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首或浮沉

出自:清代·屈大均《登罗浮绝顶奉同蒋王二大夫作》

拼音:[áo][shǒu][huò][fú][chén]

平仄:平仄仄平平

霃霃太古云,至今未开辟。
山气日汹涌,随风洒精液。
触石生洪波,微茫在咫尺。
登山若浮海,舟航即轻策。
浮山复浮去,与罗万里隔。
仅余玉女峰,娟娟在肘腋。
蓬莱无根蒂,左股长为客。
铁桥苦拘系,峰峰合体魄。
一气胶漆之,洞天在肝膈。
雷风吐噏时,氤氲相损益。
峨峨在虚无,荡踏难留迹。
如何太华山,乃为巨灵擘。
便道通句曲,大天有阡陌。
玉笥一南窍,日月暗相射。
朱明本火府,草木多纯赤。
朱竹含葳蕤,红翠美毛翮。
南禺亦丹穴,凤族以千百。
口衔芙莲花,纷纷堕瑶席。
珠尾若扬麾,往来拂巾舄。
麻姑何秀峙,散发至腰脊。
上下飞峰间,不肯相扶掖。
筋力尽青冥,渐与空天迫。
微躯若鸿毛,顺风思一掷。
衫袖即飙车,不用浮丘伯。
神明自鼓舞,鸾鹤惟所择。
便携二大夫,八极恣挥斥。
神仙虽惝怳,此中有窟宅。
真道苦无言,与天日相索。
聪明乃尘垢,陶铸有微责。
虽复游无穷,亦自悲人役。
神山有离合,依依且朝夕。
鳌首或浮沉,广大日以积。
弥缝费造化,随波恐流易。
分水一泉源,自天通地脉。
瀑布纵横飞,与海相潮汐。
天鸡一咿喔,扶桑已半白。
海日长三丈,玄黄始一隙。
光明未丽天,外体已赫赫。
摇荡二石楼,烧空如琥珀。
生长旸谷旁,郁仪日亲炙。
中夜已寅宾,导引成肥硕。
咸池灼欲焦,沧凉吾自适。
一下曜真台,人间愁踧踖。
百虑生黄埃,世务婴繁剧。
三山居水下,船交苦风逆。
赍去童男女,三千良可惜。
罗浮即方丈,甘心自古昔。
南岳一佐命,仙卿此注籍。
大夫代天工,于此宜区画。
虽无封禅书,名山望润泽。

查看原文

注释

【浮沉】在水中忽上忽下◇与世~(比喻跟着世俗走,随波逐流)ㄧ宦海~(旧时比喻官职升降)。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鳌】

鰲【亥集中】【魚部】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五勞切《集韻》《韻會》牛刀切,音敖。《玉篇》魚名。《正字通》俗鼇字。詳黽部鼇字註。

【首】

首【戌集下】【首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一曰䭫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註》稽首,拜頭至地也。頓首,拜頭叩地也。空首,拜頭至手,所謂拜手也。

元首,君也。《書·益稷》元首起哉。

《廣韻》始也。《公羊傳·隱六年》春秋雖無事,首時過則書。《註》首,始也。時,四時也。過,歷也。春以正月爲始,夏以四月爲始,秋以七月爲始,冬以十月爲始。

《揚子·方言》人之初生謂之首。

魁帥也。《禮·檀弓》毋爲戎首,不亦善乎。《註》爲兵主來攻伐曰戎首。

標表也。《禮·閒傳》苴惡貌也。所以首其內,而見諸外也。《集說》首者,標表之義,蓋顯示其內心之哀痛于外也。

要領也。《書·秦誓》予誓告汝羣言之首。《傳》衆言之本要。

《左傳·僖十五年》秦獲晉侯以歸,大夫反首拔舍從之。《註》反首,謂頭髮下垂。

《左傳·成十六年》塞井於軍中,而疏行首。《註》疏行首者,當陣前決開營壘爲戰道。

《禮·曲禮》進劒者左首。《疏》首,劒拊環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廬人》五分其晉圍,去一以爲首圍。《註》首,殳上鐏也。

貍首,樂章名。《周禮·春官·樂師》凡射,諸侯以貍首爲節。

《禮·檀弓》貍首之斑然。《註》木文之華。

官名。《史記·犀首傳》犀首者,魏之隂晉人也。名衍,姓公孫氏。《註》司馬彪曰:若今虎牙將軍。

山名。《書·禹貢》壺口雷首。《疏》在河東蒲坂縣南,一名首山。左傳宣二年,宣子田於首山,卽此。

邑名。《春秋·僖五年》會王世子於首止。《註》衞地,留襄邑縣,東南有首鄕。《公羊傳》作首戴。

《左傳·昭二十八年》韓固爲馬首大夫。《註》今壽陽縣。

牛首,鄭邑,見《左傳·桓十四年》。

刳首,晉地,見《左傳·文七年》。

國名。《山海經》有三首國。

咳首,八蠻之一,見《風俗通》。

馬名。《爾雅·釋獸》馬四蹢皆白,首。《註》蹢,蹄也。四蹄白者名首。俗呼爲踏雪馬。

《禮·月令》首種不入。《註》首種謂稷。《疏》百穀稷先種,故云。

豕首,茢甄別名。見《爾雅·釋草》。

姓。《正字通》明弘治汀州推官首德仁。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及告人罪,曰首。《前漢·文三王傳》驕嫚不首。《註》不首,謂不伏其罪也。首,失救反。

服也。《後漢·西域傳》雖有降首,曾莫懲革。《註》首,猶服也,音式救反。

頭向也。《禮·玉藻》君子之居恆當戸,寢恆東首。《註》首,生氣也。《釋文》首,手又反。

《戰國策》以秦之疆首之者。《註》言以兵向之。

叶詩紙切,音始。《揚子·太經》凍登赤天,隂作首也。虛羸踦踦,擅無已也。

叶賞語切,音黍。《班固·述高帝贊》神母告符,朱旗廼舉。粵蹈秦郊,嬰來稽首。

叶舂御切,音恕。《晉書·樂志鼓吹曲》征遼東,敵失據。威靈邁日域,公孫旣授首。

【或】

或【卯集中】【戈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集韻》越逼切,音閾。《說文》邦也。从口从戈,以守一。一,地也。通作域。

《廣韻》胡國切《集韻》《韻會》《正韻》穫北切,音惑。疑也。凡或人或曰皆闕疑之辭。《易·乾卦》或躍在淵。《朱子·本義》疑而未定之辭。

與惑通。怪也。《孟子》無或乎王之不智也。◎按六書有假借,或本是邦或字,借爲疑或字,後人加土爲域,加心爲惑。而於或字,止作或人或曰之用,幷其本義而忘之矣。

【浮】

浮【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縛牟切《集韻》《韻會》房尤切《正韻》房鳩切,音罘。《說文》氾也。《論語》乗桴浮於海。

順流曰浮。《書·禹貢》浮于濟漯。

濟涉腰瓠曰浮。《淮南子·釋山訓》百人抗浮。《註》浮,瓠也。

溢也,過也。《禮·坊記》君子與其使食浮于人也,寧使人浮于食。

先時曰浮。《書·盤庚》鮮以不浮于天時。

輕也。《楚語》疏其穢而鎭其浮。

浮浮,氣烝貌。《詩·大雅》烝之浮浮。

雨雪盛貌。《詩·小雅》雨雪浮浮。

衆彊貌《詩·大雅》江漢浮浮。

浮沉,無定之意。《詩·小雅》載沉載浮。

《小爾雅》浮,罰也。謂罰爵也。《禮·投壷》無偝立,無踰言,若是者浮。

水名。《水經注》靑河東北,浮水故瀆出焉。

山名。《山海經》竹山西百二十里曰浮山。

《廣輿記》廣東高州府城東有浮山。

羅浮,二山名。《羅浮山記》在增城,博羅二縣境。

竹名。《戴凱之·竹譜》浮竹亞節,虛軟厚肉。

石名。《左思·吳都賦》浮石若桴。

天浮,星名。《甘氏星經》天浮四星,在左旗南北列。主漏刻。

《莊綽鷄肋編》釣竿之半,繫以荻梗,謂之浮子。

《甄權脈經》浮爲風爲虛。

《集韻》普溝切,音桴。漂也。

《韻補》叶符非切,音肥。《楚辭·遠遊》指炎神而直馳兮,吾將往乎南疑。覽方外之荒忽兮,沛罔象而自浮。

【沉】

沉【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字彙》同沈。

相关诗句
名山望润泽 虽无封禅书 于此宜区画 大夫代天工 仙卿此注籍 南岳一佐命 甘心自古昔 罗浮即方丈 三千良可惜 赍去童男女 船交苦风逆 三山居水下 世务婴繁剧 百虑生黄埃 人间愁踧踖 一下曜真台 沧凉吾自适 咸池灼欲焦 导引成肥硕 中夜已寅宾 郁仪日亲炙 生长旸谷旁 烧空如琥珀 摇荡二石楼 外体已赫赫 光明未丽天 玄黄始一隙 海日长三丈 扶桑已半白 天鸡一咿喔 与海相潮汐 瀑布纵横飞 自天通地脉 分水一泉源 随波恐流易 弥缝费造化 广大日以积 鳌首或浮沉 依依且朝夕 神山有离合 亦自悲人役 虽复游无穷 陶铸有微责 聪明乃尘垢 与天日相索 真道苦无言 此中有窟宅 神仙虽惝怳 八极恣挥斥 便携二大夫 鸾鹤惟所择 神明自鼓舞 不用浮丘伯 衫袖即飙车 顺风思一掷 微躯若鸿毛 渐与空天迫 筋力尽青冥 不肯相扶掖 上下飞峰间 散发至腰脊 麻姑何秀峙 往来拂巾舄 珠尾若扬麾 纷纷堕瑶席 口衔芙莲花 凤族以千百 南禺亦丹穴 红翠美毛翮 朱竹含葳蕤 草木多纯赤 朱明本火府 日月暗相射 玉笥一南窍 大天有阡陌 便道通句曲 乃为巨灵擘 如何太华山 荡踏难留迹 峨峨在虚无 氤氲相损益 雷风吐噏时 洞天在肝膈 一气胶漆之 峰峰合体魄 铁桥苦拘系 左股长为客 蓬莱无根蒂 娟娟在肘腋 仅余玉女峰 与罗万里隔 浮山复浮去 舟航即轻策 登山若浮海 微茫在咫尺 触石生洪波 随风洒精液 山气日汹涌 至今未开辟 霃霃太古云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