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音允协

出自:明代·朱诚泳《赞十四首 其七 怀祖》

拼音:[yǎ][yīn][yǔn][xié]

平仄:仄平仄平

天姿开爽,性质刚明。
雅音允协,巧思层生。
藩维之表,宗室之英。
惜乎短折,谥称其情。

查看原文

注释

【雅音】正音﹐有益于风教的诗歌和音乐。
【允协】1.确实符合。 2.和洽。 3.恰当,适当。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雅】

雅【戌集中】【隹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烏加切《集韻》於加切,居。秦謂之雅。从隹从牙。《註》徐鉉曰:今俗別作鴉,非是。《集韻》亦作鴉鵶。

《小爾雅》小而腹下白,不反哺者謂之雅烏。

《唐韻》五下切《集韻》《韻會》《正韻》語下切,音庌。義同。

《玉篇》正也。《爾雅疏》雅,正也。《周禮·春官·大師》敎六詩:曰風、曰賦、曰比、曰興、曰雅、曰頌。《註》雅,正也。言今之正者,以爲後世法。

《詩·小雅》以雅以南。《箋》雅,萬舞也。周樂尙武,故謂萬舞爲雅。雅,正也。

《論語》子所雅言。《註》孔曰:雅言,正言也。《朱註》雅,常也。

《玉篇》儀也,嫻雅也。《史記·司馬相如傳》從車騎,雍容閒雅甚都。

《玉篇》素也。《史記·張耳餘傳》張耳雅遊。《註》韋昭曰:雅,素也。

《史記·淮南王傳》天子以伍被雅辭,多引漢之美。《後漢·竇后紀》及見雅以爲美。

樂名。《周禮·春官·笙師》應雅。《註》雅,狀如漆筩而弇口,大二圍,長五尺六寸,以羊韋鞔之,有兩紐疏畫。

酒器名。《東觀漢記》今日歲首,請上雅壽。《註》雅,酒閜也。別作㿿。

姓。《正字通》元詩人雅㙈。

《五音集韻》五加切,音牙。人名。周書有君雅,通作牙。

叶語可切。《仲長統·述志詩》百慮何爲,至要在我。叛散五經,滅棄風雅。

【音】

音【戌集中】【音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今切,音隂。《說文》聲也。生於心,有節於外,謂之音。宮商角徵羽,聲。絲竹金石匏土革木,音也。从言,含一。《書·舜典》八音克諧。《禮·樂記》變成方謂之音。《疏》方謂文章,聲旣變轉和合,次序成就文章謂之音。音則今之歌曲也。《周禮·春官·大師》以六律爲之音。《疏》以大師吹律爲聲,又使其人作聲而合之,聽人聲與律呂之聲合,謂之爲音。《詩序》情發於聲,聲成文,謂之音。《疏》此言聲成文謂之音,則聲與音別。樂記註:雜比曰音,單出曰聲。記又曰:審聲以知音,審音以知樂,則聲音樂三者不同,以聲變乃成音,音和乃成樂,故別爲三名。對文則別,散則可以通。季札見歌《秦》曰:此之謂夏聲。公羊傳曰:十一而稅頌聲作,聲卽音也。下云治世之音,音卽樂也。是聲與音樂各得相通也。

《易·中孚》翰音登于天。《禮·曲禮》雞曰翰音。

姓。見《姓苑》。

《正韻》於禁切。與䕃通。《左傳·文十七年》鹿死不擇音。《杜預註》音,所茠䕃之處。古字借用。○按註借用,是古字聲同,皆相假借,且釋文作於鳴反,不作去聲讀,正韻非。

【允】

允【子集下】【儿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㽙《唐韻》余準切《集韻》《韻會》庾準切,音尹。《說文》允,信也。从㠯人。《徐曰》儿,仁人也,故爲信。

《爾雅·釋詁》允,信也。《疏》謂誠實不欺也。按《方言》云:徐魯之閒曰允。《書·君奭》公曰:告汝朕允。

《玉篇》允,當也。

《增韻》肯也。

通作盾。中盾,官名。《前漢·班固敘傳》數遣中盾,請問近臣。《註》師古曰:盾讀曰允。

《正韻》羽敏切,音隕。義同。

《集韻》余專切,音鉛。《前漢·地理志》金城郡允吾。《註》應劭曰:允吾,音鈆牙。

【协】

協【子集下】【十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旪《唐韻》《正韻》胡頰切《集韻》《韻會》檄頰切,音挾。《說文》衆之同和也。从劦,十聲。《書·堯典》協和萬邦。《臯陶謨》同寅協恭。

《爾雅·釋詁》服也。《疏》協者,和合而服也。《書·微子之命》下民祇協。《晉書·虞溥傳》崇尚道素,廣開學業,讚協時雍,光揚盛化。

《集韻》與劦通。《山海經》惟號之山,其風若劦。通作協。

作汁。《周禮註》卿士汁日。《張衡·西京賦》五緯相汁。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