叶都懸切,音顚。《陸機·羅敷歌》南崖充羅幕,北渚盈輧軒。淸川含藻景,高岸被華丹。《說文》丹巴,越赤石。外象丹井,中象丹形,靑彤雘等字从此。

【梯】

梯【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土雞切《集韻》《韻會》《正韻》天黎切,體平聲。《說文》木階也。《虎韜·兵略篇》視城中,則有雲梯飛樓。《孫武·九地篇》如登樓而去梯階。

凡階皆謂之梯。《越語》毋曠其衆,以爲亂梯。《釋名》階梯也。如梯之有差等也。

凭也。《山海經》西王母梯几戴勝。

無隅角者謂之突梯。《楚辭·卜居》突梯滑稽,如脂如韋。

《正韻》杜兮切,音題。木稚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