殢留花下

出自:清代·曹溶《贺新郎 懒真主人招宴花前用前韵》

拼音:[tì][liú][huā][xià]

平仄:仄平平仄

性癖宜山野。
任嬉游、烟浓日淡,殢留花下
节到黄鹂枝头语,千万蛾眉齐嫁。
馀一种、胭脂重画。
生长唐宫风流态,远驮来、玉砌须娇马。
花有恨,倩君写。
君家已结桑麻社。
为高朋、差排蛱蝶,草堂开也。
冰濯诗囊无阿堵,堆积红香成榭。
泛绿蚁、兰膏终夜。
急雨惊吹檐前铁,叹春光、将谢无知者。
一醉罢,且休夏。

查看原文

注释

【殢留】犹滞留。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殢】

殢【辰集下】【歹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他計切,音替。《玉篇》極困也。

《玉篇》《集韻》大計切,音弟。義同。

《廣韻》呼計切,音㰥。義同。《集韻》與字註。

【留】

留【午集上】【田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正字通》俗畱字。

【花】

花【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蘤《唐韻》《集韻》《正韻》呼瓜切,音譁。《正字通》草木之葩也。《歐陽修·花品序》洛陽人稱花曰某花某花,稱牡丹則直曰花。

地名。《廣州志》南海縣有花田。

姓。唐有花驚定。《杜甫詩》成都猛將有花卿。《通志·氏族略》宋有尚書郞花尹。

《韻補》音訶。《棗據詩》延首觀神州,廻晴盻曲阿。芳林挺修榦,一歲再三花。《說文》本作華。榮也。从艸,象華葉垂敷之形,亏象蔕萼也。《唐韻古音》按花字,自南北朝以上不見于書,晉以下書中閒用花字,或是後人攺易。唯《後漢書·李諧·述身賦》曰:樹先春而動色,草迎歲而發花。

云:肆雕章之腴旨,咀文藝之英華。花字與華用。而五經、諸子、楚辭、先秦、兩漢之書,皆古文相傳,凡華字未有攺爲花者。考太武帝始光二年三月初造新字千餘,頒之遠近,以爲楷式,如花字之比,得非造于魏晉以下之新字乎。

【下】

下【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丅遐上聲。在下之下,對上之稱。《易·乾·文言》本乎地者親下。

《說文》底也。《玉篇》後也。

賤也。

《儀禮·士相見禮》始見于君,執摯至下。《鄭註》下謂君所。《賈疏》不言所而言下者。凡臣視袷已下,故言下也。

《集韻》《韻會》亥駕切,遐去聲。《正韻》降也,自上而下也。《易·屯卦》以貴下賤。《詩序》君能下下。

《爾雅·釋詁》下,落也。《郉疏》下者,自上而落也。草曰零,木曰落。

去也。《周禮·夏官·司士》歲登,下其損益之數。

《韻補》叶後五切,音戶。《詩·召南》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與女叶。《吳棫曰》毛詩下字一十有七,陸德明皆此讀。《第·古音考》與吳同。

叶胡佐切,音賀。《曹丕·寡婦賦》風至兮淸厲,隂雲曀兮雨未下。伏枕兮忘寐,逮乎朝兮起坐。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