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隋之炀

出自:明代·朱诚泳《感寓 其三十三》

拼音:[bù,fǒu][jiàn,xiàn][suí,duò][zhī][yáng]

平仄:仄仄平平平

仪狄昔为酒,大禹乃绝之。
维狂鉴周诰,抑戒惩卫诗。
岂惟戕性命,抑且丧威仪。
一语苟不合,兵刃手所持。
不见夏之桀,昏默沈酒池。
不见隋之炀,口不离酒卮。
二君今已矣,后世尤多迷。
亡身更亡国,智者应自知。

查看原文

注释

【不见】1.看不到。 2.谓不易看到。 3.不看,不读。 4.用在"闻""看""找"等动词之后,表示行动没有结果。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不】

不【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

《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

《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

《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

《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

《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䳡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䳡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䳕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謂之隹,揚州人亦然。

未定之辭也。《陶潛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

姓。《晉書》汲郡人不準。◎按《正字通》云:不姓之不,轉注古音,音彪。

《正韻》芳無切。與柎通。花萼跗也。《詩·小雅》鄂不韡韡。《鄭箋》承華者,鄂也。不當作柎。鄭樵曰:不象萼蔕形。與旉通。《陸璣詩疏》柎作跗。《束皙·補亡詩》白華絳趺。《唐詩》紅萼靑趺皆因之。

華不注,山名,在濟南城東北。《左傳·成二年》晉卻克戰于鞌,齊師敗績。逐之,三周華不注。《伏琛齊記》引摯虞畿服經,不,與詩鄂不之不同。李白詩:兹山何峻秀,彩翠如芙蓉。蓋因華跗而比擬之。胡傳讀不如卜,非。

《古詩·日出東南隅行》使君謝羅敷,還可共載不。羅敷前致辭,使君亦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〇按愚當讀若吾,疑模切,與敷不夫叶。敷不夫本同模韻,《正字通》不改音符,叶夫愚,非是。

與丕同。《書·大誥》爾丕克遠省。馬融作不。《秦·詛楚文》不顯大神巫咸。《秦·和鐘銘》不顯皇祖。與詩周頌不顯不承同。不顯不承,猶書云丕顯丕承也。

《韻補》叶補美切,音彼。《荀子·賦篇》然易知,而致有理者與。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與。所不謂小人所鄙也。《正字通》不字在入聲者,方音各殊,或讀逋入聲,或讀杯入聲。司馬光切韻圖定爲逋骨切,今北方讀如幫鋪切,雖入聲轉平,其義則一也。

【见】

見【酉集上】【見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廣韻》古甸切《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經電切,堅去聲。《說文》視也。从目从儿。《易·乾卦》飛龍在天,利見大人。《疏》德被天下,爲萬物所瞻覩。《書·立政》灼見三有俊心。《禮·王制》問百年者就見之。《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賔禮親邦國,春見曰朝,夏見曰宗,秋見曰覲,冬見曰遇,時見曰會,殷見曰同。《註》此六禮者,以諸侯見王爲義。《史記·五帝紀》舜擇吉月日,見四嶽、諸牧、班瑞。《前漢·東方朔傳》未得省見。《註》言不爲所拔識也。

《通鑑》漢武帝元光五年,張湯、趙禹定律令,務在深文,作見知法。詳矢部知字註。

姓。出《姓苑》。

《唐韻》胡甸切《集韻》《韻會》《正韻》形甸切,于尊曰見,敵而曰見,謙敬之辭也。《史記·淮隂侯傳》情見勢屈。《師古曰》見,顯露也。

薦達也。《左傳·昭二十年》齊豹見宗魯於公孟。《註》見,薦達也。謂爲之紹介,猶論語云:從者見之也。

見在也。《史記·項羽紀》軍無見糧。《註》無見在之糧。《前漢·高五王傳》文帝封悼惠王子列侯見在者六人爲王。《集韻》俗作現。

《集韻》日朝也。《詩·小雅》見睍曰消。《箋》韓詩作曣,云:見,日出也。

《集韻》居莧切,音襇。棺衣也。《禮·雜記》實見閒,而後折入。《疏》一解云:鄭合見閒二字共爲覸,苦辯反。《集韻》或作梘。

雜也。《禮·祭義》建設朝事,燔燎羶薌,見以蕭光。《註》見當爲覸,音閒厠之閒。孔穎達云:覵,謂雜也。

【隋】

隋【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徒果切《集韻》杜果切,音惰。《說文》裂肉也。从肉从隓省。

《玉篇》落也。《詩·衞風·其黃而隕傳》隕,隋也。《釋文》隋,又作墮,唐果反。

《玉篇》懈也。

《廣韻》他果切《集韻》《韻會》《正韻》吐火切,音妥。《廣韻》裂肉也。《集韻》埋祭餘也。

《正韻》圜而長。《詩·豳風·破斧傳》隋銎曰斧。《釋文》徒禾反,又湯果反。形狹而長也。《禮·月令·穿竇窖註》隋曰竇,方曰窖。《疏》隋者,似方非方,似圓非圓。《禮·器大夫士禁註》如今方案隋長局。

《史記·天官書》廷藩西有隋星五。《註》南北爲隋。隋,垂下也。

《廣韻》《集韻》《韻會》旬爲切,音隨。《廣韻》國名。本作隨。《左傳·桓六年》漢東之國,隨爲大,漢初爲縣,後魏爲郡,又攺爲州。《戰國策》寶珍隋珠。

國號。楊堅受封於隨,及有天下,以隨从辵,周齊奔走不寧,故去辵作隋。《轉注古音》隋,古音妥。楊堅攺隨爲隋,後人遂以隋爲隨。

姓。《正字通》漢五原太守隋昱明。

《集韻》順裂肉也。

《集韻》宣隹切,音綏。祭食也。或作挼。

《集韻》《韻會》翾規切,音隓。義同。或作綏挼。

一曰釁荐血。《周禮·春官·大祝》隋釁。《註》謂荐血也。

《小祝》贊隋。《註》尸之祭也。《釋文》隋,許規反,又惠恚反。

《晉語》隋其前言。《註》隋,許規反。

《集韻》土禾切,音詑。中高四下也。

《集韻》呼恚切,音孈。《周禮·春官·守祧》旣祭,則藏其隋與其服。《註》隋,謂神前所沃灌器名。康成曰:謂尸所祭肺脊黍稷之屬,藏之以依神。《釋文》隋,許恚反,又相恚反。《集韻》或作墮綏挼。

《集韻》思累切,音髓。義同。

【之】

之【子集上】【丿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㞢《唐韻》《正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音枝。《說文》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玉篇》是也,適也,往也。《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䰟氣,則無不之也。

於也。《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辟焉。《註》之,適也。《朱傳》猶於也。

語助辭。《書·金縢》禮亦宜之。《禮·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

此也。《詩·周南》之子于歸。《註》之子,是子也。

變也。《易傳》辭也者,各指其所之。《孫奕示兒編》之字訓變,左傳,遇觀之否。言觀變爲否也。

至也。《詩·鄘風》之死矢靡他。

遺也。《揚子·法言》或問孔子,知其道之不用也。則載而惡乎之。曰:之後世君子。《註》言行道者貴乎及身,乃載以遺後世。

姓。出《姓苑》。

《郝敬讀書通》凡言之者,物有所指,事有所屬,地有所往,連屬之辭也。通作旃。《詩·唐風》舍旃舍旃。

《魏風》上愼旃哉。與之同。通作至。往彼曰之,到此曰至,音義互通。

《韻補》叶職流切,音周。《楚辭·九章》呂望屠於朝歌兮,甯戚歌而飯牛。不逢堯舜與桓繆兮,世孰云而知之。叶上牛下求。《周伯琦曰》古人因物制字。如之本芝草,乎本吁氣,焉本鳶,後人借爲助語,助語之用旣多,反爲所奪,又制字以別之,乃有芝字吁字鳶字。

【炀】

煬【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韻會》《正韻》餘亮切《集韻》弋亮切,音漾。《說文》炙燥也。《揚子·方言》煬,炙也。《註》今江東呼火熾猛爲煬。《莊子·盜跖篇》冬則煬之。

《玉篇》對火也。《廣韻》向也。《戰國策》若竈則不然,前之人煬,則後之人無從見也。

《揚子·方言》煬,暴也。《春秋·定元年》立煬宮。《註》煬公伯禽子也。其廟已毀。季氏禱之。而立其宮。

《玉篇》熱也。《揚雄·甘泉賦》南煬丹崖。

《集韻》式亮切,音餉。燥也。

《廣韻》與章切《集韻》《韻會》余章切《正韻》移章切,音陽。《廣韻》釋金也。《集韻》爍金也。或作烊。

《集韻》尸羊切,音商。魯煬公。徐邈說。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