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夷通正朔

出自:明代·李孙宸《金陵归思漫成百韵》

拼音:[huá,huà,huā][yí][tōng][zhèng,zhēng][shuò]

平仄:平平平平仄

俯仰笑寥廓,蹉跎感岁年。
浪游今倦矣,缅想昔依然。
涨海重溟外,驼山数亩廛。
先人遗素业,生计剩青毡。
负笈三城社,论文五穗边。
交亲多慷慨,文酒得周旋。
台上回金勒,花前拾翠钿。
姓名埋市井,歌舞出鞦韆。
有客尊常满,无营磬屡悬。
彩毫从汩没,侧注漫拘挛。
射策收仍罢,焚舟计转坚。
未酬三釜愿,俄及百忧煎。
世事支床失,雄心枕块捐。
馀生存视息,大业久迍邅。
岂复谋衣食,终难谢椠铅。
谬承辟选诏,旋泛孝廉船。
翡翠初来粤,黄金遂市燕。
连城誇十五,奏牍诧三千。
王气瞻宫阙,鸿图陋涧瀍。
北门叨选士,中秘更抽玄。
缓步铜龙署,高谈碣石天。
笔花飞锦绮,文彩吐蜿蜓。
待诏时催草,承恩间赐莲。
阳春矜白雪,清庙奏朱弦。
霄汉身能致,烟霞疾未痊。
主恩宽药里,马鬣扫松阡。
寂寞蓬蒿径,荒芜下噀田。
禄微耕未代,心远地逾偏。
凿沼鱼瀺灂,开林草郁芊。
岁时过父老,伏腊话姻㜕。
霞岛桡从泛,罗浮屐屡穿。
灶寻葛令迹,偈悟慧师禅。
采药供餐饵,留题遍劖镌。
尘心顿濯濯,飙驭欲翩翩。
色借观涛起,怀翻恋阙牵。
莺花蓟北望,猿鹤草堂悁。
吴越随游涉,江湖信溯沿。
武林花澹澹,茂苑柳娟娟。
幽思邮程缓,纡途岁月愆。
鹓行方问侣,龙驭再升軿。
泪与遗弓堕,人同丧考㾓。
重明新出震,万物睹乘乾。
玉帛冠裳集,金鸡诏命宣。
凤仪开景运,河瑞兆清涟。
共喜屯膏沛,还看泰茹连。
赐环旌戆直,搜逸遍陬?。
边羽振飞鹭,峨冠列珥蝉。
礼闱分较士,皇路广登贤。
剖璞期收玉,然犀易照渊。
骨多千里骏,鉴拟九方歅。
虎观春风启,鸡筹晓漏传。
两朝徵实录,内制代宸篇。
禁地容开局,时髦预比肩。
常分法厨粟,亦割大官鲜。
快睹丰亨盛,时防鼎趾颠。
绸缪疏户牖,氛祲动戈鋋。
辽左围方急,西川祸更延。
军符十道出,烽燧九边然。
输挽闾阎竭,膏脂郡邑脧。
逃臣轻国法,悍卒挟金钱。
风鹤皆成敌,旄倪谁为怜。
蚊微山岂负,禽小海思填。
廊庙髀徒拊,干城略孰专。
无繇纡国难,空愧备词员。
欲上千秋鉴,先驰四牡駽。
羊肠轻叱驭,鸟道仰飞鸢。
击楫心逾壮,听鸡舞独先。
藩屏封典重,带砺本支绵。
赋雪实游满,趋风车骑阗。
曳裾疏礼数,授简喜翩翾。
役以皇华竣,程宽昼锦还。
但濡马六辔,遑惜足重趼。
返棹回阳月,宁家寒食前。
客心纷去住,时序忽流迁。
丘壑情偏适,简书迫已遄。
敢言于役瘁,重荷宠光殷。
周道停征旆,桥门拥绛旃。
宫墙瞻肃穆,桃李竞芳妍。
铃铎传宵警,诗书伴昼眠。
化期收棫朴,材不乏楠楩。
虎踞山形壮,龙蟠帝业全。
远臣心自耿,拙宦僻相便。
衰任逢歌凤,升宁兆献鳣。
幽奇多搜历,竿牍懒板缘。
术自疏经世,恩还录讲筵。
诜诜承緌佩,袅袅近炉烟。
微悃惭输曝,虚怀负转圜。
仍辞丹禁席,重理白门鞭。
礼乐彝夔旧,秩宗夙夜虔。
江山还旧识,寮寀尽新铨。
幸值皇威赫,欣闻虏骑跧。
华夷通正朔,天地厌腥膻。
疏散材何补,倡狂性不悛。
何当恋簪绂,祇合老林泉。
松竹开三径,云山访列仙。
鹤台春寂寂,蒲涧水溅溅。
石髓非难遇,朱霞或可搴。
那能甘雉畜,且去学鸿骞。
决计应须早,回头便堕缠。
出门即有路,咫尺昆崙巅。

查看原文

注释

【华夷】1.指汉族与少数民族。后亦指中国和外国。 2.宋元时指国家的疆域。
【通正】顺畅平正。
【正朔】1.谓帝王新颁的历法。古代帝王易姓受命,必改正朔;故夏﹑殷﹑周﹑秦及汉初的正朔各不相同。自汉武帝后,直至现今的农历,都用夏制,即以建寅之月为岁首。 2.农历正月初一。正朔(zhēng-) : 一年的第一天:正朔朝会于庙。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华】

華【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䔢《唐韻》戸花切《集韻》胡瓜切,音划。《書·舜典》重華協于帝。《傳》華謂文德。

《禮·檀弓》華而睆。《疏》凡繪畫,五色必有光華,故曰華畫也。

《廣韻》草盛也。

粉也。《曹植·洛神賦》鉛華弗御。

髮白也。《後漢·陳蕃傳》蹇諤之操,華首彌固。

華林,園名。《魏志》芳林園卽今華林園。

地名。《戰國策》說趙王于華屋之下。《史記·秦本紀註》華陽,地名。《吳志·孫皓傳》皓舉大衆出華里。

《水經注》河水東南徑華池。

華表。《古今註》堯設誹謗木,今之華表。

星名。《晉書·天文志》大帝九星曰華蓋。

《韻會》胡化切,音話。《書·禹貢》至于太華。《爾雅·釋山》華山,爲西嶽。

姓。《潛夫論》華氏子,姓也。《通志·氏族略》宋戴公子者,食采于華,因氏焉。

《司馬相如·上林賦》華楓枰櫨。《註》華皮可以爲索。

《集韻》呼瓜切,音譁。《禮·曲禮》爲國君者華之。《註》華,中裂之,不四拆也。《爾雅·釋木》瓜曰華之。

與花同。《爾雅·釋草》華,荂也。《揚子·方言》齊楚之閒或謂之華,或謂之荂。《佩觿集》華有戸瓜,呼瓜二翻,俗別爲花。

《韻補》呼戈切。《邊讓·章華賦》體迅輕鴻,榮曜春華。進如浮雲,退如激波。

胡戈切。《徐鍇·說文繫傳》華,本音和,故今人謂華表爲和表。《棗據詩》矯足登雲閣,相伴步九華。徙倚憑高山,仰攀桂樹柯。

《詩·本音》灼灼其華。《註》音敷。《考》《詩》如常棣之華,顏如舜華,維常之華,叶車韻。隰有荷華,叶下都韻。黍稷方華,叶下途韻,凡七見,皆讀敷。

《唐韻古音》亦音敷。郭璞曰:江東謂華爲敷。陸德明曰:古讀華如敷,不獨江東也。漢光武曰: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必得隂麗華。

《韻會》苦蛙切《正韻》枯瓜切,。

【夷】

夷【丑集下】【大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音姨。平也,易也。《詩·周頌》彼徂矣,岐有夷之行。

大也。《詩·周頌》降福孔夷。

安也,悅也。《詩·鄭風》旣見君子,云胡不夷。

等也,儕也。《禮·曲禮》在醜夷不爭。《史記·張良傳》諸將陛下等夷。

也。《禮·喪大記》男女奉尸夷於堂。《周禮·天官·凌人》大喪共夷槃冰,牀曰夷牀,衾曰夷衾,皆依尸爲言。

夷俟,展足箕坐也。《論語》原壤夷俟。

誅滅也。《前漢·法志》戰國時,秦用商鞅連相坐之法,造參夷之誅。

傷也。《易·序卦》故受之以明夷。

芟也。《周禮·秋官》薙氏掌殺草,夏日至而夷之。

陵夷,言凡事始盛終衰,其頺替如丘陵漸平也。《前漢·成帝紀》帝王之道,曰以陵夷。

地名。《左傳·隱元年》紀人伐夷。《註》國在城陽莊武縣。《莊十六年》晉武公伐夷。《註》采地。《僖二十三年》楚伐地。

要服。《書·禹貢》五百里要服,三百里夷。

嵎夷,東表之地,在今登州。《書·堯典》宅嵎夷。

馮夷,河伯也。《莊子·大宗師》馮夷,得之,以遊大川。《郭璞·江賦》冰夷倚浪。《卽馮夷。

《淮南子·原道訓》馮夷,泰丙之御也。《註》二人名,古之能御隂陽者。《容齊隨筆》此別是一馮夷。

女夷,風神名。《淮南子·天文訓》女夷鼓吹,以司天和。

山名。武夷,在今崇安,有十二峰九曲之勝。相傳籛鏗之子,長曰武,次曰夷,隱此得道,故名。

水名。夷水,出襄陽及康狼二山之閒。《水經》漢水過宜城,夷水注之。

鴟夷,酒器。《揚雄·酒箴》鴟夷滑稽,腹大如壷。《吳越春秋》吳王取子胥尸,盛以鴟夷,而投之江。《史記·貨殖傳》范蠡變名易姓,爲鴟夷子皮。

辛夷,花名。《楚辭·九歌》辛夷楣兮葯房。

留夷,香草。《屈原·離騷》畦留夷與揭車。

《諡法》克毅秉政,安心好靜,曰夷。

姓。周齊大夫夷仲年之後,見《統譜》。

人名。伯夷,舜秩宗之官。

孤竹君之長子曰伯夷。

優婆夷。《梵書·翻譯名義》男曰優婆塞,女曰優婆夷,所云淸淨男女也。

與彝同。《孟子》詩云:民之秉夷。詩本作彝。

叶羊吏切,音異。《馮衍·顯志賦》攢射干雜蘼蕪兮,結木英與新夷。光扈扈而揚耀兮,紛郁郁而暢美。美音媚。新夷卽辛夷。本作。一曰古遲夷通。

【通】

通【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統平聲。《說文》達也。《正韻》徹也。《易·繫辭》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禮·學記》知類通達。

亨也,順也。《禮·儒行》上通而不困。《註》謂仕則上達乎君,不困于道德之不足也。《易·節卦》不出戸庭,知通塞也。

暢也。《爾雅》四時和爲通正。《註》通,平暢也。

總也。《禮·王制》以三十年之通制國用。《註》通計三十年所入之數,使有十年之餘也。

開也。《前漢·何武傳》通三公官。《註》謂更開置之也。

道之也。

凡人往來交好曰通。《前漢·季布傳》非長者勿與通。

《陸賈傳》剖符通使。

書名。《白虎通》班固著。《風俗通》應劭著。

書首末全曰通。《後漢·崔實傳》宜寫一通。

凡物色純者謂之通。《周禮·春官·司常》通帛爲旃。《註》通帛,無他物之飾也。

通鼓。《周禮·地官·鼓人》以金鐸通鼓。《疏》司馬振鐸,將軍以下卽擊鼓,故云通鼓。

井地名。《前漢·法志》方里爲井,井十爲通。

《廣韻》州名。

《韻會》馬矢曰通。《後漢·戴就傳》以馬通薰之。

《左傳·杜預註》旁淫曰通。

叶他郞切,音湯。《東方朔·七諫》身寢疾而日愁兮,情沈抑而不揚。衆人莫可與論道兮,悲精神之不通。

【正】

正【辰集下】【止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1画

〔古文〕㱏之盛切,音政。《說文》是也。从止一以止。《註》守一以止也。《新書·道術篇》方直不曲謂之正。《易·乾卦》剛健中正。《公羊傳·隱三年》君子大居正。

備也,足也。《易·乾·文言》各正性命。《書·君牙》咸以正罔缺。

《爾雅·釋詁》正,長也。《郭註》謂官長。《左傳·隱六年》翼九宗五正。《杜註》五正,五官之長。

《昭二十九年》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冥,土正曰后土。

官名。《禮·王制》史以獄成告於正。《鄭註》正,於周鄕師之屬,今漢有正平丞,秦所置。

朼載也。《周禮·夏官》諸子大祭祀,正六牲之體。《註》正謂朼載之。朼,亦作匕。

常也。朱子云:物以正爲常。

正人,尋常之人也。《書·洪範》凡厥正人。《朱子·語錄》是平平底人。

定也。《周禮·天官》宰夫令羣吏,正歲會,正月要。《註》正,猶定。

決也。《詩·大雅》維龜正之。

治其罪亦曰正。《周禮·夏官》大司馬九伐之法,賊殺其親則正之。《註》正之者,執而治其罪。《王霸記》曰:正,殺之也。

直也。《易·坤·文言》直其正也。《爾雅·釋泉》濫泉正出。正出,直出也。

平質也。《論語》就有道而正焉。《屈原·離騷》指九天以爲正。《註》謂質正其是非也。

以物爲憑曰正。《儀禮·士昏禮》父戒女,必有正焉,若衣若筓。《註》有正者,以託戒使不忘。

釐辨也。《論語》必也正名乎。

四月亦曰正月。《詩·小雅》正月繁霜。《箋》夏之四月,建巳之月。《疏》謂之正月者,以乾用事,正純陽之月。

《杜預·左傳·昭十七年註》謂建巳正陽之月也。正,音政。

預期也。《孟子》必有事焉而勿正。《公羊傳·僖二十六年》師不正反,戰不正勝。

三正。《史記·歷書》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蓋三王之正若循環然。《後漢·章帝紀》王者重三正,愼三微。《註》三正,天地人之正。

人臣之義有六正,謂聖臣、良臣、忠臣、智臣、貞臣、直臣也。見《說苑》。

七正,日月五星也。《書·舜典》作七政。《史記·律書》作七正。

八正,謂八節之氣,以應八方之風。《史記·律書》律歷,天所以通五行八正之氣。

《大品經說》八正,曰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王屮·頭陀寺文》憑五衍之軾,拯溺逝川。開八正之門,大庇交喪。

先正,先賢也。《書·說命》昔先正保衡。

諡法。《汲冢周書》內外賔服曰正。

與政通。《詩·小雅》今兹之正。《禮·月令》仲春班馬正。皆與政同。

朝覲曰朝正。《左傳·文三年》昔諸侯朝正於王。《杜註》朝而受其政敎也。亦讀平聲。《杜甫詩》不見朝正使。

姓。《廣韻》宋上卿正考父之後。漢有正錦,《後魏志》有正帛。

複姓,漢有正令官。

宗正,星名。《甘氏星經》在帝座東南,主宗正卿大夫。

《廣韻》之盈切。《集韻》《韻會》諸盈切《正韻》諸成切,音征。歲之首月也。《春秋》春王正月。《公羊·穀梁傳註》音征。或如字。今多讀征。

室之向明處曰正。《詩·小雅》噲噲其正。

射侯中曰正。《周禮·夏官》射人以射法治射儀,王以六耦射,三侯五正。諸侯以四耦射,二侯三正。孤卿大夫以三耦射,一侯二正。士以三耦射,豻侯二正。《詩·齊風》終日射侯,不出正兮。《毛傳》二尺曰正。《疏》正大於鵠,三分侯廣,而正居一焉,其內皆方二尺。

《儀禮·大射儀鄭註》正者,正也。亦鳥名。齊魯之閒名題肩爲正。正,鳥之捷黠者,射之難中,以中爲雋,故射取名焉。

與征通。《周禮·夏官》諸子有兵甲之事,則授之車馬,以軍法治之,弗正。《疏》正,音征。謂賦稅也。唐武后作。

【朔】

朔【辰集上】【月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音槊。《說文》月一日始蘇也。《白虎通》朔之言蘇也。明消更生,故言朔。《書·舜典》正月上日。《傳》上日,朔日也。《疏》月之始日謂之朔日。《周禮·春官·大史》頒告朔于邦國。《註》天子頒朔於諸侯,諸侯藏之祖廟。·至朔朝於廟,告而受行之也。《禮·玉藻》聽朔於南門之外。

《儀禮·大射禮》朔鼙。《註》朔,始也。

《禮·禮運》皆從其朔。《註》朔,亦初也。

《玉篇》北方也。《書·堯典》宅朔方曰幽都。《傳》北稱朔。《疏》朔,北方也。舍人曰:朔,盡也。北方萬物盡,故言朔也。

相关诗句
咫尺昆崙巅 出门即有路 回头便堕缠 决计应须早 且去学鸿骞 那能甘雉畜 朱霞或可搴 石髓非难遇 蒲涧水溅溅 鹤台春寂寂 云山访列仙 松竹开三径 祇合老林泉 何当恋簪绂 倡狂性不悛 疏散材何补 天地厌腥膻 华夷通正朔 欣闻虏骑跧 幸值皇威赫 寮寀尽新铨 江山还旧识 秩宗夙夜虔 礼乐彝夔旧 重理白门鞭 仍辞丹禁席 虚怀负转圜 微悃惭输曝 袅袅近炉烟 诜诜承緌佩 恩还录讲筵 术自疏经世 竿牍懒板缘 幽奇多搜历 升宁兆献鳣 衰任逢歌凤 拙宦僻相便 远臣心自耿 龙蟠帝业全 虎踞山形壮 材不乏楠楩 化期收棫朴 诗书伴昼眠 铃铎传宵警 桃李竞芳妍 宫墙瞻肃穆 桥门拥绛旃 周道停征旆 重荷宠光殷 敢言于役瘁 简书迫已遄 丘壑情偏适 时序忽流迁 客心纷去住 宁家寒食前 返棹回阳月 遑惜足重趼 但濡马六辔 程宽昼锦还 役以皇华竣 授简喜翩翾 曳裾疏礼数 趋风车骑阗 赋雪实游满 带砺本支绵 藩屏封典重 听鸡舞独先 击楫心逾壮 鸟道仰飞鸢 羊肠轻叱驭 先驰四牡駽 欲上千秋鉴 空愧备词员 无繇纡国难 干城略孰专 廊庙髀徒拊 禽小海思填 蚊微山岂负 旄倪谁为怜 风鹤皆成敌 悍卒挟金钱 逃臣轻国法 膏脂郡邑脧 输挽闾阎竭 烽燧九边然 军符十道出 西川祸更延 辽左围方急 氛祲动戈鋋 绸缪疏户牖 时防鼎趾颠 快睹丰亨盛 亦割大官鲜 常分法厨粟 时髦预比肩 禁地容开局 内制代宸篇 两朝徵实录 鸡筹晓漏传 虎观春风启 鉴拟九方歅 骨多千里骏 然犀易照渊 剖璞期收玉 皇路广登贤 礼闱分较士 峨冠列珥蝉 边羽振飞鹭 搜逸遍陬? 赐环旌戆直 还看泰茹连 共喜屯膏沛 河瑞兆清涟 凤仪开景运 金鸡诏命宣 玉帛冠裳集 万物睹乘乾 重明新出震 人同丧考㾓 泪与遗弓堕 龙驭再升軿 鹓行方问侣 纡途岁月愆 幽思邮程缓 茂苑柳娟娟 武林花澹澹 江湖信溯沿 吴越随游涉 猿鹤草堂悁 莺花蓟北望 怀翻恋阙牵 色借观涛起 飙驭欲翩翩 尘心顿濯濯 留题遍劖镌 采药供餐饵 偈悟慧师禅 灶寻葛令迹 罗浮屐屡穿 霞岛桡从泛 伏腊话姻㜕 岁时过父老 开林草郁芊 凿沼鱼瀺灂 心远地逾偏 禄微耕未代 荒芜下噀田 寂寞蓬蒿径 马鬣扫松阡 主恩宽药里 烟霞疾未痊 霄汉身能致 清庙奏朱弦 阳春矜白雪 承恩间赐莲 待诏时催草 文彩吐蜿蜓 笔花飞锦绮 高谈碣石天 缓步铜龙署 中秘更抽玄 北门叨选士 鸿图陋涧瀍 王气瞻宫阙 奏牍诧三千 连城誇十五 黄金遂市燕 翡翠初来粤 旋泛孝廉船 谬承辟选诏 终难谢椠铅 岂复谋衣食 大业久迍邅 馀生存视息 雄心枕块捐 世事支床失 俄及百忧煎 未酬三釜愿 焚舟计转坚 射策收仍罢 侧注漫拘挛 彩毫从汩没 无营磬屡悬 有客尊常满 歌舞出鞦韆 姓名埋市井 花前拾翠钿 台上回金勒 文酒得周旋 交亲多慷慨 论文五穗边 负笈三城社 生计剩青毡 先人遗素业 驼山数亩廛 涨海重溟外 缅想昔依然 浪游今倦矣 蹉跎感岁年 俯仰笑寥廓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