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人数问南来信

出自:明代·吴琏《寄刘世祯》

拼音:[féng][rén][shù,shǔ,shuò][wèn][nán,nā][lái][xìn,shēn]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何日?江一泊舟,风烟为别几经秋。
逢人数问南来信,闻说先生已白头。

查看原文

注释

【人数】1.众人。 2.人的数目。
【来信】寄信来或送信来:到了那里请来一封信。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逢】

逢【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集韻》《韻會》符容切,音縫。《說文》遇也。从辵,峯省聲。《正韻》値也。《左傳·宣三年》不逢不若。《書·洪範》子孫其逢吉。

《正韻》迎也。《揚子·方言》逢、迎,逆也。自關而西。或曰迎,或曰逢。

逆也。《前漢·東方朔傳》逢占射覆。《註》逆占事,猶言逆刺也。

大也。《禮·儒行》衣逢掖之衣。《註》衣掖下寬大也。

閼逢,歲名。《爾雅·釋天》太歲在甲曰閼逢。《註》言萬物鋒芒欲出,壅遏未通也。

與縫通。《禮·玉藻》深衣縫齊倍要。《註》縫,或爲逢。

有逢,國名。《左傳·昭二十年》有逢伯陵因之。《註》逢伯陵,殷諸侯。

姓。齊逢丑父。

《廣韻》《韻會》蒲蒙切《集韻》《正韻》蒲紅切,音蓬。鼓聲也。《詩·大雅》鼉鼓逢逄。

《前漢·司馬相如傳封禪書》大漢之德,逢涌原泉。《註》逢讀若㷭,言如熢火之升,原泉之流。

叶符方切,音房。《韓愈詩》蕭條千萬里,會合安可逢。叶上江、下鄕。◎按从夅者,音龎。从夆者,音縫、音蓬。《顏氏家訓》逄、逢之別,豈可雷同。

【人】

人【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仁。《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一人,君也。《書·呂》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予一人,天子自稱也。《湯誥》嗟爾萬方有衆,明聽予一人誥。

二人,父母也。《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人。

左人,中人,翟國二邑。

官名。《周禮》有庖人,亨人,漿人,凌人之類。

楓人,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

蒲人,艾人,見《歲時記》。

姓。明人傑。

左人,聞人,俱複姓。

《韻補》叶如延切,音然。《劉向·列女頌》望色請罪,桓公嘉焉。厥後治內,立爲夫人。

【数】

數【卯集下】【攴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所矩切《集韻》爽主切,音籔。《說文》計也。《易·說卦》數往者順。《詩·小雅》心焉數之。《禮·曲禮》問國君之富,數地以對。

《博雅》責也。《左傳·昭二年》使吏數之。《註》責數其罪。

《集韻》阻切,音所。義同。

《廣韻》色句切《集韻》《韻會》《正韻》雙遇切,禮命之多少。

《繫辭》極數知來之謂占。《疏》蓍策之數。《書·大禹謨》天之曆數在汝躬。《疏》天之曆運之數。《周禮·天官·小宰》掌官常以治數。《註》治數,每事多少異也。《後漢·律曆志》隷首作數。《註》隷首,黃帝之臣。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色角切,音朔。頻數也。《禮·祭義》祭不欲數,數則煩。

《爾雅·釋詁》數,疾也。《疏》皆謂急疾也。

《集韻》蘇谷切,音速。《禮·樂記》衞音趨數煩志。《註》趨數,讀爲促速,聲之誤也。《史記·賈生傳》淹數之度兮,語余其期。《註》徐廣曰:數,速也。

《集韻》《韻會》趨玉切,音促。細也。《孟子》數罟不入洿池。《趙岐註》密細之網。

《集韻》聳取切,音繏。數數,猶汲汲也。

所錄切,松入聲。汲水疾也。《莊子·天地篇》數如泆湯。

所六切,音縮。數數,迫促意。

仕角切,音浞。促也。

《韻補》叶先奏切。《陸機·宣猷堂詩》篤生我后,克明克秀。體輝重光,承規景數。

【问】

問【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聞去聲。《說文》訊也。《書·仲虺之誥》好問則裕。《詩·邶風》問我諸姑,遂及伯姊。

《爾雅·釋言》聘問也。《儀禮·聘禮》小聘曰問。《周禮·春官·大宗伯》時聘曰問。

《秋官·大行人》閒問以諭諸侯之志。《又》凡諸侯之邦交,歲相問也。

《正字通》古謂遺曰問。《詩·鄭風》雜佩以問之。《傳》問,遺也。《禮·曲禮》凡以苞苴簞笥問人者。《左傳·哀二十六年》衛侯使以弓問子貢。

訊罪曰問。《詩·魯頌》淑問如臯陶。《註》淑,善。問,訊囚也。

命也。《左傳·莊八年》期戍,公問不至。《註》問,命也。

姓。《廣韻》今襄州有之。《正字通》明問智,成化貢士。

《正韻》與聞同,聲問也。《詩·大雅》宣昭義問。《又》亦不隕厥問。

【南】

南【子集下】【十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那含切,音男。《說文》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徐曰》南方主化育,故曰主枝任也。《前漢·律歷志》太陽者,南方。南,任也。陽氣任養物,於時爲夏。《白虎通》八月之律,謂之南呂何。南者,任也。言陽氣尚有任生薺麥也。

樂名。《詩·小雅》以雅以南。《韻會》南亦雅樂名,猶九夏也,南夏皆文明之方,故名南。周南召南,亦樂名。

姓。《韻會》魯大夫南遺。《宋書·律志》班左並馳,董南齊轡。

雙南,金也。《范仲淹金在鎔賦》英華旣發,雙南之價彌高。鼓鑄未停,百鍊之功可待。

《翻譯名義》合掌作禮曰和南。《淳化帖衞夫人書》衞和南。

《韻補》叶尼心切,音寧。《詩·邶風》遠送于南。沈重讀。《陸雲·喜霽賦》朱明啓,凱風自南,復火正之舊司,黜后土于重隂。

【来】

來【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徠《廣韻》落哀切《集韻》《韻會》《正韻》郞才切,賴平聲。至也,還也,及也。《禮·曲禮》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公羊傳·隱五年》公觀魚於棠,登來之也。《註》登讀爲得,齊人謂求得爲登來。

玄孫之子曰來孫。

麥名。《詩·周頌》貽我來牟。《前漢·劉向傳》作飴我釐麰。亦作䅘。

呼也。《周禮·春官》大祝來瞽令臯舞。

姓。

《集韻》洛代切,音賚。撫其至日來。《孟子》放勳曰:勞之來之。

叶鄰奚切,音離。《詩·邶風》莫往莫來,悠悠我思。《素問》恬澹虛無,眞氣從之。精神守內,病安從來。

叶郞狄切,音力。《詩·小雅》東人之子,職勞不來。叶下服。《大雅》經始勿亟,庶民子來。

叶落蓋切,音賴。《屈原·離騷》因氣變而遂會舉兮,忽神奔而鬼怪。時髣髴以遙見兮,精皎皎以往來。

叶良置切,音利。《荀子·賦篇》一往一來,結尾以爲事。

【信】

信【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㐰䚱《唐韻》息晉切《集韻》《正韻》思晉切,音訊。愨也,不疑也,不差爽也。《易·繫辭》人之所助者,信也。《左傳·僖七年》守命共時之謂信。

《爾雅·釋地》大蒙之人信。《註》地氣使然也。

《左傳·莊三年》一宿爲舍,再宿爲信。《詩·豳風》于女信處。

《周頌》有客信信。《註》四宿也。

符契曰信。《前漢·平帝紀》漢律,諸乗傳者持尺五木轉信。《註》兩行書繒帛,分持其一。出入關,合之乃得過。或用木爲之。《後漢·竇武傳》取棨信閉諸禁門。《註》棨,有衣戟也。

古人謂使者曰信。與訊通。《史記·韓世家》軫說楚王,發信臣,多其車,重其幣。《司馬相如·諭巴蜀檄》故遣信,使曉諭百姓。

州名。唐置信州,卽今廣信府。

姓。信陵君無忌之後。

複姓。《何氏姓苑》有信都,信平二氏。

《集韻》《正韻》升人切。與申同。《易·繫辭》往者,屈也。來者,信也。《詩·邶風》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同身。《周禮·春官》侯執信圭,伯執躬圭。《註》信圭,刻人形伸也。躬圭,刻人形屈也。

叶斯鄰切,音新。《詩·小雅》庶民弗信。叶上親。◎按《正韻》云:韓王信本與淮隂侯同名,嫌誤讀作新。今《敘傳》韓信音新,是信本有平、去兩音,其讀平者亦音,而非叶矣。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