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蚁舴艨拟

出自:清代·奕譞《有会漫书》

拼音:[zài][yǐ][zé][méng][nǐ]

平仄:仄仄平平仄

窗下青石盆,其方尺有咫。
蓄以小游鱼,盛以清泠水。
萧斋薄醉余,寂寂凭栏视。
俄从竹篱根,斗出南柯蚁。
始则互牴牾,继见一披靡。
前者逃仓皇,后者追不止。
攀援复争逐,共落石盆里。
幸而阵风来,吹堕桃花蕊。
二蚁附蕊上,浮沈如有恃。
一勺碧纹轻,在蚁沧浪似。
一瓣落英飘,在蚁舴艨拟
因思湖海间,从古争不已。
才见降帆出,又闻战舰驶。
南渡暂偏安,北征甘誓死。
叱咤海风生,冲突银涛起。
谅在天视之,亦犹此盆耳。

查看原文

字义

【在】

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昨宰切《集韻》《韻會》《正韻》盡亥切,裁上聲。《爾雅·釋訓》居也。《易·乾傳》在下位而不憂。

察也。《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禮·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視寒煖之節。

存也。《論語》父母在。

所在也。《前漢·武帝紀》徵詣行在。《蔡邕·獨斷》天子以四海爲家,謂所居爲行在所。

姓。晉汝南太守在育。

脾神曰常在,見《黃庭經》。

昨代切,音載。義同。

叶雌氏切。音此。善也。《詩·小雅》不屬于毛,不離于裏。天之生我,我辰安在。

叶才里切。示上聲。《屈原·離騷》吾令豐隆乗雲兮,求虙,今作在。《正字通》在,本昨代切,舊本泥韻書先才上聲訓居,次轉去聲訓所,不知所卽居,非上聲者訓居,去聲者訓所也。○按在有上去二聲。字書韻書皆然。《禮韻》原許通押,《字彙》分訓,似泥。《正字通》不从上轉去,亦非。

【蚁】

蟻【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魚倚切《集韻》魚綺切,河而見人馬數千萬,皆如黍米,遊動往來,以火燒之,人皆是蚊蚋,馬皆是大蟻,故名蟻曰元駒。《續博物志》白蟻聞竹雞之聲化爲水。

蟻裳。《書·顧命》麻冕蟻裳。《傳》蟻,裳名,色元。

蟻丘,山名。《莊子·則陽篇》孔子之楚,舍于蟻丘之漿。

白蟻,馬名。《博物志》周穆王八駿,三曰白蟻。

浮蟻,醪汁滓酒也。《張衡·南都賦》浮蟻若萍。

《唐韻古音》魚我切。義同。《爾雅》本作螘。《禮記》通作蛾。詳蛾字註。

【舴】

舴【未集下】【舟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集韻》陟格切,音磔。舴艋,小舟。《張志和詩》兩兩三三舴艋舟。

《廣韻》《集韻》《正韻》側格切,音嘖。

《集韻》實窄切,音齰。義同。

【艨】

艨【未集下】【舟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4画

《廣韻》《正韻》莫紅切《韻會》謨蓬切,音蒙。《廣韻》艨艟,戰船。《釋名》狹而長曰艨艟,以衝突敵船也。

《集韻》《韻會》。

《集韻》忙用切。義同。《集韻》通作蒙。

【拟】

擬【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4画

《唐韻》魚紀切《集韻》《韻會》偶起切,疑上聲。《說文》度也。《增韻》準擬揣度以待也。《易·繫辭》擬之而後言。《疏》擬度之而後言也。

像也,比擬也。《前漢·公孫弘傳》管仲相齊有三歸,侈擬於君。《註》擬,疑也,言相似也。《後漢·張衡傳》吾觀太,方知子雲妙極道數,乃與五經相擬。《集韻》或作譺。

作懝。《禮記》通作儗。《漢書》借作儀。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