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前免胄示诸酋

出自:明代·朱诚泳《予读唐史而每叹汾阳功满天地忠贯日星实后之尚父也予过华州敬谒祠下噫伟人不作而其堂堂大节殆与华岳争高矣因作长歌以寓景仰之私云》

拼音:[jūn][qián][miǎn][zhòu][shì][zhū][qiú]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李唐将相分忠佞,功盖寰区谁最盛。
汾阳器宇真天人,二十四考中书令。
万乘何如懒作家,恣渠野鹿衔宫花。
佞臣进幸忠臣远,从此乾坤如溃瓜。
渔阳一旦猪龙起,若个捐躯报天子。
长安回首没烟尘,花萼楼前闹如市。
唯公仗节勤王室,沥血感天天亦泣。
军前免胄示诸酋,诚信真能贯金石。
唐天几坠公重扶,唐社将屋公重图。
招之不来麾不去,心与博陆应同符。
八百年来祠有祝,寒鸦故里栖乔木。
路人下马拜寝门,不似崇韬多浪哭。
我来聊尔驻鸾旂,心香一瓣兴遐思。
人臣徇国尽如此,虽有颠隮非至危。

查看原文

注释

【军前】战场;前沿阵地。
【免胄】1.脱下头盔。古代将士的行礼方式。 2.指决死。语出《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免胄入狄师﹐死焉。"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军】

軍【酉集下】【車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音君。《玉篇》衆也。《周禮·地官》五師爲軍。《註》萬二千五百人。周制:天子六軍。諸侯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

軍禮。《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軍禮平邦國。《註》謂威其不協僭差者。

師所駐曰軍。《左傳·桓六年》軍於瑕以待之。《戰國策》軍于邯鄲之郊。《註》屯也。

姓。冠軍侯之後,因氏。

《說文》軍,圜圉也。一曰軍,兵車也。

【前】

前【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歬音錢。《增韻》前,後之對。

進也。《廣韻》先也。

《禮·檀弓》我未之前聞也。《註》猶故也。

《儀禮·特牲》祝前主人降。《註》前猶導也。

《集韻》《韻會》《正韻》子淺切,湔上聲。《說文》齊斷也。俗作剪。

《正韻》淺黑色。《周禮·春官·巾車》木路前樊,鵠纓。《註》前,讀爲緇翦之翦。淺黑也。

《韻補》叶慈鄰切,淨平聲。《劉向·九歎》陸魁堆以蔽視兮,雲冥冥而暗前。山峻高以無垠兮,遂曾閎而廹身。

【免】

免【子集下】【儿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亡辨切《集韻》《韻會》美辨切,音勉。《玉篇》去也,止也,脫也。《增韻》事不相及也。《正譌》从兔而脫其足。《前漢·賈誼傳》免起阡陌之中。《註》師古曰:免者,言免脫徭役也。

《廣韻》黜也。《韻會》縱也。《前漢·文帝紀》遂免丞相勃,遣就國。

姓。《韻會》衞大夫免餘。

《集韻》武遠切,音晚。默也。

《集韻》無販切,音萬。喪冠也。春秋傳,侯免擁社。徐邈讀。

《正韻》文運切,音問。娩生子也。

喪禮,去冠括髮也。《通雅》禮記云:公儀仲子之喪,檀公免焉。《註》兔音問,別作絻。

物之鮮者爲免。《禮·內則》菫荁枌楡免薧。《註》免新鮮者,薧乾者。言菫荁枌楡,或用新,或用舊也。

【胄】

胄【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直祐切《韻會》《正韻》直又切,音宙。《增韻》裔也。

系也,嗣也。

長也。《書·舜典》帝曰:夔,命汝典樂,敎胄子。《傳》胄,長也。

後也。《左傳·襄十四年》謂我諸戎,是四嶽之裔胄也。《註》胄,後也。

《廣韻》亦姓。

《增韻》國名。《集韻》或作伷。《正字通》與冂部甲冑字別,甲冑下从冃,冃音冒。此胄字下从肉,自有分也。

【示】

示【午集下】【示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岐。同祇。《周禮·春官》大宗伯掌天神人鬼地示之禮。《釋文》示或作祇。

姓。《史記·晉世家》示眯明。《左傳》作提彌明。

地名。《前漢·地理志》越嶲郡有蘇示縣。

《唐韻》《集韻》《韻會》矣。《禮·檀弓》國奢則示之以儉,國儉則示之以禮。《書·武成》示天下弗服。

與視通。《詩·小雅》視民不恌。《箋》以目視物,以物示人,同作視字。《禮·曲禮》幼子常視毋誑。《疏》示視古字通。《前漢·高帝紀》視項羽無東意。《師古註》漢書多以視爲示。

姓。明宣德中賢良示容。

【诸】

諸【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渚平聲。《說文》辯也。《徐曰》別異之辭。《爾雅·釋訓》諸諸,便便,辯也。《註》皆言辭辯給也。

《玉篇》非一也。皆言也。《正韻》凡衆也。《書·舜典》歷試諸艱。《詩·邶風》孌彼諸姬。《史記·賈誼傳》紛亂諸事。

《廣雅》之也,於也。《穀梁傳·莊二十四年》迎者行見諸,舍見諸。《註》諸,之也。《禮·射義》射求正諸己。《註》諸,猶於也。

《韻會》語助辭。《詩·邶風》日居月諸。《疏》居,諸,語助也。《公羊傳·桓六年》其諸以病桓與。《註》其諸,辭也。

《韻會》有諸,疑辭。《孟子》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諸。

于諸,寘也。《公羊傳·哀六年》乞使人迎陽生,于諸其家。《註》齊人語也。

諸侯,國君也。《易·比卦》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

官名。《周禮·夏官》諸子。《註》主公卿大夫士之子者。或曰庶子。

神名。《淮南子·地形訓》諸稽攝提條風之所生也。

諸比,凉風之所生也。《註》皆天神名。

因諸,齊獄名。《公羊傳·昭二十一年》宋南里者何若。曰:因諸者然。《註》因諸者,齊故人之地。

諸于,衣名。《前漢·元后傳》政君獨衣絳緣諸于。《師古註》諸于,大掖衣,卽袿衣之類也。

偏諸,衣緣也。《賈誼傳》爲之繡衣絲履偏諸緣。《師古註》若今織成,以爲要襻及褾領者。

《韻會》方諸,鑑名。以取明水於月。

《釋名》諸,儲也。藏以爲儲,待給冬月用之也。《禮·內則》桃諸、梅諸。《疏》王肅云:諸,菹也。謂桃菹、梅菹,卽今之藏桃、藏梅也。

《周禮·天官·六飮疏》紀莒之閒名諸爲濫。

草木名。《爾雅·釋木》諸慮,山櫐。《註》今江東呼櫐爲藤,似葛而麤大。《嵆含·南方草木狀》諸蔗一曰甘蔗,交阯所生者。

獸名。《山海經》單張山有獸,狀如豹,長尾,人首牛耳一目,名曰諸犍。

敖岸山有獸,狀如白鹿,四角,名曰夫諸。

蟲名。《爾雅·釋魚》蟾諸。《註》似蝦蟆,居陸地,淮南謂之去蚥。一作詹諸,互詳詹字註。

山水名。《山海經》諸餘之山,諸餘之水出焉。

邑名。《春秋·莊二十九年》城諸及防。《註》諸、防,皆魯邑。《前漢·地理志》琅琊郡有諸縣。《註》春秋城諸及鄆者。

澤名。《爾雅·釋地》宋有孟諸。《疏》一曰望諸。一曰孟豬。互詳豕部豬字註。

姓。《說苑》越大夫諸發。《唐書》兵部侍郞諸道。

複姓。《漢書》有諸葛豐。《三國志》有諸葛亮。

《廣韻》正奢切《集韻》之奢切,音遮。亦姓也。《風俗通》漢有洛陽令諸於。《何氏姓苑》吳人。

《南唐書·妖賊傳》諸祐,蘄州獨木人。《註》諸音查。《正字通》六麻有諸姓,音查。按本作字註。

《字彙》常如切,音稌。詹諸,蝦蟆也。《六書正譌》別作蟾蜍,非。

【酋】

酋【酉集下】【酉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2画

《韻會》《正韻》慈秋切,音遒。《說文》繹酒也。从酉,水半見於上,酒久則水上見而糟少也。《周禮·天官·酒正二曰昔酒註》昔酒,今之酋久白酒。《疏》酋,亦遠久之義。

《博雅》酋,熟也。《揚子·方言》自河以北,趙魏之閒,火熟曰爛,氣熟曰糦,久熟曰酋,穀熟曰酷,熟,其通語也。

酒官之長。《禮·月令》仲冬之月,乃命大酋。《註》酒熟曰酋。大酋者,酒官之長。酋者,久遠之稱。久熟者善,故名酒官爲大酋。

《揚子·太經》酋,西方也,夏也,物皆成象而就也。《註》酋,聚也。物已成就,可蓄聚也。

《爾雅·釋詁》酋,終也。《詩·大雅》似先公酋矣。《傳》酋,終也。嗣先君之功而終成之。

雄也。《前漢·敘傳》《說難》旣酋,其身廼囚。《註》酋,雄也。

矛名。《周禮·冬官考工記》酋矛常有四尺。《疏》酋,矛二丈也。

酋長,魁帥之名。《左思·吳都賦》儋耳黑齒之酋,金鄰象郡之渠。《註》酋,渠,皆豪帥也。

《韻會》酋者,語發聲也。

《五音集韻》似由切,音囚。義同。《集韻》或作醔。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