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置何足讶

出自:明代·黎景义《壁弓》

拼音:[qì][zhì][hé,hē,hè][zú][yà]

平仄:仄仄平平仄

弃置复弃置,弃置何足讶
矫矫七札弓,闲寄北檐挂。
正如游宦子,力倦得休暇。
朝夕蒙坌煤,偃蹇卧牖下。
又如废将军,解兵返田舍。
第恐髀生肉,不虑拜而蓌。
锡周可开王,赉晋曾定霸。
彼美养繇基,春秋名善射。
一矢应弦飞,凭仗乌号柘。
今年泮中献,明年郊外祃。
壮士谁穿杨,猿臂执其弝。
杀气从西来,萧萧入窗罅。
暗闻霹雳声,韣里鸣长夜。

查看原文

注释

【弃置】1.抛弃,扔在一边。 2.谓不被任用。
【何足】犹言哪里值得。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弃】

弃【寅集下】【廾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說文》古文棄字。《左傳·襄四年》是弃音器。《說文》捐也。《爾雅·釋言》忘也。《詩·周南》不我遐棄。《禮·冠禮·祝辭》棄爾幼志,順爾成德。(棄)

【置】

置【未集中】【网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智。《說文》赦也。《註》徐鍇曰:从直,與罷同意。置之則去之也。

《玉篇》立也。《廣韻》設也。《書·說命》王置諸其左右。《周禮·天官·大宰》三曰廢置,以馭其吏。《註》退其不能者,舉賢而置之祿。《前漢·周勃傳》不知置辭。《註》師古曰:置,立也。

《玉篇》安置也。

《廣雅》郵置,關驛也。《前漢·曹參傳》取狐父祁善置。《註》師古曰:置,若今之驛也。

《集韻》直吏切,音㯰。樹也。周禮,凡試廬事,置而搖之。

【何】

何【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胡歌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賀平聲。曷也,奚也,孰也,詰詞也。《書·臯陶謨》禹曰何。《詩·小雅》夜如何其。

誰何。猶言莫敢如何也。《賈誼·過秦論》利兵而誰何。

未多時曰無何,亦曰無幾何。《史記·曹參傳》居無何,使者果召參。

《前漢·袁盎傳》南方濕,君能日飮,無何,可免禍也。《註》無何,言更無餘事也。

《南史·西域傳》西域呼帽爲突何。

《古今樂錄》羊無夷伊那何,皆曲調之遺聲。

國名。《隋書》西域有何國。

姓。

娙何,漢女官名,秩比二千石。

《集韻》《正韻》下可切,賀上聲。同荷。儋也,負也。《易·噬嗑》何校滅耳。《詩·曹風》何戈與祋。《小雅》何簑何笠。《商頌》百祿是何。

通訶。《前漢·賈誼傳》大譴大何。《註》譴,責也。何,詰問也。

【足】

足【酉集中】【足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疋音哫。《說文》人之足也。在下,从止口。《註》徐鍇曰:口象股脛之形。《釋名》足,續也,言續脛也。《易·說卦》震爲足。《疏》足能動用,故爲足也。《禮·玉藻》足容重。《註》舉欲遲也。

《廣韻》滿也,止也。《書·仲虺之誥》矧予之德,言足聽聞。《詩·小雅》旣霑旣足。《禮·學記》學然後知不足。《老子·道德經》知足不辱。

不可曰不我足。《吳語》天若棄吳,必許吾成而不吾足也。

草名。《爾雅·釋草》虃,百足。《註》音纖。

姓。《戰國策》足强。《註》韓人。

《廣韻》子句切《集韻》遵遇切《韻會》子遇切《正韻》將豫切,音沮。《論語》巧言令色足恭。《疏》足,成也。謂巧言令德以成其恭,取媚于人也。《朱傳》過也。《揚子·法言》足言足容,德之藻矣。

《管子·五行篇》春辟勿時,苗足本。《註》足,猶擁也。

《廣韻》添物也。《類篇》益也。《前漢·五行志》不待臣音,復讇而足。

《韻補》叶子悉切。《易林》欲飛無翼,鼎重折足。失其福利,包羞爲賊。

【讶】

訝【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吾駕切《集韻》魚駕切《韻會》《正韻》五駕切,音砑。《說文》相迎也。引周禮秋官,諸侯有卿訝。《徐曰》按《周禮》使將至,使卿訝。謂以言辭迎而勞之也。

《訝士註》士官之迎四方賔客者。《儀禮·聘禮》厥明訝賔于館。《註》迎也。

《廣韻》嗟訝也。《增韻》疑怪也。《呂覽·必已篇》無訝無訾。《唐書·李勣傳》使至,高祖訝無表。《韓愈·縣齋有懷詩》睢盱互猜訝。

《玉篇》與迓同。《書·盤庚》余迓續乃命于天。《傳》迓,迎也。

《集韻》或作御。《詩·召南》百兩御之。《釋文》御,本亦作訝。

《集韻》或作輅。《左傳·宣二年》宋狂狡輅鄭人。《註》輅,迎也。

《音學五書》通作梧。《儀禮·聘禮》賔進訝受几于筵前。《註》今文訝爲梧,五故切。

與牙通。《周禮·冬官》輪人爲輪牙也者,以爲固抱也。《註》鄭司農云:牙讀如訝。《疏》訝,迎也。此車牙亦輮之,使兩頭相迎,故讀從之。《說文》重文从辵作迓,隸省作迓。迓字从辵从牙。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