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香如虎扑

出自:近现代·杜关《食苦笋并序》

拼音:[wén][xiāng][rú][hǔ][pū]

平仄:平平平仄平

吾家苦竹林,森森覆茆屋。
春馀茁新笋,清香满幽谷。
生食颇甘脆,熟食更浓郁。
其味美于回,冠盖东西蜀。
无怪黄涪翁,贪饕恣所欲。
京华二十载,饥驱五斗粟。
年年三月暮,梦绕家山麓。
屡思张翰莼,亦羡灵均菊。
每病文园渴,空嚼屠门肉。
国变还成都,群狐悲满目。
井里丛荆榛,欲归恐不复。
怅望流杯池,垂涎吐馀浊。
鋆儿知我癖,戎州寄一簏。
陈生恶作剧,中途果乃腹。
唐侯怜我贫,乾脯劳捆束。
真味不可寻,乃如齧枯木。
人言工部祠,竹种来戎服。
杖藜临草堂,缘岸千竿绿。
猫头目以长,出林散青玉。
饮啄果有因,自叹口无福。
骄将妄称兵,扰攘斗蛮触。
渝盟失唇齿,争食同鸡鹜。
嗟余避时乱,奔命苦穷蹙。
怅然去复返,痛定歌还哭。
又过落花时,旧痒搔心曲。
草堂有苦笋,不夺不厌足。
似闻插疏篱,严防恨老秃。
又闻申令甲,樵采禁愈肃。
造物产佳珍,知味分雅俗。
市儿不吃苦,当路等刍蹴。
我生原嗜奇,谏果有同欲。
乞食既非甘,窃取亦何辱。
昔者毕吏部,抱瓮酣新曲。
匡衡凿暗壁,偷光供夜读。
雅人有殊致,况乃所好独。
亚山颇解事,相约游芳躅。
长镵复长镵,托尔利锄斸。
晨兴骋逸兴,青阳耀初旭。
傅公过我庐,倡随携眷属。
席刘两女士,相将共驰逐。
蹀躞锦江头,遥闻香馥馥。
入门食指动,流汗涴巾幅。
绕林寻竹胎,崭如初生犊。
亚山顾我笑,此君头岳岳。
趁时于取求,寺僧远不瞩。
回眸流燕睇,纤手拔龙角。
抱归仅七茎,力竭气尤促。
珍品岂宜多,香逾七椀熟。
得参玉版师,快哉苏玉局。
可惜蜀山氏,如晋看慈竹。
煨芋穷食经,兼喜烹葵菽。
徜令烧煮之,大笑倾醽醁。
杨子馋似我,闻香如虎扑
攫食极口赞,烂嚼闻剥啄。
比来夷亦蹠,韵事尽堪录。
莫讶度关客,而疑窃屡仆。
乾坤正澒洞,群盗肆残毒。
窃国皆侯王,攘权竞天禄。
民兵多于匪,匪兵甚于蝮。
利倾百万家,名饰三千牍。
天下一盗薮,何曾置显戮。
嗛嗛此老饕,饮食罪容赎。
清贫馋太守,白头狂杜牧。
取之不伤廉,何怨亦何讟。
笑持胠箧篇,一梦遽然觉。

查看原文

字义

【闻】

聞【未集中】【耳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無分切,音文。《說文》知聞也。《書·堯典》帝曰:兪,予聞如何。《禮·少儀》聞始見君子者。《疏》謂作記之人,不敢自專制其儀,而傳聞舊說,故云。

《禮·玉藻》凡於尊者,有獻而弗敢以聞。《前漢·武帝紀》舉吏民能假貸貧民者以聞。

姓。《正字通》宋咸平進士聞見。明尚書聞淵。

聞人,複姓。《後漢·靈帝紀》太僕沛國聞人襲爲太尉。《註》姓聞人,名襲,風俗通曰:少正卯,魯之聞人,其後氏焉。

獸名。《山海經》杳山有獸焉,其狀如彘,黃身白頭白尾,名曰聞,見則天下大風。

《廣韻》亡運切《集韻》《韻會》《正韻》文運切,發聞惟腥。《釋文》聞,音問,又如字。

《廣韻》名達。《書·微子之命》爾惟踐修厥猷,舊有令聞。《詩·大雅》令聞令望。《朱註》令聞,善譽也。

通作問。《前漢·匡衡傳》淑問揚乎疆外。

《韻補》叶無沿切,音近眠。《楚辭·九章》孤臣唫而抆淚兮,放子出而不還。孰能思而不隱兮,昭彭咸之所聞。還音旋。

【香】

香【戌集下】【香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㿝《廣韻》許良切《集韻》《韻會》《正韻》虛良切,》至治馨香,感于神明。《詩·周頌》有飶其香。《禮·月令》中央土,其臭香。

草木之香,如沉香,棧香,蜜香,檀香,具載。《洪芻·香譜》及《葉延珪·香隸》諸書。

獸亦有香。《談苑》商女山中多麝,其性絕愛其臍,爲人逐急,卽投巖舉爪,剔裂其香。

《本草》麝香有三等:第一生香,亦名遺香,乃麝自剔出者。其次臍香。其三心結香。

有小麝,其香更奇。

風香。《庾信詩》結客少年塲,春風滿路香。

含香。《漢官儀》尚書郞含雞舌香,伏奏事。

酒香。《王績詩》稍覺池亭好,偏宜酒甕香。《杜甫詩》浩蕩風塵外,誰知酒熟香。

花名。《廬山記》一比丘晝寢盤石上,夢中聞花香酷烈,及覺,求得之,因名睡香。四方聞之,謂爲花中祥瑞,遂名瑞香。

丁香。《本草》一名丁子香,花紫白色,生子,小者爲丁香,大者爲母丁香。

酒名。《蘇軾·送碧香酒詩》碧香近出帝子家,鵝兒破殼酥流盎。《劉子翬詩》未饒赤壁風流在,且向何家醉碧香。

阿香。《搜神記》永和中,義興人姓周,出都,日暮。道邊有一新草小屋,一女子出門,周求寄宿。一更中,聞外有小兒喚阿香聲,云:官喚汝推雷車。女乃辭去。夜遂大雷雨。

人名。黃香,仇香,見《後漢書》。

姓。明四譯館通事香牛。

山名。《唐書·白居易傳》與香山僧如滿結香火社,自稱香山居士。

水名。《述異記》吳故宮有香水溪。

殿名。《三輔黃圖》武帝時,後宮八區,有披香殿。

享名。《李白詩》沉香亭北倚闌干。

【如】

如【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人諸切《集韻》《韻會》《正韻》人余切,音鴽。《說文》从隨也。一曰若也,同也。《書·舜典》如五器,如岱禮,如初,又然也。《易·離卦》突如其來如。《前漢·揚雄傳》雄家產不過十金,晏如也。

往也,至也。公如棠,如齊。見《左傳》。《劉伶·酒德頌》幕天席地,縱意所如。

月名。《爾雅·釋歲》二月爲如。

語助辭。《論語》恂恂如也。《孟子》驩虞如也,皥皥如也。

凉如。縣名。《前漢·郊祀志》上遂北巡朔方,還釋兵凉如。

肥如,古國名,在遼西郡。《應劭曰》肥子奔燕,燕封于此。

姓。如羅氏,攺爲如氏,見《統譜》。

本覺爲如,今覺爲來,見《道院集》。

眞如,有變易性相,如如常住不遷,見《禪燈錄》。

見《山海經》。

通作而。《前漢·五行志》引左傳,星隕如雨。《註》如,而也,星隕而且雨。

《廣韻》人恕切《集韻》《韻會》如倨切,音茹。《東方朔·七諫》忽容容其安之兮,超荒忽其焉如。苦衆人之難信兮,願離情而遠舉。《註》舉去聲。

《集韻》《類篇》乃箇切,音那。亦若也。

【虎】

虎【申集中】【虍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音滸。《玉篇》惡獸也。《說文》山獸之君,从虍从儿,虎足象人也。《徐鉉註》象形。《易·乾卦》風從虎。《詩·小雅》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大戴禮》三九二十七主星,星主虎,故虎七月而生。《述異記》虎千年,則牙蛻而角生。

姓。《廣韻》漢有合浦太守虎旗,其先八元伯虎之後。

州名,唐有虎州,後避太祖諱攺武州。

灘名。《水經注》夷水又東逕虎灘。

山名。《吳越春秋》吳王葬閶門外,金玉精上浮爲白虎,名虎丘。

便器名。《西京雜記》漢朝以玉爲虎子,以爲便器。

與琥通。《吳志·裴松之註》虞翻曰:僕聞虎魄不取腐芥。《六書正譌》象虎踞而回顧之形。《篇海》儿rén,古人字,虎足象人,故从人。从几,誤。《干祿字書》通作。

【扑】

扑【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集韻》《韻會》普木切,鋪入聲。與攴同。小擊也,打也。《戰國策》若扑一人,若捽一人。《史記·刺客傳》高漸離舉筑扑秦皇帝,不中。

杖也。《書·舜典》扑作教。《傳》扑,榎楚也,不勤道業則撻之。《禮·月令》司徒搢扑北面誓之。或作撲。

《集韻》匹角切,音璞。與㩧同。亦擊也。或作。

《類篇》匹切,剖去聲。扣也。

《集韻》拍逼切。同揊。見揊字註。(撲)《唐韻》蒲角切《集韻》《韻會》《正韻》弼角切,音雹。《說文》挨也。《廣韻》相撲也。

《增韻》踣也。《韓愈·納涼聮句》朽杌惧傾撲。或作。

《集韻》匹角切,音璞。與㩧同。擊也。

《唐韻》《集韻》《韻會》普木切《正韻》普卜切,與攴同。小擊也。《書·盤庚》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嚮邇,其猶可撲滅。

杖也。與扑同。《荀悅申鑒》桎梏鞭撲,以加小人。

《荀子·臣道篇》若馭撲馬。《註》未調習之馬。

《集韻》博木切,音卜。拭也。

相关诗句
一梦遽然觉 笑持胠箧篇 何怨亦何讟 取之不伤廉 白头狂杜牧 清贫馋太守 饮食罪容赎 嗛嗛此老饕 何曾置显戮 天下一盗薮 名饰三千牍 利倾百万家 匪兵甚于蝮 民兵多于匪 攘权竞天禄 窃国皆侯王 群盗肆残毒 乾坤正澒洞 而疑窃屡仆 莫讶度关客 韵事尽堪录 比来夷亦蹠 烂嚼闻剥啄 攫食极口赞 闻香如虎扑 杨子馋似我 大笑倾醽醁 徜令烧煮之 兼喜烹葵菽 煨芋穷食经 如晋看慈竹 可惜蜀山氏 快哉苏玉局 得参玉版师 香逾七椀熟 珍品岂宜多 力竭气尤促 抱归仅七茎 纤手拔龙角 回眸流燕睇 寺僧远不瞩 趁时于取求 此君头岳岳 亚山顾我笑 崭如初生犊 绕林寻竹胎 流汗涴巾幅 入门食指动 遥闻香馥馥 蹀躞锦江头 相将共驰逐 席刘两女士 倡随携眷属 傅公过我庐 青阳耀初旭 晨兴骋逸兴 托尔利锄斸 长镵复长镵 相约游芳躅 亚山颇解事 况乃所好独 雅人有殊致 偷光供夜读 匡衡凿暗壁 抱瓮酣新曲 昔者毕吏部 窃取亦何辱 乞食既非甘 谏果有同欲 我生原嗜奇 当路等刍蹴 市儿不吃苦 知味分雅俗 造物产佳珍 樵采禁愈肃 又闻申令甲 严防恨老秃 似闻插疏篱 不夺不厌足 草堂有苦笋 旧痒搔心曲 又过落花时 痛定歌还哭 怅然去复返 奔命苦穷蹙 嗟余避时乱 争食同鸡鹜 渝盟失唇齿 扰攘斗蛮触 骄将妄称兵 自叹口无福 饮啄果有因 出林散青玉 猫头目以长 缘岸千竿绿 杖藜临草堂 竹种来戎服 人言工部祠 乃如齧枯木 真味不可寻 乾脯劳捆束 唐侯怜我贫 中途果乃腹 陈生恶作剧 戎州寄一簏 鋆儿知我癖 垂涎吐馀浊 怅望流杯池 欲归恐不复 井里丛荆榛 群狐悲满目 国变还成都 空嚼屠门肉 每病文园渴 亦羡灵均菊 屡思张翰莼 梦绕家山麓 年年三月暮 饥驱五斗粟 京华二十载 贪饕恣所欲 无怪黄涪翁 冠盖东西蜀 其味美于回 熟食更浓郁 生食颇甘脆 清香满幽谷 春馀茁新笋 森森覆茆屋 吾家苦竹林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