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云迢遰

出自:清代·端木埰《一萼红二首 其一》

拼音:[hāo][yún][tiáo][dì]

平仄:平平平仄

忆年时,对金盘簇燕,良久隔天涯。
燕树凄迷,蒿云迢遰
缄札空写相思。
那曾料、今年春好,把吟袂,刚及看梅期。
佛火青边,夕阳红际,携手同归。
归去更劳投辖,又吟朋远迓,芳酒同持。
新月当阶,华灯欲试,堪悲昨岁伤离。
便堪傲,幽吟杜老,望西蜀、空寄草诗。
举哀对尊前剧谈,却忘归迟。

查看原文

注释

【迢遰】见"迢递"。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蒿】

蒿【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呼高切,好平聲。《說文》菣也。《詩·小雅》食野之蒿。《傳》蒿,菣也。《禮·月令註》蒿亦蓬蕭之屬。《爾雅·釋草》蘩之醜,秋爲蒿。《註》春時各有種名,至秋老成,通呼爲蒿。《陸佃·詩疏》蒿,草之高者。

焄蒿,氣蒸出貌。《禮·祭義》其氣發揚于上,爲昭明焄蒿悽愴,此百物之精也。

耗也。《楚語》使民蒿焉。

《莊子·騈拇篇》今之君子蒿目而憂世之患。《註》蒿易棲塵,喩君子眯眼塵中也。

地名。《穀梁傳·桓十五年》公會齊侯于蒿。

姓。《通志·氏族略》蒿氏。《註》見《姓苑》。

《韻會》呼侯切,讀齁。《易林》堅冰黃鳥,常哀悲愁。不見白粒,但見藜蒿。

《篇海》與藳同。◎按蒿名類甚多,《正字通》載簍蒿、薌蒿等,今皆刪去。詳蔞、薌等本字註。

【云】

云【子集上】【二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集韻》王分切《韻會》《正韻》于分切,音雲。《說文》山川氣也。象回轉形。後人加雨作雲,而以云爲云曰之云。《正字通》與曰音別義同。凡經史,曰通作云。

運也。《管子·戒篇》天不動,四時云下,而萬物化。《註》云:運動貌。

狎昵往復也。《詩·小雅》昏姻孔云。《朱傳》云:旋也。《左傳·襄二十九年》晉不鄰矣,其誰云之。《註》云:猶旋。旋歸之也。

語助。《詩·小雅》伊誰云憎。《史記·封禪書》秦文公獲若石云于倉北坂。

陸佃曰:云者,有應之言也。《左傳·襄二十六年》子朱曰:朱也當御。三云:叔向不應。

云云:衆語也。《前漢·汲黯傳》上曰,吾欲云云。《註》猶言如此如此也。

云云:山名。《前漢·郊祀志》封大山禪云云:《註》云云:太山下小山。

云爲。《易·繫辭》變化云爲。

姓。漢云敞。

與芸同。《莊子·在宥篇》萬物云云。《註》盛貌。老子作芸芸。

紛云:興作貌。《呂覽·圜道篇》雲氣西行云云然。《前漢·司馬相如傳》威武紛云。俗作紜。

《韻補》叶于先切,言也。《韓愈·剝啄行》我謝再拜,汝無復云。往追不及,來可待焉。

【迢】

迢【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徒聊切《集韻》《韻會》《正韻》田聊切,音條。《說文》迢遰也。《正字通》遠不相通也。

《集韻》迢迢,高貌。

【遰】

遰【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特計切《集韻》《韻會》《正韻》大計切,音第。《玉篇》迢遰也。

《說文》去也。《玉篇》往也。《廣韻》避也。《夏小正》九月遰鴻雁。《註》遰,往也。北來則曰向,南去則曰遰。

《集韻》征例切。與逝同。《史記·賈誼傳》鳳漂漂其高遰。

刀鞞也。《禮·內則》右佩管遰。

《集韻》當蓋切,音帶。連也。

叶他結切,音貼。《王筠詩》燒山多詭怪,蒼嶺復迢遰。神芝曜七明,山蒲含九節。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