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荡氛祲云日好

出自:明代·黄廷用《赠刘带川兵宪延绥 其三》

拼音:[sǎo,sào][dàng][fēn][jìn][yún][rì][hǎo,hào]

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

朔方累岁羽书频,边帅何人净虏尘。
战骨沙场迷白草,征夫塞夜照朱燐。
文儒自许兼三略,铁骑真能挽六钧。
扫荡氛祲云日好,陇头杨柳不胜春。

查看原文

注释

【扫荡】1.亦作"扫荡"。 2.扫除涤荡;荡平。
【氛祲】1.雾气。 2.指预示灾祸的云气。 3.比喻战乱﹐叛乱。
【云日】1.云和日。 2.有时偏指日光。 3.偏指太阳。 4.时光。 5.借指高空。 6.对封建帝王的美称。 7.鸩鸟的别名。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扫】

掃【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蘇老切,音嫂。弃也,拚除也。《詩·大雅》洒掃廷內。

鬧掃,髻名。《三夢記》鬧掃,猶盤雅墮馬之類也。唐詩云:還梳鬧掃學宮妝。

《唐韻》《廣韻》蘇到切《集韻》《韻會》《正韻》先到切,音譟。義同。《論語》當洒掃應對進退,則可矣。本作埽。

與騷通。別詳土部,馬部。

【荡】

蕩【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徒朗切《集韻》《韻會》待朗切,音盪。大也。《論語》蕩蕩乎民無能名焉。

《釋名》蕩,排盪去穢垢也。《禮·昏義》蕩天下之隂事。

《禮·月令》仲冬諸生蕩。《註》蕩謂物動萌芽也。

《書·畢命》以蕩陵德。《傳》放蕩也。

《書·盤庚》今我民用,蕩析離居。《註》播蕩也。

《詩·大雅》蕩蕩上帝。《傳》蕩蕩,法度廢壞貌。

姓。《春秋·僖二十五年註》宋桓公生子蕩,後以蕩爲氏。

他浪切,音儻。義同。

底朗切,音黨。《周禮·地官·稻人》以溝蕩水。《註》謂以溝行水也。

《前漢·揚雄傳》雄爲人易佚蕩。《註》佚蕩,緩也。

他郞切,音湯。地名。《史記·魯仲連傳》止于蕩隂不進。《註》河內有蕩隂縣。

水名。《前漢·地理志》蕩水東至內黃澤。

坦朗切。平易也。《詩·齊風》魯道有蕩。徐邈讀帑。

【氛】

氛【辰集下】【气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類篇》符分切,音汾。《玉篇》氣也。《左傳·襄二十七年》楚氛甚惡。

《昭二十年》梓愼望氛。

《楚語》先君莊王爲匏居之臺,高不過望國氛。《註》皆訓氣。

氛氳,祥氣也。《謝惠連·雪賦》散漫交錯,氛氳蕭索。《註》氛氳,盛貌。

氛祲,妖氣也。《晉語》獻公田,見翟柤之氛。《註》氛祲,氣象也。凶曰氛,吉曰祥。《左傳·昭十五年》吾見赤黑之祲,非祭祥也,喪氛也。《註》氛,惡氣。《前漢·元帝詔》氛邪歲增。《杜甫詩》冥冥氛祲未全消。

靈氛,古善占者。《屈原·離騷》命靈氛爲余占之。《又》靈氛吿余以吉占。

《廣韻》府文切《集韻》《韻會》《正韻》敷文切,。

【祲】

祲【午集下】【示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子心切《集韻》《韻會》咨林切,音駸。《說文》精氣感祥。

日旁氣。《左傳·昭十五年》吾見赤黑之祲。《註》祲,妖氛也。《疏》隂陽氣相侵,漸成祥者。《周禮·春官》眡祲掌十輝之法。一曰祲。《疏》祲,隂陽氣相侵。赤雲爲陽,黑雲爲隂。

盛也。《班固·東都賦》天官景從,祲威盛容。《註》祲,亦盛也。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子鴆切,音浸。

《集韻》七稔切,音寢。義同。

祲祥,地名。《春秋·昭十一年》盟于祲祥。《音義》七林反。

【云】

云【子集上】【二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集韻》王分切《韻會》《正韻》于分切,音雲。《說文》山川氣也。象回轉形。後人加雨作雲,而以云爲云曰之云。《正字通》與曰音別義同。凡經史,曰通作云。

運也。《管子·戒篇》天不動,四時云下,而萬物化。《註》云:運動貌。

狎昵往復也。《詩·小雅》昏姻孔云。《朱傳》云:旋也。《左傳·襄二十九年》晉不鄰矣,其誰云之。《註》云:猶旋。旋歸之也。

語助。《詩·小雅》伊誰云憎。《史記·封禪書》秦文公獲若石云于倉北坂。

陸佃曰:云者,有應之言也。《左傳·襄二十六年》子朱曰:朱也當御。三云:叔向不應。

云云:衆語也。《前漢·汲黯傳》上曰,吾欲云云。《註》猶言如此如此也。

云云:山名。《前漢·郊祀志》封大山禪云云:《註》云云:太山下小山。

云爲。《易·繫辭》變化云爲。

姓。漢云敞。

與芸同。《莊子·在宥篇》萬物云云。《註》盛貌。老子作芸芸。

紛云:興作貌。《呂覽·圜道篇》雲氣西行云云然。《前漢·司馬相如傳》威武紛云。俗作紜。

《韻補》叶于先切,言也。《韓愈·剝啄行》我謝再拜,汝無復云。往追不及,來可待焉。

【日】

日【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說文》實也。太陽之精不虧。《博雅》君象也。《釋名》日,實也,光明盛實也。《易·乾卦》與日月合其明。

《繫辭》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說卦》離爲火爲日。《周禮·天官·九註》日者天之明。《禮·祭義》日出於東。《史記·天官書註》日者,陽精之宗。《前漢·律歷志》日合於天統。《後漢·荀爽傳》在地爲火,在天爲日。《淮南子·天文訓》火氣之精者爲日。

《書·舜典》協時月正日。《傳》合四時之氣節,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齊一也。

《洪範》五紀,三曰日。《傳》紀一日。《疏》從夜半以至明日夜半,周十二辰爲一日。

《禮·曲禮》外事以剛日,內事以柔日。《疏》十日有五奇五偶,甲丙戊庚壬五奇爲剛,乙丁己辛癸五偶爲柔也。

《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長日之至也。《註》迎長日者,建卯而晝夜分,分而日長也。

《左傳·文七年》日衞不睦。《註》日,往日也。

《左傳·桓十七年》天子有日官,諸侯有日御。《註》皆典歷數者。

《史記·日者傳註》卜筮占時日,通名日者。

《集韻》而力切,音眲。義同。

《韻補》叶而至切。《李嵩·述志賦》審機動之至微,思遺餐而忘寐。表略韻於納素,託精誠於白日。《類篇》唐武后作。

【好】

好【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蒿上聲。美也,善也。《詩·鄭風》琴瑟在御,莫不靜好。

相善也。《詩·衞風》永以爲好也。

好會也。《周禮·春官》琬圭以結好。《左傳·文十二年》藉寡君之命,結二國之好。

人名。張好好,年十三,姣麗善歌,杜牧置樂籍中。見《唐書·杜牧傳》。

曲名。武夷君于山頂會鄕族,仙樂競奏,唱人閒好。見《武夷山志》。

《廣韻》呼到切《集韻》《韻會》《正韻》虛到切,音耗。《說文》愛而不釋也。女子之性柔而滯,有所好,則愛而不釋,故於文,女子爲好。《詩·唐風》中心好之。

孔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璧羨尺好,三寸以爲度。《註》羨,徑也。璧羨,以起度也。好,璧孔也。

姓。見《纂文》。

叶呼厚切,音吼。《王褒·講德論》毛嬙西施,善毀者不能蔽其好。嫫母倭傀,善譽者不能揜其醜。

叶滂佩切,音配。《楚辭·九章》自前世之嫉賢兮,謂蕙若其不可佩。妒佳冶之芬芳兮,母姣而自好。

叶呼切,音詬。《詩·唐風》豈無他人,維子之好。叶上究。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