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住停芳趾

出自:清代·许南英《游鼎湖山三十六韵》

拼音:[shǎo,shào][zhù][tíng][fāng][zhǐ]

平仄:仄仄平平仄

西江江水长,鼎湖湖山美。
屏障对衙斋,看山日隐几。
游山胜看山,登临兴忽起。
西人有铁君,东道是包子。
轮舟逆水行,布帆冲风驶。
顷刻到山门,山僧沿岸俟。
预备数竹兜,毋劳双屐齿。
茅屋两三家,稻田八九里。
既至半山亭,少住停芳趾
主人命治庖,布席陈八簋。
食讫复前行,拾级互逦迤。
纡回苔石阶,层层高尺咫。
老树当路隅,疏钟度林里。
佛寺隐山腰,寺外环垣垝。
隙地起楼房,高墙筑壁垒。
红白间草花,青苍缠葛藟。
老僧亦不俗,见客询姓氏。
知是长官来,面目色然喜。
丹荔与黄蕉,浮瓜杂沈李。
通竹引山泉,煮茶甘且旨。
敬客结佛缘,邀我究禅理。
顾兹清净地,心胸涤尘滓。
振衣最高峰,游兴尚未靡。
独鹤与高飞,众山皆俯视。
怪石远如人,健牛小于蚁。
矗地青芙蓉,屹立成鼎峙。
树影阴满衫,云气寒生屣。
忽闻山麓间,有声震入耳。
山僧前致词,举手前山指。
瀑布从空悬,日夜喧无已。
百丈碧琉璃,嵌补在山觜。
排决天上泉,汇归成涯涘。
我疑上有龙,扬髯长喷水。
渔梁已巨观,匡庐可窃比。
咽石乱流声,入壑清见底。
濯足挹清流,坐石叹观止。

查看原文

注释

【少住】暂留;稍住一些时候。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少】

少【寅集上】【小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書沼切《韻會》始紹切,燒上聲。《說文》不多也。从小丿聲。《徐曰》丿音夭。《禮·禮器》禮有以少爲貴者,謂天子一食,諸侯再,大夫士三,食力無數是也。食力,庶人也。

少頃,有閒也。《孟子》少則洋洋焉。

短也。訾人曰少之,猶稱人曰多之也。《史記·蘇秦傳》素習知蘇秦皆少之。

《廣韻》式照切《韻會》《正韻》失照切,燒去聲。《玉篇》幼也。《增韻》老之對也。《易·本義》兩儀者始,爲一畫,以分隂陽。四象者次,爲二畫,以分太少。

少儀。《禮記》篇名。少室,山名。

副貳也。《前漢·賈誼傳》於是爲置三少,皆上大夫也。曰少保、少傅、少師。《註》副三公者。

姓。漢下邽令少年唯。

叶書久切,音守。《歐陽修·杜祁公墓銘》君子豈弟,民之父母。公雖百齡,人以爲少。母音畝。

《正字通》入宥韻。《歐陽修·蔡君山墓銘》父不哭子,老不哭少。嗟夫君山,而不得壽。◎按今文少作幼。《正字通》古小少同。加丿,轉注。

【住】

住【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持遇切《集韻》《韻會》厨遇切,音駐。止也,立也,居也。《齊書·張融傳》融爲中書郞,未有居止,權牽船於岸上住。

姓。見《姓苑》。

與數同。《列子·黃帝篇》漚鳥之至者,百住而不止。

【停】

停【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特丁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丁切,音廷。行中止也。《釋名》停,定也。定於所在也。《王弼易傳》八卦復位,六爻遷次,周而復始,上下不停。

《關尹子·八籌篇》草木俄茁茁,俄停停。《註》停停,樸遬不長也。

叶徒當切,音唐。《韓愈·贈張籍詩》從喪期至洛,還走不及停。假道經盟津,出入行澗岡。《復古編》本作亭,後人又別作停。

【芳】

芳【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正韻》敷方切,音妨。《說文》香草也。《屈原·離騷》雜杜蘅與芳芷。《註》杜蘅、芳芷,皆香草名。

《玉篇》芬芳,香氣貌。《司馬相如·美人賦》芳香芬烈。

《屈原·離騷》芳與澤其雜糅兮。《註》芳,德之臭也。《晉書·元帝紀》文景垂仁,傳芳于南頓。

《韻會》州名。地多芳草,置在常芳縣。

姓。《通志·氏族略》《風俗通》云:漢有幽州刺史芳垂敷。《韻學集成》作芳。芳字从屮作屮下方。

【趾】

趾【酉集中】【足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集韻》《韻會》諸市切《正韻》諸氏切,音止。《爾雅·釋言》趾,足也。《釋名》趾,止也。言行一進一止也。《易·賁卦》賁其趾。《詩·豳風》四之日舉趾。《禮·曲禮》請袵何趾。

《左傳·宣十一年》略基趾。《註》趾,城足也。

《禮·王制》南方曰蠻,雕題交趾。《前漢·地理志》交趾郡,屬交州。

通作止。《前漢·法志》當斬左止者,笞五百。《註》師古曰:止足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