氐羌自享王

出自:明代·郭之奇《西番诸夷方物多恶薄及乌思藏入贡违期诗以示之》

拼音:[dī,dǐ][qiāng][zì][xiǎng][wáng,wàng]

平仄:平平仄仄平

流沙非不远,鞭箠在阶堂。
西旅能通道,氐羌自享王
薄来虽有训,职贡本无忘。
自古咸宾日,何时失献方。

查看原文

注释

【氐羌】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氐族与羌族的并称。都居住在今西北一带。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氐】

氐【辰集下】【氏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1画

〔古文〕音邸。《說文》氐,至也。从氏,下著一。一,地也。

本也。《詩·小雅》尹氏大師,維周之氐。《毛傳》氐,本也。正義曰:氐,讀從邸。若四圭爲邸,故爲本,言是根本之臣也。

《鄭箋》氐,當作桎鎋之桎。《孝經鉤命決》云:孝道者,萬世之桎鎋。《說文》云桎車鎋也。則桎是鎋之別名,以鎋能制車,喻大臣能制國也。桎,之寔反,又丁履反。鎋又作轄,胡反。○按今《詩》從毛傳,讀若邸。

與抵同。歸也。《前漢·食貨志》天下大氐無慮皆鑄金錢。《又》大氐皆遇吿。《註》師古曰:氐,讀曰抵,歸也。大氐,猶言大凡也。

《左思·三都賦》作者大氐舉爲憲章。《註》氐,音旨。義同。今俗書作抵。

氐人,外國名,在建木西,人面魚身,無足。見《山海經》。氐,音觸抵之抵。舊註附入都奚切,今訂正。

木之根氐也。亦作柢。義詳木部。

人所托宿亦曰氐。通作邸。

《集韻》軫視切,音旨。氐道,地名,在廣漢。

《廣韻》丁尼切《集韻》張尼切,音胝。氐池,縣名。或作旨而切,音支,非是。

《廣韻》都奚切《集韻》《韻會》《正韻》都黎切,音低。氐羌也。《詩·商頌》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正義曰》氐羌之種,漢世仍存。其居在秦隴之西。《路史》氐羌數十,白馬最大。《前漢·地理志》隴西郡有氐道、羌道二縣。《魚豢·魏略》漢置武都郡,排其種人,分竄山谷,或號靑氐,或號白氐。

星名。《爾雅·釋天》天根,氐也。孫炎曰:角亢下繫于氐,若木之有根。《史記·天官書》氐四星,東方之宿。氐者,言萬物皆至也。《甘氏星經》氐四星爲天宿宫,一名天根,二名天符。《禮·月令》季冬之月旦氐中。

《前漢·地理志》韓地,角、亢、氐之分野。

同低。俛也。《前漢·食貨志》封君皆氐首仰給。《註》師古曰:氐首,猶俯首。

賤也。《前漢·食貨志》其價氐賤減平。

墨神曰回氐。見《致虛閣雜俎》。

《集韻》《韻會》《正韻》丁計切,音帝。東方宿也。義見上。

【羌】

羌【未集中】【羊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音蜣。《說文》西戎牧羊人也。西方羌,从羊。《書·牧誓》及庸,蜀,羌,髳,微,盧,彭,濮人。《註》八國,皆蠻夷戎狄。羌在西蜀叟。《史記·五帝紀》西戎析枝,渠廋氐羌。《匈奴傳》西接月氏氐羌。《註》羌,三苗,薑姓之別。舜徙于三危,今阿關之西南羌是也。

《屈原·離騷》羌內恕己以量人兮。《註》羌,楚人語辭也。

《玉篇》卿也,反也,章也,强也。

姓。《史記·秦始皇紀》羌瘣伐趙。

《集韻》許亮切,音向。羌量,烏雛饑困貌。《篇海》俗作羗。

【自】

自【未集下】【自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韻》從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愼不敗也。《疏》自,由也。《書·湯誥》王歸自克夏,至于亳。《詩·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傳》自,從也。

《玉篇》率也。

《廣韻》用也。《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傳》自,用也。《詩·周頌》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傳》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義》自彼者,近數昔日之辭。

自然,無勉强也。《世說新語》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漸近自然。

《集韻》己也。《正韻》躬親也。《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彊不息。

《五音集韻》古文鼻字。註詳部首。◎按說文作鼻本字。

【享】

享【子集上】【亠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許兩切,音響。獻也,祭也,歆也。《禮·曲禮》五官致貢曰享。《孔安國曰》奉上之謂享。

宴享。《左傳·成十二年》享以訓恭儉,宴以示慈惠。

同亨。詳亨字註。

《韻補》叶許陽切,音香。《詩·小雅》吉蠲爲饎,是用孝享。叶下王疆。

《前漢·郊祀歌》嘉籩別,庶幾宴享。滅除凶災,烈騰八荒。

【王】

王【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集韻》《韻會》雨方切,音徨。《廣韻》大也,君也,天下所法。《正韻》主也,天下歸往謂之王。《易·坤卦》或從王事。

《隨卦》王用享于西山。《書·洪範》無偏無黨,王道蕩蕩。《詩·小雅》宜君宜王。《註》君,諸侯也。王,天子也。◎按秦漢以下,凡諸侯皆稱王,天子伯叔兄弟分封于外者亦曰王。

諸侯世見曰王。《詩·商頌》莫敢不來王。《箋》世見曰王。

凡尊稱亦曰王。《爾雅·釋親》父之考爲王父,父之妣爲王母。

法王,象王,皆佛號。《華嚴偈》象王行處落花紅。《岑參詩》况値廬山遠,抽簪禮法王。《註》法王,佛尊號也。

姓。

《諡法》仁義所往曰王。

王屋,山名。《書·禹貢》至于王屋。《疏》正義曰:王屋在河東垣縣東北。

弓名。《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往體寡,來體多,謂之王弓之屬。

王連,遠志也。見《博雅》夫王,芏草也。見《爾雅·釋草疏》。

王鴡,鳥名。《爾雅·釋鳥》鴡鳩,王鴡。《註》鵰類,今江東呼之爲鶚。

王鮪,魚名。《周禮·天官·人》春獻王鮪。《註》王鮪,鮪之大者。

蛇名。《爾雅·釋魚》蟒,王蛇。《註》蟒,蛇最大者,故曰王蛇。

蟲名。《爾雅·釋蟲》王蛈蜴。註:卽螲蟷,似䵹鼄,在穴中,有蓋。今河北人呼蛈蜴。《博雅》虎,王蝟也。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于放切,音旺霸王也。《正韻》凡有天下者,人稱之曰王,則平聲。據其身臨天下而言曰王,則去聲。《詩·大雅》王此大邦。《箋》王,君也。《釋文》王,于况反。《前漢·高帝紀》項羽背約而王君王於南鄭。《師古註》上王字,于放反。

《廣韻》盛也。《莊子·養生主》神雖王,不善也。《註》謂心神長王。《釋文》王,于况反。

音往。《詩·大雅》昊天曰明,及爾出王。《傳》王,往也。《朱註》音往。〇按王本古文玉字。註詳部首。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