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君一笔扫千军

出自:明代·林熙春《福禄寿图为石年沈母览揆赋》

拼音:[láng,làng][jūn][yī][bǐ][sǎo,sào][qiān][jūn]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大江倒海自天来,日月星辰洞里开。
波涛汹汹三山出,四明原是一蓬莱。
蓬莱形胜誇佳丽,城中半属缨簪第。
龙虎风云翊圣人,宁无父子钟灵气。
父子盱衡畴出群,繇今屈指沈休文。
藩伯勋名天下满,郎君一笔扫千军
时来顾盻惊雷雨,茫茫宇宙供吞吐。
天门射策压英雄,幸以世臣遇明主。
世臣力掣生麒麟,明主开颜叹嶙峋。
不愿玉堂叩金马,叱驭惟期贲海濆。
海濆虽曰远东土,亦曾蒙刺昌黎愈。
烟树云开见橡花,希元自古称邹鲁。
忆昔传烽结海氛,迩年灾沴不堪闻。
君侯脩救频憔悴,一腔白雪散清芬。
清芬彻底冰壶皭,悬鱼讵为嗜鱼却。
长官不用贯缠腰,华表飞来千岁鹤。
况复露冕数行村,郊原氂犬夜无狺。
千家万室歌鸿集,夹毂随车麋鹿驯。
鹿鸣呦呦鹤濯濯,百福呈祥兆百禄。
更羡扶筇百寿翁,相率呕吟崩厥角。
翁言昌黎世所师,拯溺扶衰未有涯。
凤栖尝闻天上啸,鳄徙相传一纸移。
君侯跨凤驱鳄手,门上抱婴与拔韭。
薪槱抡材尽五羊,南极一星朝北斗。
斗南人物少登坛,多君砥柱障狂澜。
八千里外神仙吏,栽花岂让河阳潘。
别有一端高足也,爱马不甘存害马。
铎声周道遁豺狼,七十二城称卓斝。
我闻卓斝奏丹墀,喜动重瞳令白眉。
三叶丝纶腾五色,藩伯于今显燕贻。
忽听应钟音正起,老人星耀瀛州里。
共将金鉴儗千秋,好歌天保称玉兕。
金鉴玉兕胡为乎,为酬慈父乐于于。
白鹤添筹奁海屋,玄鹿衔花献大夫。
大夫上计趋宫阙,旦莫置身依日月。
珥笔鹓班尚黑头,斗杓自是归黄发。

查看原文

注释

【郎君】1.女子称丈夫或情人:此去赴秋闱,不管得中与否,郎君都要及早回来的呀。 2.贵族子弟的通称: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郎】

郞【酉集下】【邑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正韻》魯當切《集韻》《韻會》盧當切,音廊。《說文》魯亭。《左傳·隱元年》費伯帥師城郞。《註》魯地。高平方與縣東南有郁郞亭。

夜郞,地名。屬牂牁郡。

官名。《韻會》秦初置郞中令,其屬官有三署郞。漢官尚書郞。初,三署郞旣選入臺,稱郞中,歲滿,稱侍郞。隋文帝諱中字,惟置侍郞。煬帝置六侍郞,其諸曹直曰郞,除侍字。

員外郞,亦隋置。

男子之稱。《唐書·房齡傳》高孝基曰:僕閱人多矣,無如此郞者。

婦謂夫爲郞。《晉書·列女傳》謝道韞曰:天壤之閒,乃有王郞。

僕稱主亦曰郞。《唐書·宋璟傳》鄭善果曰:中丞奈何卿五郞。璟曰:君非其家奴,何郞之云。

《正韻》與廊通。《前漢·東方朔傳》陛下今累郞臺,恐其不高。

姓。《廣韻》魯懿公孫費伯城郞居之,因氏。

漢有郞顗。

【君】

君【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軍。《說文》尊也。从尹,發號,故从口。《白虎通》君者,羣也,羣下歸心也。《易·師卦》大君有命。《書·大禹謨》皇天眷命,奄有四海,爲天下君。

凡有地者,皆曰君。《儀禮·子夏傳》君,至尊也。《註》天子,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晉語》三世仕家君之。

夫人亦稱君。《詩·鄘風》我以爲君。《傳》君國小君。《箋》夫人對君稱小君。《論語》邦君之妻,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

子稱父母曰君。《易·家人》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

子孫稱先世皆曰君。《孔安國·尚書序》先君孔子,生于周末。

兄稱弟曰君。《杜牧·爲弟墓誌》君諱顗。

妾稱夫曰君。《禮·內則》君已食徹焉。《註》此謂士大夫之妾也。《儀禮·喪服》妾謂君。《註》妾謂夫爲君者,不得體之,加尊之也,雖士亦然。《疏》以妻得體之,得名爲夫,妾雖接見於夫,不得體敵,故加尊之,而名夫爲君。

婦稱夫亦曰君。《古樂府》十七爲君婦。

夫稱婦曰細君。《前漢·東方朔傳》歸遺細君,又何仁也。

上稱下亦曰君。《史記·申屠嘉傳》上曰:君勿言吾私之。

封號曰君。《史記·商君傳》秦封之於商十五邑,號爲商君。

婦人封號亦曰君。《史記·外戚世家》尊皇太后母臧兒爲平原君。

彼此通稱亦曰君。《史記·司馬穰苴傳》百姓之命,皆懸於君。君謂莊賈也。

《張儀傳》舍人曰:臣非知君,知君乃蘇君。

隱士就聘者曰徵君。《後漢·逸民韓康傳》亭長以韓徵君當至。

持節出使者曰使君。《後漢·恂傳》非敢脅使君。

《諡法》慶賞威曰君,從之成羣曰君。

君子,成德之稱。《易·乾卦》君子,終曰乾乾。《論語》不亦君子乎。《註》君子,成德之名。

姓。《正字通》明有君助。

叶姑員切,音涓。《劉向·烈女傳》引過推讓,宣王悟焉。夙夜崇道,爲中興君。

【一】

一【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1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弌《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漪入聲。《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易·繫辭》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

《廣韻》同也。《禮·樂記》禮樂政,其極一也。《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

少也。《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

《增韻》純也。《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爲天下正。

均也。《唐書·薛平傳》兵鎧完礪,徭賦均一。

誠也。《中庸》所以行之者,一也。

正一。《唐書·司馬承楨傳》得陶隱居正一法,逮四世矣。

一一。《韓非子·內儲篇》南郭處士請爲齊宣王吹竽。宣王悅之,廩食以數百人。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韓愈詩》一一欲誰憐。《蘇軾詩》好語似珠穿一一。

《星經》天一星,在紫微宮門外。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

太一,山名,卽終南山。一名太乙。

三一。《前漢·郊祀志》以太牢祀三一。《註》天一,地一,泰一。泰一者,天地未分元氣也。

尺一,詔版也。《後漢·蕃傳》尺一選舉。《註》版長尺一,以寫詔書。

百一,詩篇名,魏應璩著。

姓,明一炫宗。

三字姓。北魏有一那婁氏,後改婁氏。

一二三作壹貳叄。《大學》壹是皆以修身爲本。《史記·禮書》總一海內。《前漢·霍光傳》作總壹。《六書故》今惟財用出納之簿書,用壹貳叄以防姦易。

《韻補》叶於利切,音懿。《左思·吳都賦》藿蒳豆蔲,薑彙非一。江蘺之屬,海苔之類。

叶弦雞切,音兮。《參同契》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樞,其數名一。

【笔】

笔【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集韻》與筆同。詳筆字註。

【扫】

掃【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蘇老切,音嫂。弃也,拚除也。《詩·大雅》洒掃廷內。

鬧掃,髻名。《三夢記》鬧掃,猶盤雅墮馬之類也。唐詩云:還梳鬧掃學宮妝。

《唐韻》《廣韻》蘇到切《集韻》《韻會》《正韻》先到切,音譟。義同。《論語》當洒掃應對進退,則可矣。本作埽。

與騷通。別詳土部,馬部。

【千】

千【子集下】【十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蒼先切《集韻》《韻會》《正韻》倉先切,音阡。《說文》十百也。

《廣韻》漢複姓。

《韻補》叶雌人切,請平聲。《劉劭趙都賦》宮妾盈兮數百,食客過兮三千。越信孟之體,慕姬旦之懿仁。

【军】

軍【酉集下】【車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音君。《玉篇》衆也。《周禮·地官》五師爲軍。《註》萬二千五百人。周制:天子六軍。諸侯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

軍禮。《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軍禮平邦國。《註》謂威其不協僭差者。

師所駐曰軍。《左傳·桓六年》軍於瑕以待之。《戰國策》軍于邯鄲之郊。《註》屯也。

姓。冠軍侯之後,因氏。

《說文》軍,圜圉也。一曰軍,兵車也。

相关诗句
斗杓自是归黄发 珥笔鹓班尚黑头 旦莫置身依日月 大夫上计趋宫阙 玄鹿衔花献大夫 白鹤添筹奁海屋 为酬慈父乐于于 金鉴玉兕胡为乎 好歌天保称玉兕 共将金鉴儗千秋 老人星耀瀛州里 忽听应钟音正起 藩伯于今显燕贻 三叶丝纶腾五色 喜动重瞳令白眉 我闻卓斝奏丹墀 七十二城称卓斝 铎声周道遁豺狼 爱马不甘存害马 别有一端高足也 栽花岂让河阳潘 八千里外神仙吏 多君砥柱障狂澜 斗南人物少登坛 南极一星朝北斗 薪槱抡材尽五羊 门上抱婴与拔韭 君侯跨凤驱鳄手 鳄徙相传一纸移 凤栖尝闻天上啸 拯溺扶衰未有涯 翁言昌黎世所师 相率呕吟崩厥角 更羡扶筇百寿翁 百福呈祥兆百禄 鹿鸣呦呦鹤濯濯 夹毂随车麋鹿驯 千家万室歌鸿集 郊原氂犬夜无狺 况复露冕数行村 华表飞来千岁鹤 长官不用贯缠腰 悬鱼讵为嗜鱼却 清芬彻底冰壶皭 一腔白雪散清芬 君侯脩救频憔悴 迩年灾沴不堪闻 忆昔传烽结海氛 希元自古称邹鲁 烟树云开见橡花 亦曾蒙刺昌黎愈 海濆虽曰远东土 叱驭惟期贲海濆 不愿玉堂叩金马 明主开颜叹嶙峋 世臣力掣生麒麟 幸以世臣遇明主 天门射策压英雄 茫茫宇宙供吞吐 时来顾盻惊雷雨 郎君一笔扫千军 藩伯勋名天下满 繇今屈指沈休文 父子盱衡畴出群 宁无父子钟灵气 龙虎风云翊圣人 城中半属缨簪第 蓬莱形胜誇佳丽 四明原是一蓬莱 波涛汹汹三山出 日月星辰洞里开 大江倒海自天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