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珠环属北水

出自:清代·许南英《与柯参戎月波会剿石梯、珠环土匪纪事六十韵》

拼音:[dì][bā][zhū][huán][shǔ,zhǔ][běi,bèi][shuǐ]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

鼍阳纵横四百里,第八珠环属北水
介在恩春东北隅,石栈天梯相屹峙。
顽民据险为藩篱,法律久已弁髦视。
乡邻畏之徒结舌,官吏闻之如充耳。
去年我权阳春篆,群盗如麻正骄悍。
遭盗死者亡妻孥,避盗生者断炊爨。
陈新、陈文是盗魁,更有廖伦盗之冠。
长官主抚不主剿,方谓毒攻毒即散。
讵知群盗不知恩,天生野性本难驯。
自从编列军中籍,更作逍遥法外人。
杀父屠兄民有恨,命俦啸侣盗皆春。
杯弓蛇影相疑忌,报道前营走廖伦。
逃军宪法坐斩律,况原是匪罪何恤?自封伪号定南王,十道军符招不出。
为盗终须为大盗,从前小盗今不造。
联结叛党备军械,欲将春江城踏倒。
穷民失业俱从贼,漠阳一江多荆棘。
官吏因循别肺肠,士夫惨淡无颜色。
儒官自恨难荷戈,其奈猖獗如贼何!况是越境难捕贼,坐看百姓日沈痾!警报纷纷朝至夕,始悔受降真失策。
阳春檄调过阳江,为民请命吾之责。
大帅西征靖匪氛,军声叱咤变风云。
尽将琐尾流离子,寄与柯公续备军。
柯公韬钤有奇特,能使健儿齐致力。
六路分攻八面围,群盗欲逃逃不得。
匹马身为士卒先,将军小队出淋田。
万山壁立羊肠径,险仄崎岖马不前。
将军纵鞭驱坐骑,冒险故犯兵家忌。
诸将贾勇争先登,附葛攀藤犹整队。
群盗拍手立山头,翻笑将军殊不智。
轻将马上千金躯,为我弟兄入危地!忽闻巨炮如雷轰,上下四旁皆丑类。
弹雨纷纷下不止,群盗四围伏莽起。
挥兵转战一当千,将军一鎗廖伦死。
覆巢之下卵无完,竟入虎穴得虎子。
豕突狼莽贼自溃,更有一军击其背。
因风纵火焚贼巢,先围黄山次良爱。
练绅许生胆亦壮,弱不胜衣与贼抗。
陈新、陈文齐受擒,群盗慄然心胆丧。
萧萧落木寒风号,天接峰头百丈高。
舍命突围慝山谷,计穷将以逸待劳。
断崖绝壁悬空际,虎以负嵎为得计。
将军下令纵火攻,复严要隘断接济。
天公作美怒飞霜,冻者堕崖馁者毙。
用兵不过三旬馀,擒贼已有百数计。
个个横刀向天笑,『我辈该死早自料』!大声致祝『君高迁,速砍吾头儆不肖』!将军知兵我叹服,号令严明纪律肃。
萑苻不识郑国侨,草木尽知张万福。
除夕解围还细柳,马前妇孺同稽首。
入耳轰轰爆竹声,不为新年为君寿。
从今安业事春耕,已无强梁窥户牖。
别有多情喜剧金,纪念立碑传不朽。
我从两地权司牧,日对囚徒劳讯鞫。
虽将火铁示明威,还是哀矜慎幽独。
上有青天下赤子,失道民散已久矣。
原情定罪有重轻,因法施仁无偏倚。
漠阳江上有清风,劫运销沈气象融。
幸有和衷能济事,但求无过敢言功。

查看原文

注释

【第八】复姓。汉有第八矫。见《元和姓纂》卷八引《风俗通》。
【珠环】缀珠的环形饰物。
【环属】连属,接连。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第】

第【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特計切《集韻》《韻會》《正韻》大計切,音弟。次第也。《左傳·哀十六年》子西曰:楚國第我死,令尹、司馬非勝而誰。《註》用士之次第。

但也。《史記·陳丞相世家》陛下第出僞遊雲夢。《註》第,且也,但也。

第宅。《前漢·高帝紀》爲列侯者賜大第。《註》孟康曰:有甲乙次第,故曰第也。《司馬相如·喻巴蜀檄》位爲通侯,居列東第。

複姓。《後漢·第五倫傳》齊諸田徙園陵者多,故以次第爲氏,有第五、第八等氏。

同弟。《說文》第本作弟,韋束之次第也。今爲兄弟字。

《集韻》一曰順也。

《韻會》舊註作苐,非。苐,草也。

【八】

八【子集下】【八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博拔切《集韻》《韻會》《正韻》布拔切,音捌。《說文》別也。象分別相背之形。《徐曰》數之八,兩兩相背,是別也。少隂數,木數也。《玉篇》數也。

《集韻》補內切,音背。《趙古則六書本義》八,音背,分異也,象分開相八形,轉爲布拔切,少隂數也。

《韻補》叶筆別切,音䇷。《張衡·舞賦》聲變諧集,應激成節。度終復位,以授二八。

《韻補》叶必益切,音璧。《張衡·西京賦》叉簇之所攙捔,徒搏之所撞㧙。白日未及移,巳獮其什七八。

八八。《通雅》八八,外國語稱巴巴。《唐書·李懷光傳》德宗,以懷光外孫燕八八爲後。

【珠】

珠【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章俱切《集韻》鍾輸切《正韻》專于切,珠曁魚。《周禮·天官·玉府》若合諸侯,則共珠槃玉敦。

《博物志》江珠,琥珀別名。

《正字通》山海經濫水注:漢水多之魚,狀如覆銚,是生珠玉數,歷山楚水多白珠,蜀郡平澤出靑珠。左思云:靑珠黃環,西國琅玕碧珠,皆寶石名之以珠者也。

地名。《前漢·武帝紀》珠厓儋耳。《註》二郡在大海中,崖岸之邊出眞珠,故曰珠崖。《穆天子傳》天子舍于珠澤。《註》珠澤在越巂。《水經注》若水旁有光珠穴。

木名。《山海經》開明北有視玉珠樹。《註》論衡云:珠樹似珠,非眞珠也。

連珠,文家篇名。《傅序》連珠興於漢章帝之世,班固,賈逵,傅毅三子受詔作之,不指說事情,假喻達旨,合古詩勸興之義,欲使歷歷如貫珠,易睹而可悅也。《沈約·註連珠表》竊尋連珠之作,始於子雲,謂辭句連續,互相發明,若珠之結排也。

《韻補》叶音周。《易林》老猾大偸,東行盜珠。

【环】

環【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戸關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關切,音還。《說文》璧屬也。《玉篇》玉環。《爾雅·釋器》肉好若一謂之環。《註》邊孔適等。《禮·經解》行步則有環佩之聲。《註》環取其無窮。

《玉篇》繞也。《正韻》回繞也。《禮·雜記》小斂環絰。《疏》環絰是周回纏繞之名。《周禮·冬官考工記》環涂七軌。《註》故書環或作轘,環涂謂環城之道。

《周禮·春官·樂師》環拜以鐘鼓爲節。《註》環,猶旋也。

《儀禮·士喪禮》布巾環幅不鑿。《註》環幅廣袤等也。

《釋名》刀本曰環,形似環也。

《詩·秦風》游環脅驅。《傳》游環,靷環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良鼓瑕如積環。《疏》瑕與環皆謂漆之文理。

姓。《史記·田敬仲世家》環淵之徒七十六人。《註》楚人孟子傳云:環淵著書上下篇。《五音集韻》古有楚賢者環淵,後有環齊,撰要略一部。

人名。《左傳·襄十四年》今余命女環。《註》齊靈公名。《戰國策》楚王問於范環。《釋文》環,史作蠉。

官名。《左傳·文元年》且掌環列之尹。《註》宮衞之官。《周禮·夏官》環人掌致師,察軍慝,環四方之故。《註》巡察內外,若環之相循不窮。致師,謂犯敵以誘其出。軍慝,謂敵懷詐潛入我師也。四方有兵戎之故,則環繞而巡之。

器名。《揚子·方言》㯂,宋魏楚江淮之閒謂之繯。或謂之環。《註》㯂,絲蠶簿橫也。

水名。《山海經》泰山環水出焉。

州名。《韻會》古朔方鳴沙之地,隋置環州,以大河環曲名焉。

廣南化外,唐開生獠,置環州。

《韻會》環玉,國名。

環狗,海外國名。《山海經》環狗,其爲人,獸首人身。

通作圜。《周禮·冬官考工記》畫繢火以圜。《註》圜形似火,如半環然。

通作瑗。《前漢·五行志》宮門銅瑗。

《集韻》《韻會》《正韻》胡慣切,音患。《集韻》卻也。《周禮·夏官》環人。劉昌宗讀。

《韻會》繞也,周迴也。《前漢·高帝紀》守濮陽環水。《註》環,音宦,決水以自環守爲固也。

《項羽傳》故因環封之三縣。《註》繞南皮三縣以封之。環音宦。

《韻補》叶胡涓切,音懸。《馬融·廣成頌》棲鳳鳥於高梧,宿麒麟於西園。納僬僥之珍羽,受王母之白環。

叶胡玩切,音換。《班固·西都賦》徇以離宮別寢,承以崇臺閒館。煥若列宿,紫宮是環。

叶熒絹切,音眩。《王延壽·魯靈光殿賦》連閣承宮,馳道周環。陽榭外望,高樓飛觀。長途升降,軒檻曼延。延音衍去聲。

【属】

属【寅集上】【尸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正字通》俗屬字。(屬)《廣韻》《集韻》之欲切《韻會》朱玉切,音燭。《說文》連也。从尾蜀聲。《徐曰》屬,相連續,若尾之在體,故从尾。《廣韻》聚也,會也。《周禮·州長》正月之吉,各屬其州之民而讀灋。註屬聚也。《孟子》乃屬其耆老而告之。

托也,付也。《左傳·隱三年》宋穆公疾,召大司馬孔父,而屬殤公焉。《史記·留侯世家》漢王之將,獨韓信可屬大事,當一面。

恭也。《禮·禮器》屬屬乎其忠也。《註》屬屬,恭貌。

續也。《史記·信陵君傳》平原君使者,冠蓋相屬於魏。

《晉語》必屬怨焉。《註》屬,結也。

足也。《左傳·昭二十八年》願以小人之腹,爲君子之心,屬厭而已。《註》屬,足也,言小人知厭足,君子當亦然。

《左傳·僖二十三年》其左執鞭弭,右屬櫜鞬,以與君周旋。《註》著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察車之道,欲其樸屬而微至。《註》附著堅固也。

恤也。《書·梓材》至于敬寡,至于屬婦。《傳》屬,存恤也。婦,婦妾也。

甲札之數。《前漢·法志》魏氏武卒,衣三屬之甲。《如淳註》上身一,髀褌一,脛繳一,凡三屬,皆相連屬也。

《廣韻》市玉切《集韻》《韻會》殊玉切《正韻》神六切,音蜀。《小雅·常棣》鄭箋,屬者,昭穆相次序也。

《增韻》隸也,系屬也,官寮也。《禮·王制》千里之外設方伯,五國以爲屬,屬有長。

《書·周官》各率其屬,以倡九牧。

九族也。《史記·田單傳》田單者,齊諸田疎屬也。

類也,儕等也。《史記·留侯世家》今陛下起布衣,以若屬取天下,而所封皆蕭曹故人。

從也。《史記·項羽本紀》羽渡淮,騎能屬者百餘人耳。

《前漢·賈誼傳》善屬文。《師古註》屬謂綴輯之也。

《左傳·成二年》韓厥曰:下臣不幸,屬當戎行。《註》屬,適也。

《書·禹貢》涇屬渭汭。《傳》屬,逮也。馬云:人也。

《五音集韻》朱戍切,音著。注也。《儀禮·士昏禮》酌元酒三屬於尊。《註》屬,註也。

《晉語》若先,則恐國人之屬耳目於我也。《註》屬,注目也。

《屈原·離騷》前望舒使先驅兮,後飛廉使奔屬。

叶殊遇切,音樹。《詩·小雅》君子有猷,小人與屬。叶上附。

叶直略切,音著。《班固·西都賦》陵隥道而超西墉,混建章而連外屬。叶上閣下爵擢。《正字通》俗作属嘱,非。(屬)

【北】

北【子集下】【匕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綳入聲。《說文》乖也。从二人相背。《徐曰》乖者,相背違也。《史記·魯仲連傳》士無反北之心。《玉篇》方名。《史記·天官書》北方水,太隂之精,主冬,曰壬癸。《前漢·律歷志》太隂者北方。北,伏也。陽氣伏于下,于時爲冬。

《廣韻》奔也。《史記·管仲傳》吾三戰三北。

《集韻》補妹切《韻會》蒲妹切,音背。《集韻》違也。《正韻》分異也。《書·舜典》分北三苗。《註》分其頑梗,使背離也。

【水】

水【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正韻》式軌切《集韻》《韻會》數軌切,流,中有微陽之氣也。《徐鉉曰》衆屈爲水,至柔,能攻堅,故一其內也。《釋名》水,準也,準平物也。《白虎通》水位在北方。北方者,隂氣,在黃泉之下,任養萬物。水之爲言濡也。《書·洪範》五行,一曰水。《又》水曰潤下。《正義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五行之體,水最微,爲一。火漸著,爲二。木形實,爲三。金體固,爲四。土質大,爲五。《易·乾卦》水流濕。《說卦》坎爲水。《管子·水地篇》水者,地之血氣,如筋脉之通流者也。《淮南子·天文訓》積隂之寒氣爲水。

六飮之一。《周禮·天官》漿人掌共王之六飮,水漿醴涼醫酏。

《禮·玉藻》五飮:上水、漿、酒、醴、酏。《註》上水,水爲上,餘次之。

《禮·曲禮》凡祭宗廟之禮,水曰淸滌。

明水,所以共祭祀。《周禮·秋官》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於日,以鑒取明水於月,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燭共明水。《註》鑒,鏡屬,取水者。世謂之方諸。

官名。《左傳·昭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紀,故爲水師而水名。

《前漢·律歷志》五聲,羽爲水。

天水,郡名,漢武帝所置。

中水,縣名,屬涿郡。應劭曰:易見《前漢·地理志》。

黑水,國名,卽韐。

露爲上池水。《史記·扁鵲傳》飮是以上池之水。《註》上池水,謂水未至地,蓋承取露及竹木上水以和藥。

姓。

《韻補》叶式類切,音墜。《劉楨·魯都賦》蘋藻漂於陽侯,芙蓉出於渚際。奮紅葩之熩熩,逸景燭於崖水。

叶呼委切,音毀。《李白·游高淳丹陽湖詩》龜游蓮葉上,鳥宿蘆花裏。少女棹輕舟,歌聲逐流水。

《韻補》音準。引《白虎通》水之爲言準也。○按準乃水之義,非水之音。蓋沿《周禮·考工記》鄭註,準讀爲水而誤。今不從。

相关诗句
但求无过敢言功 幸有和衷能济事 劫运销沈气象融 漠阳江上有清风 因法施仁无偏倚 原情定罪有重轻 失道民散已久矣 上有青天下赤子 还是哀矜慎幽独 虽将火铁示明威 日对囚徒劳讯鞫 我从两地权司牧 纪念立碑传不朽 别有多情喜剧金 已无强梁窥户牖 从今安业事春耕 不为新年为君寿 入耳轰轰爆竹声 马前妇孺同稽首 除夕解围还细柳 草木尽知张万福 萑苻不识郑国侨 号令严明纪律肃 将军知兵我叹服 速砍吾头儆不肖』 大声致祝『君高迁 『我辈该死早自料』 个个横刀向天笑 擒贼已有百数计 用兵不过三旬馀 冻者堕崖馁者毙 天公作美怒飞霜 复严要隘断接济 将军下令纵火攻 虎以负嵎为得计 断崖绝壁悬空际 计穷将以逸待劳 舍命突围慝山谷 天接峰头百丈高 萧萧落木寒风号 群盗慄然心胆丧 陈新、陈文齐受擒 弱不胜衣与贼抗 练绅许生胆亦壮 先围黄山次良爱 因风纵火焚贼巢 更有一军击其背 豕突狼莽贼自溃 竟入虎穴得虎子 覆巢之下卵无完 将军一鎗廖伦死 挥兵转战一当千 群盗四围伏莽起 弹雨纷纷下不止 上下四旁皆丑类 忽闻巨炮如雷轰 为我弟兄入危地 轻将马上千金躯 翻笑将军殊不智 群盗拍手立山头 附葛攀藤犹整队 诸将贾勇争先登 冒险故犯兵家忌 将军纵鞭驱坐骑 险仄崎岖马不前 万山壁立羊肠径 将军小队出淋田 匹马身为士卒先 群盗欲逃逃不得 六路分攻八面围 能使健儿齐致力 柯公韬钤有奇特 寄与柯公续备军 尽将琐尾流离子 军声叱咤变风云 大帅西征靖匪氛 为民请命吾之责 阳春檄调过阳江 始悔受降真失策 警报纷纷朝至夕 坐看百姓日沈痾 况是越境难捕贼 其奈猖獗如贼何 儒官自恨难荷戈 士夫惨淡无颜色 官吏因循别肺肠 漠阳一江多荆棘 穷民失业俱从贼 欲将春江城踏倒 联结叛党备军械 从前小盗今不造 为盗终须为大盗 十道军符招不出 自封伪号定南王 况原是匪罪何恤 逃军宪法坐斩律 报道前营走廖伦 杯弓蛇影相疑忌 命俦啸侣盗皆春 杀父屠兄民有恨 更作逍遥法外人 自从编列军中籍 天生野性本难驯 讵知群盗不知恩 方谓毒攻毒即散 长官主抚不主剿 更有廖伦盗之冠 陈新、陈文是盗魁 避盗生者断炊爨 遭盗死者亡妻孥 群盗如麻正骄悍 去年我权阳春篆 官吏闻之如充耳 乡邻畏之徒结舌 法律久已弁髦视 顽民据险为藩篱 石栈天梯相屹峙 介在恩春东北隅 第八珠环属北水 鼍阳纵横四百里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