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探虎穴捋其须

出自:明代·李之世《赠周明府复任》

拼音:[zhí][tàn][hǔ][xué][luō,lǚ][qí,jī][xū]

平仄:平仄仄平平平平

周侯挺秀自贵竹,英姿皎皎湛瑶玉。
早穷学海障回澜,上陵班马掩张陆。
九苞霅煜含灵文,万里骁腾看逸足。
当年射策谒明光,我侯弱冠何昂藏。
金镳玉勒桃花骑,横行帝里晔生光。
驰过金马门突入,麒麟殿,鸣珂散。
紫宸扬鞭挥赤电。
意气凭陵跨五侯,文采风流至尊羡。
铜章墨绶竹为符,出领专城宰大都。
排棼解错利器别,坐理弹琴古所无。
冈城亦是先儒地,衣冠礼乐号名区。
比年水旱驱盗贼,况乃榷算太烦荼。
孤城嵲嵲谁安堵,百口嗷嗷思待哺。
我侯呕喔若慈母,拔冤起殢同焦枯。
是时封狐当路衢,磨牙吮血恣所娱。
薰孤掷鼠自不惜,直探虎穴捋其须
忠诚可以回日月,子惠宁论遍里闾。
三年治行冠南海,卓异循良汉茂宰。
忽讶王乔舄影飞,更留召伯甘棠在。
十里壶浆拥道周,万人伏阙竞遮留。
圣主独廑南顾虑,诏从借寇解民忧。
进贤之冠紫貂裘,是日承恩出凤楼。
香含玉座烟独满,露浥金茎泫未收。
看花上林苑,折柳大江头。
自从折柳度江越,清梦迢迢悬魏阙。
凫影晨飞碧海霞,琴声夜傍黄云月。
黄云佳气郁崔嵬,到日襜帷首重回。
横波旧识鲸鲵净,夹径依然桃李开。
吏人肃候干旄返,父老重迎竹马来。
余也蓬蒿一贱士,剪拂曾蒙伯乐顾。
空衔一寸明月珠,欲报深恩无处所。
去年送送出河关,双凫可望不可攀。
今日江凫下江北,扶摇更待凌风翼。
南国苍生一解颜,宣室求贤正侧席。
祇恐徵书下九重,虽欲借寇借不得。
噫嘻虽欲借寇借不得,为侯歌德铭金石。

查看原文

注释

【探虎】比喻不畏艰难。
【虎穴】比喻危险的境地:龙潭~ㄧ不入~,不得虎子。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直】

直【午集中】【目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音値。《說文》正見也。《博雅》正也。《玉篇》不曲也。《易·坤卦》直其正也。《書·洪範》王道正直。

準當也。《禮·投壺》馬各直其算。《史記·平準書》以白鹿皮爲皮幣,直四十萬。

《增韻》當也。《儀禮·士冠禮》主人立于阼階下,直東序西面。《疏》謂當堂上東序牆也。

伸也。《孟子》枉尺而直尋。

《玉篇》侍也。《晉書·羊祜傳》悉統宿衞,入直殿中。

順也。《詩·鄭風》洵直且侯。

猶宜也。《詩·魏風》爰得我直。

猶但也。《孟子》直不百步耳。

猶故也。《史記·留侯世家》張良嘗遊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

埋枉曰直。《韓愈·王仲舒墓誌》公知制誥友人得罪公,獨爲直其冤。

直來,無事而來也。《公羊傳·莊二十七年》直來曰來。

《禮·月令》田事旣畢,先定準直,農乃不惑。《疏》準謂輕重平均,直謂繩墨得中也。

骨直,謂强毅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工人》骨直以立。

語發聲。《史記·龜筴傳》神龜知吉凶,而骨直空枯。《正義曰》直,語發聲也。

柄也。《禮·明堂位》玉豆雕篹。《註》篹,籩屬,雕刻飾其直者也。《疏》雕鏤其柄。

殖也。《揚子·太經》直,東方也,春也。質而未有文也。《註》直之言殖也。萬物甲始出殖立,未有枝葉也。

《揚子·方言》袒飾謂之直袊。《註》婦人初嫁所著上衣,直袊也。

《韻會小補》器直,曲尺也。梓人用之。

官名。《鄧析子轉辭篇》湯有司直之人。

《通典》漢時繡衣直指,卽秦時御史大夫。

直人,邑名。《左傳·昭二十三年》劉子取直人。

泉名。《公羊傳·昭五年》直泉者何,涌泉也。

門名。《三輔黃圖》長安城西出第二門曰直城門。

姓。漢有直不疑。

《諡法》肇敏行成曰直。

《集韻》《韻會》直吏切《正韻》直意切,音治。與値通。《史記·項羽紀》直夜潰圍。《註》直,讀曰値。當也。《索隱曰》古字例以直爲値。《前漢·酷吏傳》無直甯成之怒。《史記》作値。

物價曰直。《北史·齊景思王傳》食雞羹,何不還他價直也。

傭作得錢亦曰直。《柳宗元·送薛存義序》向使傭一夫於家,受若直,怠若事,則必甚怒而黜罰之矣。

叶直略切,音著。《樂府·焦仲卿妻詩》命如南山石,四體康且直。阿母得聞之,零淚應聲落。

叶直六切,音逐。《楚辭·九章》令五帝以折中兮,戒六神與嚮服。俾山川以備御兮,命咎繇使聽直。《六書正譌》从,古隱字。十目所視,雖隱亦直。會意。俗作直,非。

【探】

探【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他含切,音貪。《說文》遠取之也。《增韻》伺也,索也。《易·繫辭》探賾索隱。《疏》探謂閱探求取。《書·多方》則惟爾多方,探天之威。《註》自取天威也。《穀梁傳·隱元年》已探先君之邪志。《前漢·董仲舒傳》春秋深探其本。

《爾雅·釋言》探,試也。《論語》見不善如探湯。《史記·酈生傳》此所謂探虎口者也。

《集韻》《類篇》《韻會》《正韻》他紺切,音僋。義同。

《集韻》時占切,音蟾。亦取也。與撏同。《說文》本作。今文作探。《周禮》作撢。互見撢字註。

【虎】

虎【申集中】【虍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音滸。《玉篇》惡獸也。《說文》山獸之君,从虍从儿,虎足象人也。《徐鉉註》象形。《易·乾卦》風從虎。《詩·小雅》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大戴禮》三九二十七主星,星主虎,故虎七月而生。《述異記》虎千年,則牙蛻而角生。

姓。《廣韻》漢有合浦太守虎旗,其先八元伯虎之後。

州名,唐有虎州,後避太祖諱攺武州。

灘名。《水經注》夷水又東逕虎灘。

山名。《吳越春秋》吳王葬閶門外,金玉精上浮爲白虎,名虎丘。

便器名。《西京雜記》漢朝以玉爲虎子,以爲便器。

與琥通。《吳志·裴松之註》虞翻曰:僕聞虎魄不取腐芥。《六書正譌》象虎踞而回顧之形。《篇海》儿rén,古人字,虎足象人,故从人。从几,誤。《干祿字書》通作。

【穴】

穴【午集下】【穴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胡決切,音坹。《說文》土室也。《易·繫辭》上古穴居而野處。《詩·大雅》陶復陶穴。《箋》未有寢廟,故覆穴而居。

《玉篇》孔穴也。《孟子》鑽穴隙相窺。

《廣韻》窟也。《易·需卦》出自穴。

訓爲側。《爾雅·釋水》氿泉穴出。穴出,仄出也。

官名。《周禮·秋官》穴氏掌攻蟄獸。《疏》凡獸皆藏穴中,故以穴爲官名,使取蟄獸。

地名。《書·禹貢》鳥鼠同穴。《爾雅·釋地》岠齊州以南戴日爲丹穴。《左傳·文十一年》潘崇伐麇,至于鍚穴。《註》鍚穴,麇地。《水經注》中廬縣之西山謂之馬穴山。《左思·蜀都賦》嘉魚出于丙穴。《註》丙穴,在漢中沔陽縣北。

《韻會》古穴切。《前漢·天文志》暈適背穴。《註》孟康曰:穴,或作鐍,其形如鐍。如淳曰:凡氣在日上爲冠爲戴,在旁直射爲珥,在旁如半環向日爲抱,向外爲背,有氣刺日爲鐍。鐍,抉傷也。

叶胡桂切。《曹植·七啓》采英奇于側陋,宣皇明于巖穴。此甯子商歌之秋,而呂望所以投綸而逝。

《集韻》戸橘切。《淮南子·原道訓》水居窟穴,人民有室。《孔融詩》言多令事敗,器漏苦不密。河潰蟻孔端,山壞由猿穴。

【捋】

捋【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郞括切《集韻》《韻會》盧活切,鸞入聲。《說文》取易也。《廣韻》手捋也。《詩·周南》采采芣苢,薄言捋之。《朱傳》取其子也。《詩詁》以指歷取也。

《豳風》予所捋荼。

摩也。《潘岳·笙賦》郁捋劫捂。《註》郁捋,循笙孔貌。

《集韻》龍輟切,音劣。采也。本作寽,五指寽也。

【其】

其【子集下】【八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丌亓《唐韻》《集韻》《韻會》渠之切《正韻》渠宜切,音碁。《韻會》指物之辭。《易·繫辭》其旨遠,其辭文。《詩·大雅》其在于今。

助語辭。《書·西伯戡黎》今王其如台。《詩·周南》灼灼其華。《玉篇》辭也。

姓。《韻會》漢陽阿侯其石。

《唐韻》《集韻》《韻會》居之切,音姬。《韻會》語辭。《書·微子》若之何其。《詩·小雅》夜如何其。

人名。《史記·酈生傳》酈生食其者,留高陽人也。《註》正義曰:酈食其,三字三音,讀曆異幾。《前漢·楚元王傳》高祖使審食其留侍太上皇。《註》師古曰:食音異,其音基。

山名。《前漢·武帝紀》四月,幸不其。《註》其音基,山名。《廣韻》在琅邪。

地名。《韻會》祝其,卽夾谷也。

《集韻》《韻會》居吏切。《正韻》吉器切,音寄。《韻會》語已辭。《詩·檜風》彼其之子。通作記。《禮·表記》引《詩》彼記之子。

通已。《左傳·襄二十七年》引《詩》彼己之子。

《韻會》或作忌。《詩·鄭風》叔善射忌。

【须】

須【戌集下】【頁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錫兪切《集韻》《韻會》詢趨切,音需。《說文》面毛也。《易·賁卦》賁其須。《註》須之爲物上附者也。《疏》須上附于面。《釋名》頤下曰須。須,秀也。別作䰅。俗作鬚。

待也。《易·歸妹》歸妹以須。《詩·邶風》人涉卬否,卬須我友。

與,待也。

資也,用也。與需通。《爾雅·釋獸須屬》獸曰釁,人曰撟,魚曰須,鳥曰狊。《疏》此皆氣倦體罷所須若此,故題云須屬也。

斯須,猶須臾也。《禮·樂記》禮樂不可斯須去身。

遲緩也。《左傳·成二年》子不少須,衆懼盡。《後漢·淸河孝王傳》且復須留。《註》《東觀記》須留,作宿留。

須女,星名。《史記·天官書·婺女註》正義曰:須女,四星。亦婺女,天少府也。須女,賤妾之稱,婦職之者。

國名。《春秋·僖二十二年》公伐邾,取須句。《公羊傳》作須朐。《前漢·地理志》東郡須昌縣,故須句國。

《左傳·定四年》分唐叔以密須之鼓。《史記·周紀》文王伐密須。《註》密須氏,姞姓之國。今安定隂密縣是也。

邑名。《詩·邶風》思須與漕。《傳》須、漕,衞邑。

《後漢·郡國志》南陽郡順陽有須聚。

菜名。《爾雅·釋草》須薞無。《疏》詩谷風,采葑采菲。傳,葑須也。先儒以須葑蓯當之。孫炎云:須,一名葑蓯。

草名。《爾雅·釋草》臺,夫須。《疏》臺,一名夫須。莎草也。

鳥名。《爾雅·釋鳥》鷉,須鸁。《疏》鷉,一名須鸁。

兵器。《䆁名》須盾,本出於蜀。須,所持也。

《揚子·方言》須,捷敗也。南楚凡人貧衣被醜弊謂之須捷。

姓。《左傳·莊十七年》有須遂氏。《戰國策》魏大夫須賈。

人名。《左傳·僖二十四年》晉侯之豎頭須,守藏者也。

《左思·吳都賦》旗魚須。《註》以魚須爲旗之竿也。

《集韻》逋還切,音斑。班也。《禮·玉藻》笏,大夫以魚須文竹。《釋文》崔云:用文竹及魚班也。隱義云:以魚須飾文竹之邊。須音班。

叶心秋切,音修。《息夫躬辭》嗟若是兮欲何留,撫神龍兮攬其須。《陸雲·九愍》生遺年而有盡,居靜言其何須。將輕舉以遠覽,眇天路而高遊。《註》須,求也。《說文徐註》此本須鬢之須。頁,首也。彡,毛飾也。借爲所須之須。俗書从水,非。毛氏曰:須與湏別。湏,火外切。爛也。

相关诗句
为侯歌德铭金石 噫嘻虽欲借寇借不得 虽欲借寇借不得 祇恐徵书下九重 宣室求贤正侧席 南国苍生一解颜 扶摇更待凌风翼 今日江凫下江北 双凫可望不可攀 去年送送出河关 欲报深恩无处所 空衔一寸明月珠 剪拂曾蒙伯乐顾 余也蓬蒿一贱士 父老重迎竹马来 吏人肃候干旄返 夹径依然桃李开 横波旧识鲸鲵净 到日襜帷首重回 黄云佳气郁崔嵬 琴声夜傍黄云月 凫影晨飞碧海霞 清梦迢迢悬魏阙 自从折柳度江越 折柳大江头 看花上林苑 露浥金茎泫未收 香含玉座烟独满 是日承恩出凤楼 进贤之冠紫貂裘 诏从借寇解民忧 圣主独廑南顾虑 万人伏阙竞遮留 十里壶浆拥道周 更留召伯甘棠在 忽讶王乔舄影飞 卓异循良汉茂宰 三年治行冠南海 子惠宁论遍里闾 忠诚可以回日月 直探虎穴捋其须 薰孤掷鼠自不惜 磨牙吮血恣所娱 是时封狐当路衢 拔冤起殢同焦枯 我侯呕喔若慈母 百口嗷嗷思待哺 孤城嵲嵲谁安堵 况乃榷算太烦荼 比年水旱驱盗贼 衣冠礼乐号名区 冈城亦是先儒地 坐理弹琴古所无 排棼解错利器别 出领专城宰大都 铜章墨绶竹为符 文采风流至尊羡 意气凭陵跨五侯 紫宸扬鞭挥赤电 鸣珂散 麒麟殿 驰过金马门突入 横行帝里晔生光 金镳玉勒桃花骑 我侯弱冠何昂藏 当年射策谒明光 万里骁腾看逸足 九苞霅煜含灵文 上陵班马掩张陆 早穷学海障回澜 英姿皎皎湛瑶玉 周侯挺秀自贵竹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