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声动闾里

出自:唐代·皮日休《三羞诗三首》

拼音:[āi][shēng][dòng][lǘ][lǐ]

平仄:平平仄平仄

吾闻古君子,介介励其节。入门疑储宫,抚己思鈇钺。
志者若不退,佞者何由达。君臣一殽膳,家国共残杀。
此道见于今,永思心若裂。王臣方謇謇,佐我无玷缺。
如何以谋计,中道生芽蘖。宪司遵故典,分道播南越。
苍惶出班行,家室不容别。玄鬓行为霜,清泪立成血。
乘遽剧飞鸟,就传过风发。嗟吾何为者,叨在造士列。
献文不上第,归于淮之汭。蹇蹄可再奔,退羽可后歇。
利则侣轩裳,塞则友松月。而于方寸内,未有是愁结。
未为禄食仕,俯不愧梁粝。未为冠冕人,死不惭忠烈。
如何有是心,不能叩丹阙。赫赫负君归,南山采芝蕨。
南荒不择吏,致我交阯覆。绵联三四年,流为中夏辱。
懦者斗即退,武者兵则黩。军庸满天下,战将多金玉。
刮则齐民痈,分为猛士禄。雄健许昌师,忠武冠其族。
去为万骑风,住作一川肉。昨朝残卒回,千门万户哭。
哀声动闾里,怨气成山谷。谁能听昼鼙,不忍看金镞。
吾有制胜术,不奈贱碌碌。贮之胸臆间,惭见许师属。
自嗟胡为者,得蹑前修躅。家不出军租,身不识部曲。
亦衣许师衣,亦食许师粟。方知古人道,荫我已为足。
念此向谁羞,悠悠颍川绿。
天子丙戌年,淮右民多饥。就中颍之汭,转徙何累累。
夫妇相顾亡,弃却抱中儿。兄弟各自散,出门如大痴。
一金易芦卜,一缣换凫茈。荒村墓鸟树,空屋野花篱。
儿童啮草根,倚桑空羸羸。斑白死路傍,枕土皆离离。
方知圣人教,于民良在斯。厉能去人爱,荒能夺人慈。
如何司牧者,有术皆在兹。粤吾何为人,数亩清溪湄。
一写落第文,一家欢复嬉。朝食有麦饘,晨起有布衣。
一身既饱暖,一家无怨咨。家虽有畎亩,手不秉镃基。
岁虽有札瘥,庖不废晨炊。何道以致是,我有明公知。
食之以侯食,衣之以侯衣。归时恤金帛,使我奉庭闱。
抚己愧颍民,奚不进德为。因兹感知己,尽日空涕洟。

查看原文

注释

【哀声】1.悲哀的声音。 2.指发出哀声。 3.悲凉的乐声。
【闾里】1.乡里;平民聚居处:衣锦荣归,闾里辉煌。 2.借指百姓:禄食出闾里。 3.邻居:应容缓急烦闾里。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哀】

哀【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烏開切《集韻》《韻會》《正韻》於開切,音唉。《說文》閔也。《玉篇》哀傷也。《書·大誥》允蠢鰥寡哀哉。《詩·豳風》哀我人斯。

《爾雅·釋訓》哀哀悽悽,懷報德也。《詩·小雅》哀哀父母。

憐也,愛也。《呂氏春秋》人主胡可以不務哀士。

《莊子·德充符》衞有惡人焉,曰哀駘它。《註》哀駘,醜貌;它,其名。

《諡法》恭仁短折曰哀。

姓。《風俗通》魯哀以後,因諡爲姓。《前漢·王莽傳》梓潼人哀章。《姓譜》宋有哀長吉。《正字通》明嘉靖進士哀貞,上命攺哀爲衷。

國名。《後漢·南蠻傳》哀牢人皆穿鼻儋耳。

叶於希切,音衣。《詩·小雅》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又》山有蕨薇,隰有桋。君子作歌,維以告哀。

【声】

声【丑集中】【士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字彙》同聖平聲。《說文》音也。《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傳》聲謂五聲,宮商角徵羽也。《禮·月令》仲夏之月,止聲色。《註》聲謂樂也。

凡響曰聲。《張載·正蒙》聲者,形氣相軋而成。兩氣者,谷響雷聲之類。兩形者,桴鼓叩擊之類。形軋氣,羽扇敲矢之類。氣軋形,人聲笙簧之類。皆物感之良能,人習而不察耳。《韻會》韻書平上去入爲四聲。

聲敎。《書·禹貢》東漸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曁聲敎,訖于四海。《左傳·文六年》樹之風聲。《註》因土地風俗,爲立聲敎之法。

聲譽。《孟子》故聲聞過情,君子恥之。《註》聲聞,名譽也。

宣也。《孟子》金聲而玉振之也。《註》聲,宣也。

《諡法》不生其國曰聲。《註》生于外家。《春秋·經傳集解》繼室以聲子,生隱公。《註》聲,諡也。

姓。

《韻補》叶尸羊切,音商。《韓愈·贈張籍詩》嬌兒未絕乳,念之不能忘。忽如在其側,耳若聞啼聲。

【动】

動【子集下】【力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㣫同上聲。《說文》作也。《增韻》動,靜之對。《易·坤卦》六二之動,直以方也。《書·說命》慮善以動,動惟厥時。

《廣韻》出也。《禮·月令》仲春,蟄蟲咸動。

搖也。《庾信·夢入內堂詩》日光釵焰動,窗影鏡花搖。

《韻會》《正韻》徒弄切,同去聲。《易·繫辭》雷以動之,風以散之。《韻會》凡物自動,則上聲。彼不動而我動之,則去聲。

《集韻》覩孔切,音董。振動,拜也,以兩手相擊而拜。今倭人拜以兩手相擊,蓋古之遺法。

【闾】

閭【戌集上】【門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力居切《集韻》《韻會》《正韻》凌如切,音臚。《說文》里門也。周禮五家爲比。五比爲閭。閭,侶也。二十五家相羣侶也。《書·武成》式商容閭。《傳》式其閭巷。《禮·內則》與其得罪於鄕黨州閭。《註》二十五家爲閭。《戰國策》齊桓公,宮中女市女閭七百。《註》閭里,中門也。《後漢·班固傳》閭閻且千。《註》字林曰:閭里,門也。

門名。《左傳·襄十八年》州綽門於東閭。《註》齊東門。《穀梁傳·成元年》客不說而去,相與立胥閭而語。《註》胥閭,門名。《釋文》閭,力居反。

仙所居。《史記·孝武紀》石閭者,在泰山下阯南方,方士多言此仙人之閭也。

亭名。《春秋·襄二十一年》邾庶其以漆閭丘來奔。《註》高平南,平陽縣西北有顯閭亭。

古官名。《周禮·地官·閭胥》閭胥各掌其閭之徵令。《離騷序》屈原與楚同姓,仕於懷王,爲三閭大夫。《史記·屈賈傳註》三閭之職,掌王族三姓。

石名。《五音集韻》尾閭。司馬云:閭者,聚也。水聚族之處,在扶桑東,一名沃焦。一石,方圓四萬里,厚四萬里,海水注者無不燋。

山名。《爾雅·釋地》東方之美者,有醫無閭之珣玗琪焉。《註》醫無閭,山名。今在遼東。

《揚子·方言》舟首謂之閤閭。《註》今江東呼船頭屋謂之飛閭是也。

劒名。《荀子·性惡篇》干將,莫邪,鉅闕,辟閭,此皆古之良劒也。註:《新序》曰:辟閭、巨闕,天下之良劔也。

《五音集韻》草名。狀如艾蒿。《前漢·司馬相如傳》奄閭軒于。《註》奄閭,蒿也。子可治疾。

《正韻》閭,木名。《史記·司馬相如傳》仁頻、幷閭。《註》仁頻、幷閭俱註作椶。然攷之櫚皮作索,則椶應屬幷閭,仁頻作梹榔也。

《集韻》獸名。如驢,一角,岐蹄。《山海經》縣雍之山,其獸多閭麋。《註》郭曰,閭卽羭也。似驢而岐蹄,角如麢羊。一名山驢。

美女。《戰國策》閭姝、子奢莫如媒兮。《註》閭姝,荀子作閭娵。韋昭云:梁王魏翟之美女。

姓。《左傳·定十一年》宗子陽與閭丘明相厲也。《前漢·藝文志》閭丘子十三篇。《註》魏人。《正字通》將閭、閭葵,皆複姓。漢唐君:處士閭葵班。

人名。《史記·秦本紀》吳王闔閭。《前漢·武帝紀》東夷薉君南閭等。《註》南閭者,薉君之名。《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俞閭侯。

【里】

里【酉集下】【里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良已切《集韻》兩耳切《正韻》良以切,法志》在壄曰廬,在邑曰里。《風俗通》五家爲軌,十軌爲里。里者,止也,五十家共居止也。

《正韻》路程,今以三百六十步爲一里。

憂也。《詩·大雅》瞻卬昊天,云如何里。《箋》里,憂也。

姓。《左傳·昭十七年》鄭之未災也,里析告子產。《註》里析,鄭大夫。

百里、相里,複姓。

地名。《左傳·宣三年》子臧得罪而出,誘子華而殺之南里。《註》南里,鄭地。

山名。《史記·封禪書註》高里山,在泰山下。

《五代史·附錄》契丹所居曰梟羅箇沒里。《註》沒里者,河也。

古夫稱妻曰鄕里。《南史·張彪傳》我不忍令鄕里落它處。《沈約·山隂柳家女詩》還家問鄕里,詎堪持作夫。

《正韻》漢制:長安有戚里,人君姻戚居之,後世因謂外戚爲戚里。

《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里爲式,然後可以傳衆方。《註》里,讀爲已,聲之誤也。《釋文》里,音以。

相关诗句
尽日空涕洟 因兹感知己 奚不进德为 抚己愧颍民 使我奉庭闱 归时恤金帛 衣之以侯衣 食之以侯食 我有明公知 何道以致是 庖不废晨炊 岁虽有札瘥 手不秉镃基 家虽有畎亩 一家无怨咨 一身既饱暖 晨起有布衣 朝食有麦饘 一家欢复嬉 一写落第文 数亩清溪湄 粤吾何为人 有术皆在兹 如何司牧者 荒能夺人慈 厉能去人爱 于民良在斯 方知圣人教 枕土皆离离 斑白死路傍 倚桑空羸羸 儿童啮草根 空屋野花篱 荒村墓鸟树 一缣换凫茈 一金易芦卜 出门如大痴 兄弟各自散 弃却抱中儿 夫妇相顾亡 转徙何累累 就中颍之汭 淮右民多饥 天子丙戌年 悠悠颍川绿 念此向谁羞 荫我已为足 方知古人道 亦食许师粟 亦衣许师衣 身不识部曲 家不出军租 得蹑前修躅 自嗟胡为者 惭见许师属 贮之胸臆间 不奈贱碌碌 吾有制胜术 不忍看金镞 谁能听昼鼙 怨气成山谷 哀声动闾里 千门万户哭 昨朝残卒回 住作一川肉 去为万骑风 忠武冠其族 雄健许昌师 分为猛士禄 刮则齐民痈 战将多金玉 军庸满天下 武者兵则黩 懦者斗即退 流为中夏辱 绵联三四年 致我交阯覆 南荒不择吏 南山采芝蕨 赫赫负君归 不能叩丹阙 如何有是心 死不惭忠烈 未为冠冕人 俯不愧梁粝 未为禄食仕 未有是愁结 而于方寸内 塞则友松月 利则侣轩裳 退羽可后歇 蹇蹄可再奔 归于淮之汭 献文不上第 叨在造士列 嗟吾何为者 就传过风发 乘遽剧飞鸟 清泪立成血 玄鬓行为霜 家室不容别 苍惶出班行 分道播南越 宪司遵故典 中道生芽蘖 如何以谋计 佐我无玷缺 王臣方謇謇 永思心若裂 此道见于今 家国共残杀 君臣一殽膳 佞者何由达 志者若不退 抚己思鈇钺 入门疑储宫 介介励其节 吾闻古君子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