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花溪

出自:元代·钱霖《锁窗寒 题玉山草堂》

拼音:[huàn][huā][xī]

平仄:仄平平

书带生香,忘忧弄色,四窗虚悄。茅茨净覆,栋宇洗空文藻。卷珠帘,雨痕暮收,绮罗静隔红尘岛。对纸屏素榻,拂潭烟树,扫檐风条。深窈。西园晓。似日照炉峰,数声啼鸟。琼莲倚盖,晓水靓妆孤袅。浣花溪,尚余旧春,*芳剩馥吟未了。望东林,小径斜通,梦约香山老。

查看原文

注释

【浣花】1.即浣花溪。 2.即浣花笺。 3.见"浣花日"。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浣】

浣【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集韻》胡玩切,音換。濯衣垢也。一曰滌也。《史記·萬石君傳》身自浣滌。

《廣韻》《正韻》胡管切《集韻》戸管切,音緩。

古緩切,音管。義同。

戸版切,音睆。水名,在江夏。《水經注》辱水,出于鳥山,俗謂之秀延水,東流得浣水口。

江口。《廣輿記》雲南臨安府寧州有浣江。本作亦作澣。

【花】

花【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蘤《唐韻》《集韻》《正韻》呼瓜切,音譁。《正字通》草木之葩也。《歐陽修·花品序》洛陽人稱花曰某花某花,稱牡丹則直曰花。

地名。《廣州志》南海縣有花田。

姓。唐有花驚定。《杜甫詩》成都猛將有花卿。《通志·氏族略》宋有尚書郞花尹。

《韻補》音訶。《棗據詩》延首觀神州,廻晴盻曲阿。芳林挺修榦,一歲再三花。《說文》本作華。榮也。从艸,象華葉垂敷之形,亏象蔕萼也。《唐韻古音》按花字,自南北朝以上不見于書,晉以下書中閒用花字,或是後人攺易。唯《後漢書·李諧·述身賦》曰:樹先春而動色,草迎歲而發花。

云:肆雕章之腴旨,咀文藝之英華。花字與華用。而五經、諸子、楚辭、先秦、兩漢之書,皆古文相傳,凡華字未有攺爲花者。考太武帝始光二年三月初造新字千餘,頒之遠近,以爲楷式,如花字之比,得非造于魏晉以下之新字乎。

【溪】

溪【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苦奚切《集韻》《韻會》牽奚切。與谿同。《說文》山瀆無所通者。

水註川曰谿。《廣韻》或作磎。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