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把蚕筐障檐隙

出自:明代·龚敩《湖心夜宿田家问道官陂访旧》

拼音:[shèng][bǎ,bà][cán][kuāng][zhàng][yán][xì]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田家住在鄱湖侧,僻处湖乡廛市隔。
自言三世在此居,自幼何曾识宾客。
上官托宿叩我门,旋扫阶除已昏黑。
呼妇出门供水薪,童稚惊窜呼不得。
庭中爇火燎衣裳,厨下烧汤洗泥滓。
莫嫌窗户多风寒,剩把蚕筐障檐隙
湖鱼旋网味差甘,粳米新炊饭少白。
今年秋旱田不收,无酒可沽君莫责。
明朝饭罢整行装,缓步从容莫匆迫。
门前有路到官陂,莫过横塘向东北。

查看原文

注释

【檐隙】檐下。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剩】

剩【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食證切,音乘。長也。《玉篇》不啻也。《高適贈杜二拾遺詩》聽法還應難,尋經剩欲翻。

【把】

把【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博下切《集韻》《正韻》補下切《韻會》補瓦切,巴上聲。《說文》握也。《孟子》拱把之桐梓。《楚語》烝嘗不過把握。

《廣韻》持也。《增韻》執也。《戰國策》左手把其袖,右手揕其胷。《史記·殷本紀》湯自把鉞,以伐昆吾。《前漢·王溫舒傳》擇郡中豪敢往吏爲爪牙,皆把其陰重罪,而縱使督盜賊。

《釋名》把,播也。所以播除物也。

《唐韻》《集韻》《韻會》蒲巴切,音杷。與爬通。《前漢·貢禹傳》農夫捽草把土。《註》把,手掊之也。

《郊祀志》掊視得鼎。《註》掊,手把土也。

批把,樂器,推手前曰批,引手後曰把。詳批字註。

姓。《廣韻》本東樓公之後,避難改焉。西魏有襄州刺史把秀。

《正韻》必駕切,音霸。與弝通。《禮·曲禮》左手承弣。《疏》弣,弓把也。《釋文》把音霸。手執處也。《正字通》把與杷別。韻會小補通作杷。引漢書譌本,合把杷爲一,非。

【蚕】

蚕【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正韻》。絲蟲也。《說文》任絲也。《詩·豳風》蠶月條桑。《書·禹貢》桑土旣蠶。《淮南子·天文訓》蠶珥絲而商絃絕。《博物志》蠶三化,先孕而後交,不交者亦產子。《爾雅翼》蠶之狀,喙呥呥類馬,色斑斑似虎。初拂謂之蚝,以毛掃之,蠶尚小,不欲見露氣。桑葉著懷中令暖,然後切之得氣,則衆惡除也。《酉陽雜俎》食而不飮者蠶。

原蠶。《埤雅》再蠶謂之原蠶,一名魏蠶,今以晚葉養之。

紅蠶。蠶足於葉三俯三起,二十七日而蠶已老,則紅,故謂之紅蠶。

野蠶。《後漢·光武紀》野蠶成繭,被于山阜。

華蠶。《述異記》園客種五色香草,啖華蠶,得繭一百二十枚,大如甕。

《本草》石蠶,一名沙蝨,乃東澗水中細蟲。

雪蠶,生隂山及峨嵋山,北人謂之雪蛆。

金蠶,屈如指環,食故緋帛錦,如蠶之食葉也。

蠶室。《晉書·禮志》皇后親乗車東郊苑中蠶室祭蠶神。

蠶神。《爾雅翼》今蠶神曰苑窳婦人、寓氏公主,凡二神。

人名。《成都記》蠶叢氏,蜀君也。

地名。《前漢·地理志》蜀郡蠶陵。《國名記》彭之遵縣有蠶厓。

蠶繭,草名。《本草》治腫脹。

【筐】

筐【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去王切《集韻》《韻會》曲王切,音匡。《說文》飯器。《篇海》盛物竹器也。《詩·周南》不盈傾筐。《傳》傾筐,畚屬,易盈之器也。

《小雅》承筐是將。《傳》筐,篚屬,所以行幣帛。

星名。《前漢·天文志》斗魁戴筐六星,曰文昌宮。《註》似筐,故曰戴筐。

牀名。《莊子·齊物論》與王同筐牀,食芻豢。《註》司馬云:筐牀,安牀也。崔云:筐,方也。一曰正牀也。

地名。《左傳·文十一年》夏,叔仲惠伯會晉郤缺于承筐。《集韻》作。

【障】

障【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集韻》《韻會》之亮切,音嶂。《爾雅·釋言》障,畛也。《註》謂壅障。《說文》隔也。《廣韻》界也。《禮·月令》毋有障塞。《左傳·昭元年》障大澤。《註》陂障之。

《釋名》障,衞也。《左傳·定十三年》且成孟氏之保障也。

《史記·秦始皇紀》築亭障以逐戎人。

《張湯傳》居一障閒。《註》障,謂塞上要險之處。別築城,置吏士守之。

《廣韻》步障也。王君夫作絲布步障三十里,石崇作錦障五十里,以敵之。

《廣韻》《集韻》諸良切《正韻》止良切,音璋。義同。◎按經傳釋文凡障字,平去二音皆可讀。

《廣韻》丘山頂上平。通作章。《爾雅·釋山》上正章。《疏》正,猶平也。言山形上平者名章。

《左傳·昭十九年》齊高發帥師伐莒,莒子奔紀障。《註》紀障,莒邑。

《正韻》障泥,鞍飾。亦作。《集韻》本作墇。或作㢓。通作鄣。

【檐】

檐【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集韻》《韻會》余廉切《正韻》移廉切,音鹽。《說文》㮰也。《徐曰》俗作簷,非是。《禮·明堂位》復廟重檐。《註》重檐,外檐下壁復安板檐,以避風雨。見梠字註。

見樀字註。

別作櫩。《何晏·景福殿賦》飛櫩翼以軒翥。《韻會》又作厃。《揚子·方言》秦謂之桷,齊謂之厃。

《集韻》《韻會》《正韻》都濫切,音擔。通作檐。《管子·七法篇》不明于則,而欲出號令,猶檐竿而欲定其未。

星名。《爾雅·釋天》河鼓謂之牽牛。《郭註》荆楚人呼牽牛星爲檐鼓。檐者荷也。厃字原作下厂。

【隙】

隙【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0画

〔古文〕隟《唐韻》綺戟切《集韻》《韻會》《正韻》乞逆切,音綌。《說文》壁際孔也。《玉篇》穿穴也,裂也。《禮·三年問》若駟之過隙然。《釋文》隙,本又作卻。《左傳·昭元年》牆之隙壞。《孟子》鑽穴隙相窺。《史記·貨殖傳》秦文孝繆居雍隙。《註》隙者,閒孔也。地居隴蜀之閒要路,故曰隙。

《玉篇》閒也。《左傳·隱五年》皆於農隙,以講事也。《註》隙,閒也。

《廣韻》怨也。《史記·樊噲傳》大王今日至,聽小人之言,與沛公有隙。

《前漢·匈奴傳贊》遭王莽始開邊隙。

《前漢·地理志》北隙烏丸夫餘。《註》隙,際也。

《唐韻正》古音綺略反,義同。

《唐韻正》古音綺路反。《韓非子·亡徵篇》木之折也,必通蠹。牆之壞也,必通隙。《說苑·建本篇》枯魚銜索,幾何不蠹。二親之壽,忽如過隙。○按玉篇、廣韻、韻會、正韻諸書皆作。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