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旦弃掷潢污水

出自:清代·曹家达《行路难拟吴均》

拼音:[jīn][dàn][qì][zhì][huáng,guāng][wū][shuǐ]

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

昆山之阳石齿齿,倒落尘埃惰不起。
昔日吞咽高天云,今旦弃掷潢污水
洛阳名工名卞和,一日三顾重挲摩。
庙堂宝器不终没,手持沙石亲研磨。
圭之璧之称厥材,光阶光照千门开。
天子曰咨联有庆,一朝携上建章台。
建章他年世宝垂,雍容华贵生光仪。
沈檀为匮锦为里,岂念生来顽石姿。
不学荆台三献璞,惨遭谗毁无人知。

查看原文

注释

【今旦】今朝,今日。
【弃掷】抛弃。
【潢污】1.亦作"潢污"。 2.聚积不流之水。 3.《左传.隐公三年》:"苟有明信……筐筥锜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意谓只要诚信,即使潢污中的水也可以用来祭祀鬼神。后因以"潢污"谓诚信。
【污水】一般指外观不洁的水。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参见“废水”(524页)。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今】

今【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居吟切,音金。《說文》是時也。《廣韻》對古之稱。《詩·召南》迨其今兮。《毛傳》今,急辭也。《朱傳》今,今日也。不待吉也。

《圓覺經》無起無滅,無去來今。《註》謂過去見在未來三世。

《韻補》叶居靑切,音京。《詩·周頌》有椒其馨,胡考之寧。匪且有且,匪今斯今。

叶居良切,音姜。《易林》庭爎夜明,追古傷今。陽弱不制,隂雄坐房。从亼,古文及字。巳往爲古,逮及爲今。

【旦】

旦【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集韻》《韻會》得案切《正韻》得爛切,丹去聲。《說文》明也。从日見一上。一,地也。《玉篇》朝也,曉也。《爾雅·釋詁》旦,早也。《書·大禹謨》正月朔旦。《詩·陳風》穀旦于差。

《大雅》昊天曰旦。《淮南子·天文訓》日至于曲阿,是謂旦明。

《詩·衞風》信誓旦旦。《箋》言其懇惻款誠。《疏》旦旦猶怛怛。《釋文》旦旦,《說文》作。

《詩·衞風·朱傳》旦旦,明也。

《前漢·惠帝紀》當爲城旦舂者。《註》城旦者,旦起行治城。舂者,婦人不豫外徭但舂作米,皆四歲也。

震旦,西域稱中國之名。《樓炭經》蔥河以東名震旦。

盍旦。《禮·坊記》相彼盍旦。《註》盍旦,夜鳴求旦之鳥。

與神同。《禮·郊特牲》所以交於旦明之義也。《註》旦當爲神,篆字之誤也。

《韻補》叶都眷切。《庾敳·意賦》宗統竟初不別兮,大德亡其情願。天地短於朝生兮,億代促於始旦。

【弃】

弃【寅集下】【廾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說文》古文棄字。《左傳·襄四年》是弃音器。《說文》捐也。《爾雅·釋言》忘也。《詩·周南》不我遐棄。《禮·冠禮·祝辭》棄爾幼志,順爾成德。(棄)

【掷】

擲【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5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直隻切,音躑。讀若呈入聲。投也,振也。《增韻》拋也,掉也。與擿同。《晉書·孫綽傳》嘗作天台山賦,以示范榮期云:卿試擲地,當作金石聲也。《杜牧·阿房宮賦》鼎鐺玉石,金塊珠礫,弃擲邐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潢】

潢【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胡光切,音黃。《說文》積水池。《木華·海賦》決陂潢而相沷。

水名。《後漢·東夷傳》偃王處潢池東。

河名。《廣輿記》潢河,出南陽分水嶺。

星名。《史記·天官書》旁有八星,絕漢曰天潢。

西宮咸池曰天五潢。

德成衡觀,成潢。

《集韻》姑黃切,音光。與洸同。水涌光也。

《集韻》《正韻》戸廣切,音幌。與滉同。水深廣貌。《司馬相如·上林賦》灝溔潢漾。

《廣韻》《集韻》胡曠切,音暀。《釋名》染紙也。《齊民要術》有裝潢紙法。《唐六典》崇文館有裝潢匠五人。

【污】

汙【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汚《唐韻》屋孤切《集韻》《韻會》汪胡切,音烏。與洿同。《說文》濁水不流也。一曰窊下。《詩·小雅》田卒汙萊。《傳》下則汙,高則萊。《正義》汙者,池停水之名。禮記曰汙其宮而瀦焉是也。《左傳·隱三年》潢汙行潦之水。《疏》畜水謂之潢水,不流謂之汙。

行濁亦曰汙。《賈誼·新書道術篇》放理潔靜謂之行,反行爲汙。《書·胤征》舊染汙俗。

降也,殺也。《禮·檀弓》道隆則從而隆,道汙則從而汙。《註》有隆有殺,進退如禮。

勞事亦曰汙。《左傳·昭元年》處不辟汙。《正義》言事之勞身,若穢之汙物。

汙邪,下地田也。《史記·滑稽傳》甌窶滿溝,汙邪滿車。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烏故切,惡去聲。《說文》歲也。

染也。一曰去垢汙曰汙。《詩·周南》薄汙我私。《傳》汙,煩也。《箋》煩撋之用功深也。《字略》煩撋猶捼莎也。亦音烏。

《唐韻》《集韻》《韻會》雲俱切,音于。水名。在鄴西南。《後漢·郡國志》鄴有汙水,有汙城。《註》史記,項羽擊秦軍汙水上。

曲也。《左傳·成十四年》春秋之稱,盡而不汙。《杜註》言盡其事實,無所汙曲。

《集韻》《韻會》《正韻》烏瓜切,音窊。鑿地也。《禮·禮運》汙尊而抔飮。《註》汙尊,鑿地爲尊。

《韻補》叶烏戈切,音窩。《楊方·合歡詩》爾根深且固,我根淺且汙。移植良無期,歎息將如何。

叶文甫切,音武。《杜甫·雷詩》氣暍腸胃融,汗滋衣裳汙。吾衰尤拙計,失望築場圃。

【水】

水【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正韻》式軌切《集韻》《韻會》數軌切,流,中有微陽之氣也。《徐鉉曰》衆屈爲水,至柔,能攻堅,故一其內也。《釋名》水,準也,準平物也。《白虎通》水位在北方。北方者,隂氣,在黃泉之下,任養萬物。水之爲言濡也。《書·洪範》五行,一曰水。《又》水曰潤下。《正義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五行之體,水最微,爲一。火漸著,爲二。木形實,爲三。金體固,爲四。土質大,爲五。《易·乾卦》水流濕。《說卦》坎爲水。《管子·水地篇》水者,地之血氣,如筋脉之通流者也。《淮南子·天文訓》積隂之寒氣爲水。

六飮之一。《周禮·天官》漿人掌共王之六飮,水漿醴涼醫酏。

《禮·玉藻》五飮:上水、漿、酒、醴、酏。《註》上水,水爲上,餘次之。

《禮·曲禮》凡祭宗廟之禮,水曰淸滌。

明水,所以共祭祀。《周禮·秋官》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於日,以鑒取明水於月,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燭共明水。《註》鑒,鏡屬,取水者。世謂之方諸。

官名。《左傳·昭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紀,故爲水師而水名。

《前漢·律歷志》五聲,羽爲水。

天水,郡名,漢武帝所置。

中水,縣名,屬涿郡。應劭曰:易見《前漢·地理志》。

黑水,國名,卽韐。

露爲上池水。《史記·扁鵲傳》飮是以上池之水。《註》上池水,謂水未至地,蓋承取露及竹木上水以和藥。

姓。

《韻補》叶式類切,音墜。《劉楨·魯都賦》蘋藻漂於陽侯,芙蓉出於渚際。奮紅葩之熩熩,逸景燭於崖水。

叶呼委切,音毀。《李白·游高淳丹陽湖詩》龜游蓮葉上,鳥宿蘆花裏。少女棹輕舟,歌聲逐流水。

《韻補》音準。引《白虎通》水之爲言準也。○按準乃水之義,非水之音。蓋沿《周禮·考工記》鄭註,準讀爲水而誤。今不從。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