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峤严徵税

出自:明代·林熙春《?隍驿送沈令公寿日上计》

拼音:[lǐng,líng][jiào,qiáo][yán][zhǐ,zhēng][shuì]

平仄:平平平平仄

间气钟名世,蓬莱岳降神。
久知藩伯重,宁识宰官循。
岭峤严徵税,舟车累算缗。
因之多旱潦,幸以大陶甄。
溪静鳄鱼徙,坡清虎豹驯。
河阳花献翠,合浦蚌还珍。
守令皆如此,龚黄自有真。
青萍浑是玉,绿鬓未生银。
奏牍逢初度,添筹第几巡。
孤贞同砥柱,劲质表松筠。
宝箓长生果,瑶阶不老椿。
尊开江上月,宴集陇头春。
列宿缠南极,一星拱北辰。
清风摇彩袖,白发拥朱轮。
共祝身犹鹤,咸期像在麟。
繇来濡沬苦,此去姓名振。
孺子离慈母,良臣谒圣人。
黄金阊阖布,紫綍海濆新。
召国依棠茇,韩封荐芷蘋。
遥瞻丰采峻,早晚侍枫宸。

查看原文

注释

【岭峤】1.亦作"岭?"。 2.泛指五岭地区。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岭】

岭【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集韻》郎丁切,音零岭巆,山深貌。

山名。《唐·元結·閔岭中樂府》入岭中而登玉峰。(嶺)〔古文〕阾《唐韻》良郢切《集韻》《正韻》里郢切《韻會》里整切,音領。《說文》山道也。《廣韻》山坡也。《正字通》山之肩領,可通道路者。《裴潛廣州記》大庾,始安,臨賀,桂陽,揭陽,爲五嶺。《鄧德明·南康記》大庾,桂陽,騎田,九眞,都龎,臨賀,萌渚,始安,越城,爲九嶺。《沈約詩》置嶺白雲閒。

通作領。《前漢·嚴助傳》輿轎而踰領。

叶離珍切,音陵。《王褒·九懷》駕元螭兮北征,曏吾路兮蔥嶺。連五宿兮建旄,揚氛氣兮爲旌。

【峤】

嶠【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渠廟切,音轎。《爾雅·釋山》山銳而高嶠。《集韻》一曰石絕水。

山名。《列子·湯問篇》渤海之東,其中有五山焉,二曰員嶠。

《集韻》山逕也。《顏延之·侍遊曲阿後湖詩》山祗蹕嶠路。

《廣韻》巨嬌切《集韻》《類篇》《韻會》渠嬌切。《正韻》祁堯切,音喬《徐鉉曰》古通用喬。《詩·周頌》及河喬嶽。《集韻》或作㠐。

【严】

嚴【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7画

〔古文〕。敎命急也。

《爾雅·釋詁》嚴,敬也。《書·皋陶謨》日嚴祇敬六德。

《玉篇》威也。《禮·祭義》嚴威儼恪。《疏》嚴謂嚴肅。

尊也。《禮·大傳》收族故宗廟嚴。《註》嚴猶尊也。《史記·游俠傳》諸公以故嚴重之。

《廣韻》嚴,毅也。

《前漢·史丹傳》聲中嚴鼓之節。《註》李奇曰:莊嚴之鼓節也。

《韻會》戒也。昏鼓曰夜嚴。

《正字通》寒氣凜冽曰嚴。《李白詩》霜朽楚關木,始知殺氣嚴。

《正字通》敵將至,設備曰戒嚴。敵退,弛備曰解嚴。

姓。《戰國策》嚴遂政議直指舉韓傀之過。《正字通》漢明帝諱莊,攺莊助爲嚴助,莊光爲嚴光。

《史記·封禪書》諸布諸嚴諸逑之屬,百有餘祠。

嚴道,縣名。《史記·鄧通傳》啺鄧通蜀嚴道銅山。

《韻會》州名。隋睦州,宋攺嚴州。

《前漢·元帝紀》嚴篽池田。《註》晉灼曰:嚴籞,射苑也。

國名。《後漢·西域傳》嚴國在奄蔡北,屬康居。

《正字通》樹名。《一統志》瓊州有嚴樹,擣皮葉,浸水,和以釀,數日成酒,能醉人。

與莊同。《周禮·秋官·小司寇註》鍼嚴子爲坐。《釋文》嚴,劉音莊,左傳作莊。漢明帝名莊,攺爲嚴。《後漢·紀傳》不復辦嚴卽時之郡。《註》嚴讀曰裝。《風俗通》汝南應融義高,聞之驚愕,卽嚴便出。○按《詩》商頌,下民有嚴。朱子叶剡剛反,與下遑叶。古嚴與莊本同音,故漢避明帝諱,攺嚴爲莊,似不必別增叶音也。

《集韻》魚銜切。巖字省文。詳山部巖字註。

《五音集韻》五犯切。與儼同。《詩·大雅》有嚴天子。《傳》嚴然而威。《釋文》嚴,毛讀魚檢反,鄭如字。《書·無逸》嚴恭寅畏。《釋文》作儼。◎按皐陶謨《釋文》亦云又魚檢反。《荀子·儒效篇》嚴嚴兮其能敬已也。《註》嚴或作儼。

《集韻》魚窆切,音驗。酷也。

【徵】

徵【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2画

〔古文〕爲徵,行於微而文達者,卽徵之。《周禮·天官·宰夫》掌百官府之徵令。《註》別異諸官,以備王之徵召。《周語》唯官是徵。

《廣韻》證也,明也。《書·洪範》念用庶徵。《左傳·昭三十年》且徵過也。《註》徵,明也。

《廣韻》成也。《儀禮·士昏禮》納徵。《註》徵,成也。使使者納幣以成昏禮。

問也。《左傳·僖四年》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

斂也。《周禮·地官》閭師以時徵其賦。《疏》閭師徵斂百里內之賦貢。

求也。《史記·貨殖傳》物賤之徵貴。《註》徵,求也,謂此處物賤,求彼貴賣之。

《爾雅·釋詁》徵,虛也。

姓。《廣韻》吳太子率更令河南徵崇。

《集韻》持陵切,音懲。縣名。《左傳·文十年》泰伯伐晉,取北徵。《音義》今徵縣。《史記·河渠書》穿渠,自徵引洛水,至商顏下。《前漢·地理志》左馮翊有徵縣。《註》卽今之澄城是也。

《廣韻》《集韻》《韻會》陟里切,知上聲。《玉篇》宮徵也。《爾雅·釋樂》徵謂之迭。《樂書》聲出於心,而齒合吻開,爲之徵。徵,火也,其性烈而善燭。五音配夏。《禮·月令》孟夏之月,其音徵。

《樂記》徵爲事。《疏》徵屬夏,夏時生長萬物,皆成形體。事亦有體,故以徵配事也。《風俗通》徵者,祉也。物盛大而繁祉也。五行爲火,五常爲禮,五事爲視。凡歸爲事。

與懲通。《荀子·正論篇》凡人之本,禁暴惡惡,且徵其來也。

與征通。《史記·三王世家》非敎士不得從徵。

叶陟隆切,音中。《班固·靈臺詩》乃經靈臺,靈臺旣崇。帝勤時登,爰考休徵。

【税】

稅【午集下】【禾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舒芮切《集韻》《韻會》《正韻》輸芮切,音帨。《說文》租也。《廣韻》斂也。《禮·王制》古者公田藉而不稅。《春秋·宣十五年》初稅畝。《周禮·天官·司書》凡稅斂,掌事者受法焉。《前漢·食貨志》有賦有稅。稅謂公田什一,及工商虞衡之入也。賦共車馬甲兵,士徒之役,充實府庫,賜予之用。稅給郊社宗廟百神之祀,天子奉養,百官祿食,庶事之費。

《爾雅·釋詁》稅,舍也。《註》舍,放置。《史記·李斯傳》我未知所稅駕。《註》稅駕,猶解駕,言休息也。

《韻會》以物遺人曰稅。《禮·檀弓》未仕者不稅人,如稅人則以父兄之命。《註》謂遺人。

姓。《盛弘之荆州記》建州信陵縣有稅氏。千家姓云:河閒人。宋有進士稅挺。

與說通。《詩·鄘風》說于農郊。《註》說,本或作稅。毛云:舍也。

《集韻》《韻會》吐外切,音駾。《禮·檀弓》曾子曰:小功不稅,則是遠兄弟終無服也,而可乎。《註》日月已過,聞喪而服曰稅。

《服問》大功之葛,以有本爲稅。《註》稅,變易也。

《集韻》吐玩切,音彖。《禮·雜記》夫人稅衣揄狄。《疏》稅謂黑衣也。

《集韻》他括切,音脫。《左傳·成九年》晉侯見鐘儀,問之,有司對曰:鄭人所獻楚囚也。使稅之。《註》稅,解也。

《集韻》輸切,音說。田賦也。

與悅通。《史記·禮書》凡禮始乎脫,成乎文,終乎稅。《註》稅作悅,言禮終卒和悅人情。亦與襚通。《史記·陸賈傳》平原君朱建母喪,辟陽侯乃奉百金往稅。《註》稅,贈終服也。

叶大切,音耋。《王筠詩》九沸翻成緩,六輔良爲切。烟霞幸易親,龜紐詎難稅。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