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飘远游志

出自:明代·袁华《送郭安道升宪椽》

拼音:[piāo][piāo][yuǎn,yuàn][yóu][zhì]

平仄:平平仄平仄

太山何岩岩,上与云汉通。
流光洞相射,照耀金芙蓉。
黄河水汤汤,奔流去不已。
东下沧海深,曾波渺无涘。
顾此河山美,襟带邹鲁疆。
扶舆孕神秀,人物产贤良。
粤生我郭君,秋水炯双目。
清标颀而长,碧梧峙鸾鹄。
结发读书史,浩气冲八虚。
崭然见头角,顿与众子殊。
周还丈室中,左图右文史。
父母有愉容,邻里皆仰企。
布衣束韦带,箪瓢恒晏如。
游心羲皇上,自许稷契俱。
出门天地宽,飘飘远游志
便欲凌高风,赤手搏虎兕。
西逾秦陇地,东溯大江濆。
为爱九华好,结茅栖白云。
奈此堂上亲,鹤发被两耳。
家无担石储,何以奉甘旨。
暂捧毛义檄,菽水聊怡颜。
缅怀远大器,置身簿书间。
朝趋雁鹜行,暮归问安否。
克孝复克勤,天赋非矫揉。
耿介守贞洁,剖决言便便。
俯仰洎十载,东西郡屡迁。
冰霜操愈坚,刚柔不茹吐。
黄堂飞荐章,姓名达乌府。
八月绣衣使,持节江之东。
薅荆薙榛棘,狐狸亦循踪。
抡才惟若人,修能获举援。
行看补舜裳,胸有五色线。
黄梅雨初霁,移文下桃州。
隶卒效奔走,车骑拥道周。
班荆西郭门,长途马蹄疾。
遥望敬亭山,草木似相识。
行行至莲幕,挺挺立霜台。
平生多抱负,今日良慰怀。
江左民力疲,况乃苦徭役。
早夕被鞭笞,征敛从何出。
贪污挟势权,舞文肆凶奸。
朘剥民膏血,那知稼穑难。
苍生命如鱼,濈濈在网罟。
按行来何时,问此民疾苦。
嗟予一介士,幸获望馀光。
春风佳丽地,文酒日相羊。
方期朝暮间,坐听谈亹亹。
愰若秋空蝇,弗得附骥尾。
丈夫志四海,慷慨轻别离。
愿言树勋业,高步青云梯。

查看原文

注释

【飘飘】1.风吹貌。 2.飞扬貌。 3.飞翔貌。 4.轻盈舒缓,超尘脱俗的样子。 5.形容动荡不安﹑不平静。 6.漂泊貌。形容行止无定。 7.迅疾貌,倏忽貌。 8.形容思想﹑意趣高远。 9.形容遥远﹑久远。
【远游】1.亦作"远游"。 2.谓到远方游历。 3.见"远游冠"。 4.见"远游履"。
【游志】1.指放心物外的意向。 2.畅达心神。 3.谓将注意力投向某一方面。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飘】

飄【戌集下】【風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1画

《集韻》《韻會》《正韻》遙切,音標。《玉篇》旋風也。《詩·檜風》匪風飄兮。《釋文》符遙反,又必遙反。《前漢·蒯通傳》飄至風起。《註》必遙反。謂疾風。

《廣韻》符霄切《集韻》毗霄切,音瓢。義同。《爾雅·釋天》回風爲飄。《釋文》飄,音瓢。《詩·小雅》飄風發發。《釋文》飄,避遙反。

《唐韻》撫招切《集韻》紕招切,音嫖。飄颻。《史記·司馬相如傳》天子大說,飄飄有凌雲之氣。

《韻會》吹也。《曹植詩》驚風飄白日。《陶潛·歸去來辭》風飄飄而吹衣。

落也。《莊子·達生篇》雖有忮心者,不怨飄瓦。《註》落也。《韻義》飄,匹遙反。

《韻會》通作漂。《前漢·楊惲傳》漂然皆有節槩,知去就之分。

通作縹。《前漢·揚雄傳》縹縹有凌雲之志。

《集韻》匹妙切,音剽。《曹植·感節賦》折若華之翳曰:庶朱光之長照。願寄軀于飛蓬,乗陽風而遠飄。《說文》作。

【远】

遠【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0画

〔古文〕爰上聲。《說文》遼也。《廣韻》遙遠也。《正韻》指遠近定體也。

《廣韻》《集韻》《韻會》于願切《正韻》于怨切,爰去聲。《正韻》遠之也。遠近之遠上聲,如《詩》其人則遠之類。遠離之遠去聲,如《論語》敬鬼神而遠之之類是也。

叶于員切,音淵。《詩·小雅》爾之遠矣,民胥然矣。俗作逺。

【游】

游【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汓《唐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音猷。水名。《水經注》淮水於淮浦縣枝分,北爲游水。

浮行也。《爾雅·釋水》順流而下曰遡游。《詩·秦風》遡游從之。

《周禮·天官》閽人,王宮每門四人,囿游亦如之。《註》游,離宮也。

《管子·首憲篇》分理以爲十游,游爲之宗。

《尚書·考靈曜》地有四游,常動而人不知。

玩物適情之意。《禮·少儀》士依於德,游於藝。

閒曠也。《禮·王制》無游民。

自適貌。《詩·小雅》愼爾優游。

枝葉扶疏貌。《詩·鄭風》隰有游龍。《傳》龍紅草也。《箋》游,猶放縱也。言紅草放縱枝葉于隰中。

《集韻》徐由切,音囚。義同。

《集韻》《正韻》力求切,音留。旌旗之旒也。本作斿。亦作旒。《左傳·桓二年》鞶厲游纓。

九游,星也。《史記·天官書》九游九星,在玉井西南。

《韻補》叶延知切,音移。《司馬相如·上林賦》拖蜺旌,靡雲旗。前皮軒,後道游。

叶衣虛切,音於。《萬震南州異物志贊》合浦之人,習水善游。上視層潭,如猿仰株。

【志】

志【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音鋕。《說文》从心之聲。志者,心之所之也。《論語》志於道。《詩序》在心爲志。

《廣韻》意慕也。《儀禮·大射儀》不以樂志。《註》志者,意所擬度也。《禮·少儀》問卜筮曰:義歟,志歟。義則可問,志則否。《註》義,正事也。志,私意也。

準志也。《書·盤庚》若射之有志。《疏》如射之有所準志,志之所主,欲得中也。

章志也。《禮·檀弓》孔子之喪,公西赤爲志焉。子張之喪,公明儀爲志焉。《疏》故爲盛禮,以章明志識也。

本志也。《左傳·襄元年》謂之宋志。《註》言宋本志,在攻取彭城也。

《左傳·昭二十五年》以制六志。《註》爲禮,以制好惡喜怒哀樂六志。

記也。與誌同。或作識。《周禮·春官》小史掌邦國之志。《前漢書》有十志。《師古曰》志,記也。積記其事也。《後漢·劉駿傳》博見彊志。

《集韻》昌志切。與幟通。旗也。《史記·張丞相傳》沛公以周昌爲職志。

箭鏃也。《爾雅·釋器》金鏃翦羽謂之鍭,骨鏃不翦羽謂之志。《註》鏃,今之錍箭。志,今之骨骲。

叶眞而切,音支。《楚辭·九章》昔君與我成言兮,曰黃昏以爲期。羌中道而回畔兮,反旣有此他志。

相关诗句
高步青云梯 愿言树勋业 慷慨轻别离 丈夫志四海 弗得附骥尾 愰若秋空蝇 坐听谈亹亹 方期朝暮间 文酒日相羊 春风佳丽地 幸获望馀光 嗟予一介士 问此民疾苦 按行来何时 濈濈在网罟 苍生命如鱼 那知稼穑难 朘剥民膏血 舞文肆凶奸 贪污挟势权 征敛从何出 早夕被鞭笞 况乃苦徭役 江左民力疲 今日良慰怀 平生多抱负 挺挺立霜台 行行至莲幕 草木似相识 遥望敬亭山 长途马蹄疾 班荆西郭门 车骑拥道周 隶卒效奔走 移文下桃州 黄梅雨初霁 胸有五色线 行看补舜裳 修能获举援 抡才惟若人 狐狸亦循踪 薅荆薙榛棘 持节江之东 八月绣衣使 姓名达乌府 黄堂飞荐章 刚柔不茹吐 冰霜操愈坚 东西郡屡迁 俯仰洎十载 剖决言便便 耿介守贞洁 天赋非矫揉 克孝复克勤 暮归问安否 朝趋雁鹜行 置身簿书间 缅怀远大器 菽水聊怡颜 暂捧毛义檄 何以奉甘旨 家无担石储 鹤发被两耳 奈此堂上亲 结茅栖白云 为爱九华好 东溯大江濆 西逾秦陇地 赤手搏虎兕 便欲凌高风 飘飘远游志 出门天地宽 自许稷契俱 游心羲皇上 箪瓢恒晏如 布衣束韦带 邻里皆仰企 父母有愉容 左图右文史 周还丈室中 顿与众子殊 崭然见头角 浩气冲八虚 结发读书史 碧梧峙鸾鹄 清标颀而长 秋水炯双目 粤生我郭君 人物产贤良 扶舆孕神秀 襟带邹鲁疆 顾此河山美 曾波渺无涘 东下沧海深 奔流去不已 黄河水汤汤 照耀金芙蓉 流光洞相射 上与云汉通 太山何岩岩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