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木诛其条

出自:近现代·杜关《柴扉杂咏九首 其二》

拼音:[è,wù,ě,wū][mù][zhū][qí,jī][tiáo,tiāo]

平仄:平仄平平平

吾家古洧水,成都营别巢。
通顺桥西畔,聊以结衡茅。
临流辟柴扉,倚岸横板桥。
一路之字曲,两树矗门高。
引水池其面,架木杓其腰。
佳卉滋其根,恶木诛其条
何以蔽墙阴,一柳一株桃。
何以翳庭除,一架一葡萄。
此君不可无,修竹何萧萧。
梅竹为妻婢,兰桂森儿曹。
多栽花与果,杂植瓜豆苗。
小屋八九间,不虞风雨飘。
定目观游鱼,乘兴泛轻舠。
盈盈隔一水,已足避尘嚣。
所惜干戈扰,频年纷驿骚。
世乱贵亦贱,时清穷亦豪。
但使太平期,予乐真陶陶。
即此适吾适,胡为自忧劳。

查看原文

注释

【恶木】贱劣的树。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恶】

惡【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亞《唐韻》烏各切《集韻》《韻會》遏鄂切《正韻》遏各切,音堊。《廣韻》不善也。从心亞聲。《通論》有心而惡謂之惡,無心而惡謂之過。

醜陋也。《書·洪範》六極,五曰惡。《傳》醜陋也。《五行傳》貌不恭之罰也。

瑕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築氏》敝盡而無惡。《註》雖至敝盡,無瑕惡也。

粗也。《史記·項羽本紀》以惡食食項王使者。謂粗飯也。

年凶曰歲惡。

器物不良曰苦惡。

糞穢也。《前漢·昌邑王傳》如是靑蠅惡矣。《師古曰》惡卽矢也。越王句踐爲吳王嘗惡。

多所不可曰性惡。《後漢·華陀傳》爲人性惡難得意。

《廣韻》烏路切《集韻》《韻會》《正韻》烏故切,汙去聲。憎也,疾也。《左傳·隱三年》周鄭交惡。《註》兩相疾惡也。

忌也。《禮·王制》奉諱惡。《註》奉謂進也,諱謂先生之名,惡謂子卯忌日,謂奉進於王,以所諱所惡也。

恥也。《孟子》羞惡之心。

《廣韻》哀都切《集韻》《正韻》汪胡切《韻會》汪烏切,音汙。安也,何也。《論語》惡乎成名。《孟子》居惡在。

歎辭。《孟子》惡,是何言也。

與滹同。《禮·禮器》晉人將有事于河,必先有事于惡池。《古今字考》惡同滹,池同沱,卽滹沱河也。古但作亞,加心作惡。加言作䛩,轉註。因各轉聲成亞,惡,䛩三文。《集韻》䛩卽惡也。

【木】

木【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順之謂也。《禮·月令》某日立春,盛德在木。《疏》春則爲生,天之生育,盛德在於木位。

八音之一。《周禮·春官·太師》金石土革絲木匏竹。《註》木,柷敔也。

質樸。《論語》剛毅木訥近仁。

木彊,不和柔貌。《前漢·周勃傳》勃爲人木彊敦厚。

析木,星次。《爾雅·釋天》析木謂之津。

姓。《統譜》漢木仁,晉木華。

百濟八姓,一曰木氏。

複姓,端木。

叶末各切,音莫。《馬融·廣成頌》隂慝害作,百卉畢落。林衡戒田,焚林柞木。《韻會》从丨。丨,古本切。非从亅。亅,其月切。

【诛】

誅【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陟輸切《集韻》《韻會》追輸切,法志》征暴誅悖,治之威也。《莊子·庚桑楚》爲不善乎顯明之中者,人得而誅之,爲不善乎幽暗之中者,鬼得而誅之。

《釋名》罪及餘人曰誅。誅,株也。如株木根,枝葉盡落也。《周禮·秋官·司烜氏》軍旅修火禁,邦若屋誅,則爲明竁焉。《註》鄭司農云:屋誅,謂夷三族。

《易·雜卦》明夷誅也。《註》誅,傷也。

《晉語》小國敖,大國襲焉,曰誅。

《玉篇》罰也。《禮·曲禮》以足蹙路馬芻有誅,齒路馬有誅。《註》誅,罰也。

《類篇》責也。《左傳·襄三十一年》誅求無時。《註》誅,責也。《周禮·天官·大宰》誅以馭其過。《疏》人有過失,非故爲之者,則以言語責讓之。

翦除也。《晉語》故以惠誅怨。《註》誅,除也。《楚辭·卜居》寧誅鋤草茅,以力耕乎。《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詩》傍此煙霞茅可誅。《正字通》翦茅爲屋。借用誅字。

叶之由切,音周。《華覈·自責文》不敢違敕,懼速罪誅,冒承詔命,魂逝形留。

叶株遇切,株去聲。《蔡邕·釋誨》下獲熏胥之辜,高受滅家之誅,前車已覆,襲軌而騖。

【其】

其【子集下】【八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丌亓《唐韻》《集韻》《韻會》渠之切《正韻》渠宜切,音碁。《韻會》指物之辭。《易·繫辭》其旨遠,其辭文。《詩·大雅》其在于今。

助語辭。《書·西伯戡黎》今王其如台。《詩·周南》灼灼其華。《玉篇》辭也。

姓。《韻會》漢陽阿侯其石。

《唐韻》《集韻》《韻會》居之切,音姬。《韻會》語辭。《書·微子》若之何其。《詩·小雅》夜如何其。

人名。《史記·酈生傳》酈生食其者,留高陽人也。《註》正義曰:酈食其,三字三音,讀曆異幾。《前漢·楚元王傳》高祖使審食其留侍太上皇。《註》師古曰:食音異,其音基。

山名。《前漢·武帝紀》四月,幸不其。《註》其音基,山名。《廣韻》在琅邪。

地名。《韻會》祝其,卽夾谷也。

《集韻》《韻會》居吏切。《正韻》吉器切,音寄。《韻會》語已辭。《詩·檜風》彼其之子。通作記。《禮·表記》引《詩》彼記之子。

通已。《左傳·襄二十七年》引《詩》彼己之子。

《韻會》或作忌。《詩·鄭風》叔善射忌。

【条】

條【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徒聊切《集韻》《韻會》田聊切,音迢。或作樤。《說文》小枝也。《徐曰》自枝而出也。《詩·周南》伐其條枚。《傳》枝曰條,榦曰枚。

長也。《書·禹貢》厥木惟條。

木名。橘屬。《爾雅·釋木》柚條。《詩·秦風》有條有梅。《埤雅》柚似橙而大于橘。一名條。

條理也。《書·盤庚》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

條然,嘯貌。《詩·王風》中谷有蓷,條其歗矣。

條達也。《前漢·郊祀歌》聲氣遠條。

條鬯也。《前漢·律志》隂陽萬物,靡不條鬯該成。

敎條。《史記·酷吏傳》以興化條。

條奏。《前漢·元帝詔》條奏無有所諱。

條例。《晉書·劉實傳》撰《春秋條例》二十卷。顏師古曰:凡言條者,一一而疏舉之,若木條焉。

繩也。《禮·雜記》喪冠條屬。

八風之一。《易緯通卦驗》東北曰條風。

《博雅》條條,擾亂也。

鳴條,地名,在河東郡安邑縣。

國名。漢周勃封條侯。

姓。《姓苑》晉有冉閔司空條枚。

《集韻》他彫切,音祧。枝落也。《詩·豳風》蠶月條桑。

癡宵切。義同。

與滌通。《周禮·秋官·之屬》條狼氏。《註》徒歷切,音滌。

叶徒流切,讀若頭。《陸雲·夏府君誄》百行殊揆,君望斯周。栖儀初九,戢翼洪條。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