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东山数点

出自:明代·袁华《自钱塘附漕舟汎海至石墩时至正乙亥嘉平廿三日》

拼音:[yǒng][dōng][shān][shù,shǔ,shuò][diǎn]

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生远游屐,历览名山川。
北上齐鲁境,西溯荆襄船。
承平百年久,关塞静风烟。
道里不裹粮,朝吴暮幽燕。
岂意戎马生,跬步那可前。
朅来钱塘城,雉堞云山连。
带甲三十万,兵革利且坚。
中军霍嫖姚,智勇开三边。
井邑百战馀,白骨蒿莱缠。
粮道又梗阻,故里难回邅。
漕侯万人杰,饟运来江壖。
仓皇问归路,黄色眉间鲜。
太守敬爱客,江亭祖离筵。
临行重赠诗,诗句清且妍。
暝投海门泊,啴急鸣哀弦。
长星蚩尤旗,光亘奎娄缠。
修德弭天变,圣主方求贤。
黎明众船开,张旗鼓阗阗。
推篷视海色,雪满群峰颠。
龛赭天设险,峡东崖倒悬。
英雄已陈迹,涛浪犹掀天。
尚馀射潮箭,钱笴大如椽。
扬帆出海口,风静波涟涟。
雪霁天宇高,眺远意所便。
甬东山数点,跕跕若堕鸢。
潮汐既有程,往来谁使然。
昔人去己远,此理何由宣。
兹游信奇绝,岂独坡翁专。
舟归石墩浦,微涡生颊颧。
戴星蹋沙尾,借榻营中眠。
盘餐荐蟹蛤,调咸异肥膻。
匪私一饭恩,幸获能生还。
人生涉忧患,所贵道自全。
聊以慰旅怀,长哦遂成篇。

查看原文

注释

【东山】《诗·豳风》篇名。相传是周公东征归来后周人的作品,写久戍在外的士兵在归途中和到家后的感想,其中既有胜利返回的喜悦,也有家园荒芜的感叹。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甬】

甬【午集上】【用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余隴切《集韻》《韻會》《正韻》尹竦切,音勇。《說文》草木華甬甬然也。《徐曰》甬之言涌也,若泉涌出也。

甬道。《史記·秦始皇紀》築甬道。《註》應劭曰:謂馳道外築牆,天子於中,外人不見也。《項羽紀註》應劭曰:恐敵鈔輺重,故築牆垣如街。《淮南子·本經訓》修爲牆垣甬。道相連。《註》甬道,飛閣複道也。《韓愈詩》雲韶凝禁甬。《註》宮禁巷道也。《正字通》按甬道之名雖同,或馳道外,或軍伍中,或宮巷道,其用不一。

《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鳧氏爲鍾,舞上謂之甬,甬上謂之衡。《註》此二名者,鍾柄。

《揚子·方言》自關而東,魏宋楚之閒,保庸謂之甬。

地名。《左傳·哀二十二年》越滅吳,請使吳王居甬東。甬東,越地,會㮷句章縣,東海中洲也。

量名。《禮·月令》仲春之月,日夜分,則同度量,鈞衡石,角斗甬。《註》甬,今斛也。

《博雅》甬,常也。

《集韻》《韻會》管也。與筩同。

【东】

東【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正韻》德紅切《集韻》《韻會》都籠切,音蝀。《說文》動也。陽氣動,于時爲春。《書·堯典》平秩東作。《孔傳》歲起於東,而始就耕也。《淮南子·天文訓》東方木也,其帝太皡。

《史記·曆書》日起於東,月起於西。《鄭樵·通志》日在木中曰東,在木上曰杲,在木下曰杳。木,若木也,日所升降。

《詩·大雅》東有啓明。

《爾雅·釋地》東至于泰遠。

姓。《聖賢羣輔錄》舜友東不訾。

叶當經切,音丁。《詩·小雅》念我土宇,我生不辰。逢天僤怒,自西徂東。

叶都郞切,音當。《楊泉·蠶賦》粵召僕夫,築室于旁。于旁伊何,在庭之東。○按《說文》東自爲部,今倂入。

【山】

山【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所閒切《集韻》《韻會》師閒切《正韻》師姦切,起之形。《釋名》山,產也。產萬物者也。《易·說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書·禹貢》奠高山大川。《爾雅·釋山》河南華,河西嶽,河東岱,河北恆,江南衡,《周禮》謂之鎮。《鄭註》鎮名山安地德者也。

《山海經》山分東西南北中五經。南則自蜀中西南至吳越諸山界。西則自華隂嶓冢以至崑崙積石諸山,今隴西甘肅玉門外,其地也。北則自狐岐大行以至王屋孟門諸山,是禹貢冀雍兩州之境也。東則自泰岱姑射沿海諸境,則禹貢靑州齊魯之地也。見《讀山海經語》。

連山,古易名。《周禮·春官》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註》似山之出內氣也。

姓。古烈山氏之後。

公山,複姓。

《集韻》《韻會》所旃切,音仙《詩·小雅》幽幽南山。叶上干,干音堅。

《孔子·丘陵歌》喟然迴慮,題彼泰山。鬱確其高,梁甫迴連。○按山在刪韻,古轉聲寒刪先通,則非止叶音矣。

叶疏臻切,音甡。《班固·東都賦》吐燄生風,欱野歕山。叶下振。《正字通》本部與土阜石三部通者,互見。

【数】

數【卯集下】【攴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所矩切《集韻》爽主切,音籔。《說文》計也。《易·說卦》數往者順。《詩·小雅》心焉數之。《禮·曲禮》問國君之富,數地以對。

《博雅》責也。《左傳·昭二年》使吏數之。《註》責數其罪。

《集韻》阻切,音所。義同。

《廣韻》色句切《集韻》《韻會》《正韻》雙遇切,禮命之多少。

《繫辭》極數知來之謂占。《疏》蓍策之數。《書·大禹謨》天之曆數在汝躬。《疏》天之曆運之數。《周禮·天官·小宰》掌官常以治數。《註》治數,每事多少異也。《後漢·律曆志》隷首作數。《註》隷首,黃帝之臣。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色角切,音朔。頻數也。《禮·祭義》祭不欲數,數則煩。

《爾雅·釋詁》數,疾也。《疏》皆謂急疾也。

《集韻》蘇谷切,音速。《禮·樂記》衞音趨數煩志。《註》趨數,讀爲促速,聲之誤也。《史記·賈生傳》淹數之度兮,語余其期。《註》徐廣曰:數,速也。

《集韻》《韻會》趨玉切,音促。細也。《孟子》數罟不入洿池。《趙岐註》密細之網。

《集韻》聳取切,音繏。數數,猶汲汲也。

所錄切,松入聲。汲水疾也。《莊子·天地篇》數如泆湯。

所六切,音縮。數數,迫促意。

仕角切,音浞。促也。

《韻補》叶先奏切。《陸機·宣猷堂詩》篤生我后,克明克秀。體輝重光,承規景數。

【点】

點【亥集下】【黑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正韻》多忝切,音玷。《說文》小黑也。

《正韻》點注也。《爾雅·釋器》滅謂之點。《註》以筆滅字爲點。

《玉篇》檢點也。

《廣韻》點畫。

《正韻》更點。

《廣雅》污也。《太史公報任安書》適足以見笑而自點耳。

《集韻》之廉切,音詹。人名。魯有豐點,齊有鮑點。

《集韻》丁賀切,音哆。草葉壞也。《齊民要術》故墟種麻,有點葉夭折之患。

《集韻》都念切,音店。亦汙也。《束皙·白華詩》鮮侔晨葩,莫之點辱。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